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媒体评论

人类与AI疯狂内卷「人类与ai疯狂内卷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3-02-09 02:09:37  来源:互联网     背景:

这是智慧的时代,也是愚蠢的时代。

十多年前,当聊乔布斯和iPhone还是少数人的酷炫话题时,包括聊得最嗨的那批人,都没有意识到,“移动互联网”这个东西,将如何迅猛地再造这个世界。

此时此刻,同样的故事又在重演……

开年至今,ChatGPT的热度丝毫没有下降的意思,从市场释放的爱意就能看出来:能攀亲带故最好,非亲非故的创造条件也得上。

一方面,因为它确实牛。写诗歌、编代码、帮考试、绘画、吹牛无一不通,相比“人工智障”的前辈们,对人类语言的理解和处理游刃有余,且表现欲十足。

短短两个月,用户量就突破1亿,创造历史。

人们憧憬着,AI时代的大门,是不是就要打开了。

另一方面,则是恐惧。

令人惊叹的ChatGPT,只不过是AI初生儿,就近乎无所不能。等它进一步成长,必然会对劳动力市场造成天翻地覆的变化。

届时,绝大部分人,会不会成为没有任何经济价值的“无用阶层”?

这是个看似无解的命题。

01进步的代价

自珍妮纺织机发明后,人类与机器的冲突,始终是一个广受青睐的主题。

1811年3月,英国本土。

随着自动化纺织机的普及,工厂主们不再需要技术娴熟的工人,更倾向于雇佣廉价的无技术劳动力操作机器,节省成本。

大量手工人因此失业,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在伦敦、曼彻斯特等率先工业化的城市,穷人生活急剧恶化,平均预期寿命缩短了10年,仅有40岁。

为了生存,他们愤怒地集结在一起,砸毁机器和作坊。这股骚乱,短短两年便蔓延至英格兰全境。

史称“卢德运动”。

在与政府对抗的过程中,卢德党人大批入狱,或被流放到澳大利亚。

卢德主义者砸毁织布机

1907年,纽约市共有600名点灯人。他们的职责,是在每天黄昏时分,爬上路灯柱,点燃瓦斯路灯,避免城市陷入黑暗。

然而,1880年诞生的电灯,仅仅发展了20余年,就要取代这些人的工作。

当年4月,一场点灯人的示威游行,爆发了。

他们的结局显而易见。

历史上,类似的故事实在太多。

每次科技进步都会迅速淘汰一批人——而它对人类社会产生的收益,往往要在一代人以后,才能显现。

当然,至少以后来者的视角,科技进步的结果,总是好的。

以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美国为例。

1909-1949年,得益于两次世界大战的收获,美国成为电气时代的主导者,重大发明接连诞生,刺激汽车、飞机、电话、家电等行业蓬勃发展,创造了大量职缺,美国贫富差距开始缩小。

这个时期,蓝领阶级的话语权越来越大,收入足以让一家人过上体面生活,并将后代送入大学接受教育。

在全民步入中产阶级的背景下,60年代的美国,贫富差距达到历史最低值,黑人平权、嬉皮士等社会运动风起云涌。

也正因如此,美国人至今都在怀念那个时期,这一点我们在许多影视作品中都能看到。

但历史总是在不断前进的。

1946年出现的计算机,经过二十年的发酵,终于开始对人类社会产生实质性影响。

冷战秩序中,苏美两国通过电子和原子能技术,开辟出电子信息时代,将人类社会拖入第三次工业革命中。

彼时,美国报纸每日的热点新闻,几乎都是“自动化技术会不会导致失业”。

被逼无奈之下,肯尼迪不得不出面回应,称:未来10年,每周将提供2.5万个职业,给那些因为科技进步而失业的人。

从结果来看,虽然控制住了失业率,却无法保住注定成为“代价”的那批人。

随着各种机器的自动化程度迈入了新台阶,作为美国社会中流砥柱的大批蓝领(大部分是机器操作员),重要性越来越低。

反之,受过大学教育的白领阶层,更受就业市场青睐;同时,美国的教育系统,并没有将更多人培养成适应新时代的高技术员工。

造成的结果,是低收入、高收入群体越来越大,只有中产阶级越发弱小,加速了阶层分化,从而导致美国今天的民主危机。

当然,科技革命并非唯一原因,同时还有冷战结束、超全球化等因素影响。

回顾前三次工业革命进程,我们应该能发现,它们有本质上的不同。

工业1.0,主要标志是水力和蒸汽机,实现了机械化,是“替代型”的科技变革。手工业遭到毁灭性打击,所以会导致大量人失业。

工业2.0,则是“赋能型”,主要标志是电力和电动机,实现了电气化。虽然在前期也导致了部分人失业,但期间诞生的无数发明,反而增加了更多就业机会。

工业3.0,也是“替代型”科技变革,要标志是电子和计算机,实现了自动化,大批技术人员只能被迫转入服务行业,阶级分化加速。

那么,即将开始,或者说已经开始的工业4.0——智能化变革,是哪种类型?

