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媒体评论

行业寒气来袭,高商誉悬顶,朗姿股份拼装的医美版图能熬过冬天吗?

发布时间:2022-09-28 01:02:23  来源:互联网     背景:

9月19日,医美板块传闻称将可能将针对医美机构财务问题进行核查,返佣行为可能被定性为商务贿赂消息影响下大幅下跌。从更长周期看,从去年6月到现在,Wind医美指数已下跌一年了。行业基本面上,医美领域的并购投资大幅萎缩,医美业务聚焦在中下游的上市公司日子也不好过,而对靠并购取得医美业务的朗姿股份(002612.SZ)来说,更是不利。

朗姿股份在2016年在女装业务增长乏力的情况下朗姿股份入局医美领域,自此公司又有了新的身份:“国内A股第一家进军医疗美容业务的上市公司”。截至年上半年,医美业务收入占比达34.76%,已成为公司的第二大收入来源。

荣耀智慧屏专卖店

网约车结局

钛媒体APP发现,朗姿股份所处的医美产业链中游赚钱并不容易。进入医美行业之后公司不断跑马圈地,虽然营收保持增长,但由于各项费用居高不下,整体盈利能力却不升反降,上半年净利率仅0.77%。而面对监管“铁拳”的不断出击,曾经备受资本市场青睐医美赛道也逐渐回归理性,截至9月23日收盘,朗姿股价为21.21元,较去年6月初的高点71.23元已跌去7成。

更加致命的是,此前朗姿通过一系列溢价收购进军医美赛道后,商誉也持续增长,截至今年6月末已高达6.29亿元,且此前未计提过减值准备。而上半年公司医美板块的亏损也让市场甚是尤为担心其商誉爆雷风险。在行业寒气袭人之时,朗姿股份的医美业务能否熬过这个“冬天”?

监管趋严,医美行业寒意来袭

近几年,“颜值”经济不断推动我国医美行业的快速成长。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中国医美市场规模在2021年达到1891亿元,2016-2021年期间复合增速达19.50%,已远超全球的4.30%,预计2025年有望达到3529亿元。

医美的高增长潜力吸引了源源不断的入局者和投资者,不过行业的高利润以及频出的乱象也不可避免的引来了监管的出击。

本周的一则市场传闻给医美板块带来重创。传闻称,相关部门召开医美工作会议,可能将针对医美机构财务问题进行核查,返佣行为可能被定性为商务贿赂;此外,相关部门还将对医美行业进行清查,涉及B端机构和上游,清查方向涉及税务、工商、卫生监督等。而“渠道医美”正是以朗姿股份为代表直接面向医美消费者的终端医美机构。此消息一出,朗姿股份股价下挫9.23%。

同时上游企业也没能幸免,千亿市值医美巨头爱美客(300896.SZ)股价大跌11.65%,而“玻尿酸第一股”华熙生物(688363.SH)的跌幅更达到13.68%。当日医美行业板块大面积收跌,申万一级美容护理板块下仅两家上市公司收涨,涨幅均不足1%。

其实早在几年前医美行业的整治就已经开始。2017年,七部委联合整治打击假货、水货;2021年6月,八部委联合印发《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将重点放在终端机构并打击未取得相关资质的产品,并督促医美机构严格采购合规、合法的医美产品;11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医疗美容广告执法指南》,再次整治制造“容貌焦虑”等各类医美广告乱象。Wind“医美指数”自去年6月八部委发文之后立即结束了持续了一年的拉升,从此进入震荡下行通道。

数据来源:Wind

事实上,不仅是二级市场,医美及化妆品行业一级市场今年也逐渐趋冷。根据IT桔子数据,2021年化妆品相关投资事件为144起,投资金额为283.5亿;而2022年1-8月国内化妆品相关投资事件为24起,投资金额为47.4亿元,与去年差距明显。

中信证券商业分析表示,“规范化的直客医美龙头(获客方式以网络营销为主)或受益于监管,承接更多消费者进而提升份额。”不过,由于目前医美市场集中度低,尚未有绝对龙头企业,因此监管政策是否将成为部分企业的获客助力还需要时间的验证。

行业分化严重,朗姿的医美生意赚钱不易

医美一直被认为是暴利行业,然而实则上下游分化严重,盈利能力差距非常大。上游为药品耗材及医疗器械设备等制造商,具备较高的牌照与技术壁垒,板块利润率水平领先。去年爱美客、华熙生物和昊海生科的的净利率分别高达66.12%、15.67%和19.65%。

