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媒体评论

寒风凛冽的2022:手机市场深陷大乱斗 但一场接力的“加速度”正在上演

发布时间:2023-01-22 02:05:31  来源:互联网     背景:

【编者按】2022年,半导体行业依然在挑战中前行。后疫情时代、行业下行、地缘政治等因素仍深刻地影响着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及生态。来到2023年,全球半导体行业如何发展?新的挑战又会从何而来?为了厘清这些问题,《集微网》特推出回顾展望系列,邀请行业中的代表企业,围绕热门技术和产业,就产业链发展态势、热点话题及未来展望做一番详实的总结及梳理,旨为在行业中奋进的上下游企业提供参考镜鉴。

集微网消息,疯狂的备货碰上不利的外部局势,使得手机厂商们在2022年历经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去库存压力。

大砍上亿部订单更是屡次被爆出。今年3月底,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国内各大安卓手机品牌今年以来已削减约1.7亿部订单。

不到2个月,郭明錤再度示警称,累计至今年中国大陆手机品牌厂已下砍手机订单2.7亿台,其中,联发科已对第4季5G芯片砍单达35%、高通8系也下调15%,且后续旧款还会降价大拍卖。

大幅砍单的背后,随之而来的便是三星暂停拉货、苹果暂停招聘新员工,手机厂商裁员、上游厂商订单大幅萎缩,产线稼动率狂跌,市场竞争加剧。当然,产品毛利率下滑、人员频繁变动更是常态。

换句话来说,2022年对于手机上下游厂商而言,是异常艰难的一年,大砍单的背后,不仅影响了手机品牌厂商手机项目的进度,让不少手机上游供应商深陷疯狂的价格战之中,更是让一部分厂商走上了亏损之路。

不过,在这一场危机当中,新能源汽车、储能和以穿戴为代表的VR这三大领域正上演一场接力“加速度”。

手机市场现阵痛,行业人士:未来三年仍是静默期

2021年整个手机市场被缺芯所困扰。从手机SoC到电源管理IC、屏幕驱动IC、CMOS图像传感器等等,几乎无一幸免。

对于缺货的程度,小米中国区总裁卢伟冰曾在2月24日晚间则在个人微博上也给出了精确描述:“不是缺,是极缺。”

有了缺芯的教训,加上各家2022年争夺市场的计划,安卓各大手机厂商加大了2022年的备货,然而乐观的背后,一场危机正悄然来临。

据已披露的数据显示,深受全球芯片短缺、三星越南工厂因疫情影响的三星在2022年将手机出货目标定于3.3亿部;小米、OPPO、vivo、荣耀的2022年目标出货分别为超过2亿部、2亿部、1.5亿部和8000万部。

然而在2022年第一季度,手机品牌厂商们便遭遇到了全球手机出货下滑的压力。

(数据来源:Omdia)

根据Omdia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全球手机出货量约为3.08亿部,同比下滑12.9%,经过统计发现,截至目前,今年连续3个季度全球手机出货量同比分别呈现12.9%、3.2%和7.6%的下滑态势。

就单个手机品牌厂商的出货情况来看,安卓阵营无疑成“受灾区”。

在今年的第一季度,安卓阵营的华为、vivo、OPPO、传音、小米出货同比下滑幅度均超过10%。其中,华为手机下滑幅度最大,竟高达61.9%。

(数据来源:Omdia)

vivo、OPPO、传音、小米出货同比分别下滑36.90%、33.10%、22.40%和14.30%。面临这一出乎意料的情形,安卓手机厂商均开始了削减订单的动作。

华为mate50pro的5g壳什么时候出

在今年的3月底,郭明錤在社交媒体上曾表示,国内各大安卓手机品牌今年以来已削减约1.7亿部订单,占2022年原出货计划的20%左右。同时其指出,由于消费者信心不足,未来几个月内订单有可能继续减少。

与之前的预料完全吻合,第二季度除了三星以外,安卓阵营的手机品牌厂商出货仍面临下滑的局面。其中,安卓阵营中出货量较大的小米、OPPO、vivo仍以同比下滑超20%态势呈现。

