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媒体评论

十五年磨一“球” 这家公司一月内吸引390家机构来调研

发布时间:2022-09-28 01:02:03  来源:互联网     背景: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刘炜祺

编辑|米娜

图片来源|受访者

攻克一项“卡脖子”技术,到最终产业化落地需要多长时间?纳微科技的答案是15年。

2006年,江必旺辞掉美国罗门哈斯公司项目团队负责人职务,带着家人回到了中国。2007年,其与合伙人一起成立了纳微科技,专注于研究生物制药领域“卡脖子”技术——分离纯化用纳米孔道结构微球。

微球是一种粒径在微米级的小球,作为液晶间隔物、药物载体、酶载体等,应用非常广泛。微球是色谱分离纯化关键材料,而色谱技术是目前分离复杂组份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几乎是生物制药分离纯化的唯一手段,决定了药品的纯度和质量,也是药品的主要生产成本。

当时,国内生物制药企业所用的微球,几乎全部依赖于国外极少数公司。由于高度垄断,供应商拥有绝对的价格决定权,价格几乎每年都在涨,这极大影响了中国生物制药的成本及发展安全。看到这一现状的江必旺,希望能够将这一卡脖子技术国产化,以此降低生物制药成本。

决定创业后,摆在江必旺眼前有两条路:一条是完全拷贝国外技术,然后再做微创新;一条是瞄准底层技术创新,突破发达国家都没有突破的微球精准制造技术。一番斟酌后,江必旺选择了后者。“我在美国工作生活多年的感触是,国外对中国人的偏见是因为,当时中国生产的大多数产品是仿制品,技术含量低,我希望能做出一家真正创新的公司,改变国外对中国人、对中国企业的看法,让他们看到中国也有创新能力。”纳微科技董事长江必旺在接受《中国企业家》专访时表示。

经过两年的实验室钻研,他们突破了纳米微球精准制造技术,打破了国外领先企业长期以来的技术和产品垄断。江必旺称,当时,国外大部分企业生产的纳米微球颗粒是不均匀的,需要一道工艺筛出大小均匀的微球。但纳微科技的精准制造技术,实现了纳米微球粒径大小及粒径分布的精准控制,孔径大小、孔径分布和比表面精确调控,表面改性和功能化的调控以及规模化生产能力等。

“我们应用于液晶显示屏的微球,全世界只有日本两家公司生产,他们因为要通过复杂筛分工业,整个工艺需要长达6个月的时间。而纳微通过精准制造技术,整个生产工艺全程只需要6天。”江必旺称。

作为一名北大化学系毕业的高材生,江必旺从最初只懂技术,见到陌生人就脸红,“不食人间烟火”的科学家,在多年学习和摸索后,他学会了如何当一名企业管理者,并带着纳微科技从亏损一步步走向盈利。2021年6月23日,纳微科技在科创板成功上市。如今这家公司也获得了投资机构的追捧,仅今年8月份,纳微科技就接待了前去调研的390家机构。

能够走到今天,江必旺认为他们最大的优势是耐心和坚持,“认准一个领域扎下去,3年不行5年,5年不行10年,甚至更长时间,而纳微的很多技术是花了10年以上时间才突破的。”

对纳微科技来说,真正卡脖子的不是技术突破,而是产业化落地。

驶向无人区,打破国外巨头垄断

1988年从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后,江必旺于1994年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Binghamton分校攻读博士学位,1998年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2000年加盟美国罗门哈斯公司从事研究工作。在美国的十几年里,江必旺通过自己的努力,基本实现了稳定富足的生活:有一个好工作,有三个小孩,家庭十分美满,有自己的别墅,生活也非常舒适。以至于后来他选择回国时,很多人都非常吃惊地问他:“为什么会回来?”

