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媒体评论

18年的macbook pro_十七年过去 MacBook Pro从小众走向大众

发布时间:2023-01-30 02:03:29  来源:互联网     背景:

对于 MacBook 苹果笔记本电脑的记忆点,可能停留在 Jobs 的那句「世界上最薄的笔记本电脑」,以及从牛皮纸袋当中滑出的 MacBook Air。

2020年新式茶饮

楔形的设计,整块铝合金铣削工艺,以及极致的轻薄,在当下的笔记本电脑市场当中已不算新鲜。但把眼光放在 2008 年的市场当中,MacBook Air 则是独树一帜的存在。

当 Wintel 阵营,还在提及和科普「超极本」的概念时,苹果直接用 Air 这个深入人心的词汇,和 MacBook Air 成为了轻薄本的代表,并最终引领了不少产品的设计风格。

新 MacBook Air

一直到新 MacBook Air 抛弃了「楔形」风格,也被许多老用户称失去了 Air 系列的风骨。

相对于「高调」又「先锋」的 Air 系列,MacBook Pro 系列则要低调不少,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不受欢迎,或者讨论度不高。

相反,在苹果曾经的规划当中,Air 面向普通大众,而 Pro 则面向那些专业级的用户。

Jobs 与初代 MacBook Pro 图片来自:TIME

2006 年的 MacWorld 大会上,Jobs 发布了众多产品,其中就包括 Mac 的一条全新产品线 MacBook Pro。

初代 MacBook Pro 在设计上脱胎于 PowerBook G4,但在处理器上则转向了 Intel,也是苹果第一款采用 Intel 处理器的笔记本电脑,同时也引入了 Magsafe 磁吸充电。

MacBook Pro 产品线的树立,并没有像是 Air 产品那般的「高光」时刻,反而更注重于如何诠释 Pro,以及实用主义。

Pro 就是「极致」性能

MacBook Pro 的出现,几乎就是 PowerBook 系列的后续产品,从 PowerPC 转向 Intel 处理器平台,也是重新规划产品线的一个缘由。

就如同乔布斯对 Air 系列,强调的是「轻薄」,MacBook Pro 则是「性能」。

在 MacWorld 大会上,Jobs 用他极具煽动力的语言表示,「我们希望为你打造惊人的产品,但我们不知道如何用 PowerPC 来实现它们」。

「很难相信,Intel 处理器的 MacBook Pro 要比 Powerbook G5 快上 4~5 倍。」

一方面来说,彼时 Intel 处理器要比 PowerPC 性能强大太多,并且 x86 架构已然是一个主流。

图片来自:PCMag

另一方面,也是 MacBook Pro 或者 MacBook 系列一直有苹果官方对「双系统」的支持,内置的 Bootcamp 能够简单的引导安装 Windows 系统。

转向 Intel 处理器平台,重新对 Mac 产品线进行梳理,引申为 MacBook Air 和 MacBook Pro,实则就是苹果想要提升 Mac 销量,并扭转原本处于 PC 市场劣势的 Mac。

MacBook Pro Early 2008 图片来自:macrumors

毕竟在 2006 年,苹果公司(Apple Inc.)还未改名,仍然称之为苹果电脑公司(Apple Computer Inc.),Mac 仍然是苹果的一大主营业务。

拥抱 x86 架构,使用 Intel 处理器平台,官方对于「双系统」的支持,就是潜移默化地将 Windows 用户逐步吸引到 Mac 平台。

毕竟,彼时的 Windows 电脑,能在设计上媲美 MacBook 的屈指可数。

MacBook Pro Mid 2012. 图片来自:learnrobotics

可以说,从 PowerPC 到 Intel,以及 MacBook Pro 的树立,明面上是为了更强大的性能,暗地里,Jobs 也为后续 MacBook Pro 成为「明星大众」产品,埋下了一个伏笔。