相比之下,朗姿股份所在的中游医美机构看似毛利率很高,但由于行业分散度极高,竞争激烈导致获客成本高企,净利率普遍较低,赚钱并不容易。中信建投表示,在医美机构总成本中,营销渠道和销售费用分别占50%和20%,加上耗材、运营、人工等支出,医美机构的净利率普遍只有1%至10%。朗姿股份、瑞丽医美和华韩股份2021年毛利率分别高达57.01%、37.00%、46.77%,但净利率只有6.16%、-9.7%和10.58%。

通过近几年的财务数据可见,自走上通过并购进军医美这条路以来,朗姿股份的营收节节攀升,从2016年的13.68亿元增至2021年的36.65亿元,年化增长率达21.79%。然而2021年归母净利润为1.87亿元,较2016年的1.64亿元则没有明显提升。纵观近5年的业绩表现可以发现,公司营收规模增长的同时的确没怎么增利。

数据来源:Wind

虽然公司整体毛利率一直较为稳定,常年在57%上下,但由销售净利率的走势明显可见,朗姿股份的盈利能力一直在滑坡。进入医美行业之初,2016年公司销售净利率还能达到13.44%,而今年上半年这个数字只有0.77%,显示出期间费用对利润的蚕食愈发严重。

数据来源:Wind

这主要是由于医美和高端女装业务都有极高的营销需求,导致公司的销售费用长期居高不下。2019年至今年上半年,公司仅销售费用就分别达到11.29亿元、11.22亿元、14.63亿元和7.73亿元,占营收的比例为37.54%、39.01%、39.91%和42.71%。

今年上半年,朗姿股份实现营收18.09亿元,同比增长1.10%,与去年同期几乎持平;实现净利润900万元,同比下跌90.09%。这也是公司自2016年进入医美市场以来,净利润跌幅最大的一次。

分版块来看,医美业务无疑拖累了公司整体盈利能力。一方面,上半年朗姿股份医美业务的毛利率为48.76%,是公司毛利率最低的业务,较上年同期下滑3.37%。另一方面,上半年运营时间在三年以下的次新机构与新设机构均持续亏损,销售净利率分别为-12.97%和-43.50%。而老机构的销售净利率仅为5.02%,相较上年同期的12.58%出现大幅下滑,直接导致了医美业务由盈转亏。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

然而尴尬的是,就上半年业绩来看,亏损的医美业务是公司唯一增长的业务板块,女装和婴童板块收入分别同比下跌10.2%和0.45%,医美业务收入增长了18.54%。目前看来,医美业务的确给跨界的朗姿带来了更大想象空间,但其利润空间却十分有限,导致公司盈利能力一再下滑。

微信朋友圈怎么设置只让一个人看

大手笔拼凑医美版图,高额商誉藏风险

盈利能力滑坡之外,最要命的还是是朗姿账面上随时可能爆雷的商誉。

截至2022年6月末,朗姿股份商誉余额已经增至6.29亿元,占资产的近10%,几乎全部源自医美业务并购。然而高额商誉却蕴含减值风险,毕竟公司的医美业务已出现亏损,并且其主要参股公司中的王牌连锁“米兰柏羽”中尚存两家公司上半年未实现盈利。近年来,“商誉减值”已成为A股年报业绩爆雷较为集中的领域之一,高额商誉可能加剧上市公司业绩的大幅波动,甚至引发巨额亏损。

钛媒体APP发现,高额商誉主要来源于朗姿此前在医美领域的“大手笔+高溢价”并购。

随着女装业务发展乏力,朗姿股份2016年瞄准了炙手可热的医美领域以扭转局势。由于在医美领域没有积累,加之医美上游壁垒较高,朗姿股份只得靠不断并购美容整形机构作为切入点。截至今年6月,公司通过并购已拥有29家医美机构,包括5家综合性医院、24家门诊部或诊所,目前在运营的有“米兰柏羽”“晶肤医美”和“高一生”三大国内医美品牌。

2016年6月,朗姿股份收购了收购四川米兰柏羽63.49%股权及深圳米兰柏羽、四川晶肤、西安晶肤、长沙晶肤、重庆晶肤5家公司各70%股权,将“米兰柏羽”和“晶肤医美”两大医疗美容品牌纳入麾下。其中,四川米兰柏羽成立于2013年9月,走高端路线,主营业务包括整形、微整形、皮肤美容、牙科美容等。晶肤则是专注年轻化细分市场、标准化快速复制的医美连锁品牌,主要提供激光美容、注射美容、抗衰老、SPA抗衰美容等服务。

本次收购交易对价高达3.27亿元,但截至2016年3月31日,四川米兰、深圳米兰、四川晶肤的净资产分别为1768.30万元、779.70万元和696.48万元,合计净资产仅3244.48万元。更耐人寻味的是,其余3家公司均成立于同年5月30日或6月1日,收购时甚至还没有财务数据。

