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媒体评论

“国补”退出 新能源汽车打响价格战:比亚迪最高涨6000元 特斯拉却一再降价

发布时间:2023-01-06 02:04:17  来源:互联网     背景:

作者:王贺

2023年伊始,延续了13年的新能源汽车“国补”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然而,各家车企在“断奶”后的应对方式却各不相同,形成了涨价、降价、保价和按兵不动等“四大”阵营。

其中,涨价阵营实力强悍,包括比亚迪、上汽大众、一汽大众等车企。2022年12月31日,比亚迪汽车官方微博称,决定自2023年1月1日起,对相关车型官方指导价进行正式调整,上调幅度为2000元至6000元不等;2023年1月2日,上汽大众针对ID.3/ID.4 X/ID.6 X三款车型进行调整,除ID.3纯净智享版涨价1.3万元外,其它车型均涨价6600元;一汽大众同样针对ID.4 CROZZ/ID.6 CROZZ两款车型售价进行调整,上涨幅度同样为6600元。

成立还不足2年的极氪,此次也加入了涨价阵营。极氪相关负责人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2023款极氪001已正式上市,官方售价区间为30万元-38.6万元,WE版相比2022款上调1000元”。

领衔降价阵营的则是特斯拉。2023年1月2日,其推出新年限时福利,1月1日至2月28日期间,完成交付的Model 3和Model Y的新车订单,可享受6000元限时交付激励方案;若通过特斯拉合作保险机构购买相应车险,还可享受4000元保险补贴。1月1日至3月31日期间申请任一合作金融机构贷款或特斯拉融资租赁方案,并完成车辆交付的订单,可享受优惠年化费率3.5%。

小鹏、岚图则是保价阵营的领军企业。2023年1月1日,小鹏汽车发布关于各车型2023年销售价格说明称,2023年其各车型全国建议零售价将保持与2022年底的综合补贴后价格一致;岚图汽车相关负责人向时代周报记者介绍称,2022年12月31日,岚图汽车延续大力度官方补贴,限时90天,继续为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助力。2023年3月31日前,全国用户购买岚图FREE全系车型都可无门槛享受30000元补贴。

目前仍按兵不动的是吉利、哪吒等车企。吉利汽车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暂无保价和涨价相关政策。哪吒汽车相关负责人亦向记者表示,关于保价、涨价信息目前尚未对外公布,如果有进一步消息会第一时间告知。

“目前整个新能源车市场的股市情况是涨跌互现的。‘国补’退出,意味着国家判断新能源汽车行业已步入正轨,市场成长性已经建立,各企业也会找到符合自身发展、并且能够支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车型售价策略。”艾媒咨询首席分析师张毅对记者表示。

图源:图虫创意

01 涨价、保价是主流

伴随着“国补”退出,比亚迪等车企成为了涨价的“急先锋”。

“比亚迪、上汽大众等车企逆势涨价,一是由于原材料价格持续增压,二是在手订单充足、底气足。”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于清教对记者说。

2022年一季度,受新能源产业需求增长、锂资源供应紧张等影响,作为动力电池的主要成分,电池级碳酸锂价格持续大涨,一度突破50万元/吨大关。2022年12月31日,上海钢联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最后一个交易日,电池级碳酸锂均价下跌0.5万元/吨,但依然高达52.5万元/吨。

尽管电池原材料价格暴涨,但有大把订单在手的涨价阵营企业们,心中并不慌乱。

2022年9月22日,比亚迪曾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在手订单充足。新能源汽车运营足迹遍及全球6大洲,7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400个城市;2022年11月,一汽大众宣布,旗下纯电动家族ID.系列车型累计销量突破10万台。上市不到两年时间,ID.系列车型销量便已突破10万大关。

张毅也认为,像比亚迪等国内品牌,提价也是基于消费者购车的需求足够大。另外,企业也需要有一定的利润增长空间来支撑企业持续运营。“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前期投入巨大,致使财务数据很多都是亏损的。传统车企旗下的新品牌则更稳定一些。”