而随着如此开放的 MacBook Pro 问世,也让 MacBook Pro 渐渐的摆脱了小众选择,而成为高端笔记本电脑绕不开的一个选择。

Pro,何止于「性能」

十年前的macbook pro

倘若说初代 MacBook Pro 是落脚在 Intel 新平台这个特性上,那 2008 年、2012 年,再到 2016 年 MacBook Pro 的三代改进,则落脚在设计、工艺上。

2008 年引入了 Unibody 的设计,并在实用性上加入了 Multi Touch 触控板,一举拉开了与 Windows 阵营笔记本电脑的体验差距。

配备视网膜屏幕的 MacBook Pro 图片来自:PCMag

2012 年,苹果则将 Retina 视网膜屏幕的概念引入 MacBook Pro,2K+ 分辨率的屏幕,加上合理的软件缩放,进一步拔高了 MacBook Pro 系列的 Pro 属性。

当然这些规格、设计、配置最终也逐步下放到 Air 系列当中,也逐步成为 MacBook 全产品线的一个标配。

HTC809d

但 MacBook Pro 就像是新技术试验田一般,不断地引领、定义高端便携笔记本电脑的潮流。

配备 Touchbar 的 MacBook Pro 图片来自:cnet

而到了 2016 年的新设计当中,对于轻薄的过度追求,也让本应属于全能可靠的 Pro,变得有些偏科,也抢了 Air 系列原本的风头。

抛开设计,2016 年的 MacBook Pro 也引入了许多 PC 领域少见的特性。

MacBook Pro 13/15 图片来自:Apple

一是 TouchBar 的出现,触控的交互方式首次出现在 MacBook 系列当中,二是大幅度缩减了接口的形式,只保留了 USB-C(雷雳)接口,三是蝶式键盘的流行。

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这三个新特性饱受争议,除了带来了极致的轻薄,对实用性和耐久性毫无促进。

并且,对于 Pro 系列来说,轻薄这个属性更符合 Air 系列的特性。在 2016 年 MacBook Pro 采用全新模具后,MacBook Air 后续也采用了同类型的设计风格。

但它们二者的区分度,或者说 Pro 与 Air 的定位愈发相似与接近。

另外,2016 年到 2020 年的四年期间,Intel 处理器也没有带来技术上的突破,这也激发了这四年 MacBook Pro 关于轻薄设计和性能释放取舍的矛盾。

原本在苹果的理想当中,轻薄其实与性能释放并不是矛盾,而是一个能够融合在 MacBook Pro 产品里的两个属性。

新旧 MacBook 们

不可否认的是,这个时期走轻薄风的 MacBook Pro,以及大力削减接口种类的做法,也影响了 Windows 高端笔记本的设计走向,铝合金一体化也变成当下笔记本设计的一个潮流。

不知不觉地,经过近两代的优化,让 MacBook Pro 不再是一小撮人的选择,而逐步地走向大众,成为越来越多人的一个选择。

真正的大众化和独树一帜

如今,苹果公司的盈利点在于 iPhone,以及由几大系统所组成的生态优势,和生态体验。

Mac 系列或者说 MacBook Pro 每年的占比十分稳定,并且在追求轻薄的设计之下,各个产品线的定位略微模糊。

加上 Intel 不思进取的催化剂,让苹果做了个推倒重来的决定。

这个决定便是再一次让 Mac 更换阵营,并且与初代 MacBook Pro 类似,新 MacBook Pro 成为苹果转型的试水之作。

20年macbook pro

无论是对苹果芯片团队的采访,还是一些外媒的猜测,Intel 处理器的乏力,其实只是这次转换阵营的一则催化剂。

近些年,苹果的多数业务和服务,以及生态建设的重点都围绕着 iPhone、iPad 这类便携移动设备。

而它们的 A 系列芯片,全都属于 Arm 架构。简单来说,iPhone、iPad 的营收主力,让苹果生态、多数服务业务的重心全部转移到 Arm 架构上来,x86 架构被放弃,也只是个时间问题。