在5月份,郭明錤再度示警,并称累计至今年中国大陆手机品牌厂已砍手机订单2.7亿台。随后,三星更是在今年6月份一暂停对外采购零部件,并不断下调智能手机出货预期,从最初的3.34亿部到今年年中的3亿部,再到8月份的2.6亿部。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早前郭明錤预测的实际出货数据或许还相对较于乐观,因为经过统计Omdia的数据发现,排除三星和小米、荣耀外,截至今年的第三季度,OPPO、vivo全球出货量仅约为8010万部、7420万部。

苹果14promax怎么样更省电

如果说OPPO、vivo第四季度全球出货量均在4000万部左右,那么合计下来,这两家手机品牌厂商今年全球手机出货也分别仅达到约1.2亿部、1.14亿部左右,换句话来说,市场真实情况比郭明錤预测中的数据还要惨淡些许。

而在供应链端,手机上游供应商更是颇为煎熬。首先,乐观的市场评估,让不少厂商已着手扩产等事项,当市场需求大幅缩减时,为了争抢订单,手机上游供应商因此陷入激烈的价格战之中,如今产品毛利率下滑压力俨然已成为它们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其次,订单的减少,使得手机上游厂商们的产线稼动率狂跌。早前有手机产业链人士与集微网沟通时,对方直言,由于订单减少,很多工厂产线呈现“黑压压”一片的场景,为了有效控制成本,多家厂商产线稼动率狂跌,有的更是将生产线工人的工作日从每周7天调整到5天,甚至是4天,有厂商多次实施放假措施。

当然,订单的减少,也使得多家厂商出现裁员,甚至是亏损的情况。值得一提的是,集微网还发现,不少手机相关从业者已转型至其它领域,例如AIOT、汽车产业等便成为转型的重要方向。

整体来看,对于智能手机从业者而言,它们正处于一个难熬的“阵痛期”。展望明年,有业内人士更是颇为悲观的谈到,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手机创新乏力,订单也并不明朗,这是颇为不乐观的信号,因此明年会更为艰难。

有业内人士更是指出,未来三年手机市场仍处于静默期。由此不难看出,今年或许还不是最难的时间点,而所谓的阵痛期还将持续。

一场接力的“加速度”正在上演:MR明星级产品将诞生

诺基亚CEO佩卡·伦德马克近日在世界经济论坛2022年会上预测,6G将在2030年左右进入市场,届时智能手机将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直接嵌入人体的电子设备。

这个判断,与扎克伯格6年前的言论如出一辙。当时,他在与马云谈到智能手机时表示,每隔15年就会有一种旧技术被取代,智能手机也不例外。

如今,距离苹果2007年推出第一代智能手机iPhone,恰好过去了15年。

当然,种种迹象也表明手机市场迎来了一次大退潮。在手机市场如此低迷的阶段,手机从业者也寄希望于又一个庞大体量的产品正式问世。如今以穿戴为代表的MR/AR产品似乎被贴上了又一重磅级产品的标签。

“苹果的目标是10年后AR取代iPhone。”早在2021年郭明錤曾提到。其直言,苹果将推出AR头显,将配备Mac同等级芯片;可独立运行(一体机),无需外接Mac或iphone等。

然而,苹果的这一颠覆性产品始终在逃票的路上。

12月14日,郭明錤在推特上发文称,目前还不确定该产品发布的时间(先前预估2023年1月发布)是否会延期,但通常发布会与终端产品大量出货时间若相隔过久会不利推广与销售。

其最新调查指出,苹果混合现实(MR)头显设备因为软件相关问题可能会延迟到2023年下半年(先前预估2023年Q2)。零组件大量出货时间可能依然是2023年上半年/2023年Q2,但因终端产品的量产出货时间推迟,预计2023年苹果头显的出货量将少于50万部,低于市场共识的80万—120万部。

日前,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报道,苹果正在加紧开发MR头显,这是自Apple Watch以来的第一个主要新产品类别,苹果还重新命名了配套的操作系统,将MR头显操作系统的名称从“realityOS”改为“xrOS”,这是不久后推出的迹象。

