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19日
中方第一次披露了
加勒万河谷冲突的细节
2020年6月15日
在中印西线加勒万河谷地区
印军违背与中方达成的共识
越线挑衅
在前出交涉和激烈冲突中
团长祁发宝身先士卒
身负重伤
营长陈红军
战士陈祥榕
突入重围营救
奋力反击
英勇牺牲
战士肖思远
王焯冉
战斗至生命最后一刻
“我们就是祖国的界碑,
脚下的每一寸土地,
都是祖国的领土。”
——摘自肖思远的战地日记
背景介绍
加勒万河谷有多重要?
1962年10月20日,中印边境西段自卫反击战打响,首战即在加勒万河谷和红山头地区展开。
加勒万河不长,全长87公里,发源于新疆和田县的萨木崇岭。
1981年,一支中国测绘部队来到这里,在主峰加勒万冈日峰(海拔6800米)北坡,发现了长达35公里的冰川。沿冰川而下的15公里河道里,分布有9个深达几十米的深潭,故名“九龙冲”。
芯片行业寒冬来了吗
这里是一片无人地带。历史上,只有来自新疆的商人翻越昆仑,穿越加勒万河谷,进入什约克河走廊,最后经克什米尔进入印度。
如今,商道断绝,两军对垒,剑拔弩张。如我军前出加勒万河谷,即可切断什约克河这条生命线,印军在中印西段的前进政策,顿成泡影。
阿克塞钦——
阿克赛钦战略位置极其重要——阿克赛钦位于中印交界西段,虽然高而贫瘠,但它是西藏和新疆的唯一陆地通道,更重要的是这里距离印度首都新德里大约500公里,战斗机一个俯冲就差不多到了,战时对印度威胁极大!
加勒万河发源于阿克赛钦、东西走向,在加勒万河口汇入北南走向的什约克河——
什约克河位于印控克什米尔,中印两国尚未划界,中国一直主张以什约克河为界,但印度坚决不同意——印度其实在胡搅蛮缠,什约克河所在的拉达克地区曾经是中国领土(当然控制力度很弱,因为当时看来价值不大。
这里45110平方公里、现在人口才26万),后来被英国殖民,英国在未得到清朝同意的情况下将拉达克地区划归克什米尔,印度以英国殖民者的继承者自居,认为拉达克地区是自己的。
总之拉达克地区曾短时间属于中国、控制力度很弱,英国殖民者强占后单方面划归克什米尔、传到了印度手里。而印度在此前的历史中从来没有统治过拉达克地区,因为历史上的印度是个地理概念,没有建立过大一统的国家。
如今印度不同意以什约克河划界的现实原因是河的上游有一个印度的战略支撑点道拉特别奥里迪、可以威胁阿克塞钦和巴控克什米尔——
由于什约克河两岸都是海拔六千米级别的高山,常年积雪、难以通行,所以道拉特别奥里迪的补给除了效率低下的空运,只能通过什约克河谷了。而加勒万河口我军距离什约克河最近的地方,而且刚好在什约克河中段,所以极其重要。
这样控制加勒万河口成了中印两军共同的目标。
我军的做法是在河口两侧的山上建立哨所、监视河口,合情合理、没有侵犯印度;印军的做法就很不地道,从河口钻入加勒万河谷、加大自己的安全系数,属于违规越界。
2020年6月15日中印两军的冲突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冲突发生后,中国一直低调处理、不愿意把事情搞大,八个月后才宣布我军伤亡情况。
然而这丝毫无损我军指战员的忠勇无畏,他们常年忍受着高原艰难的生活条件,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义无反顾地冲上去,同仇敌忾、救护战友。这种气势比印军不知道强了多少!