重新设计,并换了全新的处理器架构,让 2021 年的 MacBook Pro 14/16 像极了初代 MacBook Pro 的定位与状态。

兜兜转转,自研 M 芯片的诞生,让 MacBook Pro 这条深受用户喜爱的产品线,又回到了最初的原点。

并且关于轻薄和性能,苹果也不再以设计为上,开始做平衡,并对之前的一些决策拨乱反正。

M 芯片 MacBook 的名场面

设计团队、造芯团队、软件团队通力合作,一同重新找回了 Pro 系列原来的实用主义,以及由 M 芯片带来的极致能效。

最关键的是,归类到 Arm 架构之下,苹果的软件系统生态也完成了大一统。近来的 macOS 升级,在功能上开始做处理器区分,也是基于如此的缘由。

在 MacBook Pro 14 发布之时,许多苹果老用户都拿它与 PowerBook G4 作为对比,但从背后的产品定位以及存在意义上来看,它其实更接近于初代 MacBook Pro。

不过不同的是,初代 MacBook Pro 还属于一个小众产品,而如今的 MacBook Pro 已经成为 Arm 架构 PC 领域的一个大众,甚至可以说是唯一的选择。

Macbook Pro,以及 MacBook 系列正在成长为一个品牌,即便是去除苹果这个前缀,仍然无法掩盖 MacBook Pro 身上的光芒。


返回网站首页

本文评论
华为再次重申不造车_华为“不造车”的承诺,快到期了
科技日报电子版app作者 | 飔痕导语:华为智选模式已经初获成功。接下来,华为会否撕下最后一层窗户纸、开始全面造车?从供应商,到全面主导近日,各大车企纷纷公布9月交付数据。引发...
日期:10-19
蔚来研发猛增 不容忽视的效率隐忧「蔚来逆向研发」
文丨彭苏平编辑丨李勤蔚来以净亏损27.6亿元,交出了第二季度财报,这是一个不寻常的信号。这个数字相比于去年一下子拉升了369.6%,比上个季度也扩大了54.7%。要知道,虽然经历上海...
日期:09-10
特斯拉狂降价 国产车怎么都涨价了?其实很简单_特斯拉为什么刚降价又涨价
不久前从特斯拉降价闹出来沸沸扬扬的维权故事,差友们肯定都没少吃瓜吧。门店拉横幅、写联名信都是常规操作了,脖子哥还看到有说要在车顶拉屎的,这可真让人耳目一新。大庭广众之...
日期:01-18
苹果A系列芯片,辉煌不再?「苹果a系列芯片发展史」
半导体行业观察,作者:杜芹从手机A系列芯片到手表S系列/W系列芯片、耳机芯片H系列以及电脑M系列芯片,苹果给广大用户创造了一个个惊喜。作为该公司自研定制芯片最成功之一的手机...
日期:09-18
华为麒麟编年史:从“万年吊车尾”到“安卓最强芯”!
马上, 麒麟 9000 就要过 2 周岁生日 了。麒麟 9000 芯片是华为在 2020 年 10 月 22 日发布的,首发搭载机型是华为 Mate 40 系列。作为业界首款 5nm 的 5G SoC,麒麟 9000 的强悍...
日期:10-17
对消费的控制权 终于回到年轻人自己手中_控制自己的消费欲望
你知道“早C晚A加B”吗?如果知道,那么你大概率是一名消费方面很注重论据的“成分党”。近两年,护肤消费市场正刮起一股凶猛的“成分护肤”浪潮,消费者更加愿意亲自下场研究美妆...
日期:10-14
冬至都过了,北半球的日照越来越长,为什么天气却越来越冷了呢?
地球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四季交替循环,气温的截然不同让每个季节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景。现在,我们已经清楚得知道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地球的自转轴相对于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倾...
日期:12-30
vr游戏海底鲨鱼_VR风口上“溺水”的黑鲨手机
《科创板日报》1月14日讯(记者 黄心怡)“手机、VR业务线都没了。以后,黑鲨不会再有新的产品上市。”一名前黑鲨员工对《科创板日报》记者如是惋惜称。自腾讯收购搁浅后,黑鲨团队...