根据财报显示,蔚来、小鹏汽车和理想汽三家公司2022年上半年合计亏损达95.94亿元,其中小鹏汽车亏损面扩大122.21%,单车亏损达到6.38万元。

苹果6可以用apple pay

相比之下,以广汽埃安为首的脱胎于传统车企的品牌,虽然净利润在逐年减少,但营收处于稳定增长的状态。广东联合产权交易中心官网《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增资项目》项目书显示,2019-2021年期间,广汽埃安的营收分别为52.34亿元、76.1亿元及172.6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6.21亿元、-6.88亿元、-13.89亿元。按照埃安2019年、2020年、2021年的销量分别为4.2万辆、6万辆、12.02万辆计算,2019-2021年埃安的单车亏损分别达到1.48万元、1.15万元、1.16万元。

除了阵容庞大的涨价阵营,也有一些车企选择了保价或按兵不动。于清教表示,其他车企选择保价或按兵不动,主要是考虑涨价压力难以向消费者传导,为提振销量,不得已而为之。

图源:图虫创意

02 特斯拉降价或是必然

与大批涨价、保价的车企不同,特斯拉反其道而行之,选择了降价。

于清教指出,特斯拉接连降价,可以说是为了冲刺交付量而做出的调整;据2022年三季度车企销量和净利润估算,其单车净利远超一众车企,所以定价更为自由。

2022年Q3财报显示,丰田汽车第三季度售出262万辆汽车,是特斯拉(34.4万辆)的7.6倍,但每辆车的净利润约为1200美元,仅为特斯拉9570美元的八分之一。

定价自由的特斯拉,交付量也屡创新高。2023年1月3日,特斯拉发布的2022年全球生产及交付报告显示,2022年,其全球总交付量131万辆,相比2021年增长40%;生产137万辆,同比增长约47%,其中第四季度生产了439701辆,交付405278辆,创下新的交付纪录。

交付量不断飙升,让特斯拉的市占率水涨船高。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研究显示,2022年三季度,特斯拉全球销量为34.4万辆,纯电动车市占率为16%,稳居榜首。

lg g6价格

“如今‘自由’定价的特斯拉,需要拥有足够大的市场占有率来摊销成本,从而赢得更大的竞争格局。”张毅对时代周报记者分析,除了卖车以外,其未来还会通过提升车辆规模,来做后端具有成长性的市场。比如苹果手机,其拥有足够大的市场以及后续增值服务,这都是特斯拉所关注的。“所以从这些角度来看,特斯拉降价是有必要的,且其也有削价的空间。”

2022年9月,特斯拉投资者关系主管Martin Viecha在旧金山举行的一场技术会议上透露,2017年特斯拉生产每辆车的成本为8.4万美元,但在近几个季度,已经降到了3.6万美元。

此外,张毅补充道,特斯拉有强劲的科技市值,也需要以庞大的销售额作为可持续性和成长性的支撑。

增程式汽车和混动汽车

图源:图虫创意

03 车企面临“优胜劣汰”

在“四大”阵营相互较量之时,新能源汽车“涨价潮”已经显现。

在于清教看来,车企现在处于两难境地。“国补”退出以及原材料价格的高企,会让车企直接面临成本的压力。涨价是缓解经营压力的手段,但却容易将市场机会拱手让人。“预计“国补”退出以及原材料价格的高企,对2023年一季度新能源车市整体的影响将较小。而每年1~2月正处于汽车行业的销售淡季,大部分车企对于价格浮动会持谨慎态度。”

以2022年为例,由于春节假期因素影响,国内汽车产销环比大幅下降。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2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81.3万辆和173.7万辆,环比分别下降达25.2%和31.4%。

