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媒体评论

“包地创业”的年轻人:有人租地800亩年赚百万 有人5个月就逃离_包地200亩地挣钱吗

发布时间:2023-02-14 01:01:56  来源:互联网     背景:

深燃(shenrancaijing)原创

作者 | 王敏

编辑 | 金玙璠

“每100平米,年租金1500元”,最近,上海提供租地种菜服务的“共享菜园”生意流行了起来。这样的价格,让那些常常思考“打工太难,回家种地行不行?”、在大城市卷不动的年轻人再度蠢蠢欲动。

包几百亩地赚钱吗

事实上,早已有不少人付诸行动,放弃大城市的工作,到农村包地创业。

2022年春节后,大学毕业两年多的小蔡,没有和往年一样返回广州复工,而是留在了广东湛江老家,和几个朋友包了一块地,打算种菜,开启农业创业。

同样,在南京生活的张彪也是在工作两年半后,于2021年底辞去了国企的工作,和两个大学同学在南京周边,花5万块包了15亩地,开了个农场采摘园。

近几年,因为看好国家大力发展乡村振兴的宏观政策环境,像小蔡和张彪一样包地创业的人,不是少数。农业农村部2022年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各类返乡入乡创业人员超过1100万人。这其中便包含了包地创业的人。

那么,包地创业这门生意究竟有没有前景?

我们和其中几位入局者聊了聊发现,有人靠包地种粮食,800亩地最高能年赚上百万;也有人种植经济林和农作物,投入数百万,四五年依然没有回本;还有人种植经济作物,上半年盈利了,但下半年全部亏了进去。

包地创业不但模式不同,收益情况差异较大,不确定性因素还有很多,极端天气、市场价格波动,都将直接影响收益。

包地更是重资产创业,首先地租便是一笔大投入,每亩地由于水利条件、土壤质量等情况不相同,价格也从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其他投入也很重,包括从种子、化肥、农药等,到农机具、智能化系统的配备。

农业,归根结底是个苦差事,包地创业需要对土地的情怀,对创业的执着,还要有长期坚持的决心和耐心。

01.包地创业的三种模式

2019年6月大学刚毕业时,返乡创业的想法,就在小蔡心中萌生。疫情爆发时,小蔡就在家默默地写创业计划,当他提出先在自家的十几亩地里试试水时,却被父母百般阻挠,理由是希望他跳出祖祖辈辈的老本行。几次争执后,小蔡只好妥协。

两年后,当在老家工作的同学找到小蔡,邀请他一起搞租地种植,“一亩地年租金四五百块,租三四百亩地就可以开干”,小蔡一直埋藏的想法又浮上心头。

在广州工作的日子,不仅要挤地铁公交通勤,还有熬不完的夜,小蔡觉得“广漂”既赚不到钱,每天还非常累。要是回到农村老家,不仅可以自由安排时间,人也会更有精神。最后,小蔡决定就算瞒着父母,也要回去和朋友“大干一场”。

从国企裸辞时,张彪已经是带团队的领导。尽管在老家种植药材的父亲,不希望张彪放弃稳定的工作,但张彪自己从大学到毕业工作都与农业相关,他希望帮父亲放弃“老土”的种植模式,也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在农业上做成一些事情。

很多人走上包地创业的路,和他们有着同样的心路历程。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乡村振兴的宏观环境,以及农村年轻人外出前往大城市就业导致土地闲置等因素,都为回流的年轻人包地创业提供了条件。据统计,2022年,我国的耕地总面积达到了19亿亩,全国家庭承包耕地流转面积超过5亿亩。

从2015年开始关注农业的山东汉农精耕创始人李秀汉发现,种地的人越来越少,导致抛荒撂荒大面积出现。年轻人是因上学或工作不在农村,而很多老农人则是因为身体原因和年龄种不动地了,作为80后的他也在思考,以后的地由谁来种?