这一言论与郭明錤一年前的言论颇为吻合。

郭明錤曾表示,苹果AR头显将搭载性能媲美M1的“桌面级”芯片和索尼4K Mirco OLED显示屏,目标是在10年内取代iPhone,预计出货将超过10亿部。

要知道苹果手机、手表均采用的是IOS系统,而按照苹果公司精品路线的作风来看,苹果此次对系统名称的变更等种种迹象表明,苹果又一划时代产品将诞生。

苹果划时代产品的即将出炉,给陷入尴尬处境的VR/MR/AR产业带来了一丝暖意。值得注意的是,政策向这一领域倾斜的迹象也甚为明显。

11月1日,工信部等五个部门联合发布《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给出2026年虚拟现实产业总体规模超过3500亿元、虚拟现实终端销量超过2500万台(AR+VR眼镜,全景相机等)等具体目标。

在政策的加持和经过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有企业已积极“行动”,其中,尤以京东方最为明显。据公开资料显示,京东方拟总投资约290亿元投建京东方第6代新型半导体显示器件生产线项目。

京东方明确指出,随着科技和产业生态的持续发展,VR产品需求持续释放,带动着相关产业链急速发展。作为VR产品核心器件的微显示产品也将迎来高速增长。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在经过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京东方下属控股子公司北京京东方创元科技有限公司拟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建设应用LTPO技术的第6代新型半导体显示器件生产线项目, 着力布局 VR显示产品市场。

除了京东方以外,舜宇更是成立了以XR整机制造ODM为目标的舜为公司,另外欧菲光、德赛电池、鹏鼎控股、中光学、科瑞技术、商络电子、弘信电子、蓝思科技、联合光电、高通等厂商也均在这一领域均有布局。不过,经过集微网的观察发现,在VR/MR/AR领域,产业链整体仍普遍处于早期的培育期,目前如何落地成为最大的问题。

就出货量上看,国内出货量最大的Pico今年的目标出货也仅为120万台,由此不难看出这一市场目前的处境。另外,从各大手机产业链厂商们布局的情况来看,在这一领域营收超过10亿元的企业可能就只有舜宇一家,其它厂商在这一领域收入占比仍颇小。

针对这一领域,有业内人士指出,政策的发布,对国内VR/MR/AR产业会有一定的支持,但是上述领域现阶段还是缺乏高粘度的应用场景,因此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发展。

汽车市场与早年的手机市场相似

智能化的持续推进,改写了燃油车历史的同时,拉开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序幕。在中国、美国等全球主要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带动下,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销量高速增长,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136.6万辆,全球产量达到320万辆。

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已达354.5万辆,同比增长1.6 倍。2022年1-6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266.1万辆,同比增长1.2倍。

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经过最近十余年的研究开发和示范运行,已形成了从“三电”系统等关键零部件自主研发生产,到整车设计制造,以及充电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等完整的产业链。

另外,随着全球碳中政策,燃油车禁售时间表的出台,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维持高速增长态势。

根据资料显示,欧盟2019年4月通过新的碳排放规定:到2025、2030年,新登记乘用车碳排放量在2021年基础上分别减少15%、37.5%,由于燃油车的节能技术改进仅能实现年均1.5%—2%左右的碳排放降幅,因此发展新能源汽车将是欧洲车企的唯一选择。

据悉,大众、宝马、沃尔沃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25%、30%、50%;本田提出,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65%。

由此可见,由传统燃油车转向新能源车与之前的手机市场从功能机转型至智能机时代颇为相似,而随着上述等因素的产生,新能源汽车仍处于加速发展阶段。

当然,在新能源汽车转型的阶段,智能座舱、芯片、电池材料、PCB、自动驾驶、连接器等领域也迎来了发展良机。以动力电池为例,根据Marklines预测,全球未来5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增长将带动全球动力电池行业持续高速增长,2025年全球装机量可达850GWh、市场空间可达5800亿元。

另外,从智能化来看,汽车智能化仍处于发展初期,但智能硬件的加速发展将带来大量电子零部件的增量需求。

以辅助驾驶为例,随着汽车高级辅助安全驾驶系统的快速发展,自动驾驶相关法律法规在全球范围内的不断完善,促进了汽车高级辅助安全驾驶系统的落地,同时也会极大促进智能座舱系统的发展,给摄像头、激光雷达、显示(含HUD)、照明等车载光学的应用带来了持续增长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向动力、智能化转型的同时,车载市场的竞争也明显加剧。为了争抢更多的市场份额,特斯拉在今年的第四季度,挥动了促销利剑。