于清教进一步指出,“国补”退出后,新能源车行业竞争加剧,车企虽然提前采取了应对措施,但整体成本压力不容小觑。如今新能源车行业的竞争已经进入下半场,洗牌将提速。

2022年就有十余家车企,被迫退出了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作为第一批造车新势力的绿驰汽车和奇点汽车,曾依靠“PPT造车”分别获得了100亿元人民币和170亿元人民币融资,但最终未能完成车辆交付;曾比肩奥迪、宝马、奔驰的宝沃汽车,随着“神州系”的崩塌最终走向了破产;进入中国16年的广汽讴歌,由于品牌知名度不高、电动化转型缓慢,自2023年起现有车型均将退出中国市场。

“2023年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将更为激烈,虽然在‘国补’退场后,车企会经历阵痛期,但也将提升我国车企自身的竞争力。”于清教总结道。

华为在美国市场的占比

2023年新能源汽车市场也将持续增长,根据中汽协预测,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为900万辆,同比增长35%。

图源:图虫创意


返回网站首页

本文评论
安卓首款:三星 Galaxy Note 10 获得 2023 年 1 月安全更新
  1 月 2 日消息,虽然一些 Galaxy 智能手机仍未获得 2022 年 12 月的安全更新,但 Galaxy Note 10 却遥遥领先,这款智能手机已经成为全球第一款获得 2023 年 1 月安全更新的...
日期:01-04
涌入AIGC的创业者 该靠什么活下去
文/大娱乐家过去十年的科技产业里,在未来科幻感上唯一能够与VR比肩的概念大概只剩下AI了。两者在现实层面也不乏共同之处,比如它们强烈的周期属性,一阵热潮或是资本炒作之后便...
日期:12-19
中美科技巨头死磕元宇宙_元宇宙第一股美国
即使上半年饱受裁员、股价和市值暴跌、财富缩水等诸多负面新闻打击,扎克伯格和他一手打造的Meta还是在执着追求元宇宙梦。美国当地时间10月11日,Meta召开年度Connect大会,发布...
日期:10-15
为什么互联网的未来是定制内容「为什么互联网的未来是定制内容呢」
2004 年,有一群学者发表了一篇期刊文章,试图预测互联网的未来,因为他们观察到互联网集中化的趋势,互联网开始拥有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绝对控制力。内容越来越多地集中在门户网站上,...
日期:11-01
芯片技术壁垒_芯片界的壁垒,美国的FDPR到底是什么?
1、美国的FDPR到底是什么?2、资金卡在晶圆与封测厂,中小型IC设计周转压力大3、IDC:Q3全球PC出货量同比下降15%01美国的FDPR到底是什么?美国商务部7日宣布新的半导体限制措施,除了...
日期:10-11
人类首次登月使用的是什么火箭_为了第一位女性登月 史上最强大火箭即将发射
图片来源:NASA如果一切按计划进行,美国宇航局(NASA)有史以来最强大的运载火箭——太空发射系统(SLS)将于8月29日进行首次试飞。SLS会将一个能够运载宇航员的小型太空舱送入太空。...
日期:08-27
b站彻底变了_早该把B站打回原形了
作者|黄青春当 B 站游戏业务“换血”的内部信在社交平台不胫而走时,人们不会想到陈睿再次以这样戏剧性的方式回归一线;人们更想不通,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 B 站如何一步步沦为...
日期:11-26
双11步入“中年”
天猫、京东陆续公布双11日程表后,从国庆假期开始,平台、品牌,乃至代运营公司都悄然加快了工作节奏。头部电商代运营公司若羽臣的一位员工告诉光子星球,从国庆结束到11月11日中的...
日期:10-14
官翻机是个好生意 但只有苹果做出了知名度_官翻机苹果怎么样
