您的位置:首页 > 媒体评论

特斯拉打价格战_特斯拉掀起价格战 车厂遭遇倒春寒

发布时间:2023-02-08 02:09:56  来源:互联网     背景:

特斯拉的底牌居然是价格战,新能源车企或遭遇“倒春寒”。

geekbench最新跑分手机

新能源车企已是高端下沉,低端冲高的局面。谁也无法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安于现状。原材料等客观因素影响,车价涨跌时有发生。

新能源玩家们耐受度大相径庭,规模化效应和高端化开始显现优势,但无论是新势力还是传统车企,目前能称得上两全齐美的,似乎只有特斯拉。

年度销量榜并不能完整呈现车企们的悲喜。

比亚迪虽销量一骑绝尘,但与特斯拉单车毛利率存在巨大差距,难言完胜;蔚小理均出现了各自史上最大单季亏损,销量被合众超越、高端化阵地受到传统车企冲击,均度过了艰难的一年。

今年的新能源赛道,只会更卷。

特斯拉降价,刺激销量是表面,改变行业玩法是本质。下半场的赛道,玩家们主动或被动,都需做出选择。

国产品牌陷入涨跌两难境地

对用户而言,产品降价喜闻乐见;对车企而言,这场价格战却不是谁都能玩得起。

131万辆,特斯拉的年销量仅次于比亚迪。从双方已公布周期的单车毛利率来看,比亚迪仍大幅度落后前者。

比亚迪的高端化进度,暂时还无法对特斯拉形成直观威胁。国内品牌并不缺乏高售价产品,只是在特斯拉的主力价位区间里还未占得一丝优势。

特斯拉量价齐飞是表象,本质在于立稳了高端化人设,规模化效应凸显。这恰好是国内众多品牌一时无法兼具的能力。

特斯拉此时掀起价格战,实为一场精准打击。

乐华娱乐出道率高吗

销量再创新高的比亚迪,以涨价作为回应。反其道而行之,可见比亚迪的销量自信,也可见其高端化需求更为迫切。

以量换价可能是比亚迪必须要准备面对的问题,55万辆的销量优势,在特斯拉降价大招下将难以避免受到冲击。

如果只看销量,比亚迪一共进行了四轮价格上调,而汉唐等中高端系列仍保持增长,其高端化未受干扰。

特斯拉打价格战

特斯拉打价格战

但需注意,同期特斯拉的产品售价也多次上调,比亚迪汉唐与特斯拉对位车型价格差距没有太大变化。而面对此次降价幅度达2.9万-4.8万元的Model 3/Y,汉唐售价实则被动“前进”了一大步。

两强之间,局面正悄然变化。坚定冲高的比亚迪,已然被“放低姿态”的特斯拉架在火上。

中低端稳固、高端有所突破,比亚迪尚可凭借销量优势作为支撑,借势继续上攻。但其它车企并不具备比亚迪的基本盘,在特斯拉的“降维打击”中更加左右为难。

比亚迪的基本盘,由技术、规模、销量等共同构成。高度依赖供应链的车企相对缺乏核心技术,显然产品说服力打折。而具备自有技术体系的车企,暂时也很难在相同价位做出匹配比亚迪的成本。

涨与降,甚至维持现状,都很被动。

新能源赛道白热化,低端冲高,高端下沉。特斯拉降价,为其它车企的上下通道“添了一回堵”。

例如蔚来ET5,在Medel 3大幅降价后起售价已接近高出十万元,从用户角度来看,即便两者定位不同,但最为直观的只是“精装与毛坯”的区别,ET5销量很难不受影响;蔚来第二品牌瞄准二十万元档位,也如同上攻的哪吒、零跑一样,同处于特斯拉的主力价位段,况且品牌、技术、成本均没有优势,论持久战,显然是消耗不起的一方。

