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媒体评论

新加坡食间火锅_中式小火锅 盯上新加坡年轻人

发布时间:2023-02-16 01:03:16  来源:互联网     背景:

作者 | 易生

编辑 | 唐飞

2022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由海底捞分拆出来的特海国际在港股上市,当天盘中一度涨超100%,截至收盘市值达到61.56亿港元。

简单来说,特海国际就是海底捞的国际版,主要在海外市场提供海底捞火锅服务。其在四大洲的11个国家开设了110家餐厅,是国际市场第三大中式餐饮品牌。

与此同时,比海底捞上市还早四年,与之并称为国内火锅双雄的呷哺呷哺,当日下跌1.77%,报收8.88元,市值96.43亿港元。

26天后的2023年1月25日,呷哺呷哺新加坡门店试营业,这也是它在中国大陆以外开出的第一家店。此时,特海国际市值已达到93.23亿港元,反超了呷哺呷哺的92.31亿港元。

一个是海底捞的子公司,一个是将“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呷哺呷哺”定为目标的火锅连锁,市值上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资本市场对呷哺呷哺的态度。

在经历了连续两年的亏损和第二大股东清仓式减持后,呷哺呷哺在创始人贺光启的带领下,终于开始了自己的“出海”扩张之路,并将海外首店选址新加坡。

01

一边开店一边关店

由台商贺光启于1998年在北京创办的呷哺呷哺,被誉为是吧台式一人一锅“快速休闲火锅”的开创者,2014年12月17日在香港上市时,已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开出了420家店。

随后几年,呷哺呷哺开店速度逐年递增,2015-2019年的五年间,每年新增店铺分别为100、112、136、168、189家,成功实现了门店突破千家的目标,营收也从2015年的24.25亿元,增加到了2019年的60.3亿元。

呷哺呷哺的吧台式火锅。图源:网络

然而就是在2019年,高速开店的呷哺呷哺利润出现了负增长,当年利润3.96亿元,较上一年的4.62亿元下降了16.6%。公司回应是因为与租赁相关的国际会计准则变化导致,之前被计入资产负债表的租金开支,要按折旧和摊销算了。

尽管属于客观因素影响,但市场上还是有其利用规则漏洞掩饰真实表现的怀疑。毕竟当年同是火锅行业的海底捞,收入和利润双双实现了40%以上的增长。

2020年开始的疫情让呷哺呷哺雪上加霜,在营收小幅下降9.5%的同时,利润大降67.1%,新增门店数129间,回到了2016年的水平。

进入2021年,呷哺呷哺更是状况频发。4月,被曝出子品牌“湊湊”的CEO张振纬离职创业;5月集团CEO赵怡又被解任,由公司创始人、董事长贺光启接任。回归后的贺光启,当即宣布“因部分门店存在严重选址错误导致亏损”,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关店200家。

按照以往的经验,因为各种商业原因连锁企业每年都会有部分店铺被关属于正常调整,但呷哺呷哺一次关店数量占到了总门店数的五分之一,还是令人感到意外。消息发出后,呷哺呷哺股价一路下跌,年终报收6.016元,相比年初高点跌幅达到77%,总市值蒸发近300亿港元。

面对外界的质疑,贺光启解释称,这是自己在走访了各地门店、收集了大量一手信息后做出的重大战略调整,越来越贵的呷哺呷哺将回归初心,重走大众消费路线。

新加坡火锅食材

越来越贵,这也的确是大众对呷哺呷哺感受,这一点甚至在财报上都有所体现。在呷哺呷哺的招股书上,2011年人均消费还只是35.2元,等到2021年年报发布已经涨到了65.6元,涨幅达到了86.3%。虽然比起海底捞110元的人均消费还是便宜了不少,但对于创始之初就将自己定位为“快速休闲火锅”的呷哺呷哺来说,这样的涨幅已经足以将不少曾经喜欢它的消费者拒之门外了。

呷哺呷哺2021年财报。图源:财报

财报中的另一组数据也可以反应消费者的变化,上市前后呷哺呷哺的翻台率一直在下降。2011年,呷哺呷哺的翻台率是超高的4.7,2021年已降到了2.3,而同期海底捞的翻台率还维持在3.0。

大幅关店后的呷哺呷哺,按贺光启的要求,在年底上线了旨在回归初心的新菜单,主推高性价比的单人套餐,试图通过“深度挖掘一人一锅代表的核心竞争力与价值”赢回消费者。

2022年3月8日,呷哺集团公布2021财报,实现营收61.47亿元,亏损2.83亿元,这也是呷哺呷哺上市以来首次年度亏损。根据财报解释,亏损主要是因为关闭了229家餐厅以及对于业绩不佳的现存餐厅计提减值所致。