2004年,江必旺从美国回福建老家探亲时发现,家里一个亲戚得了糖尿病。当时,糖尿病患者每天要打昂贵的胰岛素,给一个农村家庭带来了很大的经济负担。除了这位亲戚,他小时候还见过很多农民因为医药费很贵,不愿意花钱看病吃药,因此将一些小病熬成了大病,甚至丢掉了生命。江必旺心想,他也许可以做点什么。

虽然江必旺不做药品,也不是医生,但他所研发的纳米微球材料是生物制药中非常关键且必不可少的材料,也是生物制药中需要承担的一个较大成本。如果能把生物制药用的微球国产化,就可以降低生物制药的成本,或许就能改善国内的药品价格。当时,他把这个想法跟国内的一些朋友说了后,这些朋友都希望江必旺能够回国,解决微球技术。他们甚至很快凑齐了650万元创业启动资金,并在2005年就成立了公司,期待江必旺能回国。经过一番挣扎和犹豫后,2006年,江必旺辞掉美国工作,带着妻儿回国创业。

当时,纳米微球技术长期被少数几家国外巨头垄断,回国后的江必旺决定,瞄准底层技术创新,不走仿照国外技术的路线,完全进行自主创新。

但在创业初期,因为资金有限,他们面临着很多设备和原材料无法满足的问题。因为很多仪器设备动辄需要上千万元,比如筛选微球的设备一台就需要几千万元,他们一共才650万元的启动资金,根本负担不起。这也逼迫他们必须走独有的创新之路,因为买不起筛微球的设备,他们攻克下了精准制造技术。该技术攻克后,他们省掉了筛选环节,不再需要这种设备。

自此,纳微驶向了无人区,突破了世界上尚未被突破的技术,比如无机的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当时市面上甚至连文献、专利都没有,在毫无基础和参考资料的情况下,经过十多年努力,他们硬是通过跨领域技术创新攻克二氧化硅微球精确制造技术,并成功实现产业化。江必旺认为,这得益于他们将不同领域的技术融合在一起,才最终突破了这项发达国家都突破不了的技术。

江必旺大学学的是有机高分子材料,因为二氧化硅属于无机材料,他利用有机高分子微球的精准制造基础来解决无机材料,通过跨学科领域实现技术瓶颈的突破。“如果我原来学的是无机材料,可能我也突破不了。”江必旺称。

腾讯加速器白嫖方法

十年磨一剑,突破产业化难关

极氪充电桩功率

走出实验室,江必旺才发现,对于纳微科技来说,真正卡脖子的不是技术突破,而是产业化落地。突破卡脖子技术可能只需要两三年时间,但是产业化落地却花了整整10年。

在实验室里,因为剂量非常小,只要证明这个技术路径是可行的,大多是不计成本地在做实验。但走出实验室,开始工业化生产后,挑战才真正开始。不仅要做出来,还要重复批量地做出来,质量要完全一致,还要考虑成本、性能等问题。“在实验室里,一两个人就能实现技术突破。但产业化需要一个团队,要解决原材料、设备、生产等问题,任何一个小的问题没解决,产业化项目都会失败。”江必旺称。

在漫长的尝试过程中,一次次的失败和生存压力,让江必旺遇到了创业以来的一道大坎。当时国内生物制药还没有发展起来,市场规模非常小且很多国内生物制药厂商习惯使用进口微球产品,不相信国产产品,这导致纳微科技的产品很难导入市场。商业化进展不顺,也使得公司生存非常困难。一筹莫展之际,江必旺在深圳举办的“高教会”展会上,看到日本两家公司展示了用在液晶屏中的微球,这给了他启发。他随即启程回公司,召集团队突破控制液晶屏厚度的微球技术。最终,他们凭借微球精准制造技术成功开发出液晶显示用微球,而且大幅度缩短生产时间——纳微的产品生产周期仅需6天,而日本公司的产品需要6个月的时间,依靠技术创新他们成功导入了液晶屏市场,产品的快速商业化也让公司迅速实现盈利。

