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媒体评论

罗振宇知识付费app_谁还记得罗振宇,知识付费还需多久成熟?

发布时间:2023-01-12 02:03:30  来源:互联网     背景:

燃次元(ID:chaintruth)原创

作者 | 姜 辉

编辑 | 曹 杨

“罗振宇分享的鼓励人积极向前看的故事,也无法遏制‘得到’( 由罗振宇团队出品的互联网知识服务平台 )业务的疲软……”

1月10日,有自媒体发表文章称,“‘得到’从去年5月就开始裁员了,一直滚动式毕业到年底。业务线上,政企条线已经全部砍掉,电商条线在做完2022年双十一后也归于尘土,在北京的两个职场华贸、温特莱,现在也合并到一块儿了。“引起了网友的讨论。

燃次元就此向“得到”方面求证,但截至发稿,并未获得对方的正面回应。

尽管不能确定,“得到”业务是否如文章中所说,已然“疲软”,但罗振宇和他的知识付费产品们的热潮已成过去,却是不争的事实。

在刚刚过去不久的2023年跨年夜,罗振宇一改在体育馆演讲的习惯,走进了深圳图书馆,用4个小时,与26万在线观众,分享了22个故事,完成了他一年一度的《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

按照罗振宇“《时间的朋友》要讲20年”的计划,今年,他已经完成了五分之二。相比于去年的52个故事,尽管今年的故事数量减少至22个故事,但在故事内容上,部分看了演讲的网友纷纷表示,“内容更加细碎,相比早年的演讲,缺乏宏观判断,更像是在贩卖不靠谱的鸡汤。”

但从网友的反馈来看,罗振宇的“鸡汤”似乎变得没那么好喝了。

微博话题数据显示,2015-2023年( 注:2018年、2019年和2022年无相关话题 ),#时间的朋友#相关话题阅读量分别为22.5万、20.1万、10.1万、5.1万、11.2万和6.5万,呈明显递减趋势,讨论次数也由2015年的578次,下降至2023年的59次。

与跨年演讲热度逐年递减相伴的,是罗振宇做了10年的“罗辑思维”在2022年正式“收摊”。2022年12月21日,“罗胖60秒”在诞生十年之后如约下线。

尽管如罗振宇所说,这是一场在10年前就已经设计好的“告别”。但这种“告别”,却不免让人将其与北京思维造物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思维造物” ),多次试图上市却均以失败告终联系在一起。

事实上,不管是跨年演讲热度的消退,还是“罗胖60秒”的结束,或都反映出,国内“知识付费”的商业模式迟迟无法得到有效验证。其实,不光是罗振宇,包括“吴晓波频道”“樊登读书会”在内,均在知识付费的商业化道路上历经坎坷。

究其原因,这与国人的消费能力和思维模式仍停留在信息和知识免费阶段,付费意愿不强,以及传统的知识壁垒仍然深厚密切相关。

而怎样改变这样的行业现状,是摆在“罗振宇”们面前不得不去解决的难题。

01

谁还记得罗振宇?

面对不确定的疫情,罗振宇不得不把跨年演讲的会场搬到深圳书城。虽然场地和形式略有改变,但今年的演讲仍然是熟悉的味道。

近两年的跨年演讲,罗振宇不再像早期一样,倾向讲宏观经济形势与企业态势,而是把目光放到了更加具体和微观的事件上,2023年的跨年演讲也是如此。此次跨年演讲,罗振宇讲了22个故事,这些故事五花八门,既涉及年轻人的转行,也涉及行业资深人士改变行业逻辑的策略;既包含法国葡萄酒,也讲到了国内的露营……

罗振宇在现场提到,“这些故事都是我自己这一年内看到的,给了我启发,所以这场演讲的主题也被确定为‘这个思路有启发’。”除此之外,2023年的跨年演讲,罗振宇不再把目光局限在国际商业与时代趋势中,而是选择了与普通市民的生活更加接近的题材。

内容的转变,或许与当下社会年轻人议论的话题息息相关。

近年,社交网络上充斥着“反卷”“躺平”“佛系”……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只是盲目追求诗和远方,他们更加关心当下是否过得舒适与自在。而这使得罗振宇不再夸夸其谈巨头的商业模式、宏观经济、国家战略,而是变得“小清新”起来,开始聊天文学博士和建筑师的转行、小剧场的改造、创业失败者如何靠修补车座重新生活等。