02

中餐出海进行时

试着回归初心的呷哺呷哺并没有马上迎来曙光,在疫情的持续影响下,2022年上半年,再度关店37家,实现营收21.56亿元,同比下滑29.2%,亏损同比扩大459.95%,达到了2.80亿元。

尽管海底捞的情况也并没有好多少,但其负责海外业务的特海国际,却已经恢复了增长,根据其招股书显示,2021年公司营收3.1亿美元,同比增长41.4%,已经超过了疫情发生前2019年的水平,2022年一季度营收更是大增59.8%。

其实抛开疫情影响,近年来,随着中华文化影响力在国际市场的不断扩大,国际中式餐饮行业一直都保持着高速增长,2016-2019年间,复合年度增长率达到了5.9%。同期,作为在国际市场最受欢迎的中式餐饮类别,火锅的增长速度更是明显快于整体中餐市场,复合年增长率达到6.7%。

图源:国泰君安证券

2020-2021年虽然受疫情影响,整体市场规模有所减少,但根据市场研究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的预测,2021-2026年,国际中式餐饮行业的复合年度增长率还将进一步加速,达到惊人的9.4%,到2026年时,整体市场规模可达4098亿美元。

巨大的市场前景下,国内中式餐饮品牌纷纷开启了海外扩张之路。

新加坡火锅底料

赶集网变招聘网站了

2012年就在新加坡开出第一家店的海底捞,是其中当之无愧的佼佼者。截止到2021年底,其已拥有94家海外餐厅,分布在包括新加坡、美国、日本、韩国在内的11个国家和地区,年度营收3.12亿美元,仅次于美国的两大中餐品牌Panda Express和PF Chang’s。在品牌估值机构Brand Finance发布的2021“全球餐饮品牌价值25强”榜单中排名第9,成为唯一上榜的中餐厅。

同在北京起家的黄记煌也是中餐出海的先行者,其2013年底在悉尼开出首家海外店至今,已在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等地拥有了15家门店,2021年营收达到1900万美元。此外,早在2003年和2005年,就分别开出海外首店的“内蒙古火锅双雄”小肥羊、小尾羊,作为拓荒者,截止到2021年末各拥有海外餐厅35家和25家,营收分别达到1700万美元和1300万美元。

2023刚开年,被曝出并购了拥有600家门店蜀大侠的小龙坎,则成为新一轮中餐品牌海外扩张的急行军。这家2014年诞生于成都的火锅品牌,在并购蜀大侠之前已经拥有门店700多家,其中就包括分布在新西兰、日本、德国、美国等地的40家海外门店。

相比起这些同行,与海底捞并称国内火锅双雄的呷哺呷哺,出海计划似乎来得晚了些。

2022年3月30日,在北方经营多年的呷哺呷哺,将集团第二总部落户上海,并启动万名员工的招聘计划,正式开启“东扩南进”战略。根据贺光启的计划,未来三年呷哺集团将新开800家门店,在将东部沿海城市作为拓展重点的同时,加速国际化转型,“受疫情影响,国外餐饮行业也经历了重新洗牌,这时候出征国际市场,就是要抓住后疫情时代的机会。”

03

出海不是万能解药

率先替呷哺呷哺出征的,是旗下的高端火锅子品牌湊湊。

2022年1月31日除夕当天,湊湊新加坡首店在新达城购物中心开业,并在年内接连开出3店。一年后的2023年1月25日正月初五,呷哺呷哺新加坡店开业,呷哺集团的出海大业正式拉开帷幕。

据业内人士分析,呷哺呷哺之所以将第一站选在新加坡,一是因为那里华人占主导,语言和饮食文化与中国相近,二是因为商业发达,交通便利,对整个东南亚地区都有一定的辐射力,方便之后向周边国家拓展。

呷哺呷哺新加坡首店。图源:呷哺集团

还有一个关键因素是,在新加坡开出17家门店的海底捞,已经帮助后来者培育和完善了本土的供应商体系,火锅用到的大部分食材配料都可以在当地完成采购,而这也是中餐出海要面对的第一个难题,如何建立起稳定的供应链。

对于呷哺呷哺来说,这本就不是擅长的事。翻看财报可以发现,呷哺呷哺的存货周转天数多年来都保持在30天以上,2020年更是达到了68.7天,而同期海底捞的存货周转天数只有19天。作为一个参照,这多少能反映出,两家企业的供应链运营能力及对上游供应商的话语权。

目前,海底捞已在新加坡设立了负责制造和加工食材的中央厨房,其他地区的食材则直接向当地供应商采购。想要迅速站稳脚跟,呷哺呷哺也要从零开始,将海底捞做过的事再做一遍,对于连续两年亏损的它们来说,资金压力不可谓不大。

