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早有关苹果公司的新闻又霸占了各大IT新闻的头条,不过这次不是iPhone新品发布,而是更为劲爆的消息:苹果2016财年第二财季营收同比下滑13%,净利润下滑22%!这是苹果公司营收自2003年以来首次出现下滑,同时其iPhone销售量更是自该公司推出这种智能手机以来首次出现下降。
★
持续13年的营收神话就此中断
北京时间4月27日凌晨,苹果公司发布了2016财年第二财季财报。报告显示,苹果公司第二财季营收为505.5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580.10亿美元下滑13%;净利润为105.1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35.69亿美元下滑22%,苹果保持了13年来的营收神话就此中断。
★
这双双下滑的壮观情景对于苹果全球手机的霸主地位来说非常不利,只是其下滑的数据还有更多。同样,苹果公司在这一财季的iPhone销量同样走跌,苹果公司第二财季共售出403万台Mac,比去年同期的456万台下滑24%;共售出5119万部iPhone,比年同期的6117万部下滑32%;iPhone的营收为328.5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40.282亿美元下滑18%;共售出1025万部iPad,比去年同期的1262万台下滑36%。
另外,财报显示,苹果公司第二财季运营利润为139.87亿美元,低于去年同期的182.78亿美元。苹果公司第二财季营收为505.5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580.10亿美元下滑13%,其中国际销售额所占比例为67%。苹果公司第二财季毛利率为39.4%,低于去年同期的40.8%。
iPhone销量(注:图中为自然季度,非财季。单位:百万台)
苹果公司第二财季业绩未能达到华尔街分析师此前预期。汤森路透调查显示,分析师此前预计苹果公司第二财季每股收益为2美元,营收为519.7亿美元。很多分析师以及国内竞争对手认为,今年苹果公司的辉煌时刻可能将不再,iPhone 6s以及iPhone SE的推出被认为是其创新能力不足的表现,对于整个智能手机市场的引领作用已经今非昔比。分析师对于今年9月份苹果发布的iPhone 7预期同样不是非常乐观。
受此影响,苹果股价当日遭遇滑铁卢,盘后交易每股下跌8.00美元,整体跌幅7.67%,最终报收于每股96.35美元,市值蒸发超过 400 亿美元。
IPhone 和中国地区两大赚钱引擎哑火
在该季度中,过去的两大增长“引擎”:iPhone和中国地区,双双熄火,iPhone的销售收入出现了近20%的下滑,在大中华地区的销售收入则出现了26%的大幅减少。
苹果过于依赖iPhone销售的商业模式为上一季度的财报埋下隐患。作为苹果最成功的产品,来自iPhone的收入占到苹果总收入的三分之二,iPhone的销量情况无疑将直接影响到苹果的整体财务状况。
外界对于苹果iPhone的兴奋度较过去大大降低是不争的事实,在iPhone7正式亮相之前,苹果仍处在这样“青黄不接”的尴尬境地。苹果的其他产品,无论是Mac电脑还是iPad平板,抑或是苹果手表,都无法填补iPhone销量减少所带来的营收下滑。
一
按地区划分:
airpods镌刻表情
苹果公司第二财季美洲部门营收为190.9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213.16亿美元下滑10%;
欧洲部门营收为115.3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22.04亿美元下滑5%;
大中华区营收为124.8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68.23亿美元下滑26%;
日本部门营收为42.8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34.57亿美元增长24%;
网易云音乐app官网
亚太其他地区营收为31.5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42.10亿美元下滑25%。
如此可见,近年来一直作为苹果业绩增长主要驱动力的中国市场,在该季度中也出现了显著下滑。根据财报,该季度中,苹果在大中华地区实现营业收入124.8亿美元,同比下滑26%,环比下滑32%。
而去年同期,苹果来自大中华区的营收同比增长71%。去年iPhone 6在中国上市引发热潮,然而iPhone 6S却并不叫座。根据财报显示,6S的升级率虽然勉强超过了5S,但却远不能与6相提并论。
库克称,即使中国经济增长不可能像不久的过去那样强劲,但已经企稳。他说: “不像一年前或一年半前,中国经济是你背后的一股强风,但目前仍然表现不错。”
实际上,除了日本市场外,美国、欧洲等其他主要市场均出现同比下滑。令人焦虑的是,除了iPhone销量在大幅度下跌,iPad、Mac等其它硬件没有补上这个空缺:iPad连续第9个季度销量走跌,Mac在全球PC下滑10%的大背景下表现更糟。
中国卖给印度的手机