小鹏、零跑、问界等选择降价实为妥协。新势力们还未从销量波动与单车毛利率下降的阴影中彻底走出,体量成长还需大量时间,暂难以规模化效应解决产销两端的问题。

降价为保量之举,顺便也可借降价降低库存水位。但下一次涨价总需要一个由头,如果长期困在更低的价位,本就局促的生存空间再遭压缩。

车企痛点遭遇精确打击

特斯拉这次降价,刺激自身销量同时,也把行业的水彻底搅浑了。

三电系统、自动驾驶等支撑新能源车企发展的主要技术均进入了常规发展时期。来自供应链或自研的技术不再新奇,新技术暂缺爆点,现阶段凭借技术创新或噱头改变行业格局的几率变小,车企们走向持久战。

成本无疑是核心技能,这也是主流车企们大力规模扩张的根本原因。

技术、成本因素使然,特斯拉发起价格战的节点很有代表性。

一方面,特斯拉在去年Q3遭遇了严重的销量波动,就全年成绩来看,被比亚迪拉开了巨大的差距。细看国内市场年度整体表现,传统车企仍占领绝对领先的市场份额。

自动驾驶、颠覆者形象等招牌不再好用,新势力正面临“褪色”。

一度压制传统车企的新势力,被对手快速反超,加速远去。此消彼长的情形,反映出当前新能源赛道的最优选并非“特斯拉模式”,而是传统车企模式。

颓势初显,特斯拉需要及时止住以争取时间,走在行业前列的自动驾驶技术正在寻求拐点,将来的低端新车型对应的巨量下沉市场尚待开发,而现在,借助手上优势搅乱行业格局,即可维持主动权。

另一方面,特斯拉具备挑起价格战的基础实力。近年特斯拉通过产能扩张弥补了最大短板,已具备超高单车毛利率,同时也是全球少有能够稳定盈利的新势力车企。

截止于去年Q4,特斯拉的单车毛利率达到25.6%,单车净利润1万美元。在去年Q3才突破单车1万元净利润的比亚迪短期难以实现赶超;众多远未吃上规模化红利的新势力们,受制于单车成本劣势,逐渐上升的“成长开销”,短期更是无法成为威胁。

除开原材料等客观因素影响,特斯拉将超30%的单车毛利率降下来,更多是主观成分。

毛利率背后,是品牌、产能、销量的整体成型,特斯拉的自建供应链的日趋成熟。与头部传统车企一样,特斯拉“挖矿”也非小打小闹,马斯克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痛斥上游供应链存在炒作,其近年上游布局的手笔也越来越大。

综合来看,特斯拉“自损式御敌”的代价并不大,并且可以通过上游布局等自有供应链的日益成熟,进一步降低单车成本,届时,是拉升毛利率还是将价格战升级,对其都是好选择。

但受制于不同的自身实力,车企们即便看到了问题所在,也需考虑治病的时间、成本以及疗效。

不难看出特斯拉此次降价的针对性。不论是下沉还是冲高的车企,都受其牵制。

新能源车企遭遇倒春寒

1月,新能源车企全面“哑火”,市场观望情绪浓厚。

跟随特斯拉价格下调的目前仅有问界、小鹏等为数不多的车企。用户等待车企们大批次的价格下调,也观望涨价的比亚迪能够坚挺多久。

车企价格下调不只放满了潜在用户的消费步伐,也刺激了老用户的不满情绪。

一轮降价,势必伴随补偿。如前文所述,大多车企并不具备价格坚挺的基础实力。“自刀放血”以价换量,总好过被孤零零架在火上烤,比耐受度,除了特斯拉和比亚迪,目前谁都信心不足,但短期阵痛在所难免。

价格战威力,最先作用于消费市场。

绝大多数主流车企们,销量均呈环比大降。其中降幅最高的为新势力腰部零跑汽车,达86.6%,降幅最低的为东风旗下的岚图,也达10.5%;比亚迪也未能幸免,环比降幅达35.4%。

特斯拉的“无差别打击”,对于友商是有差别伤痛。

看似超3成的环比降幅,比亚迪如若随后宣布价格下调,势必迎来一波销量回升;岚图的高端售价具备较高毛利空间,即便降价,也能以相对厚实的缓冲降低消极影响;与之相反,走量主力在性价比区间的零跑,量价均无优势,受伤惨重并不让人意外。