当外部一致预判特斯拉直接竞品企业包括新势力小鹏/蔚来/理想以及一线主流车企比亚迪/吉利/长安等或将陆续跟进降价时,比亚迪、长安深蓝分别宣布上调部分车型价格。

汽车产业是明显的政策驱动型产业,针对汽车这一市场,有行业人士则认为,2022年底,中国新能源汽车补贴将完全终止,行业普遍担忧2023年一季度汽车市场会陷入低谷。

当然,储能市场在今年也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根据GGII详细统计,2021年国内储能电池出货量48GWh,同比增长2.6倍;其中电力储能电池出货量29GWh,同比2020年的6.6GWh增长4.39倍。背后增长的原因得益于2021年海外储能电站装机规模暴涨以及国内风光强配储能的管理政策。GGII预计2022年国内储能电池有望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保守估计年出货量有望突破90GWh,同比增长88%。

开源证券认为,伴随全球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储能产业将快速发展。预计到2025年全球储能市场装机规模将达661.3GWh,新增装机市场规模将达10062.3亿元。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说一场接力的“加速度”正在上演,但是对于一部分企业而言,过高的市场门槛会过多地消耗自身的“体能”,另外就VR产业而言,在政策的支持之下,可能会诞生出头部玩家,但对另外一部分入局的企业而言,想要在短时间获得大额收入,也并不现实,因此在这一关键的特殊时期,依靠手机产业发展的同时,保持良好的现金流至关重要。(校对/李帅)