到2018年时,李秀汉得知土地流转有了新政策,政府也在推动土地适度规模化流转,于是,抓住这个契机,在老家包下了800亩地。

据深燃观察,包地创业的人,选择的模式一般有三种:一种是大田种植粮食作物,如玉米、小麦,往往是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第二种是种植经济作物,如水果、药材、茶叶等;第三种是“农场+”模式,如“农场+研学”、“农场+露营”、共享农场等。

李秀汉选择的就是大田种植,以规模化种植小麦、玉米为主。最初,他想得很简单,找村里老一辈来种就好了,但种完一季小麦之后就发现,收成并不理想。

他便开始反思,老一辈人以前也不过是有十几亩顶多几十亩地的种植经验,播种质量、秸秆粉碎做得都非常粗放。于是从2019年开始,李秀汉购置了三台进口机械,并减少过度使用化肥农药,改善土壤环境,来提高生产效率。

在不断标准化、流程化的同时,李秀汉和团队也慢慢从自己经营转向为手里有地的单位、企业或者农户等提供粮食种植生产的全流程服务,到2022年时已经服务了超6万亩地。

小蔡选择的是第二种种植经济作物。面对三四百亩地,小蔡和小伙伴们找当地村委相关负责人谈的结果是,先拿10亩地做实验,再签租地合同,逐步规模化。一开始,为了快速有资金流动,小蔡和朋友决定先种一个多月就能上市的蔬菜。他们花一千多元买了种子,实验性地种上了10亩白菜和生菜。

和朋友花5万、包了15亩地的张彪,在选址时,就选择了距离城市较近的一处农场,因此地租较贵,达到了每亩3300多元。他计划以后做成采摘园,并慢慢向共享菜地、郊区农场的方向拓展。

广汽埃安产能不足

还有人是前两种模式兼备。2019年下半年,从二线城市体制内离职后回到陕西老家的“90后”小丁,成立了农业公司,以每亩200块的价格,一口气包了1200亩地。地租价格虽然便宜,但大多都是撂荒地,前期开荒必须大量投资,包括修路、通水、通电等。

包了三百亩地赚钱了

小丁开荒拓地 / 受访者供图

2020年,小丁在拓荒上花了很大功夫,常常是开着自家的挖掘机,从早上6点,一直挖到深夜十一二点,现如今已经有750亩左右土地投入了生产。其中,有400亩种植的是经济林拐枣树,还有350亩种粮食蔬菜。

从前期的修路、通电这些基础设施建设,到后期种植养护的投入,三年多时间,小丁已经投入了500多万。

02.“天灾”和“人祸”都是风险

做农业,如果缺乏经验、贸然入行,很难不亏钱。一位农业从业者总结影响农业创业的因素为,“人(管理和种植)占四成,天气占三成,市场占三成”。

小蔡做了5个月就兵败而归,时间虽短,踩坑却不少。

首先是缺乏渠道,导致后期销售困难。小蔡和小伙伴们前期实验种了10亩生菜和白菜,原本以为等成熟后,就会有收购商来收,然而,结果却是无人问津。小蔡只能和朋友自行收割,晚上送去批发处,白天自己去散卖。最后更是给钱就卖,“为了不让蔬菜烂在地里”。

小蔡种的菜 / 受访者供图

那一个多月,不算五六个小伙伴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在村里免租金的情况下,小蔡他们还是赔了几千块。不过,他们都坚信,刚开始亏一点没关系,接下来慢慢成熟之后就能赚回来。

第二个月,小蔡和朋友们开始重新考察品种,考虑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要在当地市场相对稀缺,但又能适应当地气候,三五个月可以成熟、好管理,一年可以种2-3次,近几年价格比较稳定,波动较小。最终,他们确定种植青瓜、韭菜和贝贝小南瓜。

品种选定之后,地租却又出了纰漏。牵头的伙伴前期洽谈的时候是四五百块租一亩,结果最终签合同时,价格直接涨到了一千左右。

租金翻了倍,盈利空间就变小了。小蔡和伙伴们只能放弃这块三四百亩的地,重新找地,要10亩连在一起才能起租,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到去年7月,这次农业创业便偃旗息鼓,小蔡又回广州找起了工作。

