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提出要建立“以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为重点”的数据基础制度,数据的价值在于充分的流通使用,数据流动带来的价值已超过全球货物贸易的价值。数字广告是高度密集型数据使用、加工、提供和委托处理的行业领域,具有数据量庞大且处理速度要求高等特点。数字广告业务流程的各个阶段,无论是广告投放还是程序化交易、广告归因等,均涉及海量数据在不同机构间的流转、加工、传输、共享和使用。数字广告产业的发展必须充分考虑数据合规与数据要素的合法利用问题,以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优势,增强数字行业竞争力,释放数据要素经济社会价值。
在2023年11月17日召开的“第30届中国国际广告节”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简称“中国信通院”)与中国广告协会、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发布《数字广告数据要素流通保障技术研究报告(2023年)》。中国信通院泰尔终端实验室杨阳对报告进行了解读。
云计算安全的三大趋势是什么
报告从数字广告数据要素流通背景、现状、面临的挑战与保障技术等方面展开分析,并列举了基于可信密态技术和基于匿名化技术的两类典型广告数据流通平台合规实践方案,最后从强化政策引领、完善标准体系、加强技术研究、加快推广建设、开展评估检测等方面给出规范和发展数字广告数据要素流通的对策建议。
ff股票贾跃亭
报告主要内容
1. 数字广告数据要素流通概述。国家高度重视数据要素发展,国家统计局明确提出数字广告是数字经济的核心产业之一,属于数字产业化中的数据要素驱动业。数字广告已从内容密集型产业升级为数据密集型产业,所有的广告流程以及广告公司经营和转型等都高度依赖数据要素的高效流通与计算使用。数字广告的数据要素流通场景一般包括程序化购买、广告监测、广告效果评估、无效流量排查和反作弊等业务场景。
2. 数字广告数据要素流通现状和挑战。一是我国数据安全相关政策规范逐步健全;二是数字广告数据安全相关标准持续制定;三是数据泄露引发担忧,导致数据持有者数据共享意愿不强;四是数据“孤岛”向数据“平台”演进,数据平台互通待加快;五是广告标识符策略收紧,广告标识符演进方案待升级;六是隐私计算助力数据流通,落地应用需加深;七是匿名化技术备受关注,实施方案待完善;八是“告知同意”机制难实施,机制实现待突破。
3. 数字广告数据要素流通保障技术。数字广告数据要素流通保障技术主要分为匿名化技术和隐私计算技术。匿名化技术包含假名化、泛化、加噪、受控匿名化等,着重强调去除数据中的个人身份信息、保留其他信息;隐私计算技术包含可信执行环境、多方安全计算、联邦学习、可信密态计算等,能够在保证数据不对外泄露的前提下完成计算。跨域管控技术融合多种保障技术,从框架抽象、数据生命周期等入手,全方位地保障数据方对域外流通数据的管控。
4. 数字广告数据要素流通保障平台实践探索。列举两类典型广告数据流通平台合规实践方案:一是基于可信密态技术的广告数据流通平台,该平台基于数据生命周期,涵盖各类数据要素流通角色、支撑多种安全性和具有性能差异的计算引擎、具有可弹性扩展的分布式计算能力,为海量数据流通提供公共平台;二是数据匿名化实施服务平台,该平台基于有效的数据去标识化技术,配套相应的业务法律边界评估见证的方法和运营过程监控的管理控制体系,证明活动中的动态的数据符合匿名化要求。
5. 数字广告数据要素流通发展建议。以政策引领数字广告数据要素流通建设方向,以标准指导数字广告数据要素流通方案落地,以技术夯实数字广告数据要素流通应用基础,以生态共建数字广告数据要素流通基础设施,以测评提升数字广告数据要素流通服务质量。
点击链接即可下载《数字广告数据要素流通保障技术研究报告(20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