360最好的路由器

内容虽然已经大不相同,但相同之处在于,这些故事依旧还是鸡汤。尽管罗振宇一再否认自己在贩卖“鸡汤”,但社交媒体上很快就有人指出,“罗振宇只告诉你建筑师转行做婚庆,但没告诉你那些转行者的家庭背景究竟是什么。”

网友道出真相背后,是罗振宇早已不再像从前一样,是一位“一呼百应”的知识明星,而曾经拥戴他的粉丝,也逐渐变得冷静。

罗振宇知识付费是什么意思

生活在北京的吕萌曾经是罗振宇以及“得到”的忠实粉丝。

2016年,“时间的朋友”的第二年,在朋友的帮助下,吕萌拿到了跨年演讲的门票,随后立即购买了北京去深圳的机票,“我记得很清楚,那一年的跨年演讲是在深圳春茧体育馆举办的,现场可以说座无虚席,伴随着罗振宇一些观点的输出,现场更是爆出热烈的掌声和笑声。”

来源/视觉中国

吕萌告诉燃次元,不仅是去参加跨年演讲,彼时“得到”上一些出圈的付费课程自己都会购买,“我购买的第一个课程是‘和菜头’的,之后买过李翔的,也付费听过很多书,不过现在已经完全不看‘得到’App了。”吕萌直言,不看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自己后来换了iPhone,安卓和iOS的账户不通用,“但更主要的还是觉得实质意义不大。”

即便现在已经不再是罗振宇的粉丝,但对于罗振宇“坚持十年去做一件事”的观点以及其强调的长期主义,吕萌还是同意的,“把一件事坚持十年,不管能否成功,这种毅力都是值得学习的。”

“我觉得罗胖是我这十年的启蒙者。”同为罗振宇拥趸之一的张奇说道,“我曾经参加过罗振宇举办的各类社群活动,从做月饼到吃霸王餐。我对罗振宇的很多口号式观点记忆犹新,比如‘U盘化生存’等。”在张奇看来,这些口号十分受用,不仅拓展了自己人生的视野,也打开了自己的思维。

“但这两年,我再读罗振宇的金句时,却有种味同嚼蜡的感觉。我觉得如果他们还是按照以往的方式,自造词汇,各种煽情,其实真的没有再继续举办的意义了,微博评论区的人都比你会总结,我为什么要花四个小时坐在电脑前听你的演讲?”张奇直言。

02

处境尴尬的思维造物

然而,对于网络上的热议,罗振宇似乎从不在意,并有着一套自我解释。

2015年,“时间的朋友”第一场,罗振宇在开篇提到,“做跨年演讲是为了洞察最深的本质”。在演讲稿的字里行间,也总能看到他在拆解各种最热门的经济与社会现象,并试图传达他所认为的本质。

从罗振宇对外释放的观点中也不难看出,他始终把自己的产品定位为知识普及,并表达着自己是为了打破知识垄断,给更多人以学习知识的机会。

然而,商业世界是骨感的,对于罗振宇和“思维造物”来说,通过“知识”来实现“跨年演讲”的商业属性才更能凸显其本质。

2022年的跨年演讲,因为疫情严重,罗振宇临时为已经买票的观众退票,自己在成都金融城演艺中心对着12000个摆着毛绒熊猫的座位讲了4个多小时。公开信息显示,“思维造物”因此损失了几百万元的门票收入。和2022年年一样,2023年,罗振宇再次放弃了跨年演讲的门票收入。

但事实上,尽管不少媒体不断渲染跨年演讲的门票收入高达百万,但对于“思维造物”来说,这数百万元的门票收入恐怕只是饭后甜点。

根据“思维造物”招股书显示,2019-2021年,其营业收入分别为6.2亿元( 人民币,以下为标准则同 )、6.7亿元和8.4亿元,期间的2018-2020年,跨年演讲的门票收入分别为904万元、1209万元和606万元。

不难看出,门票收入在“思维造物”整体的收入中,占比并不高。

同为“知识付费”行业的从业者关关对燃次元表示,对于目前的“思维造物”来说,跨年演讲的作用或更多在于为“得到”引流,这和罗振宇前几年参加“奇葩说”担任嘉宾起到的作用大同小异。