很遗憾,大部分AI技术,都是“劳动替代型”。

02失去的地位

在人类忙着卷来卷去的时候,AI已经完成了一次重要进化。

人类与ai疯狂内卷的关系

尽管ChatGPT的“无所不能”,只表现在部分领域,但鉴于其学习、进化的速度,我们可以客观和确定地说:

人工智能,已经并将深远的改变我们的生活。

就目前而言,AI对各行各业的改变,可以概括为两方面:定制化和自动化。

先说定制化。

现在各种网购和短视频平台,基本都做到了精准推送,这是大数据根据我们跟系统的互动模式,来学习我们的喜好。

其优势在于,低成本地为每个人提供了“私人定制”。在没有AI的时代,这是不可想象的。

被大数据“监视”的感觉,我们已经体验了好些年了。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进一步发展,所有人的业余生活将更加丰富,看到的、听到的也更加复合自己的心意。

带来的结果,必然是大型媒体越来越难做,互联网内容更加碎片化、去中心化,从而进入Web3.0时代,我们可以简单将之看作进化版抖音。

对个人而言,这种趋势是好的,能吃到更多数字时代的红利。

关于Web3.0的详细解读,请阅读《Web3.0,数字资产革命进行时》

再说自动化。

前三次工业革命,已经让绝大部分手工生产实现了流水化生产。而AI带来的,是决策自动化。

比如,工厂中对管道进行检修的前置作业是关停阀门,调度员每天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产生新的工作顺序并安排给工人去实施。

这样的日常流程中,调度员们虽然会尽力按照规程制定每天的任务,但不可避免会犯错且效率非常有限。

而这种“重复的、蕴藏可挖掘”的模式,如果交给AI,就能通过历史数据高效自动化流程,使得准确率大幅提升,调度员的工作内容,也从制定任务变为审核任务,负担大幅降低。

这种模式,大概率是未来大部分工业的发展方向。

而且还能再度进化。

AI虽然能作出决策,但数据来源还是依赖人工写Python代码和部署模型,这就造成了后续维护成本高的问题。

比如数据格式的变化,或者自动化需求的变化都会导致前期的部署完全白费。

所以现在,许多企业都开始转入巨头们提供的一体化平台,比如英特尔的大数据分析和Analytics Zoo。

这类的平台的作用,就是把我们人工在制造和部署人工智能模型的过程进一步流程化,解决“从前100米到最后100米”的问题,从特征工程到模型部署和更新的问题。

根据以上的例子,我们发散一下,哪些职业和岗位,比较容易被AI取代?

据牛津大学研究:替代概率大于50%的工作与产业为,办公室文员、搬运工、店员、销售、林业、渔业、农业、建造业;替代概率30%-50%为业务运营和个人护理;比较不容易替代的为教育、管理、数学、服务机构、文娱、工程师、法律、医疗等行业。

总体估算,现代社会将有47%的职业被自动化机器取代,主要是低收入、低技术职业。

和前几次工业革命一样。

比如在英国,过去50年里,没有大学学历的劳工实际收入并无增长。而最富有的1%人口,收入翻了3倍。

在即将到来的人工智能时代中,这种两极分化的趋势,很可能继续维持。

一批理想派,天真地认为,当AI普及后,人类的工作时间将大幅缩短,从而有更多的时间享受生活。

60年代,未来主义者曾抱有同样的看法:他们认为,到2000年,美国工人的周工作时长将减少到14小时。

但事实告诉我们,时至今日,美国人的平均工作时长依然超过40小时。相比60年代,并无变化。

套用哈佛经济学教授劳伦斯·卡茨的观点:

只有教育水平超过科技进步对职业的需求,将更多人训练成高技术人才,他们才有工作可做,从而使劳工阶层变得富裕。

这是我国如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终极目的,但真正实施起来,真的很难。

就像80年代的美国一样。

毫无疑问,科技的进步,必然有利于人类社会的整体发展。只是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有一部分上个时代的残留品,为之牺牲。

话虽如此,肯定没人想被牺牲的。那么,在人工智能高度发展的未来,那些不容易被取代的职业,又有哪些特征?