不同的表现,预示着新能源赛道将进入新一轮淘汰赛。价格战的短期影响在于消费市场,长期影响,在于干扰了车企们的整体战略实施,这将加速了行业两级分化。

以零跑为例,从诞生至今,其一直以全域自研的技术核心思路作为品牌发展路线,理论上与比亚迪路径相似,成型需要较长时间。比亚迪沉淀的二十年里,大部分时间没有太多竞品冲击,成长环境相对舒适。

比如三电自研,在技术和话术范畴都不再独特,而三电系统的制造和使用成本低于对手,无疑才具话语权。

价格战,让当前新能源赛道白热化加剧,不存在客观条件让新玩家慢慢发育,而这不只针对技术,还考验规模。

产品矩阵扩张,品牌上攻或下探,车企们为了不被淘汰使出了浑身解数。从理论上讲,产业链技术迭代也能让众多车企交出产品,但规模扩张只能依靠自己,还冒着风险。

以特斯拉为例,发展顺序大致为:建立高端品牌、逐步下沉走量、扩充产能拉高毛利。不难看出其“品牌带动销量、销量刺激扩产”的顺序。而当前急于规模扩张的车企们,很可能面临产能、渠道等资源空置。

除了与时间赛跑,还需精准拿捏方向与力度。

一场价格战,让国内新能源市场迅速进入倒春寒、车企们暴露出各自短板。

价格战持续时间、演化程度目前尚难预估,逐渐清晰的是,行业两级分化加速,新一轮淘汰赛已经打响。


返回网站首页

本文评论
如何在大厂生存_大厂离职员工的生存攻略火了:我在公司糊弄的1024天
行走在职场的大家,越来越不愿意努力地活着了。在很久以前,流行着一句名言:“你必须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而现在的大家,则是完全反着来,用一种毫不费力的方式,营造出十分努...
日期:10-06
销量持续下滑 双十一或成电视促销关键节点_双十一销售额直线上升的原因
近几年国内彩电市场的发展真的不太景气,年销量由2016年的5089万台,跌至2021年的3835万台,是近12年以来销量首度跌破4000万台,可见市场有多么萎靡。不过,各大电视厂商发布新品的热...
日期:11-13
曾经的淘品牌_淘品牌十年浮沉:有的上市转型 有的彻底消失
撰文/ 刘冬雪编辑/ 陈芳淘品牌,曾经是一些企业最大的光环。它们从一座工厂起家,依靠着淘宝平台,几年间从寂寂无名成长为年销售额数亿元的企业……类似的故事在淘品牌身上反复上...
日期:09-11
半导体材料的公司_半导体行业离不开这家材料厂商
提到默克,可能大家熟知的是其在医疗健康领域和生命科学方面所做的贡献,这家成立于1668年,经历了三个多世纪的企业,如今正在半导体领域大放异彩。默克发力半导体领域的“武器”是...
日期:12-13
把人工智能送上太空,总共分几步?「人工智能探索外太空」
在库布里克的经典科幻影片《2001 太空漫游》中,除了开头的「骨头变飞船」和「黑石」是经典中的经典,飞船上的人工智能助手哈尔(HAL 9000),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在 50 多年后...
日期:12-12
微软 Defender、Avast、AVG 被曝出漏洞,诱导 Windows 永久删除用户文件
  12 月 12 日消息,SafeBreach 安全研究员 Yair 最近发布了一个概念验证程序 (POC),展示了如何诱使安全防护软件擦除或永久删除您 PC 上的无害文件。iqoo neo10月出新机吗...
日期:12-13
索尼豪言明年出货3000万台PS5,玩家凭什么买账?「为什么索尼ps5那么贵」
最近,有消息称据报道,索尼预计明年内将出货约3000万台PS5游戏机。这意味着索尼可能乐观地认为其供应问题将在2023财年大幅改善,可是索尼哪来这股自信玩家会买单呢?一位游戏业内...
日期:10-17
“老虎”没肉吃 “狮子”没水喝「老虎吃掉狮子」
摄影:IT时报 沈毅斌一边是双11线上电商促销活动如火如荼,而另一边,老牌家电零售企业国美、苏宁却一片寂静。打破这场寂静的不是销量,而是国美欠薪和苏宁亏损。10月28日,国美电器...
日期:12-04
让人“上瘾”的产品是如何炼成的?_让人上瘾的产品有哪些