奥运冠军插画
现在的伊犁河谷分为内伊犁河谷和外伊犁河谷。
伊犁河谷最丰美的部分属中国领土,是内伊犁河谷,处在伊犁河上游,面积约5.64万平方公里。
外伊犁河谷巴尔喀什湖地区现属哈萨克斯坦,占据伊犁河中下游,河流穿过沙漠,流入巴尔喀什湖的东南边缘,形成约8000平方公里的大三角洲。
1.新疆粮仓
从地形图上看,伊犁河谷地处中亚内陆腹地,南北天山位于河谷两侧,北、东、南三面环山合围,形成了一个开口向西的V字形地形。
在伊犁河谷,南北天山阻隔了南边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热浪,也隔断了北边西伯利亚的寒流。
北大西洋的暖湿气流在西风带的长距离运输下,聚集在V型夹角里的河谷地带,形成充沛的降雨,诞生出这块“塞外江南”——伊犁河谷。
中国境内的伊犁地区耕地面积广,全境灌溉农田,土地肥沃,人工水渠纵横交错,属农业高产区,是新疆名副其实的粮仓。
2.必争之地
这里是文明的发源地,也是各种政权的必争之地。
伊犁自古就是我国多民族栖息之地,先秦时期是塞人牧地。
公元前60年,汉朝在新疆设立西域都护府,管理乌孙等国,伊犁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拉孜海拔多少米高度最高
隋唐时期伊犁为西突厥及回鹘地;元、明时期是蒙古诸王封地;明末清初成为准噶尔部游牧地。
清乾隆二十年,清朝平定准噶尔,统一新疆。
1762年,清政府在伊犁设伊犁将军,总管天山南北和巴尔喀什湖及帕米尔诸地,也就包括了伊犁河流域的全部领土。
这一时期的伊犁是新疆的中心。
清朝末年,肥美的伊犁被沙俄觊觎。
1864年,沙俄迫使清朝签订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了巴尔喀什湖以东44万平方公里领土,伊犁河被割出去一大半。
条约签署之后不到一年,阿古柏入侵新疆,沙俄趁火打劫,想要控制整个伊犁河谷。
1875年,63岁的陕甘总督左宗棠抬棺出发,率兵西征!
一年后,左宗棠不负重托,收复了除伊犁河外新疆全境。
新疆收复后,沙俄找各种理由拒绝归还伊犁,想要独占肥沃的河谷和丰富的水源。
面对沙俄的威胁,大清的底线是保有伊犁河上游,否则不惜一战。
1880年,左宗棠由肃州出发北上伊犁,为了收复伊犁,决定与沙俄血战到底。
最终沙俄妥协。1881年清使再赴俄,双方签署《中俄改订条约》,通过谈判收回部分伊犁河谷。
以清军兵威为后盾,1884年新疆开始设省,刘锦棠成为首任甘肃新疆巡抚,驻迪化(现在的乌鲁木齐)。
伊犁则从新疆中心变成了边防一线,新疆的伊犁时代结束。
3.战略意义
从整个亚欧大陆来看,伊犁河谷位于亚欧板块的中心位置。
这里有河流、有耕地、有牧场,牛羊遍野,牧马成群,粮产丰富,瓜果累累,实为聚宝之盆。
从战略上来看,伊犁河谷更是中国北疆和南疆沟通的桥梁。
如果伊犁河谷不在中国控制范围内,新疆南北因为天山和沙漠戈壁的地理阻隔,可能面临一分为二的局面。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如今G219国道和独库公路都穿过伊犁河谷,连接新疆南北,对南北疆的沟通和贸易往来意义重大。
独库公路横穿天山,又称为天山公路,数万人奋战10年才建成,2023年6月已通车。
独库公路是一条名副其实的景观大道,一天有四季。但受天山山区冬季降雪、结冰等自然因素影响,独库公路每年仅6-10月开放。
5G备考资源,随问随答,专题设计,优质课件,请扫码加入知识星球
推荐关注防失联纯地理知识公众号——谭老师讲地理
注:本文由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自各地理公众号等,一并致谢!若引用不当可以随时文末留言联系注明来源或删除,欢迎大家标注来源转载、文末点击分享、收藏、点赞、在看就是我们更新的动力!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