相较于小蔡和朋友在管理上的失误,张彪则是因为选品没能因地制宜,吃了亏。

由于一直从事农业,张彪和两个大学同学,去年上半年还是开了个好头的,种了15亩西瓜和甜瓜,租金加上种植成本,一共投入了9万块,到5月收获完毕时,共收入了21万。

可是,种植甜瓜和西瓜,和张彪最初设想的农场采摘模式有所不同,这两种水果体积较大,不符合人们一边吃一边采的习惯。

于是下半年,张彪便改种在当地较为稀缺的小番茄品种“釜山88”,但依然不太顺利。当时天气比较热,再加上这个品种不太适合当地气候,小番茄苗染上了病毒病,并很快在整个大棚里传播开来,最终也没有收成。张彪和朋友们上半年赚的钱,全部都打了水漂,在地里辛辛苦苦工作一年,最后只落得个竹篮打水一场空。

到年底时,张彪不得不和朋友通过在周边农场设计一些研学活动,来赚钱维持收入。

同样,李秀汉也饱受天灾的困扰。他告诉深燃,拉长到五年来看,这800亩地整体是盈利的,不过,不是每年稳定盈利,而是有赚有亏,最高的时候能够年净赚上百万,但2022年降雨过多,玉米季遭遇自然灾害,赚钱很难,还要靠补贴和保险才能少亏些。

汉农精耕公司服务的土地同样也有很大一部分遭遇了自然灾害,李秀汉提到,由于前期承诺如果无法实现约定产量就由公司承担损失,结果其中1.4万亩托管服务的玉米,由于水灾,亏了500多万。

小丁主要种植的拐枣树4年才结果,前期一直在投入,这400亩枣树,树苗2元一根,种上之后会有部分死苗需要补种,一面种、一面补,单是枣树就投入了好几万,养护费一年15万左右,三年多下来累计投入了近80万。从今年开始,枣树慢慢挂果,才开始有收入。

小丁表示,保守计算,现在有大概3万根树苗,理想情况下,小树按照每棵树结果30斤,市场价1.2元一斤,一年收入能达到100万左右。2023年虽然果树还是部分结果,但好在终于开始有收入。

三体太震撼了

至于其余350亩地的尝试,小丁则一直不顺利。自2020年以来,先是种植辣椒,因为市场行情不好,亏了十多万,接着种植小麦,由于忽略了山地无法机械收割,只能人工收割的因素,最后亏了5万。只有套种的200亩药材是盈利的,但也才赚了20多万。

03.包地创业,怎么才能成?

无论“天灾”还是“人祸”,都无法完全规避,这些包地创业的人,都是在踩坑之中总结经验。

小蔡前期投资较小,也因此失败之后快速抽身,但他并没有完全放弃农业创业,“可能三五年后,自己积累些资本和经验,再回来继续做。”

他关注到,很多年轻人返乡包地创业,会增加一些新模式,来提升效能,最直接的就是直播带货,直接在田间地头直播种植、收成,最后销售农产品,但这类互联网的手段在他看来更多还是辅助。

通过这五个月的尝试,他明白,要想创业成功,需要考虑技术、因地制宜选择种植品种、解决好渠道问题,只有做好这些准备,成功的可能性才会更大一些。

去年失败的经历,没有让张彪选择放弃,而他也因此尝试结识了一位愿意加入的投资人,并找到了一块106亩的地,打算做一个综合型农场,以水果玉米种植为主,还计划增加露营基地、共享基地、采摘区等,第一年至少要投入40万。

张彪把2023年这次做综合型农场当作了最后尝试的机会,他说道,“今年有地、有资金,还有去年积累的一些关注度和私域流量,可谓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要是再做不成,可能明年就没这么大冲劲,就得去找班上了。”

小丁比较看好拐枣林的发展,至于其余300多亩地选择种植什么,在踩坑几年后,他更加深刻体会了因地制宜的关键。“不能看别人种什么赚钱就跟着种,可能越跟风越亏钱。”

