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克强盛赞背后,“异军突起”的互联网金融为何求监管?
“异军突起”,从昨天开始,火爆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
去年两会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被首次提及的互联网金融,今年依然是两会热议话题。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继去年第一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互联网金融”这一概念,昨天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又用“异军突起”盛赞互联网金融,并明确表态,要求“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amd rx 6000
高层对互联网金融的赏识是一方面,有意思的是,和去年大家还在看热闹、比如讨论余额宝存在的合理性不同,今年,相关行业两会代表委员的议案和提案的焦点,对互联网金融也开始转向了“求监管”,从下至上,主动呼应互联网金融的规范化!
招行前行长马蔚华的提案希望加快落实P2P行业监管,出台P2P行业的监管政策,落实有节奏、松紧适度的监管,并且鼓励、引导行业自律组织和第三方评级、咨询机构的发展。另一位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教授贺强的提案也表达说互联网金融亟待监管,采用数据量化、分级管理等更为科学的方式来监管。类似的提案在提案库中还有很多。
城际铁路票价贵
一句话总结,就是互联网金融已经从“怕监管”“躲监管”走向了“求监管”,这背后有何深意?
互联网金融走过懵懂期
互联网金融行业会发出这种呼声,首先源于这个行业已经走过了最初的懵懂期。在金融行业,如果你是缺乏监管参与的业态,那通常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是小到根本监管没必要搭理,要么是处于灰色地带,迟早被干掉的。
但是过去一年,余额宝为首的宝宝军团资产规模继续扩大(2014年底余额宝资产规模到达5789亿,成为全球最大货币基金只是时间问题),以陆金所为代表的 P2P方兴未艾,目前中国也已经是世界最大的P2P市场。互联网保险、基于电商的供应链金融也都在持续发展,可以说,互联网金融是中国为数不多在发展程度上领先世界的行业。
二则,无论从国家层面还是行业、大众层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大方向都已经是非常确定的认可态度,今年,已经没有人再讨论余额宝是否该被取缔这样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家的讨论就不再是要不要干,而是怎么干的问题了。而金融,由于其特殊的风险属性,是一个天然需要强监管的行业,在这个生态圈内,在怎么干的问题上,监管所扮演的角色可谓至关重要。
监管思路正在转变
小米11pro 888
大家愿意“求监管”,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大家看到了监管层在监管思路上已经发生转变,并且在过去一年有了不少实际动作。这一思路在李克强昨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得到了确认,而且鼓励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思路在2015年将继续持续。
在李克强所作的“2015年工作总体部署”中,第一点就提到:“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降低社会融资成本,让更多的金融活水流向实体经济”。这句话虽然没有明确提及互联网金融这一具体概念,但是提高直接融资比例的倾向之下,鼓励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自然是题中之意。
中央层面的鼓励倾向,其实在过去一年已经明确体现,具体到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层面,有以下几个例子:
1),银监会颁发了民营银行试点资格,允许包括腾讯、蚂蚁金服在内的互联网巨头参与筹建民营银行,借助其特有的互联网基因来做创新。而蚂蚁金服和腾讯都明确表示,要基于互联网平台来做银行,完全不同于传统银行的思路。就在3月5日,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接受采访时又表示,对于民营银行,不设数量目标,将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成熟一家审批一家,逐步推进。
2)给予8家机构首批获准开展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资格,引进了民营力量来做征信工作,监管意识到,庞大的征信工作,不是官方一家就可以完成的,需要更广泛主体的参与来迅速推进,并提升征信数据的丰富程度,这是非常市场化的思维。
哈佛佛h6第三代高配瑞虎8 plus第三代
3)1月20日,银监会时隔11年,首次宣布重大组织架构调整。民营银行将归城商行监管部监管;新设普惠金融部,监管P2P网贷;地方金融机构准入权将下放到地方监管局。对互联网金融监管进行更为明确的职责划分。
华为云welink会议电话
监管的这种姿态,对于行业来说,无疑是积极信号,这也让互联网金融的从业者多了信心,希望监管更加深入地参与到这个行业的探索和建设之中。
科学监管,“守规矩”的企业最受益
在互联网金融之中,如若监管得当,更加合规的大企业必然成为最大的受益方,所以也不难看见,大企业在“求监管”的声浪中,显得尤为积极。
以蚂蚁金服为例,在去年年初就提出“稳妥创新 拥抱监管”,作为自己十六字方针的重点,而且足足喊了一年,主动向监管层“示好”。腾讯在微众银行开业时,也第一时间邀请了总理前去视察。
黑鲨4s双十一价格
一加9系列搭载coloros
金融这个行业,参与的门槛其实很高。辨识风险、、把控风险、 风险定价都需要相当专业和高超的专业能力,同时,参与者本身的资本实力等,也很重要。但在缺乏监管的环境下,非常容易出现的一个现象就是大公司不敢创新,小公司胡乱创新,很简单,小公司干砸了,监管不会去追责他,但大公司反而更“胆小”,要是自己出了纰漏,监管不会坐视不理。P2P就是如此,大型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如腾讯、蚂蚁金服等因监管未落地而一直观望,但小型的P2P一箩筐,跑路屡屡发生。
相反,如果说,监管介入,设置了准入标准,退出机制,资金安全的监控方案,风险防范方案,那大公司投入资源发展,对于行业做大做强,行业自律的开展,才不会如此艰难,互联网金融才是健康发展而非野蛮生长。
当然,这种量化的、分级的科学监管,在实操层面是非常考验监管智慧,某种程度上说,因为我国在这个行业里的领先,监管也不易找到国际经验参考,从这个角度说,需要给监管层一些审慎思考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