或者说,人类继续存在的意义在哪里?

03存续的意义

现代人很容易沉迷于简单的快感。

刷短视频是最典型的例子:划划手指,永远都有新鲜的刺激满足我们最直接的需求,一秒钟的都用等。

饿了怎么办?切换到外卖app。看到好东西?直接点击下单……

这些过程中,我们所有的烦恼都被产品经理解决了,只剩下快感,一天到晚乐此不疲。等反应过来,天已经黑了。

你绝对有过这样的经历。

但你会感觉特别空虚,突然觉得人生没什么意义。

即便AI再进化几个时代,它所能带给我们的,也只会是更多的快感和便利,而不是真正的“意义”。

各位,这就是AI时代,我们面临的最大危机,同时也是你我的机会。

此处的“意义”,特指只有人类才能创造的东西。

比如,我们看一部电影,可能会泪流满面,也可能觉得浪费时间。花费同样的时间、同样的票价,我们从不同的故事中得到的感受完全不同。

这一点,AI是无法判断的。

尽管ChatGPT也可以写小说、写剧本、拍电影,甚至还能通过大数据计算,哪种表现手法点击率会比较高,工作效率千百倍于常人。

但是,它无法理解,故事到底激发了人哪种情感。

最简单的例子。

大多数人写给初恋的第一份情书,是在十几岁的年纪,基本还是初中生,不论文笔还是逻辑性,可谓一塌糊涂。

比如他说,电影院街边的树又落叶了,你还记得那条街吗?我们第一次见面的地方……

(可能不是这样,青春期孩子的语气有点难模仿)

这些特有的构建的场景,只有相互交流的人才懂,旁人也能想象出画面。

只有AI不知道什么意思,甚至觉得狗屁不通。

这里有两个关键词,“交流”和“构建”,这两者源自每个人独特的“灵魂”,是AI不具备的天赋。

ChatGPT可以学习生成情书,写最上等,最华丽的语句,一秒钟写一百万字,但那没有任何意义。

当共性被最大限度地满足之后,它的价值会越来越低,或者说,它不能满足人类更深一层的需要。

简而言之,未来最稀缺的东西,是意义,不是效率。

这份意义感,是人区别于机器,作为个体存在最后的证明。珍惜你的独特性,它将是你在未来闪耀的最强武器。

假如你创造出的东西能够让一部分人感觉到,它是不可替代的,这段时间没有白白浪费。

那你就是人生赢家。

具体而言,是哪些工作?

人类与ai疯狂内卷的关系

人类与ai疯狂内卷的关系

最确定的是心理医生、护士、教师这类,本质上是沟通,且沟通的对象多样化,需要做到“看菜下碟”的职业。

以及类似上文写情书那种,创造出独特“意义”的工作。比如电影、文学,AI虽然能编出一模一样的情节,但不会有真情实感,很难让观众产生共性。

乃至科学、艺术、生活中所有关于“创造”的事物,仔细想想,其实有很多。

当然,万事万物都是与时俱进的。

无论如何,AI会渗透到所有人的工作中,未来的世界,一定是人机共生的。

下图取自李开复的《AI Super Powers》一书,安全区的,是人机共生,人类主导,AI辅助;危险区的,是AI独自完成;Human Veneer区,AI是核心,人是表面的执行者;在滑坡区,AI正在缓慢取代人类。