李秀汉对深燃总结道,粮食作物是保民生的存在,一般市场价格比较稳,也适合大田种植,拿到好地,通过规模化降低成本,一般就能靠量取胜;经济作物受市场影响严重,价格波动比较大。这两种模式,都以种植为主,而智慧农场和传统创业模式类似,更考验品牌运营能力。

在这些重资产的农业创业中,究竟选择哪种模式还是因人而异。但李秀汉坚定的选择大田农业,更是认为通过现代化技术,能够实现规模化,风险也更小一些。

今年,李秀汉一直自主经营的800亩土地要到期归还给村里了,不过,他又在河南包下了一块5000亩的地,预期要投资1000万起步。

经过去年的亏损后,今年,李秀汉在对外提供服务时,调整了合作模式,从交付结果变成了交付过程,从以前的承诺粮食产量到现在变成在种植过程中为播种、打农药等各环节流程负责,以减少极端天气等不可控因素的影响,以更轻量化的模式,来降低风险。

做农业,有着“三年入行、五年入门”的说法。这些坚持下来的人都明白,农业是一门长久生意,短时间富不起来,不排除上半年还有盈余、下半年就亏了,只有坚持长期从事农业才有可能吃到行业红利。

*题图来源于《种地吧》。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小丁、小蔡为化名


返回网站首页

本文评论
去年双11的活动_双11第14年了,电商购物节还“灵”吗?
记者 | 李叙瑾编辑 | 倪 妮11月12日凌晨,今年的双11正式收官。从2009年诞生至今,双11战报中最受关注的就是各大电商平台的交易总额GMV,但这个数字在今年消失了。天猫、京东和抖...
日期:11-16
日本人,到底拆了多少中国车?_日本在中国的车
出品 | 虎嗅汽车组作者 | 李文博编辑 | 周到头图 | 纪录片《决定性瞬间》2022 年 10 月 10 日,世界第一汽车品牌、日本第一大汽车公司丰田发了台叫 bZ4X 的全新电动车,喜欢这...
日期:10-25
中国广电营业厅微信小程序上线 192号段已开始放号「中国广电192号段开通了吗」
  终于,在拿到5G牌照三年后,中国广电5G网络服务今日正式上市,同时,广电192号段也正式面向公众放号。在中国广电5G官网上线后,官方还同步推出了“中国广电营业厅”微信小程序,可...
日期:03-07
硅谷华人 梦醒裁员潮「硅谷的华人高管都回国了」
尽管硅谷的气候四季如春,但打工人却迎来了他们的“寒冬”。从11月4日开始,马斯克推下了硅谷裁员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推特、Meta、亚马逊......巨头们相继被曝大裁员。“提前三...
日期:11-27
印度越南:小弟的命,得了大哥的病?_印度越南人
作者 | 云鹏编辑 | 心缘最近,苹果新款Apple Watch 8即将在越南生产的消息一下冲上了热搜,报道称这是越南首次承接Apple Watch生产。但实际上,报道此消息的《日经亚洲》,其文中的...
日期:08-22
人有多少次生命_它在人体内只存活数周 但无数次救了你的命
病原体 图片来源:Pixabay撰文 | clefable领势和华为审校 | 栗子在接种疫苗时,我们可能会忽略一件事情,提供保护的其实并不是疫苗,而是身体里的免疫系统。透明的注射器刺破皮肤,将...
日期:10-16
最高补贴4000万!多个重大芯片政策发布「芯片国家补贴」
作者 | ZeR0编辑 | 漠影苹果研发出5g芯片了吗一开年,多个省市区已经轮番上阵,给芯片行业送来了“新春大礼包”。1月7日,浙江省经信厅印发《浙江省集成电路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指...
日期:01-30
特朗普用的社交软件twitter_川普都在用的社交平台 成了Twitter难民避难所
最新一季的《傲骨之战》结尾,再次「恶搞」了一次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称其宣布将参加后年的总统竞选。艺术确实来源生活,还不到一周,媒体消息传来,特朗普在 11 月 16 日宣布...
日期:11-20
骑手阳了:爆单 露宿街头 和病毒赛跑