而为什么会选择通过跨年演讲来提升“得到”的流量?这或许就要提到罗振宇的个人IP影响力。截至2023年1月,百度指数显示,词条“罗振宇”近三年来的整体日均值为2127,相比之下,“得到”和“罗辑思维”的整体日均值分别为分别为1873和686。

很显然,作为“思维造物”的主要IP,“罗振宇”这个名字仍然是引流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在每年年终,罗振宇的跨年演讲带来的流量更是远高于“得到”和“逻辑思维”。

图/2020年至今“罗振宇”“得到”“罗辑思维”的百度搜索指数 来源/燃次元截图

罗振宇一直期望“思维造物”能够“去罗振宇化”,但至少从目前看来,这个目标还很难实现。

而之所以要“去罗振宇化”,或与罗振宇本身所存在的种种争议紧密相连。

AMD 锐龙7 3700X 处理器

在知乎搜索“罗振宇”,映入眼帘的不乏“为什么大家这么讨厌罗振宇?”“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厌恶罗振宇一类公知的?”“假装有深度的罗振宇输给了假装浅薄的李诞”等。

李诞也不止一次直白地戏谑罗振宇是在“贩卖焦虑”。在访谈节目“十三邀”中,“精英知识分子”人设的许知远和罗振宇带着对知识的不同理解谈了两个小时,罗振宇也毫不讳言地承认自己是一位知识商人。

这样的争议,或正是“思维造物”目前处于发展瓶颈的内在原因。2022年7月,“思维造物”第7次更新招股书,仍然没能逃脱上市失败的命运。彼时,“思维造物”相关人士表示,“基于和监管部门的沟通,以及当前市场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考量,我们决定撤回上市申请。”

对此,艾媒咨询分析师张毅表示,A股上市要讲究财务数据的持续上涨以及持续盈利的趋势和能力,从这点来说,思维造物可能会有瑕疵。但这仅仅是市场层面的分析,从更深的层面来看,“思维造物”真正的问题是,是否能够持续抓住用户,真正满足用户的核心需求。

03

知识付费,问题出在哪里?

没有真正满足用户的核心需求或只是“思维造物”上市之路坎坷的原因之一。另一原因,或与国内知识付费的生长环境息息相关。

在不少相关从业者看来,“分答”平台可以被看成是国内知识付费的先行者。2016年5月15日,内测两天的分答正式上线,创始人是姬十三。彼时,“分答”成为了2016年上半年最热的互联网产品之一。

和如今的知识付费平台相比,“分答”的模式极其简单,用户可以自由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只不过解答需要以语音的形式,而用户可以对自己的语音解答进行收费,价格自定。

但就是这样一个“玩法”简单的“明星”产品,同样没能逃过“停服”的命运。上线632天后,分答最终被拆分,名存实亡。

字节跳动也曾试图进入这一赛道。2021年,“悟空问答”上线,但以数据思维进行运营的“悟空问答”,由于无法营造出真正的社区氛围,单纯地把发力点用在了以靠更高的金钱报酬从知乎挖来报酬从其它平台挖来优质回答者也无济于事。博主,却无法营造出真正的社区氛围,最终没能逃过关站的命运。

来源/视觉中国

此外,尽管樊登读书会、吴晓波频道、网易公开课、看理想等知识付费平台如今仍然在运营,但也都面临着商业模式很难长久以及业绩增长的瓶颈。

尤其值得强调的是,在“思维造物”屡次上市失败之际,吴晓波旗下的“杭州巴九灵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巴九灵” )也曾试图借壳上市,但最后无疾而终。

事实上,在被称为“知识付费”的商业大潮中,不管是罗振宇和他的“思维造物”,还是吴晓波和他的“巴九灵”,都只是国内“知识付费”行业的一个缩影。其背后,是整个“知识付费”行业不得不去直面的难题。

字节跳动的ai实验室

文化行业资深从业者刘星卫表示,过去,知识的交换行为主要靠教育体制的制度化调配以及纸质出版物的售卖。但随着部分和内容相关的社交平台兴起之后,这种知识的交换行为被改变。在社交平台上,网友们分享着自己从不同系统中学到的知识,慢慢地,一个相对独立于体制的知识场域形成了。而如今的“知识付费”,只不过是建立在这种出现不久的新知识场域之上的产品。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现阶段,国内大众消费知识产品并没有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观念,但这个现实的原因并不仅仅是付费没有形成社会习惯。更重要的是,在“知识付费”平台之外,传统知识机构仍然能提供大量免费的内容。

