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媒体评论

全球炸锅!21℃室温超导不是梦 美科学家被撤稿后再登Nature

发布时间:2023-03-11 02:05:06  来源:互联网     背景:

一次物理行业的变革,激发无数行业的想象!

室温超导技术,刚刚迎来了里程碑式进展。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物理学家 Ranga Dias(朗加·迪亚斯)明确表示,他的团队已经实现了一种可以在室温条件下实现超导的全新材料。

这种技术一旦应用,拿下诺奖几乎不是问题。

谁能在室温条件下实现超导,就能掀起新的一轮技术革命。比如我们熟悉的无损电力传输、悬浮高速列车和平价医疗影像设备以及可控核聚变等,都能取得历史性突破,而且技术一旦落地,我们再也不用再担心电池没电了。

就在今天,Nature还正式发表了迪亚斯团队的新论文。技术足够震撼,在拉斯维加斯举行的美国物理学会现场,这场讲座被围的水泄不通,安保人员不得不提前阻止更多人进场。

微博、知乎相关话题被送上了热搜。

而资本市场更是闻风而动。昨晚,股民开始深夜学习室温超导技术,分析师也半夜开会研究。3月9日开盘,室温超导概念股果然大涨,其中永鼎股份以及百利电气等一度涨停。

然鹅,这么一个全行业为之震动的技术,主创团队却遭遇不少质疑,此前还深陷撤稿风波。不过 Dias已经明确回应,已多次重复实验,有信心过审,应用到现实世界还需要几年。

第六次技术革命?

想要明白Ranga Dias和团队为什么可以震惊学界,我们得先简单了解几个概念,超导和超导体。

超导是导体在某一温度下,电阻为零的状态。大约一个多世纪前,荷兰物理学家海克·卡末林·昂内斯首次在约-268°C的汞中发现了超导。

理论上来说,多数材料只要冷却到极低温度,都可以变成超导,在没有电阻的情况下传输电流。

iphone14新机发布

当然一些超导也可以在温度更高的条件下工作,但需要极高的压强,而这并不现实。

超导体则是在一定条件下呈现超导电性的材料,也就是超导材料,是在某一温度下,电阻为零的导体。

除了零电阻的特性,超导体的另一个特征是完全抗磁性。因此超导体作为一种革命性的材料,目前已经在MRI核磁共振、粒子加速器等领域率先开始应用。

现阶段想要实现超导,要么是需要极低的温度环境,要么是在常温中加高压。而 Ranga Dias和团队表示他们找到了一种新材料,可以实现常温超导。

Ranga Dias在美国物理学会会议上,做了题为Observation of Room Temperature Superconductivity in Hydride at Near Ambient Pressure(近环境压强下观测到的金属氢化物室温超导现象)的报告。

正是这篇报告轰动了全球。Ranga Dias和团队将氢、氮、镥三种元素混合在金刚石压砧(diamond anvil cell,产生超高压的装置)中,施加不同的压力测量电阻。

经过实验发现,基于氢、氮、镥组成的三元氢化物(N-Lu-H)材料,会在294K(室温21°C左右)的温度下,材料失去电阻,但仍需要在1GPa的压强下才能实现超导电性。

而这已经远低于在室温工作的超导,通常所需要的数百万个大气压。

因此,Ranga Dias在大会上宣称:近环境压强下可应用于实际的超导技术已经出现。

虽然这项研究引起了学界热议,但还没有得到实际证实,这项研究成果一旦得到证实,或将颠覆物理学,并广泛应用于人类科技的各个领域,比如能源运输、医疗、通信、以及交和电子设备等。

在医疗方面,常温超导技术可以用于核磁共振成像(MRI)等医疗设备中,使医学成像更加精准和高效。

在我们更为熟悉的交通运输领域,室温超导技术可以应用于磁悬浮列车,以及电动汽车,减少动能使用和成本,使得交通系统更加高效、安全和环保。

此外还可用于新材料制造,室温超导材料具有极高的电导率和电流密度,可以用于制造更高效能的电池、电动车辆等新能源设备。届时,更高效的电池,或将彻底告别电动车续航焦虑的时代。

虽然常温,但需要的压强也高

为什么能实现常温下超导?