订单越来越多,骑手越来越少。这个冬天对外卖骑手们来说格外难熬——他们或奔走在路上,送完这单,下一单眼看就要超时;或“阳“在家里,发着高烧对着订单叹息,每躺一天,意味着损失一两...
日期:12-18
回收行业前景_揭开回收行业暴利秘密 他们相信 AI 也能成为“老师傅”
信息总卡在我这里,我就是「卡脖子」里面的那个「脖子」。我大概 15 分钟能处理一组照片,效率太低了。谭天说自己曾经「就像机器人一样」,每天坐在那,看着自己的买手不断发来一大...
日期:12-17
来自太阳能的能源_美国能源部发布了一条大新闻,我们离人造太阳不远了?
图源:pixabay撰文 | 孙正凡责编 | 李珊珊在被疫情困扰了3年之久的地球上,这真是个难得的令人振奋的好消息。美国时间12月13日上午的新闻发布会上,美国能源部长詹妮弗•格兰霍姆...
日期:12-15
双11还会有活动吗_双11第14年了,电商购物节还“灵”吗?
记者 | 李叙瑾编辑 | 倪 妮11月12日凌晨,今年的双11正式收官。从2009年诞生至今,双11战报中最受关注的就是各大电商平台的交易总额GMV,但这个数字在今年消失了。天猫、京东和抖...
日期:11-25
小米的2023 卢伟冰的三个难题「卢伟冰在小米地位」
小米civi内存卡记者 张勇毅编辑 高宇雷小米最后的美好时光是2019年。彼时的小米踌躇满志:海外市场增速迅速提升,甚至达到占据小米手机总销量一半的成绩,总体销量稳定上升,多个季...
日期:01-15
拼多多出海的第48天 美国电商圈被打服了「为什么拼多多亏损60多亿美国人还在疯狂买入」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最近一支中国制造的新生力量,径直攻入了美国大消费的腹地,直接和亚马逊 battle 了起来,而且还是五五开。差评君说的不是别人,正是现在国内最受争议的电商平台拼...
日期:11-04
阿里和腾讯的互联互通,为何扭扭捏捏?_腾讯与阿里打通
作者丨牧歌编辑丨坚果阿里和腾讯又一次试探性地牵了手,但又似乎没完全牵。10月11日,有认证为阿里巴巴集团的员工在脉脉爆料称,“88VIP积分将可以免费兑换腾讯视频会员,已经在内...
日期:10-18
防疫健康码身份信息不符合_健康码不承担精准防疫功能后,个人信息怎么办?
作者 | 齐健编辑 | 陈伊凡头图 | 视觉中国2022年12月22日,中国网络安全产业联盟(CCIA)数据安全工作委员会和数据保护官(DPO)沙龙,共同发布了一则给健康码运营单位的建议——《“健...
日期:12-26
索尼豪言明年出货3000万台PS5,玩家凭什么买账?_索尼ps5销量
最近,有消息称据报道,索尼预计明年内将出货约3000万台PS5游戏机。这意味着索尼可能乐观地认为其供应问题将在2023财年大幅改善,可是索尼哪来这股自信玩家会买单呢?一位游戏业内...
日期:10-16
甲醛浓度有多高,家用检测仪真的知道吗?_甲醛测试仪多少超标
凰家评测 凤凰网科技 凤凰新闻客户端 出品o型血是什么血型的结合今天咱们要聊的主角是空气净化器。对于空气净化器的评测,我们可能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画面:这是模拟测试空气净化...
日期:01-02
程序员的门槛,这么低了吗「程序员的门槛,这么低了吗英文」
衡宇原来现在写程序、搞开发,门槛已经这么低了!之前,搞开发是程序员的专属。从青铜进阶到王者,要熟练掌握数据库、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组成原理、算法等知识。哪怕是吹破天的...
日期:11-18
ios13息屏显示_iOS 16 Beta 4版支持息屏显示功能
  【ITBEAR科技资讯】7月29日消息,苹果iOS 16 Beta 4版本发布,动态明暗壁纸出现在iOS 16 Beta 4版本中,称为睡眠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壁纸将降低亮度和对比度,以节省电量。这与...
日期: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