滑动查看更多

但江必旺的挑战并没有结束。看到液晶屏领域的产业化成功后,江必旺的合伙人及部分股东认为,公司应该将百分百精力放在能赚钱的液晶屏领域,而不是始终亏本的生物制药领域,因为当时大家看不到中国生物制药的前景,不知道这个行业什么时候能够发展起来。但江必旺却坚持做生物制药,这导致双方之间产生巨大分歧。合伙人认为江必旺太学术化,会将公司搞破产,如果他坚持做生物制药就要离开公司。最终,合伙人离开了公司。

江必旺坚持的理由很简单,他认为中国有14亿人口,生病了可以没手机,但不能没有药。生物制药是非常特殊的产业,必须要在生物制药产业起来之前,就要将技术和产品做好。生物制药涉及生命健康问题,受到政府严格监管,一旦厂商选择一个产品,最终是很难轻易更换的。而液晶屏市场不一样,如果有更好的技术,有性价比更高的技术,能够轻易被替代。

生物制药市场什么时候能起来?将来市场会有多大?江必旺并不清楚,公司能否活到那一时刻?江必旺也无法预测,但他还是坚持在生物医药领域做下去。“迟早会起来的,只是时间长短问题。”

所以在此之前,他首先要让公司活下去。合伙人的突然离开,让他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做公司管理者。这对技术出身的江必旺来说,压力非常大。刚接手公司的时候,他连财务报表都看不懂。跑市场的时候,见到陌生人说话都会脸红,但他还是要学着去适应,将公司的业务一项项接管过来。

公司产品在国内推广不出去,他就跑到国外,通过打开国外市场撬动国内厂商。2017年,他们找到一家欧洲制药公司,这家公司原本使用的是日本公司的微球,但经过一番测试后,纳微产品的各项试验数据远超日本的,最终他们接受了纳微的产品。纳微的创新技术,只需要用3000升微球就能替换掉日本公司13000升同类产品,极大地降低了客户的生产成本。

除此之外,他们还通过帮助客户解决问题,来撬动国内客户。比如很多药厂解决不了分离存放的问题,纳微科技会提供解决方案。通过提供一些国外品牌无法提供的服务,纳微科技逐渐打开了中国市场。

卸任总经理,专心技术创新

沉淀10年后,攻克了核心技术的纳微科技,也具备了自我造血功能。2017年前后,受到资本市场关注的纳微科技,开始加快资本化进程。

在2017年前,纳微科技没有开展任何融资动作,因为江必旺不希望因为资本的介入,让他们没办法沉下心来突破技术。当核心技术被突破后,意识到纳微科技需要加快市场推广,需要扩建厂房提高产能后,江必旺开始接触资本,并加快融资动作。

猫王旅行者2号教程

纳微科技董事长江必旺认为公司在创新上拥有足够的耐心和坚持。

纳微科技的融资历程非常顺利,用江必旺的话说就是,“都是资本追着我们跑”。据天眼查显示,2017年7月21日,纳微科技获得元生创投、天汇资本、启纳创投、美兰创投等多家机构的投资;2018年11月13日,又获得了华兴新经济基金的B轮近亿元融资;2019年12月27日,获得高瓴创投、红杉中国、药明康德、国投创合等机构的投资。2021年,纳微科技在科创板上市。

新冠疫情暴发后的这3年来,纳微科技的营收一直处于高速增长。财报显示,2020年,纳微科技营收2.05亿元,同比增长58.05%;归母净利润为7269.28万元,同比增长210.31%。2021年营收为4.46亿元,同比增长117.74%;归母净利润1.88亿元,同比增长158.75%。2022年上半年,营收2.94亿元,同比增长77.41%;归母净利润为1.65亿元,同比增长153.73%。

在公司一切步入正轨,业绩蒸蒸日上时,江必旺突然辞去了公司总经理职务。纳微科技公告显示,江必旺举荐牟一萍女士为公司总经理。公告还显示,牟一萍曾任职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全球副总裁兼生命科学与化学分析事业部大中华区总经理、GE医疗集团生命科学部大中华区总经理等职务。