首先与以往的做实验的超导材料不同,Dias这次采用了一种新的元素组合,由氢、氮和镥制成的材料,新引入了一种之前的超导材料中都没见过的元素—镥(LU Lutetium),Dias表示他们使用了一种名字叫镥箔的稀有金属。

他们将其取名为三元镥氮氢体系(ternary lutetium-nitrogen hydrogen system)。

值得一提的是,Dias团队此前就一直致力于通过向硫化氢材料之中添加其他元素,以进一步提高超导临界温度,比如说钇元素,结果都无功而返,这次就瞄上了极其稀有的LU元素。

这项研究中所涉及的超导形式要求电子相互耦合,需要形成大量的库珀对,因为镥元素既富含超导性,而且作为原子序数为175的元素也应该能提供更多的电子。

再加上氢元素作为质量最轻的元素,更容易被捆绑一起,这也是为什么加入氢的原因。

这些电子可能参与形成库珀对,使超导状态更容易实现,再加入微量的氮使结构更稳定,从而有可能降低所需的压力。

接下来就是施加相应的压强,促使氢进入材料的晶体结构,形成具有非常高的临界温度的富氢超导体。

在试验过程中,Dias团队将镥箔这种金属片,挤压在两个钻石之间,然后把含有99%的氢气和1%的氮气通过气泵打入他们这个称为“金刚石压砧(diamond anvil cell)”的装置中,最后测量化合物的变化。

Dias团队分别试验了从3000 到 30000 倍的大气压,随着施加不同倍率的大气压,镥氮氢化合物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一开始镥箔变蓝,这可能是由于氢渗入了金属。但随着压力增加到数千个大气压,混合物转变为粉红色,结果证明这些混合物已经变成了融为一体的金属。

继续将压力增加到超过30000倍大气压,变成了更深的红色,测试后发现在这个压强下它失去了金属特性。

这也意味着在3000到30000倍大气压范围内,超导性是有可能的。因此,研究人员在这个压力范围内进行反复测试,从而帮助找到支持最高临界温度的压力。

最终通过测试发现当气压峰值大约是大气压的10000倍时。此时的温度仅为294 K,大约为 21°C,和室温差不多,这种材料就失去了对电流的阻力。

这也意味着,众人期待的室温超导体已成。

可是虽然是处于室温条件下完成的此次试验,但是不要忘记促成这次试验的另一大要素—10000倍大气压强。

上海市高温超导重点实验室主任、上海大学教授蔡传兵认为,这次Dias展示出的研究成果有一定可靠性,但室温超导所需的1GPa压力仍属于高压范畴,距离实际应用仍非常遥远。

这也是众多科学家对迪亚斯“近常压常温超导”的概念提出争议的原因之一,他们认为Dias突出了“室温”的概念,而刻意忽视了10000倍大气压的条件,有些夸大的成分。

大家可能对10000倍大气压的概念有些模糊,这相当于在100km深度海底才能达到的强度,而我们人对海洋的认知只有短短的10km,相当于20000头非洲象踩在一个人身上、指甲盖大小的地方承受十几吨重量。

另外,人类在目前能达到的规模化的超高压技术只有700—800倍的大气压强而已,所以究竟是实现运行温度在零下十几度到零下一百度的低温超导容易,还是实现一万倍大气压容易,结果显而易见。

团队曾遭质疑

除了室温超导技术突破引起的热议外,此次事件还有一大争议点在于研发团队。

Ranga Dias是一位印度裔科学家,研究涉及高温超导、新型材料合成、高压NV光学磁力测量、高能量密度物理学等多领域。

2006年,他在斯里兰卡科伦坡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后前往美国继续进修,并于2013年在华盛顿州立大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

大佬的学术之路并没有在获得博士学位后暂停,而是前往哈佛大学物理系做博士后。就是在此期间Ranga Dias称在实验室合成了金属氢,并且发了Science杂志,但后来金属氢莫名消失了……

在获得哈佛大学物理系博士后的奖学金后,Ranga Dias加入了罗切斯特大学研究极端条件下氢气中的量子现象。

2020年10月15日,Ranga Dias和团队称,他们实现了在15℃下的碳氢硫化物超导,压强则需要267GPa(1GPa=10kbar),这是人类首次实现室温超导。

相关论文发表了在了当月的《自然》杂志上,并登上了封面,一度引起轩然大波,但实验结果备受质疑。

最终Ranga Dias和团队的论文在去年9月26日被《自然》杂志撤稿,理由是研究人员在研究关键数据处理、分析的有效性上存在违规行为。

因为有这些前科,不少网友已经把Ranga Dias当作骗子,并称他和团队是作假的惯犯,毕竟Ranga Dias两次室温超导发现的数据都太漂亮了,有网友认为数据漂亮得像编的。

也有网友好奇1GPa的压力虽然已经小了很多,但还是高压,他们怎么做的实验?是如何加压的,还是只是理论研究?

