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通院李海花:工业互联网标识,加速园区数字化一体化建设推进 通信产业网|2023-06-19 17:33:48作者:王改静来源:通信产业网
【通信产业网 讯】(记者 王改静)去年10月,工信部提出开展为期一年的工业互联网一体化进园区“百城千园行”活动,推动工业互联网政策、网络、标识、平台、安全、资源、应用七大要素向园区、县域落地普及,促进广大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打通工业互联网落地“最后一公里”。
现在活动进程已过半,“百城千园行”进展如何?近日,在2023工业互联网大会期间,中国信通院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所副所长李海花在接受《通信产业报》等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信通院、中国互联网协会和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三方推出的“百城千园行”伙伴计划,已经签约了129家单位,联合伙伴计划的签约单位一起,发布工业互联网一体化进园区生态图谱,建立交流和合作的平台。
李海花表示,下一步将发挥联盟的平台性作用,提供“联合创新-应用推广-生态集聚-人才培养”全链条公共服务,培育区域产业创新生态。并依托伙伴计划,积极组织产业活动,开展经验交流和典型推广。
启动“链洲”计划,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互通连接
“百城千园行”计划是分阶段、分层次培育工业互联网典型园区,旨在打造一批“领跑者”标杆园区,推动园区技术成果及服务、园内优秀企业等能力与资源的对外推广。
据了解,在本次大会期间,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启动了工业互联网园区星级评价“链洲”计划,联盟也将继续发挥作用,帮助园区开展成效评估工作。
李海花告诉记者,所谓“链洲”,指的就是链接园区,园区本身是产业(链)园区,利用工业互联网进行产业区域集聚发展、产业链上下游互通连接;园区不能孤立存在,要在国内外大循环中发挥作用,更要实现园区间的互通和联动,形成全国性网络体系。
据介绍,“链洲”计划将围绕数字底座强基之星、数智运营赋能之星、资源集聚示范之星、融合应用引领之星、创新载体推广之星五类方向,遴选一批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典型园区。申报主体包括园区的监管方和运营方、转型技术和方案的提供方,接受联合申报。
“链洲”计划评定出来的星级园区,其结果将公开发布并汇编成案例汇编。未来也会依托“百城千园行”“ICT+深度观察报告会”等活动,加强经验交流和典型推广。
工业互联网标识,助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作为工业互联网网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工业互联网互联互通的神经枢纽。
李海花告诉记者,工业互联网通过标识解析,赋予实体对象或虚拟对象唯一的身份编码,实现人、机、物互联,让物与人、物与物展开对话。园区里各类要素都可以通过标识赋予编码,包括厂房、生产设备、车辆、仪表、监测设备、人员、原材料、过程件、制成品等。
“百城千园行”活动七大要素进园区中,标识解析是园区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李海花表示,园区可建设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统一为园内企业提供标识分配、解析等服务,开展标识应用创新。园区可基于区块链开展新型标识解析体系建设,如园区可建设“星火·链网”骨干节点,提供子链接入管理、数字身份管理、标识资源分配等基础服务能力,服务数据资产化以及确认交易等。中小企业通过企业标识系统与园区二级节点的对接,实现生产、加工、检测、物流、售后、管理等关键环节的标识赋码,畅通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数据流动,推动数据资产化应用创新和探索。
此外,李海花表示,工业互联网园区的标识解析体系也可以和5G、边缘计算、工业互联网平台协同推进,加速园区数字化能力的一体化建设和推进。目前中国信通院正在编制《工业互联网园区标识一体化建设指南》,希望能在标识进园区的背景下,帮助园区及中小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
据了解,标识解析体系作为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之一。目前,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5+2”国家顶级节点体系全面建成,累计接入国家顶级节点的二级节点达305个,涵盖42个行业,累计标识注册量为超3000亿个,累计接入的企业节点数量26万多家,国家顶级节点日解析量超1.8亿次。
从上述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设定的“标识解析增强行动”任务已超额完成。工业互联网标识已实现从0到1的突破,正进入到从1到N的应用结合推广阶段。
最后,针对如何促进标识应用规模化的问题,李海花认为,一是政府应重视标识在特殊行业、高价值、绿色化等产品推广应用,通过监管、管理等方式推动标识规模化应用。二是要完善标识数据管理相关的服务机制,多方式打通标识背后的数据链,实现全要素、全产业链和全价值链的数据交互和流动。三是“新旧”标识替换,应提供公共服务和标识工具,为企业提供快速有效的标识接入和融通入口。与此同时,要深入到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和产业,提高标识应用的国民感知度。
iphone14卫星通信功能
责任编辑:王改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