尽管如此,朗姿股份在没有评估报告支撑的情况下给予6家目标公司5亿元的总估值以及3.25亿元的交易对价。收购完成后,朗姿股份的商誉暴增3.27亿元。4年过后,朗姿股份于2020年7月再次出资1.79亿收购以上6家公司剩余30%股份。而这次目标公司的总估值已从上次2016年的5亿元上涨至5.96亿元,同样未给出估值依据。

2018年初,朗姿股份又以2.67亿元收购了整形美容医院陕西高一生100%股权,标的当时的净资产仅为3517.97万元,收购完成后上市公司又一举增加2.21亿元商誉。

不过朗姿并没有满足于目前的规模,本月又初宣布拟以1.58亿元收购关联方“博辰五号”持有的医美公司“昆明韩辰”75%股权,引起了市场和深交所的关注,披露没两天公司就收到了关注函。

本次的标的昆明韩辰今年上半年刚刚结束了3年的亏损,但净资产却为负,通过资产基础法的评估值为-7404.39万元,而收益法的评估值为2.11亿元,两者差异 2.85亿元。以资产基础法为基础计算,差异率高达384.71 %,这笔收购无疑又将为公司的商誉大幅“添砖加瓦”。

就业绩来看,昆明韩辰2021年营业收入为1.67亿元,净利润为-1866.05万元,2022年1-6月营业收入为9564.07万元,净利润为694.90万元,实现扭亏为盈。不过其业绩是否具备可持续性还有待观察,毕竟今年的盈利是主要是通过大幅削减销售费用而来,若销售费用率维持不变,上半年其依然难逃亏损的命运。而在获客成本不断增长的医美行业,规模和利润也越来越难以两全。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

此外,昆明韩辰还多次遭行政处罚,仅今年就被罚3次。在监管趋严的大环境下,公司在合规方面存在瑕疵势必影响未来业务发展,尤其是昆明韩辰或存在传闻中即将被严查的渠道医美“返佣”问题。据悉,2020年消费者曾因医疗服务问题将昆明韩辰告上法庭,并称提供整容贷款服务的第三方业务人员承诺昆明韩辰将会给予一定的返点。在其估值基础被打上问号的同时,投资者最不希望看到的则是未来可能发生的商誉减值。