虽然销量同比下跌了16.3%,但CEO蒂姆·库克还是坚持认为,尽管现有iPhone升级率会受到iPhone 6影响,但苹果在吸引Android用户倒戈方面正在做的更好。自去年10月至今的半年里,放弃Android系统选择iOS系统的用户总量创下了历史新高。与此同时,鉴于SE的销量并未被计入在内且其定价属于中等偏下,库克认为,应保持对SE在印度等发展中国家长期销量的乐观态度。
“
业绩同比下滑将继续 神坛地位摇摇欲坠
让外界担忧的消息是,苹果作为一家硬件公司,过去所维持的难以置信的高盈利水平在未来也将不可持续。随着iPhone SE这样的低售价手机的上市,苹果未来的盈利能力也大受影响,预计下个季度毛利率将由目前的39.4%下滑至37%。
伴随着今天的这份财报,苹果还公布了对目前季度的业绩预期:营业收入为410亿至430亿美元,低于分析师给出的473亿美元的平均估计值,该预期也低于去年同期苹果实现的496亿美元的收入。就是说,接下来我们将看到苹果业绩每季度同比下滑的情况仍将持续。
除了销售下滑外,苹果还将面对一个尴尬的事实:未来的盈利能力将下降。目前苹果的毛利率依然维持在39.4%的高位,但预计下个季度毛利率将下滑至37.5%到38%,主要受到苹果最新低端产品iPhone SE的影响。在上个季度中,iPhone平均售价为641美元,低于此前分析师预期的658美元。
从为股东带来最大回报的角度来说,苹果宣布了继续扩大其分红和股票回购计划:苹果宣布将该计划延长一年至2018年3月,总金额增加500亿至2500亿美元。从2012年开始该计划至3月份,苹果总共花费了1630亿美元。
但分红和股票回购计划都不是长久之计,对于这家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来说,创新是解决目前困境的唯一办法。但遗憾的是,在消费者对苹果的产品已经出现审美疲劳和兴趣减少之时,苹果还是没能拿出外界所期待的划时代的新产品,苹果手表遗憾地未能成功接棒iPhone,无人驾驶汽车、虚拟现实等产品还遥遥无期,唯一短期内值得期待的下一代全新iPhone产品:iPhone 7,就目前有限的信息来看,似乎也缺乏真正让外界眼前一亮的兴奋点。
”
这份财报不仅让外界看到苹果神话般业绩的终结,更是给苹果敲响了警钟:过去几年过度依靠iPhone、缺乏新产品创新的模式已经不可持续,苹果沦为大众消费品牌应该不是人们所愿意看到的。
回过头来看,苹果过去两年赚钱实在太容易,大屏iPhone的推出将苹果业绩推上了一个新的高点,但疯狂赚钱的同时,对新产品研发力度的不足,则为今天的这份“难看”的财报埋下了隐患。
这份财报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苹果近年来依靠iPhone在全球范围内的广受欢迎获得业绩大幅增长的模式已经不可持续了,创新是破解这一困境的唯一办法。
然而无人驾驶汽车、虚拟现实等外界在热传的苹果正在研发的产品,似乎依然遥不可及,短期内唯一值得外界期待的,或许是苹果即将于今年秋季发布的最新一代iPhone产品:iPhone 7,但将公司短期的业绩命运全押在这一款产品上,似乎是一个风险很大的情况,况且从目前获知的一些有限信息来看,iPhone 7似乎也没有太多的兴奋点。
艾媒君重要分享!!!
1.【融通数据·颠覆营销丨2016中国(第五届)大数据与移动广告营销大会】将于6月25日在广州南丰朗豪酒店举办。大会将以融通数据·颠覆营销为主题,设置6大论坛,解读在大数据背景下移动广告营销的聚焦热点和发展趋势,深入探讨移动广告营销将面临的机会与博弈,做这股颠覆革新浪潮中的弄潮儿。
智能手环市场分析报告
报名入口:https://www.hdb.com/party/5letu-PCFind.html?view=2
2.【国内首部基于地方省份的“互联网+”综合性分析报告《2015广东省“互联网+”现状及发展大数据分析报告》新鲜出炉】该报告由艾媒咨询主笔,全面、客观地反映了广东省推动“互联网+”国家战略的一系列行动,进一步夯实了广东省“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发展地位。该报告经过广东省委宣传部长慎海雄三次研读批示并给予高度评价,并由国家网信办信息化发展局局长徐愈,广东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黄斌亲自做序。请查看公众号的“艾媒商城”进行购买!
3.【微信订阅号:创投先锋(ID:chuangtouxianfeng)】
凝聚互联网创业的新锐思想,关注创业者命运的客观报道。
4.【微信订阅号:艾媒网(ID:aimeiwang2016)】
艾媒网依托于艾媒咨询蓬勃发展,是移动互联网时代重要的科技创投类网站,并将是与虎嗅、钛媒体、雷锋网等垂直类媒体齐名的科技创投类网站。
新版艾媒网入口:https://www.iimedia.cn/
纯干货都在这里!!
艾媒咨询简介iiMedia Research Group(艾媒咨询集团)全球领先的移动互联网第三方数据挖掘与整合营销机构,中国第一家专注于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在线教育、移动医疗、可穿戴设备以及互联网金融、AR、VR等产业研究的权威机构。核心业务包括:数据挖掘与整合营销、投融资顾问、移动数据监测、企业转型顾问以及会议展览营销服务等几大类型。
微信订阅号:艾媒咨询(iiMediaResearch)
覆盖100万用户群体,专注移动互联网行业干货,为您速递最新的热点行业深度分析、投资方向。
艾媒君期待您的投稿:
投稿邮箱 :news@iimed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