对此,江必旺回应称,公司上市后就要跨上另一个台阶,“我的能力最多能把公司一年的销售做到10个亿,但我聘请的总经理是业界的传奇人物,在管理市场方面的能力远远超过我,她是有可能从10个亿做到100个亿的人。”

三星画壁电视

卸任总经理后,江必旺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技术研发创新上。财报显示,2018~2020年纳微科技研发投入分别为2611万元、2939万元、3327万元。2021年,投入研发费用大幅增长至6609.66万元,占营收比重为14.81%。截至2022年6月底,纳微科技共有研发人员185人,较上年同期增长65.18%,占员工总数的25.52%。

虽然,目前纳微科技的很多技术已经处于市场领先地位,但在科技创新研发上,公司会持续不断地进行投入,因为江必旺坚信,“技术的进步是永远不会停止的,我们必须要靠创新,真正做到别人做不了的。”


返回网站首页

本文评论
雅迪续航最远的_“无限续航”能否撑起雅迪的技术梦?
近日,有平台将电动汽车和两轮电动车的数据进行了一次全面对比,今年上半年,5家上市的新造车企均处于亏损状态,而雅迪、爱玛、新日和九号4家公司总盈利加起来则为18.9亿元。不过,也...
日期:11-15
春晚 网络春晚_互联网找到了新春晚?
距离阿根廷世界杯夺冠已经过去数天,梅西夺冠相关词条仍旧挂在各大内容平台的热搜前列。虽然赛场上并没有中国球员的身影,但梅西圆梦、球王加冕,这届世界杯在国内的热度堪比一年...
日期:12-23
国产新冠特效药挑战辉瑞Paxlovid,下一个囤药的目标是谁?_新冠特效药 辉瑞
出品 | 虎嗅医疗组作者 | 陈广晶编辑 | 陈伊凡头图 | 视觉中国2022年还剩下最后几天,新冠特效药又传来喜讯。12月29日,君实生物代号“VV116”的新冠特效药正面挑战辉瑞制药Pax...
日期:12-31
双11第14年了,电商购物节还“灵”吗?「今年双11还搞活动吗」
记者 | 李叙瑾编辑 | 倪 妮11月12日凌晨,今年的双11正式收官。从2009年诞生至今,双11战报中最受关注的就是各大电商平台的交易总额GMV,但这个数字在今年消失了。天猫、京东和抖...
日期:12-05
万兴科技旗下亿图软件升级更新,亿图图示12.0版本、亿图脑图协同版上线
  创意软件A股上市公司万兴科技(300624.SZ)旗下亿图产品除了在618购物狂欢季上线超值优惠活动实力回馈用户,在此之际也对产品进行了重磅升级,一如既往的产品实力让人备受期...
日期:04-09
凰家评测「凰家评测是凤凰网的吗」
苹果发布会结束后,iPhone 14 Pro上的灵动岛设计一下就成了全网的焦点,至于我们手上这台iPhone 14,多少有点被冷落了。所以今天我们就给大家实际对比一下,它相比13都有哪些提升?抖...
日期:09-17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科学家_人也能“光合作用”?浙大成果登上《自然》
微信公众号“浙江大学”12月8日消息,菠菜,曾因“大力水手”这个卡通形象给许多70后、80后留下了深刻的童年回忆。如今,菠菜除了每天照常出现在我们餐桌上外,科学家们真正赋予了...
日期:12-09
“电子榨菜”催热微短剧市场,但粗制滥造的毛病能改吗?
tcl支持5gwifi的电视观众喜好的内容与质量其实没变撰文/ 星晚编辑/ 李觐麟国庆长假过半,有人约上了三五好友露营野餐、有人在音乐节中挥洒了自己的汗水与热情,但也有不少人借...
日期:10-06
首次感染哪种新冠 可能影响你未来疫苗接种_新冠疫苗接种完是容易感染新冠
《纽约时间》出品据华盛顿邮报8月23日报道 跟感染流感一样,免疫系统也会留下第一次感染新冠病毒的印记,感染何种变种、何时以及接种了几剂疫苗,这些变量可能都会影响到秋季——...
日期:08-31
Serverless乱花渐欲 云大厂迷了双眼