AMD蓝宝石显卡


返回网站首页

本文评论
瑞幸咖啡持续暴跌_35个月超过瑞幸,这家咖啡有股“韭菜味儿”
今年的咖啡赛道格外热闹,前有老品牌跨界联名,后有新品牌不断诞生。最近,T97咖啡直播间里的大嘴妹靠着喊麦成为带货界新晋红人。比大嘴妹更出圈的是该品牌的老板李潇,他曾扬言T97...
日期:11-15
廉价的网恋二手市场:“转让网恋对象,年龄20岁,非常缺爱”「寻找网恋对象」
如果给虚拟世界里的爱情明码标价,它值多少钱?一顿饭,一杯奶茶,还是一个520红包?对卢浩来说,爱情不重要,对方是男是女长得什么样通通不重要,但这顿饭、这杯奶茶以及逢年过节的红包足...
日期:11-17
理想一口气发2款新车:生意好赚 信任难修「想买辆好车」
文 | 李安琪编辑 | 苏建勋猝不及防。9月30日,理想L8新车发布会上,理想汽车CEO李想顺带把理想L7也一起发布了。除了体型有差别,理想L8、L7的外观内饰基本与理想L9保持一致。理想...
日期:10-05
互联网高管“出逃记”_雷军脱逃案
从互联网大厂离职的高管并非都去了传统行业,那些有传统行业背景的更容易「逃回」传统企业。撰文|蓝洞商业 郭朝飞互联网不再吃香了吗?10月10日,百年酱料企业李锦记正式迎来新的...
日期:10-19
马斯克看上的中国男人 去美国卖车了「人在国内怎么卖美国的车」
作者丨 川徐 Juice编辑丨 晓寒特斯拉中国区总裁朱晓彤的最新动向被曝光了!就在今天,知情人士向外媒透露,朱晓彤正式接手特斯拉北美地区的销售、服务和交付业务。2022年12月初,国...
日期:01-04
量子测量问题是一个问题吗?「量子测量问题是一个问题吗对吗」
量子测量问题是量子力学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涉及到量子力学的本质,并且相关争论存在至今。物理学家各有不同观点,文本作者N. D. Mermin认为量子力学不存在测量问题:物...
日期:10-16
AI科技画_人人都能用的“AI 作画”,要成为英伟达的杀手锏?
如果说2021年是“元宇宙”的元年,那么2022年或许就是“AI作画”的元年。稍微对互联网热点有所关注的人都不难发现,最近,“AI作画”产出的作品似乎已经成了一股互联网风潮。这些...
日期:10-23
小家电正在经历寒冬 坏消息是未见春天
2022是疫情三年里最艰难的一年,同时也是拨开云雾见青天的一年。这一年里,很多人经历了时长最久的封控,对工作生活以及经济收入造成巨大影响。大家赚不到钱,自然也就没有消费的欲...
日期:12-22
日本人,到底拆了多少中国车?_日本人,到底拆了多少中国车子
出品 | 虎嗅汽车组作者 | 李文博编辑 | 周到头图 | 纪录片《决定性瞬间》2022 年 10 月 10 日,世界第一汽车品牌、日本第一大汽车公司丰田发了台叫 bZ4X 的全新电动车,喜欢这...
日期:10-27
“国补”退出 新能源汽车打响价格战:比亚迪最高涨6000元 特斯拉却一再降价
作者:王贺2023年伊始,延续了13年的新能源汽车“国补”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然而,各家车企在“断奶”后的应对方式却各不相同,形成了涨价、降价、保价和按兵不动等“四大”阵营。...
日期:01-06
扑面而来的互联网医疗_互联网医疗的里子和面子
作者丨 何芙蓉 编辑丨月见“阳了”成为了2022年全国各地的年末关键词。“囤药焦虑、用药误区、抢抗原……”疫情突然放开,接踵而至的是各地线下医疗资源的供不应求。互联网医...
日期:01-05
小i机器人:这家起诉苹果、创始人激斗的公司要去美股上市了「小i机器人告赢苹果」
导语:距离“财务造假”风波过去近四年,突破上升瓶颈的路线,小i机器人仍在摸索中。今年1月11日,小i机器人和苹果(AAPL.O)专利纠纷案再度开庭。案件进展,来源:天眼查这是继2020年小i机...
日期:01-18
字节跳动买了pico_换个思路继续卷 字节带着Pico一起跳动
原标题:字节带着Pico一起跳动文|卢滢西编|周文斌时隔1年半,字节麾下的Pico新品Pico 4终于现世了。9月22日晚8点,VR品牌Pico召开全球新品发布会,面向全球市场发布PICO 4系列新品。...
日期:09-27
后摩尔时代,如何保障芯片制造高良率?_后摩尔时代芯片材料技术
近日,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WSTS)发布消息称,继2021年取得26.2%的强劲增长后,预计2022年全球半导体市场增速放缓至4.4%,达到5800亿美元。WSTS预测,随着通胀上升和终端市场需求减...
日期:12-14
支付宝可以取消自动扣款吗_支付宝支持一键取消“自动扣款”
  【ITBEAR科技资讯】7月28日消息,近日,有网友发现了一种快速管理和取消扣款服务的方法:打开支付宝消息盒子,在自动扣款后的提醒页面上,选择取消自动扣款服务即可。所有支付宝...
日期:07-31
“无限续航”能否撑起雅迪的技术梦?「雅迪高续航」
近日,有平台将电动汽车和两轮电动车的数据进行了一次全面对比,今年上半年,5家上市的新造车企均处于亏损状态,而雅迪、爱玛、新日和九号4家公司总盈利加起来则为18.9亿元。不过,也...
日期:11-03
售价百万的比亚迪,谁买?_比亚迪过百万的车
作者 | 黎明编辑 | 艾小佳酝酿了很久的比亚迪百万级新品牌仰望,终于正式发布了。在1月5日的发布会上,董事长王传福亲自出马,带来了仰望的首款车型U8,还发布了一款百万级超跑U9。...
日期:01-07
中国关节炎患者超过1亿人 专家提醒:各年龄段都可能发病_关节炎患者人数
据央视新闻报道,全世界关节炎患者有3.55亿人,在亚洲地区,每六个人中就有一人在一生的某个阶段会患上关节炎。关节炎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13%,保守估计患者超过1亿。关节炎是最常见...
日期:10-15
华为不造车 为什么有效期三年_华为“不造车”的承诺,快到期了
2020最新办公软件有哪些作者 | 飔痕导语:华为智选模式已经初获成功。接下来,华为会否撕下最后一层窗户纸、开始全面造车?从供应商,到全面主导近日,各大车企纷纷公布9月交付数据。...
日期:10-28
指望不上iPhone 14 华强北人苦等一场“翻身战”「iphone11」
随着苹果发布会召开、首发日到来,华强北又“活”过来了。此前因市场稽查、二手市场停摆、疫情管控、市面货物短缺,叠加高昂的租金,华强北进入了闭店、关门潮流。有商人说,“华强...
日期: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