如上述业内人士所说,从豆瓣的“书影音档案“到知乎的“问答”,以及B站大量的知识性视频,都在提供免费知识内容。而对于普通“看客”来说,这些免费内容足以支撑其价值需求。因此,至少在现阶段,“得到”们很难建立起坚实的商业护城河。

除此之外,优质的学者和课程,或是“知识付费”平台建立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但现实却是刚好相反。各大平台之上,优质、专业的学者比比皆是。而在图书出版方面,更是有无数出版机构与之竞争。

不难看出,不管是“得到”还是“吴晓波频道”,其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事实上只剩下以“罗振宇”和“吴晓波”为噱头的IP营销。

文化研究学者顾虹认为,“得到”和类似平台提供的知识内容,仍然偏向于“下沉”市场,但知识产品不同于其他信息产品,知识并不是一种具有“下沉”属性的产品。“下沉”市场的用户需要不断进行“教育”,但当用户真的被“教育”成功了,他们很快会到其他平台上去找更具有性价比的知识信息。

“在整个社会的知识生产场中,‘得到’处在一个中间位置。对于用户来说,‘得到’提供的内容始终只能是一种过渡性知识,因此,‘得到’的用户既很难迅速扩张,也不具有高度黏性。对于现阶段的‘知识付费’平台来说,真正的竞争对手或并不是同赛道的产品,而是聚集了密集知识量的社交平台。”顾虹进一步强调。