此外,产品口味的普适性和标准化也是要考虑的问题。尽管相比其他中式餐饮形式来说,火锅更容易被接受和复制,但在不同文化背景下,风俗习惯、食品安全、法律合规、人员管理,乃至菜品蘸料等的本土化都是需要花费时间去磨合解决的。甚至于在国内已经被运用熟练的线上点餐、线上预约、在线支付等操作,在很多国家都还是空白,需要出海的餐饮企业额外投入和建设。

凡此种种,也是为什么国内中餐品牌出海后纷纷冲向东南亚和日韩等华人聚集地的原因。

国际中式餐饮市场虽大,局部的竞争却是一点都不弱,作为后来者,无论是去新加坡还是计划中的马来西亚,呷哺呷哺也还是要像在国内一样,直面海底捞、小龙坎们的竞争。

更让人尴尬的是,从海底捞分拆出来负责海外业务的特海国际,尽管已经拥有97家餐厅,但从2019-2021年也已经连亏三年了,累计超过了2.37亿美元。也难怪有分析人士认为,把亏损的海外业务进行分拆,是为了给海底捞大中华区的核心业务“减负”。

相比出海,贺光启接任呷哺集团CEO后,推出的其他几项举措,对于改善业绩或许更有帮助。

一是重新上线了集团的会员系统,将旗下呷哺呷哺、湊湊、茶米茶、呷哺食品等品牌会员进行整合,实现了储值、积分、换购、消费等功能的共享,同时计划投入1亿元进行产业链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改造,深化供应链建设,苦练内功。二是尝试转换赛道,推出了目标客单价200-300元的高端烧烤品牌“趁烧”。

在贺光启看来,我国一线和新一线城市已经向国际化消费城市转型,呈现高端和多元化的消费趋势,高端烧烤赛道还是蓝海一片。

又一款新式火锅走红

就在呷哺呷哺谋划出海的同时,国内新冠病毒调整为“乙类乙管”,国内餐饮市场也在迅速恢复中。截止到1月24日,已有30家呷哺呷哺新店陆续在上海、杭州、上海、长沙、吉林、天津等地亮相,相当于平均每18个小时新开一家门店。1月28日,呷哺集团发布春节成绩单:2023年春节营收比2022年增长126%。

“内外兼修”是贺光启为呷哺呷哺找到的增长路径,但这需要以更大的资金为支持。

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在海外开一家火锅店的费用大约要500万-800万元人民币,一般还需要有经验的合伙人来进行本地化运作。再加上供应链搭建、管理体系和人员培训等都需要不小的开支,而收回成本的周期需要2-3年。

眼下,摆在呷哺呷哺面前的难题是,既要快速“止亏盈利”,又要花钱“造船出海”,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本文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返回网站首页