前阵子,苹果发布了iPad10。对这样一款非常有争议性的产品,雷科技编辑部的小伙伴们自然毫不客气,纷纷开炮吐槽。在一番讨论后,我们都得出了它不是很值得买的结论。而且,还有人在苹...
日期:11-07
抖音超过40分钟不能看_追剧过瘾了!抖音将开放发布超30分钟视频权限:支持4K 120帧
  你有没有发现,手机里的抖音App每天打开的次数已经超过了优酷、腾讯视频等视频App?在抖音追剧已然成为碎片化时代下的潮流。  日前,抖音召开2022抖音创作者大会,此次大会公...
日期:09-22
“新能源越电越危险”这句话是对汽车工业的侮辱「新能源车危害」
2022年11月5日,广东潮州一台新能源汽车“失控”并引发了一起严重交通事故。由于这是“自带流量”的特斯拉品牌汽车,这起事故在短时间内就成为了互联网讨论热点,甚至在被称为“...
日期:11-29
曾排队7万桌,如今却裁员撤场:这个“餐饮界迪士尼”,为何卖不动情怀了?
作者:朱末眼看它起高楼,眼看它楼塌了。谁能想到,要做“中国餐饮界迪士尼”的文和友,除了长沙大本营外,在广、深两地竟已陷入门可罗雀的尴尬境地。有网友表示,现在走进文和友如同进...
日期:12-20
华为“不造车”的承诺,快到期了「华为不造车 为什么有效期三年」
作者 | 飔痕导语:华为智选模式已经初获成功。接下来,华为会否撕下最后一层窗户纸、开始全面造车?从供应商,到全面主导近日,各大车企纷纷公布9月交付数据。华为卫星通信功能 使用...
日期:10-22
阿里京东唯品会们不敢花钱了?_京东是不是唯品会
出品|三言财经作者|DorAemon悄然间,电商的风向似乎正发生着变化。最近,新一轮电商财报季;阿里、京东、唯品会等电商陆续公布了最新的财务数据。几家电商不约而同出现了一定程度业...
日期:09-02
做抖音有钱赚吗_一个月血赚1600万 抖音这个“隐秘生意”太野了
“何同学杀入抖音了!”10 月 27 日,随着@老师好我叫何同学 在抖音发布了第一支短视频,这位千万粉丝的 B站 UP主,正式入驻了抖音。前两年,互联网平台壁垒森严,网红达人都是独家签约...
日期:11-17
台湾生产的电动车_台湾为什么造不好电动车?
7年前,马斯克为了炫耀自家工厂,略带几分不屑地踩了一脚富士康:“相比手机,汽车工业非常复杂,你总不能去找富士康这样的供应商,告诉他‘给我造辆车’。”马斯克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
日期:11-07
营收连续增长,亏损逐步扩大,蔚来进入死循环?「蔚来成立以来一共亏损多少」
原标题:营收连续增长,亏损逐步扩大,蔚来怎么平衡盈亏?windows defender误报严重11月10日,蔚来发布了2022年第三季度的财报,本期的成绩单看似不错,实际上好坏参半。蔚来三季度营收13...
日期:11-20
5G芯片新战场 高通与联发科盯上了你的车_国产手机5g芯片都是联发科
近日,一则消息的传出再次引起了大家对联发科的关注,作为全球数得上名字的半导体企业,联发科在最近半年时间确实有些低调,就在大家猜测联发科是否在酝酿新的手机旗舰芯片时,台湾工...
日期:10-04
音乐版权新闻_版权大战结束 在线音乐从资本竞争转向创新服务竞争
编辑 | 于斌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在线音乐市场的发展已经步入了下半场,单纯靠音乐本身来引流圈粉的传统成长模式,早已走到了尽头,如何在运营过程中转换增长动力,实现企业及...
日期:09-07
为啥要救倒闭的银行?现在的诺奖得主40年前就给出了答案_全球银行倒闭的案例
前两天,本 · 伯南克( Ben S.Bernanke ),道格拉斯 · 戴蒙德( Douglas W.Diamond )和菲利普 · 戴布维格( Philip H.Dybvig )三个人共同夺得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根据官方说明,这次...
日期: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