整理| 梁宵来源|《上瘾:让用户养成使用习惯的四大产品逻辑》头图来源|视觉中国当你想要吃点零食,马上出现在你脑海中的是什么?当你想要下单购买,你习惯性地点开了哪个APP?当你百无聊...
日期:01-30
运动品牌们的“中国战争”「中国衣服品牌运动」
奇偶派(jioupai)原创作者 |小辉编辑 |钊“我们不够了解消费者,所以我们为那些做得更好的中国竞争商家们留下了空间……”阿迪达斯CEO罗思德近期这样总结阿迪达斯在中国犯下了错...
日期:09-16
被资本冷落的Tims中国,不战而败了吗?
最近,Tims中国的登陆美股,使国内咖啡市场再燃战火。消费者在小蓝杯和小绿杯之外,又增加了小红杯的选择。但二级市场似乎对Tims中国并不买账。上市仅半月,Tims中国市值下跌48.44%...
日期:10-18
这个比苹果还能赚的日企 日本人自己都不知道「日本很牛的企业家」
如果我们现在打开日本富豪榜单,会发现都是咱们的熟面孔。一个快时尚巨头优衣库老总柳井正,一个软银老总孙正义。但是,如果说这排名第二的滝崎武光,是不是很多人就懵逼了。其实日...
日期:12-29
小美和小帅的电影_注意看 “小帅和小美”正在肢解电影
“注意看,这个男人叫小帅,他怀里的这个女人是小美,正当两人翻云覆雨的紧要关头,门口突然传来了佛波勒的声音。”你一定在地铁上、餐馆里、身边同事的抖音里,听到过这样的影视解说...
日期:11-24
《阿凡达2》冲击30亿票房,电影市场还能支棱起来吗?_阿凡达2票房45亿美金
中国电影市场,在等待《阿凡达2》。来源:亿欧网文|陈卓编辑|顾彦“定档了,12月16日国内上映!”阔别13年,史诗级电影《阿凡达》第二部《阿凡达:水之道》(以下简称《阿凡达2》)正式来到...
日期:12-16
直播带货救了新东方,还能救回国美吗_直播带货救了新东方,还能救回国美吗?
“‘生存’的问题再一次摆到我们面前,活下去成为了我们发展的核心要务”,在最近的一次内部战略实施策略研讨会议上,国美电器的董事长黄季虹如此说道。作为中国最早建立起标准化...
日期:02-06
自动驾驶团宠Mobileye从C位沦落 特斯拉分手有一半原因「mobileye和特斯拉」
10月26日,英特尔旗下自动驾驶部门Mobileye敲响纳斯达克的钟声,发行价每股21美元,估值定格在167亿美元。这家被外界视为“全球自动驾驶霸主”的科技股,首日收盘股价为28.97美元/...
日期:11-01
双11第14年了,电商购物节还“灵”吗?_去年双11活动是什么
记者 | 李叙瑾编辑 | 倪 妮11月12日凌晨,今年的双11正式收官。从2009年诞生至今,双11战报中最受关注的就是各大电商平台的交易总额GMV,但这个数字在今年消失了。天猫、京东和抖...
日期:11-19
我在中关村 参加了一场4小时速成的Web3活动
我是Web3世界的小白。准确点,我是一个在移动互联网世界还步履维艰的小白。比如因为搞不懂“双11”的规则,我26年的人生中还没参与过电商大促;又比如几个月前,我开了QQ音乐会员,才...
日期:08-26
比芯片自主更迫切,车用操作系统难在哪里?「汽车芯片操作系统」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魏官红 摄10月11日,汽车9月销量榜出炉。根据乘联会发布的数据,9月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为194.7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达到61.1万辆,创近5年的月销数据新高,渗透...
日期:10-15
对消费的控制权 终于回到年轻人自己手中「消费欲的理性控制」
你知道“早C晚A加B”吗?如果知道,那么你大概率是一名消费方面很注重论据的“成分党”。近两年,护肤消费市场正刮起一股凶猛的“成分护肤”浪潮,消费者更加愿意亲自下场研究美妆...
日期: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