本文评论
智能车赛道_多地竞速新能源汽车赛道:剑指千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充满不确定性的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交出了一份超出预期的答卷——全年销量达688.7万辆,同比增长93.4%,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市场占有率提升至25.6%,提前实现此前预计2025年我国...
日期:02-01
棉花被 羽绒被_棉花被羽绒被羊毛被…什么被子最能温暖寒冬中的我?
渐渐入冬的夜晚,躺在床上,一句古诗弹幕般浮现在脑海里: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保暖的被子太重要了。问题是:你知道什么样的被子最保暖吗?在讲被子之前,有必要先说说保暖。...
日期:11-19
蒋尚义万字访谈原文:如何拿下苹果打败英特尔、关于中芯的杂音
台积电前研发老将,被半导体行业尊称为“蒋爸”的蒋尚义在今年3月接受美国“电脑历史博物馆”(CHM)的口述历史访谈全文释出,这也是蒋尚义自去年年底离职中芯国际之后,首度详谈背后...
日期:08-22
日本人,到底拆了多少中国车?「日本人,到底拆了多少中国车子」
出品 | 虎嗅汽车组作者 | 李文博编辑 | 周到头图 | 纪录片《决定性瞬间》2022 年 10 月 10 日,世界第一汽车品牌、日本第一大汽车公司丰田发了台叫 bZ4X 的全新电动车,喜欢这...
日期:10-28
为了省钱 年轻人从淘宝开始“大迁徙”「以前逛淘宝是为了省钱」
低价,永远是吸引消费者的利器;如果能做到“物美价廉”,就一定能攫取消费者的心智。在淘宝、京东、拼多多、抖音等电商平台遍地开花下,对于消费者来说,货比多家已经成为下单前的基...
日期:01-18
头上有三座大山 董明珠或正面临20年来最大的挑战
原标题:董明珠头上的三座大山如今出现的,当初都曾出现过,只是情境又有了些不同。董明珠或许正面临二十年来最大的挑战。近日,媒体消息称,格力电器已停止对河北经销商供货。在此之...
日期:08-31
网易云音乐首款音乐社交AP发布「网易云音乐支持ape吗」
  近日,网易云音乐推出了一款名叫“MUS”的音乐社交APP,号称可以帮助你通过音乐认识灵魂契合的好朋友。通过你的听歌数据解析你的性格和偏好,为你精准匹配同频共振的人。real...
日期:06-25
云游戏的证道之路,还在继续?
游戏,与它的伴生产业云游戏,正在共命运中沉浮。2022年底,行业等来了久违的好消息。国家新闻出版署年末公布的游戏审批信息中,有84款国产游戏与44款进口游戏获得版号。不仅数量上...
日期:01-30
双11第14年了,电商购物节还“灵”吗?「双11是购物节吗」
记者 | 李叙瑾网飞要拍三体了苹果发布iphone14 pro编辑 | 倪 妮11月12日凌晨,今年的双11正式收官。从2009年诞生至今,双11战报中最受关注的就是各大电商平台的交易总额GMV,但这...
日期:11-24
做电商的00后,开店赚到钱了吗?_00后现在做什么生意赚钱
00后们出来工作后,创造了很多经典场面。现在的职场对00后们来说,似乎略显拘谨。一度盛行的加班文化、酒桌文化和职场潜规则统统被打破,挑战职场规则或许就是他们初入社会后做的...
日期:09-07
iPhone 14暴跌 苹果错误估计了用户对“改变”的重视_iPhone更新错误14
原标题:iPhone 14暴跌,苹果错误的估计了用户对于“改变”的重视程度iPhone 14的普通版,可能今年存在感最低的苹果手机。近日,有报道称iPhone 14和iPhone 14 Plus (以下简称 iPhon...
日期:10-21
威马还有救吗?_威马还能活多久
再不上市,威马可能就要倒闭了。近日,有报道指出,威马计划借壳“Apollo 出行”(即 Apollo 智慧出行集团有限公司)在港股上市,并指出威马在不断寻找新的融资途径,以解决当下遇到的资...
日期:12-09
乐视当不了“神仙公司”「乐视电视公司还在吗」
“福利”如此出圈,你就很难不担心乐视的未来:可能员工能做的事太少了。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胡楠楠因为“四天半工作制”乐视又上了热搜。除了贾跃亭什么时候回来,这已经成了...
日期:01-10
iphone 11首次在印度生产_苹果的印度制造难题:iPhone 14为何仍需优先在中国生产?
苹果在印度扩大iPhone生产凤凰网科技讯 北京时间8月23日消息,苹果公司计划在中国制造的首批iPhone 14上市两个月后开始在印度生产这一最新旗舰机。这标志着印度在iPhone生产...
日期:08-25
我 一个程序员 靠玩ChatGPT年薪210万
靠玩ChatGPT,还能找到新工作?没错,Riley Goodside(后面叫他“好面哥”)4月份开始在网上发布玩GPT-3的心得。最近ChatGPT一波爆火,他不光粉丝涨了一万多,还收到新offer。估值73亿美...
日期:12-12
一夜之间 AIGC成了所有打工人的“天敌”
来 源:雷科技互联网组编 辑:冬日果酱排 版:KT从去年开始,AIGC 就始终是热议的话题之一,DALL-E 2、Stable Diffusion 还有 ChatGPT 不断刷新大众对 AI 的认知。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
日期:02-02
中国首款肉鸡基因组育种芯片“京芯一号”诞生记
在我国肉鸡育种领域,SNP芯片研发与新品种选育交织并进,国内首款自主研发的肉鸡基因组育种芯片“京芯一号”一经应用,就打破了国外垄断,推动国内首批自主培育白羽肉鸡品种之一“...
日期:10-21
淘宝商家盗用我的抖音视频_淘宝“偷袭”抖音
本文要点直播电商如火如荼抖音VS淘宝直播大战进入下半场作者 | 唐飞集齐直播界“四大天王”后,淘宝直播与抖音、快手的竞争才刚刚开始。去年下半年,淘宝直播先后引入罗永浩和...
日期:01-11
苹果带货芯片 失去魔力_苹果手机芯片缺货
近日,“黄牛诉苦苹果14倒贴100元出”话题冲上热搜。与此前持续火爆的局面不同,今年iPhone 14的疯抢局面并未持续多久,市场就回归冷静,甚至还出现了破发现象,很多媒体对iPhone 14...
日期:09-23
恒大造车官宣量产 许家印貌似领先贾跃亭「许家印是恒大创始人」
信任,成了横亘在恒大和利益相关者之间最微妙、也最脆弱的一根弦。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李艳艳编辑|周春林头图摄影|肖予为“30万以内最好的纯电SUV”正式量产,计划10月交付,你会...
日期: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