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所说的一顿的时间,一盏茶的功夫都是有明确的时间的,不是我们现在所理解的一个大概的时间,古人吃饭讲究慢吞细嚼,而且礼仪较多,一顿饭的时间为半个时辰,按一天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两小时推算,,一顿饭的时间为一个小时,但现在生活节奏变快,省去了许多不必要的礼节,而且平常吃一顿饭花一小时也不科学,一小时一般饭菜都会变冷变凉,对人的身体不利。
最科学的吃法是,一口饭菜咀嚼大约十五至三十下左右,一顿饭的时间约为二十分钟到半小时,人的大脑接受到吃饱了的信号要经过15 -20分钟,如果吃得太快,在大脑接收到信号之前你就已经吃进过量的食物,而且每顿只吃七八分饱即可,过快过饱对身体非常有害,会导致各种疾病,如肥胖,肠胃病,老年痴呆症,癌症等。
有许多家长埋怨孩子一顿饭吃太久,按以上这个标准计算,可能是你吃太快,不是孩子吃太慢,当然这是单从时间的角度来说,其实孩子吃饭时间长大多是边吃边玩导致的,这个肯定也是不对的。
说完一顿饭,再来吃一盏茶,那么古人所说的一盏茶的功夫又是多长呢?
华为物联网模块
古人的时间概念是这样的,一年分十二月,一月分五周,一周分六日,一日有十二时辰,一时辰有四刻,一刻有三盏茶,一盏茶有两柱香,一柱香有五分,一分有六弹指,一弹指有十刹那,一刹那就是一秒钟。按这个标准计算,一盏茶的功夫就是十分钟。根据现在的情况,泡一杯茶的时间一般为大约五分钟,再用五分钟饮茶似乎也是这么回事。古人将茶称为养生之水,其保健作用就不用说了,饮茶虽然有利于健康但是空腹饮茶却对健康不利的,这个要注意了。
古人还常常用燃香来计算时间,根据这个标准算得的一柱香的时间是5分钟,而现在普遍认为一柱香的时间应为半小时,这个主要根据明清小说的一些表述推算而来。同样,根据一刹那为一秒,那么弹指一挥的时间就是十秒了。
另外,有一本佛教梵典《僧只律》对于时间又是这样描述的:
一刹那者为一念,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二十弹指为一罗预,二十罗预为一须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须臾。
根据这个说法,可以算出我们常说的一瞬间,弹指一挥,须臾,刹那的时间分别为:
一刹那=一念之间=0.018秒
一瞬间=0.36秒
弹指一挥=7.2秒
须臾=2880秒=48分钟
这个比前面的算法就快得多了,是不是修佛的人都感觉时间很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