日期:01-16
美团的为你优选有用吗_美团优选,还能再让人省些吗?
现代居民的购物习惯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以往扎堆线下超市、便利店采购的消费者们,从几年前开始多了“美团优选”这个新选项。2020年,董梅在儿子的帮助下学会了网上下单买菜。...
日期:10-13
手机、电脑能帮“盲人”看世界?但它们好用吗?「盲人怎么用手机电脑」
盲道破损、被占用的现象颇为常见,“不会是我们盲人自己铺的吧?”——这个初秋,脱口秀演员黑灯的表演,唤起了许多人对无障碍设施不完善的共鸣,许多人因此开始关心视力障碍人群。其...
日期:10-26
屡败屡战:“孤勇者”雷军
原标题:「孤勇者」雷军文|蓝洞商业 郭朝飞在中国企业家群体中,雷军有意无意间扮演着「孤勇者」的角色。从金山到卓越,再到小米,雷军不仅不是无往不胜,还有点屡败屡战的意味和劲头...
日期:09-28
先涨价再打折_“先涨价再降价”老套路为何难禁止
作者/张涛漫画/陈彬10月24日晚8点,各大电商平台的“双十一”预售正式开启,今年“双十一”大促进入实质性阶段。近日有网友发现某平台在售的手机在悄然涨价。山东的沈女士爆料...
日期:10-30
英伟达又逼走一个车企 自研芯片箭在弦上_英伟达自己生产芯片吗
作者 | 李安琪编辑 | 苏建勋通用汽车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自研芯片的车企。近日,据路透社报道,通用汽车旗下自动驾驶公司Cruise正在同时自研四颗芯片,预计2025年前搭载到...
日期:09-20
本该是女性福音的九价,缘何会成为“奢侈品”?
九价之所以“一针难求”,与年龄限制脱不开关系。此前由于年龄限制,消费者在有能力支付疫苗的高额费用时,其实所剩的时间已然不多,再加上九价的热度一直不减,如果走正常途径等待疫...
日期:09-09
直播带货,未来堪忧?「直播带货有没有未来」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文 | 王智远目前主播带货,算是带动消费最重要手段之一,原因在于,它能使商品更多暴露在人们视野中,并通过一系列可显性手段,刺激用户潜在需求,从而促进供给和供需...
日期:11-08
马斯克今天在推特说什么_马斯克把推特玩坏了就丢?真刺激
10 月 26 日,在长达半年的拉扯后,马斯克用 440 亿美元拿下推特,并且搬了个洗手池进入了推特总部,无限风光地宣告自己成为了推特的统治者。然而,还不到 2 个月,他就想撂担子跑路了...
日期:12-26
微软放弃edge_微软再次警告企业更换Edge:项目继续依赖IE将存在严重风险
  近日,微软曾表示将在明年2月永久禁用IE11浏览器。  现在,微软再次警告企业,表示不将项目更换为Edge浏览器,依然依赖IE11的业务可能会面临中断的风险。  在Windows消息中...
日期:12-21
中国人造混动 就该压着日系打「日系车混动技术」
出品|虎嗅汽车组作者|李文博编辑|周到头图|视频截图“油车时代丢掉的阵地,要在电车时代夺回来。”5 年前,许多中国品牌车企都说过类似的豪言壮语。如今,他们总算交出了不错的答卷:在...
日期:11-24
端牢中国饭碗!我国科学家有了重要发现「他们是科学家,是我国科学发达」
“高产”与“早熟”,在传统的农业生产中是一组矛盾的词。因为实现高产的前提条件是要有一定的生物量,而一定的生物量,必须要有一定的生长周期,生长周期短,生物量小。所以,一般条件...
日期:10-21
万柳少爷背后 大批有钱人正在自媒体上发着横财
安迪 · 沃霍尔有句被传烂掉的话,“ 未来,每个人都可以成名 15 分钟 ”。但这 15 分钟,有人一辈子都走不到,有人却只需要一个胯下运球。此话怎讲呢?起因是最近抖音上的一个爆火视...
日期: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