“让企业使用计算机资源就像是用水、用电一样方便。”诸如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等国内头部云厂商,用这句话点出了企业上云的核心价值,以此攻破了客户的最后一道防线。浪潮的...
日期:12-21
好好的年轻人,为啥偏爱玩弄老相机?「为什么喜欢相机」
作者 | 黄瓜汽水题图 | 渣渣郡CCD相机,在小红书一火就是大半年。曾经被称为电子垃圾的卡片机,这次让广大民间摄影师们跌了个踉跄——不管是玩徕卡的还是玩哈苏的,看完CCD爆火都...
日期:11-07
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炸弹” 或再造“蔚小理”_特斯拉推出人形机器人
图源:特斯拉3至5年后,数百万台人形机器人从特斯拉工厂下线,以低至2万美元的价格送往千家万户。“比汽车更便宜!”这是马斯克为其人形机器人Optimus(擎天柱)画下的蓝图,震动了机器人...
日期:10-17
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这三人,他们对银行有何独到研究?_金融学诺贝尔奖
202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经济学家本·伯南克、道格拉斯·戴蒙德和菲利普·迪布维格。图/诺贝尔奖官网当地时间10月10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22年诺贝尔经济...
日期:10-13
英特尔cpu进化史_英特尔进入“蛰伏期”
今年,各个行业的发展处境都不太好,大家都进入到寒冬。Strategy Analytics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第三季度全球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9%,仅为2.97亿部。其中除了苹果取得6.4%的小幅增长...
日期:11-01
华为打车Petal 正式上线!
  9月1日消息,今日,华为打车软件Petal正式上线。目前,支持的城市包括北京、深圳、南京等城市。得益于HarmoyOS 3.0的优势,借助鸿蒙卡片,免安装,即点即用。据了解,未来还将实现打...
日期:09-02
又一个重要数学猜想 被陶哲轩破解了_陶哲轩数学题
原标题:陶哲轩破解数十年前几何猜想 用反例证明它在高维空间不成立 同行:推翻的方式极尽羞辱又一个重要数学猜想,被陶哲轩和他的博士后破解了!此前陶哲轩在博客上发了个小预告,就...
日期:12-20
ai虚拟现实_虚拟人AI化 年轻人上演真实版“爱情转移”
“你的网恋对象,不是人!”这并非是针对下头“渣男”的负面评价,而可能是一副科技生活的未来图景。基于AI的虚拟人会自我学习、拟合情感,让你沉溺在没有压力的社交关系中。图源:优...
日期:09-05
直接改基因,真能永久预防心脏病吗?_直接改基因,真能永久预防心脏病吗
作者 | 陈广晶编辑 | 陈伊凡头图 | 视觉中国人类想一劳永逸“铲除”致命疾病的尝试又受挫了。就在前不久,号称可以“一针永久预防心脏病”的基因编辑药物VERVE-101,在启动临床...
日期:11-30
2022年 电商渡劫
双十二结束之后,电商人今年的硬仗就算打完了。从另一个角度讲,冲业绩的机会也所剩无几了,下一个爆发点要等到跨年阶段揭幕的年货节。临近年终岁末,电商从业者们如何评价这命途多...
日期:12-17
标准化凭什么引爆AI新风口?_标准化凭什么引爆ai新风口呢
今年二十大期间,不少媒体在相关报道中增添了一种创新的传播方式——AI数字人报道。如新华社推出了AI主播读新闻系列短视频,在各大短视频平台广为大众所认可;北京广播电视台所打...
日期: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