显然,除了最危险的情况,其他三种,人类都是不可或缺的角色。而随着人与AI的合作逐渐加深,必然会催生出越来越多新的职业。

如同前几次工业革命一样。

归根结底,从商业的角度而言,ChatGPT是巨大的机遇;但从生产的角度而言,AI始终是是工具的一种。

工具,要为人服务。

至少在目前,相比起敌视AI,不如抢先学会怎么利用它。

在AI卷死人类之前,那些擅长工具的人,就会利用工具带来的效率,把不肯用工具的人先卷出局。

不要做最先出局的那批人。

04折叠的世界

科幻小说《北京折叠》里,存在着一个特别的城市。

这个城市被划分为三块空间,每天有48个小时。

第一空间是上流社会,有500万人,可以享用48小时里24小时的支配权;第二空间代表中产阶级,有2500万人,每天拥有16小时生活。

第三空间是社会底层,有5000万人,一天只有6个小时生活。其中2500万是清洁工人,负责处理整个城市的垃圾。

某天,第一空间的领袖收到一份“自动化处理垃圾”的项目:自动化设备、大规模提取、溶液消毒,成本低且清洁。

这个项目一旦得到实施,就能将2500万人的劳动力解放出来,去做其他事情。

解放2500万人,听起来很美好,但它本身就是最大的问题:“解放”=失业,这么多人该如何安置?

所以这个聪明但“反社会”的项目,最终被搁置了。

看到这里,我们应该明白了。

当某种科技创新足够解放大批劳动力,但这些劳动力还没有得到合理安置的情况下,就草率投入应用,需要付出的代价,或许远远不是些许经济数据,就能衡量的。

再重复一次。

汽车金融公司怎么赚钱

每次科技进步都会迅速淘汰一批人——而它对人类社会产生的收益,往往要在一代人以后,才能显现。

这不是杞人忧天,不是将来时,而是进行时。我们这代人已经身处其中。

2017年10月23日的《纽约客》的封面上,一位人类乞丐和他的狗坐在路边乞讨,施舍他的则是匆匆走过的机器人,它们甚至拿着咖啡,牵着机械狗。

这幅插画对应的是文章《Dark Factory: Welcoming Our Robot Overloads》,以密歇根大急流城的一座工程为例,讲述机器人是如何取代人类工人的地位。

绘画的渲染或许有些过度,却直戳人的内心。

等到技术真正成熟,人类能完全享受技术带来的便利时,或许是下一代的事情了。

如果忽视阵痛,这种未来已经足够美好。(全文完)