因此Ranga Dias和团队最新的研究成果会面临极为严苛的审查。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Ranga Dias对这次室温超导新材料已做出回应,并称已经在罗彻斯特大学实验室和其他实验室重复实验多次,且有第三方观察和独立的工作验证。

他们还会重新提交2020年的论文以供再次审验,Ranga Dias和共同作者表对《自然》之前的撤稿表示强烈反对。

这两年来,Ranga Dias坚持认为原始数据能够支持论文的主要结论,并表示和团队重复了之前的实验,观察到了同样的结果。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理论物理学家Jorge Hirsch曾表示,仅仅是撤稿还不够,他认为撤稿反而掩饰了该研究中学术不端的现象,并认为这里面有大问题。

这次Jorge Hirsch直接在会场上开麦“我对新结果比较怀疑,因为我不相信这些作者。”

值得一提的是,Jorge Hirsch 在 APS March Meeting 的报告和 Ranga Dias 被安排在同一个会场,前后脚上台,会方可谓凭空增添了对峙的气氛。

目前,Ranga Dias和团队最新的研究成果已经再度登上了《自然》杂志,不过这次《自然》杂志并没有给封面的位置。


返回网站首页

本文评论
权游、指环王前传剧集上线 流媒体平台借奇幻IP对决_指环王 权利的游戏 演员
近日,《龙之家族》和《指环王:力量之戒》(下称《力量之戒》)先后上线。同为顶级奇幻IP,均号称史诗级巨制,两者不可避免地在流媒体平台直面对决。《权力的游戏》第八季烂尾后,制作费...
日期:09-08
当AI开始画画:画师会失业吗?「原画师能在家工作吗」
把脑海中的画面用一句话表达出来,尽可能细节化,然后点击鼠标,只需要几秒钟,你就能获得一张高度渲染的精美图片。当然,你也可以只模糊地输入几个字,描述越模糊,得到的结果越出乎意料...
日期:09-29
端牢中国饭碗!我国科学家有了重要发现「科学家发现随着科技进步」
“高产”与“早熟”,在传统的农业生产中是一组矛盾的词。因为实现高产的前提条件是要有一定的生物量,而一定的生物量,必须要有一定的生长周期,生长周期短,生物量小。所以,一般条件...
日期:10-22
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炸弹” 或再造“蔚小理”_特斯拉超级工厂机器人
图源:特斯拉3至5年后,数百万台人形机器人从特斯拉工厂下线,以低至2万美元的价格送往千家万户。“比汽车更便宜!”这是马斯克为其人形机器人Optimus(擎天柱)画下的蓝图,震动了机器人...
日期:10-18
95后AI工程师 造出一个“AI虚拟老师”「AI工程师是什么」
AI绘画火了。此前,抖音、微博、小红书纷纷被AI绘画刷屏,而AI绘画的作品最多的评价就是好笑且离谱。“我抱着我的狗的合照被AI画成了人形狐狸脸的怪兽。”沉迷于AI绘画的阿宇对...
日期:12-18
飞信是中国移动的综合通信服务_飞信转型作落幕!中国移动宣布“和飞信”9月停止服务
  2018年,中国移动正式宣布,推出飞信的转型之作,主打通讯与协同办公的“和飞信”业务。  近日,中国移动发布公告,宣布和飞信业务将从9月30日开始停止提供服务,届时用户将无法...
日期:07-31
谷歌启动 ARCore 地理空间 API 挑战赛,为 AR 应用提供 50000 美元奖金_谷歌发布全新AR技术
  12 月 13 日消息,ARCore 在 2022 年谷歌 I / O 大会上获得了一个地理空间 API(Geospatial API),让开发者更容易将虚拟内容放置在现实世界中。为了鼓励对该 API 的采用,谷...
日期:12-14
联想小新好还是红米好_性价比不输红米的联想 是该在生态上好好下功夫了
如果我问你在如今做智能手机的几家厂商当中,生态做的最好的厂商是谁,差友们脑海中首先会想到哪个品牌,是小米、华为还是苹果?这三家应该是目前公认的,软硬件生态做得不错的手机厂...