返回网站首页

本文评论
iOS 16新功能曝光,iPhone 14 Pro系列或独享息屏显示功能
  【ITBEAR科技资讯】6月28日消息,根据最新消息,从iOS16 的新特性来看,苹果即将发布的iPhone 14 Pro系列新机或许将独享AOD息屏显示功能。一加9r正式官宣 或主打性价比 中关...
日期:07-10
业绩增长乏力 椰树集团“黑红”营销能走多远?「椰树集团战略分析」
原标题:业绩增长乏力,难以摆脱“大单品”依赖,椰树集团“黑红”营销能走多远?椰树集团产品华为mate20x刚上市价格日前,椰树集团在直播间里延续了其“土味”营销风格,直播内容除了...
日期:10-11
为什么鲜奶价格差距大_营养完爆牛奶,比母乳还好?小众奶市场火爆难掩真相
作者:阮光锋最近几年骆驼奶、娟姗奶、燕麦奶等等小众奶火爆朋友圈。不少商家在宣传的时候,说它们的营养好,接近母乳,有更容易消化吸收等等之类的作用。这些小众奶的营养到底如何...
日期:10-15
被记忆欺骗的例子_记忆是如何欺骗我们的?
这两天,“天将降大任于是人还是斯人”引发了全网大讨论,事情是这样的:一个知乎网友发现,中学学过的课文“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课本原文居然是“是人”不是“斯人”。不止是他...
日期:10-31
激光雷达 ppt_激光雷达的冬天静悄悄
自动驾驶的寒风从Robotaxi吹到了激光雷达。一周前,全球首家激光雷达上市公司Velodyne宣布与另一激光雷达初创Ouster合并,行业为之震撼。Ouster的创始人出自另一知名激光雷达公...
日期:11-24
丰田CEO直言非常非常讨厌纯电动 “大多数汽车人也这样”_丰田的纯电动
邓思邈 发自 副驾寺丰田汽车掌门人丰田章男,最近毫不掩饰表示——他真的真的,很讨厌纯电动汽车。不仅他自己讨厌,他还把汽车行业全体从业人员都捎上了,称呼他们为“沉默的大多数...
日期:12-21
马斯克把公开给他纠错的工程师开除了_马斯克终于承认了
“He’s”fired.”马斯克的裁员大戏还在继续,而最新的这“一集”,矛头直指一名在推特待了6年的工程师。甚至The Verge都这样描述:虽然马斯克已经开除了数千人,但最新的人事变动...
日期:11-30
成长股们纷纷盈利 为何b站“坚守”亏损「b站亏损营业」
在2020年启动的全球大放水中,成长股代表如美团,拼多多,b站都堪称既得利益者,市值屡创新高,市场内外一片欢腾。随着美联储加息的进行,市场风格明显切换,高成长性企业的光芒也随之暗...
日期:09-21
AI自己也没想到 它下一个颠覆的居然是“成人产业”「AI 人类」
8 月底,美国科罗拉多州博览会艺术比赛上,一张夺得冠军大奖的绘画作品,引起了不小的争议。因为,这幅名为《太空歌剧院》的作品,是艺术家使用 AI 技术生成的。虽然奖金只有区区几百...
日期:09-16
央视曝光!网红风干牦牛肉全是鸭肉,真牦牛肉有多贵?「风干牦牛肉是真的吗」
原标题:被央视曝光!网红风干牦牛肉全是鸭肉,你知道真牦牛肉有多贵吗?近日,央视曝光了一款销售额超千万的网红食品——西藏风干牦牛肉,经过检测,该款牛肉产品中没有任何的牛肉成分,全...
日期:09-25
3年产业规模逾2000亿 提升元宇宙国际话语权_中国元宇宙产业发展论坛
原标题:浙江元宇宙计划:3年产业规模逾2000亿 提升元宇宙国际话语权· 根据《行动计划》,到2025年浙江省要通过实施元宇宙5大重点任务和5大重点工程,实现3个“1050”。· 《行动...
日期:12-17
蔚小理Q3不易:过弯坎坷、亏损持续、研发不停
作者 | 皇甫钰文今年是造车新势力的“过弯之年”,蔚小理在二季度末和三季度末均有新款车型交付。理想继8月底开始交付全尺寸SUV理想L9后,又于9月底发布了理想L8。蔚来同样在9...
日期:12-13
硅谷华人 梦醒裁员潮「硅谷员工年薪」
尽管硅谷的气候四季如春,但打工人却迎来了他们的“寒冬”。从11月4日开始,马斯克推下了硅谷裁员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推特、Meta、亚马逊......巨头们相继被曝大裁员。“提前三...
日期:12-05
网约车现象_网约车暗流涌动 滴滴为何卡在七成
易观等多家数据显示,滴滴的市场份额从最高的90%下滑到70%之后,似乎进入了平稳期,竞争对手们再想从滴滴口中夺走残食,变得越来越难。网约车市场,一边在份额洗牌,一边在努力合规。曾...
日期:12-13
即时零售 本地供给决定胜败
文/王慧莹编辑/周晓奇遍布街头巷尾的商超小店遇上往来穿梭的外卖小哥,催生了即时零售新业态。美团发布的最新财报显示,今年二季度美团实现营收509亿元,同比增长16.4%。其中,即时...
日期:08-31
英特尔进入“蛰伏期”_英特尔啥时候出新cpu
今年,各个行业的发展处境都不太好,大家都进入到寒冬。Strategy Analytics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第三季度全球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9%,仅为2.97亿部。其中除了苹果取得6.4%的小幅增长...
日期:10-31
十五年磨一“球” 这家公司一月内吸引390家机构来调研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刘炜祺编辑|米娜图片来源|受访者攻克一项“卡脖子”技术,到最终产业化落地需要多长时间?纳微科技的答案是15年。2006年,江必旺辞掉美国罗门哈斯公司项目团...
日期:09-28
阿里想让AliOS成为智能汽车的安卓「车载智能AI」
10 月 24 日,有媒体注意到阿里云 YunOS 空间服务的下线公告,显示因业务方向调整,YunOS 空间将在 2023 年 1 月 5 日下线。公告是 7 月 6 日发布的,但在最近才被注意到。图片来自...
日期:11-01
周期理论看互联网:已进入存量竞争时代_互联网时代的常态
原标题:周期理论看互联网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持续疲软不振,互联网行业也没有了疫情初期线上经济的强势。潮水落下,万籁俱寂?国内互联网旗帜性公司腾讯和阿里巴巴业绩持续走低。二...
日期:08-24
微软 Win10 21H1 终止官方支持,将无法收到任何安全更新或补丁_win10 21h1无法完成更新
  12 月 13 日消息,微软今日起(2022 年 12 月 13 日)停止支持所有版本的 Windows 10 21H1。此后,Windows 10 21H1 将不会收到任何安全更新或补丁,用户需要更新到 Windows 10...
日期: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