返回网站首页

本文评论
单身女性冻卵案:前景未明时刻的必要审思「全国首例单身女性争取冻卵案12月23日开庭」
一、被拒绝的冻卵安卓的市场份额2018年年底发生纠纷,2019年12月和2021年9月两次开庭审理,今年7月向当事人发出一审判决书的“首例单身女性冻卵案”暂时落下帷幕,原告要求医院为...
日期:09-18
400家美企宣布撤离中国_裁员、撤店 这家美国巨头离退出中国不远了
作者 | 孙美娜编辑 | 顾彦“GAP要闭店啦!清仓甩卖!均价15元!”“GAP倒闭!清仓价比白菜还便宜!!!”“GAP撤店超级优惠!!!”……夏普负离子净化器有用吗最近在小红书上,关于GAP门店撤店清...
日期:10-06
能买一辆特斯拉,售价30万的Web3手机你见过没?_最便宜的特斯拉model3
前几天,奢侈手机品牌 Vertu 发布了一款名为 Meta Vertu 的新手机。入门款的起售价 23800,而顶配版本更是达到了 308000。这价格都够托尼买一辆 Model Y 了,看来Vertu对自己的产...
日期:11-02
“先涨价再降价”老套路为何难禁止_先涨价再打折
春节晚会2022央视直播完整版作者/张涛漫画/陈彬微盟 精准营销10月24日晚8点,各大电商平台的“双十一”预售正式开启,今年“双十一”大促进入实质性阶段。近日有网友发现某平台...
日期:11-05
互联网没有新故事 美团的旧大陆闯进了几位哥伦布
作者 | 瀚 星谁是阿里、抖音、京东和拼多多的共同敌人?最新答案:美团。一个十年以上的旧赛道,一向被看成脏活累活的餐饮生意,在苦于找不到新故事的巨头们眼中,正变得越来越诱人,并...
日期:08-30
做抖音有钱赚吗_一个月血赚1600万 抖音这个“隐秘生意”太野了
“何同学杀入抖音了!”10 月 27 日,随着@老师好我叫何同学 在抖音发布了第一支短视频,这位千万粉丝的 B站 UP主,正式入驻了抖音。前两年,互联网平台壁垒森严,网红达人都是独家签约...
日期:11-17
冬季≠0紫外线,也要小心被晒黑!_冬天的紫外线会把人晒黑吗
进入冬季,很多朋友会问,冬天的阳光没有夏天那么强烈,还需要防晒吗?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明确的一个问题是:防晒防的是什么?01紫外线——防不胜防防晒防...
日期:01-02
街边的烤红薯会致癌?吃红薯必问的7个问题,一文说清!_吃烤红薯会致癌吗
蒸红薯、烤红薯、空气炸锅红薯、红薯粥、红薯饼……这些有没有你的最爱呀?红薯可是我们餐桌上的常见食材,甜蜜软糯,很多人都特别爱吃。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在我们东北快入冬...
日期:10-13
深陷脱发焦虑 品牌围剿“秃秃侠”
9月25日晚,李佳琦直播间上架的一款防脱护理精华黑宝瓶一经上架,迅速售罄,销量突破2万+。近年来,关注生发防脱成了不少年轻人的“头”等大事。谷歌趋势数据显示,在2021年5月至2022...
日期:09-29
日系混动和国产混动_中国人造混动 就该压着日系打
出品|虎嗅汽车组作者|李文博编辑|周到头图|视频截图“油车时代丢掉的阵地,要在电车时代夺回来。”5 年前,许多中国品牌车企都说过类似的豪言壮语。如今,他们总算交出了不错的答卷:在...
日期:11-20
win10资源管理器进程_微软重构资源管理器进程:Windows 11运行速度大提升
  微软日前披露,在改善Windows 11运行速度这件事上,团队做了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重构了资源管理器进程,即explorer.exe。燃油车起火rtx40系列显卡消息华硕tuf gaming b550m-...
日期:12-24
贴了防窥膜 但别人还是会看到我的手机屏幕「只能自己看到屏幕的手机膜」
前阵子,有个“防窥膜”有关的新闻上了热搜。大意是:有位流量明星在公开场合被拍到时,手机上的对话内容看得一清二楚。更好笑的是,评论中有人建议要买防窥屏,但又有评论说,这已经是...
日期:10-02
苹果发布iPadOS和iOS15.7.1正式版更新 包含重要安全修复_ipados14.7.1更新了什么
  苹果公司今天发布了iOS15.7.1和iPadOS15.7.1操作系统更新,这些更新是为无法运行iOS16和iPadOS16的老款iPhone和iPad设计的。这些更新也适用于那些选择不在此时更新到iOS1...
日期:11-06
新能源车暂时供过于求,充电桩还有机会吗?「投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是陷阱吗」
作者|叶子编辑 |钊微博中英文版本怎么设置LG新能源汽车在即将跨入2023年之际,特斯拉在中国大陆的第1万个超级充电桩落户上海东方明珠脚下,标志着其自有充电网络迈入一个新阶段...
日期:01-07
廉价的网恋二手市场:“转让网恋对象,年龄20岁,非常缺爱”_网恋出租价格表图片
如果给虚拟世界里的爱情明码标价,它值多少钱?一顿饭,一杯奶茶,还是一个520红包?对卢浩来说,爱情不重要,对方是男是女长得什么样通通不重要,但这顿饭、这杯奶茶以及逢年过节的红包足...
日期:11-19
秋妹直播带货_带货主播吴秋月:从打工妹到千万粉网红
 34岁的吴秋月站在川西理塘萝卜基地里卖高山萝卜,甘孜高原上高反严重,每讲几句话就会喘,她讲了1个多小时。这片萝卜地有1万亩,都由她承包。吴秋月有着多重身份,她是一个年轻的妈...
日期:10-18
马斯克今天在推特说什么_马斯克收购推特第一件大事,是把那个男人请回来?
许多人都被一张叫“川普祝贺马斯克收购推特”的声明刷屏了。这是从外网传起的截图,一路火到了中文朋友圈。内容写着,“川普表示,他将于下周一重返推特”。21年新发布7.2寸大屏...
日期:11-13
iPhone 14暴跌 苹果错误估计了用户对“改变”的重视「苹果暴跌74%」
原标题:iPhone 14暴跌,苹果错误的估计了用户对于“改变”的重视程度iPhone 14的普通版,可能今年存在感最低的苹果手机。近日,有报道称iPhone 14和iPhone 14 Plus (以下简称 iPhon...
日期:10-28
捡了个便宜,吉利把魅族改造成车机?
收购魅族之后,吉利的布局越来越清晰。魅族帮助亿咖通做车机系统和自动驾驶,同时,生产手机和其他终端产品,芯擎科技做芯片,与华为形成多维度竞争态势。但是魅族可能不会再做魅族手...
日期:08-25
雅迪哪款续航里程长_“无限续航”能否撑起雅迪的技术梦?
近日,有平台将电动汽车和两轮电动车的数据进行了一次全面对比,今年上半年,5家上市的新造车企均处于亏损状态,而雅迪、爱玛、新日和九号4家公司总盈利加起来则为18.9亿元。不过,也...
日期: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