日期:12-27
小米云备份微信聊天记录上线_小米云备份会备份微信聊天记录吗
  8月22日消息,近日,Redmi宣布小米云备份里微信数据备份正式上线,从相关截图可以看出,小米云备份单独提供微信数据选项,可以打开自动云备份开关,选择自动云备份频率。美团销售量...
日期:08-24
戴珊与俞永福之下,阿里最“危险”的两条业务线还好吗?_阿里巴巴 戴姗
奇偶派(jioupai)原创作者|叶子编辑 |钊在过去的一年多中,强悍无比的阿里逐渐显露出一些颓势和疲态。无论是频繁的内部组织架构变动,还是对外业绩上的增速放缓甚至下滑,都让外界对...
日期:03-02
偌大的特斯拉,容不下一颗小雷达?「特斯拉车载雷达」
虽然特斯拉 AI Day 才举办了两届,但由于干货太多,技术太过硬核,也被业内称为自动驾驶领域的春晚。去年 AI Day 的关键词还是 BEV、Transfomer 和 Hydranet,今年就变成了 Occupan...
日期:10-17
“老虎”没肉吃 “狮子”没水喝_老虎吃掉狮子
摄影:IT时报 沈毅斌一边是双11线上电商促销活动如火如荼,而另一边,老牌家电零售企业国美、苏宁却一片寂静。打破这场寂静的不是销量,而是国美欠薪和苏宁亏损。10月28日,国美电器...
日期:12-05
喝汤能补钙?汤和肉哪个更有营养?看完这些,你就懂了!_补钙是吃肉好还是喝骨头汤好
天气越来越冷了,进入秋冬,很多人都有煲汤喝的习惯。他们觉得汤不仅好喝,也是营养滋补利器,不少人还认为“喝汤比吃肉还有营养,有利于抵御严寒”,这种说法靠谱吗?01为什么汤这么好喝...
日期:10-09
互联网大佬2022年年终发言盘点:发飙成主旋律,雷军是一股清流?
岁末年终,打工人忙着在朋友圈、微博编辑年度总结期和下一年的规划,期待能收获好友的点赞。一众互联网大厂的掌门人,同样忙着发送全员信和召开全员大会,既要回归过去一年成就与不...
日期:01-06
豆瓣9.0 这部年度科幻神作值得《三体》们学习「三体和其他科幻作品比」
意识传云端苹果sim卡插槽中国移动与苹果公司谈判烧脑硬科幻微商云集论坛今天你可能错过的大新闻...
日期:11-06
营养完爆牛奶,比母乳还好?小众奶市场火爆难掩真相「为什么母乳比牛奶好」
作者:阮光锋最近几年骆驼奶、娟姗奶、燕麦奶等等小众奶火爆朋友圈。不少商家在宣传的时候,说它们的营养好,接近母乳,有更容易消化吸收等等之类的作用。这些小众奶的营养到底如何...
日期:10-16
寒冬中上市的Mobileye 如何挽回车企的心?_mobileye在中国成立合资公司
上市后的Mobileye必须做出抉择,是继续扩大开放端口,让车企获得更多数据,一起构建生态、共同研发;还是坚守做自己的封闭系统?这一问题必须尽快给出答案,并重塑车企的信赖自动驾驶领...
日期:11-05
有关facebook的书_从Facebook到Meta 一本700亿美元的反面教材
极米NEW Z8X投影仪2012年,如日中天的Facebook制定了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开发一部Facebook品牌的手机,拥有自研芯片和操作系统。时值iPhone 4销量即将破亿,Facebook的移动化转型...
日期:12-23
如何在大厂生存_大厂离职员工的生存攻略火了:我在公司糊弄的1024天
行走在职场的大家,越来越不愿意努力地活着了。在很久以前,流行着一句名言:“你必须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而现在的大家,则是完全反着来,用一种毫不费力的方式,营造出十分努...
日期:10-06
扎克伯格自拍被群嘲,这就是烧掉百亿美元的元宇宙?
元宇宙宣言还差几十年荒凉的蓝天绿地里,伫立着简陋的巴黎埃菲尔铁塔和西班牙圣家堂,扎克伯格的虚拟化身(avatar)肢体僵硬,面露若有似无的微笑。这张拍摄于 VR 社交平台 Horizon W...
日期: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