返回网站首页

本文评论
东风难借 销量低迷的岚图汽车绘不好高端蓝图_东风汽车岚图汽车科技公司
2月1日,岚图汽车公布2023年1月的交付数据。新年首月,岚图交付新车1548辆,环比下降10.5%。岚图汽车CEO卢放表示:“1月,正值春节长假,全国销售门店日常运营和用户上牌均受到较大影响...
日期:02-02
腾讯云大转向
文/周晓奇编辑/叶丽丽“时间是优秀企业的朋友,稳扎稳打、健康可持续的经营,会带我们穿越周期。”在2022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上,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EO汤...
日期:12-09
如何在大厂生存_大厂离职员工的生存攻略火了:我在公司糊弄的1024天
行走在职场的大家,越来越不愿意努力地活着了。在很久以前,流行着一句名言:“你必须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而现在的大家,则是完全反着来,用一种毫不费力的方式,营造出十分努...
日期:10-06
中国车市的包容性正在消退_汽车在中国正处于衰退期
导语Introduction随着电动化的推进,毫无疑问将加速中国汽车市场的洗牌,曾经那种多元化的市场格局也可能不复存在。作者丨邓勇拓责编丨罗 超编辑丨朱锦斌是否想过一个问题,今年...
日期:12-13
用户不升Win11原因扎心!微软正式停售Win10:ISO等继续下载「微软更新win11」
  跟之前预期的一样,微软已经正式停售Windows 10,这其中包含了系统的产品密钥/许可证(目前官方仅提供Windows 11的数字销售渠道),不过也没啥好担心的,因为相关的ISO镜像还可...
日期:02-02
“疯狂的车机”,是拯救智能化车企的稻草?「汽车智能车机」
智能化时代,火爆的 Carplay惨遭到车企抛弃,车企们又意识到,得车机者得天下。2020年开始,不少车企开始取消汽车出厂内置CarPlay系统,并且车型范围逐渐扩大。比如福特旗下车型锐界,1...
日期:09-17
ios15全民k歌_iOS 16.2这次最大的更新,竟然是可以K歌了?
差不多在一个多月前,世超抢先体验了一波 iOS 16.2 开发者预览版,当时我给出的评价是 “ 这才是 iOS 16 的完全体 ” 。而在测试一段时间之后,苹果终于向所有人推送了 iOS 16.2...
日期:12-16
9月 国产手机“围剿”苹果「9.9抢苹果手机」
每年秋天,都是手机大厂密集发布新机的时间。9月7日,苹果发布iPhone14系列四款手机。就在苹果发布会一天前,华为发布Mate50系列四款机型。虽然新机在影像、屏幕显示、抗摔性上均...
日期:09-29
如何证明世界上没有一片相同的雪花?本特利一生回顾
原标题:如何证明世界上没有一片相同的雪花?Wilson Bentley一生回顾比亚迪3000亿市值IT之家 12 月 26 日消息,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在近日发布的特稿中,分享了威尔逊・本特利(Wil...
日期:12-27
马斯克把公开给他纠错的工程师开除了「马斯克其父是土木工程」
“He’s”fired.”马斯克的裁员大戏还在继续,而最新的这“一集”,矛头直指一名在推特待了6年的工程师。甚至The Verge都这样描述:虽然马斯克已经开除了数千人,但最新的人事变动...
日期:11-26
疫苗焦虑与被神化的九价HPV疫苗_hpv九价疫苗保护效力
8月30日晚间,国家药监局网站显示,默沙东九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以下简称九价HPV疫苗)的适用人群拓展至9-45岁适龄女性接种,而此前为16-26岁。作为一种备受中国年轻女性追捧,几乎被...
日期:09-06
拼多多就要砍_拼多多这一刀 狠狠地砍向了SHEIN
根据SensorTower的最新统计,截止今年1月底Temu全球下载量接近2000万次,北美地区的用户贡献了超过九成份额。横向对比之下,Temu下载量已经先后超过了亚马逊、谷歌、Tik Tok——...
日期:02-08
中国广电营业厅微信小程序上线 192号段已开始放号「中国广电192号段开通了吗」
  终于,在拿到5G牌照三年后,中国广电5G网络服务今日正式上市,同时,广电192号段也正式面向公众放号。在中国广电5G官网上线后,官方还同步推出了“中国广电营业厅”微信小程序,可...
日期:03-07
海上高铁怎么建成的_将高铁搬到海上,基建狂魔到底要攻克多少难关?
泉州湾位于沿海高风速带,不仅风速大、风况复杂,甚至还面临着台风、地震等极端自然灾害,每一项都属于世界级难题文 | 高佳宁 邓雨洁编辑 | 施智梁近期中国首条跨海高铁——福厦...
日期:10-06
自动驾驶新宠地平线,是大众破局中国关键?「自动驾驶 地平线」
老牌企业如何走入新时代的故事总是让人万分期待,更何况发生在汽车行业的种种变化。有人认为新玩家将会取而代之成为新一代的主宰,也有人认为庞大的帝国能够驶过时代沟壑,在全新...
日期:10-25
矿工沉默、厂商流泪 独立显卡好日子远去「轻松矿工显卡」
作者|陈 妍显卡市场遇冷,已经不是个秘密了。前不久,Jon Peddie Research(JPR)发布的最新GPU市场数据统计报告显示,2022年第三季度桌面独立显卡总出货量,创下20年来的新低。具体来看...
日期:01-12
饿了么再得关键“手牌”:携手抖音狂奔本地到家赛道
作者 | 唐亚华编辑 | 沐风外卖行业风云再起。8月19日,饿了么和抖音共同宣布达成合作。双方表示,将通过优质的内容、丰富的商品和高效的物流配送,深度连接商家与消费者,在视频化...
日期:08-23
人类第一个“AI律师”的诞生、折戟与反思「人工智能必将取代律师」
「AI 律师」首次进入法庭的尝试,被迫按下了「暂停键」。所谓「AI 律师」的本体,是 DoNotPay 开发的最新版聊天机器人。按照原定计划,被告佩戴载有 AI 机器人的耳机出庭,后者实时...
日期:02-08
16年前被华为卖掉 换了7次主人:它终于真正属于中国!_华为被卖给谁了
有这么一家公司,被一些人称为 “ 华为弃子 ” ,五岁的时候被华为抛弃,从此开启了颠沛流离的一生。而最近呢,这家公司终于是找到了自己的归宿,成为了紫光家族的一份子。它就是新华...
日期:01-19
2022最惨公司 跌掉的钱能救三个恒大「2021年恒大降价」
10月20日,马斯克在特斯拉三季报会上大放厥词:特斯拉的市值,将超过“苹果+沙特阿美”的总和。2022年年末,这个疯狂的flag,每天都离破灭更近一步。大洋彼岸,一场席卷特斯拉的风暴正...
日期: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