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信息化建设取得重要成就。三十五证合一,电子政务高效办事;电子信息产业从无到有,高端手机产量全球第一;电子商务遍地开花,家中买卖全球……信息化极大地方便了生活,给中原大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在信息化驱动跨越发展的时代,郑州航空港智能终端产业从“一颗苹果”起步,逐步汇聚产业动能,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智能终端制造基地。
智能手机港区造
“十二五”以来,在智能终端产业的带动下,河南省电子信息制造业快速增长。据省工信委数据,2016年全省电子信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为2010年的9倍,位居中部六省首位、全国第六位。2016年,航空港实验区手机产量达到2.58亿部,约占全球手机产量的七分之一,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智能终端(手机)制造基地。
2.58亿部手机中,非苹智能手机达到1.32亿部,首次超过苹果手机,为实验区打造全球智能手机生产基地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这背后,智能终端(手机)产业园功不可没。
智能终端(手机)产业园A区已于2014年1月正式开园,截至目前,已有39家智能手机相关企业入驻,其中26家已经投产。产业园B/C/D/E区也在加快建设,同时配套公共技术平台、会展中心、创客办公等多功能空间,未来可满足30家以上企业入驻,达产后年产智能终端硬件产品超过7000万部。
苹果11的边框多少钱
未来,这里将成为一座电子新城,厂房、办公楼、员工宿舍、专家公寓、健身中心一应俱全,集手机研发、产品设计、软件开发、整机制造、配件生产销售、物流、售后服务于一体的智能终端全产业链将在这里形成。
产业集聚效应显
围绕国务院批复确定的“国际航空物流中心、以航空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基地、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重要门户、现代航空都市、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五大战略定位,航空港实验区确定了“八大千亿级产业集聚”的工作重点。
园区内的手机生产线
iPhone12提前激活罚款20万
为推动实验区“产业升级、产城融合”的战略目标,兴港投资目前已启动产业园项目4个,总开发量约228万平方米,总投资额逾61亿元,累计完成投资7.57亿元。其中智能终端产业园一、二、三期已投入运营,39家企业已成功入住,四期拟于2017年内投入运营。
截至目前,已有中兴、酷派、天宇、微创等177家智能终端相关企业签约入驻航空港。在这些企业看来,航空港区的综合优势是他们前来投资的重要原因。交通方面,29条国际货运航线通达全球,“铁公机”多式联运节省了运输成本;产业方面,30平方公里的智能手机产业制造基地形成全产业链发展格局;政策方面,三十五证合一、出口退税资金池等为企业提供行政、融资支持……航空港区已经成为智能终端产业集聚的一片热土。
摩托罗拉moto e32
航田产业园效果图
智能终端制造产业的示范效应,同时也有力地带动了新兴产业在航空港的迅速集聚。除了以手机为代表的智能终端企业,实验区还迎来了UPS、顺丰、传化等多家航空物流企业,欧洲制造之窗、中瑞大宗产品交易中心、绿地会展城等多家商贸物流企业,菜鸟、唯品会等电商企业。以产业支撑区域发展,以枢纽和口岸引领对外开放,航空港实验区对全局的支撑引领作用正持续增强。
智慧产城引凤栖
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以及“中国制造2025”的推进,智能终端产业在商业模式及产品形态等方面都将呈现出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产业集群和跨界融合将成为智能终端产业必然的发展趋势。
板式冷却器结构图
航空大都市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孙天尧认为,要吸引更多高端企业落户,必须在加快完善硬件基础设施的同时,加快构建良好的发展软环境。对于定位国际航空大都市的航空港实验区来说,其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都需要与国际接轨。
软环境包括方方面面,比如城市文化内涵、思想认识、制度建设、行政效率、生态环境等。良好的软环境,是生产要素聚集的洼地、人才向往的高地。“好的骨架要有好的内容填充才能相得益彰,才能形成吸引力”,因此,建设一个与智能产业发展相匹配的智慧城市是实现“产业升级、产城融合”战略目标的必然道路。
航田创客办公区
如今的智能终端(手机)产业园,正成为集工作、生活、娱乐、消费于一体的智慧产城。伴随着实验区智能终端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凸显,未来必将有更多优质的手机制造企业项目落户港区。实验区也将一如既往发挥综合优势,继续发挥智能终端产业这一“金名片”对实验区经济的带动作用。
来源:兴港投资据河南日报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