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汽车it热点

我们真的需要无人驾驶汽车吗?_以后都是无人驾驶汽车吗

发布时间:2022-07-13 16:34:00  来源:互联网     背景:
什么样的人需要无人驾驶汽车

  估计谁也没有想到,今年春天美国Uber公司无人驾驶汽车在亚利桑那州撞人致死事件,会成为无人驾驶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分界线。这是全球无人驾驶汽车首例致人死亡事故,它彻底打破了无人驾驶绝对安全的神话。

  据美国加州《圣何塞信使新闻报》(The Mercury News)3月30日的报道,本来美国加州准备在4月2日全面开放完全无人驾驶汽车上路测试。但到目前为止,加州近50家无人驾驶企业中,没有一家申请相关许可。

  美国加州作为无人驾驶行业的“圣地”,其相关政策开放程度、配套硬件设施均处在行业首位。加州车辆管理局(DMV)本来希望通过允许完全无人驾驶汽车上路测试,达成无人驾驶技术的重大飞跃,但这项计划无疑已经落空。各大无人驾驶车企,都开始趋向保守。

什么样的人需要无人驾驶汽车

  之前,全球对无人驾驶汽车可以说趋之若鹜。它不仅是未来汽车发展的一种方向,也意味着一个即将开启的万亿级市场。全球大名鼎鼎的谷歌、通用、丰田、Uber等,中国大名鼎鼎的百度、上汽、蔚来汽车等传统企业与新兴企业,都斥巨资进行开发;北京、上海、深圳、重庆等地也纷纷开放测试道路,颁发测试牌照……。这次Uber的事故会不会让这种狂热开始降温?还是会让人起疑:无人驾驶汽车看起来很好,但

  困境:我们面临的交通死局

  四十年改革开放后,面对数量日益庞大的私家车,我们忽然发现掉进了一个困境之中:未来的交通,在传统管理模式之下,将是一个无解的死局!我们现在一切管理交通措施的总和,只能延缓死局的出现!未来的交通,若用传统方式管理,无论如何推演,结局就是无解!

  富裕之后,国人与生俱来的基本权利一定体现在拥有私家车上。而越来越低的车价与越来越好的汽车双向推进,使我们不仅成为全球汽车第一生产大国,也成为全球第一消费大国。汽车拥有量快速增长,直接导致恶性循环的开始:车多,路就会显得少,停车就困难,开车就拥堵;城市管理者面对天天增长的车辆开始限购、限行、提高城区停车收费,计划收拥堵费,却使人越来越离不开车,购车欲望越来越强,违规停车越来越多,交通状况越来越差……

无人驾驶汽车真的不需要人驾驶吗?

  这种死局出现的根本原因是汽车数量的不可控增长。相对于汽车数量的增长,道路是永远不够的,停车场是永远建不完的,交通管理是永远跟不上的!而要命的是,这一切才刚刚开始:中国目前汽车保有量才不到3亿辆,若达到欧美水平,至少要10亿辆以上!

  现在,我们可以逐个分析破解这个死局的现有方法,它们第一关乎“车”;第二关乎“道路”;第三关乎“停车”。但分析完之后,你会更加相信,这将是一个无解的死局!

  第一个路径:车

  方法之一:买车不用车。这是日本国民典型的做法,基本上只在周末才用车,平时上班公交出行。这种高度自觉与自律的方式,在国内根本行不通!

超级马里奥卡片

  方法之二:买车不让用车。这是目前部分城市的做法,以北京为甚。通过限号限行等措施,减少城市拥堵。极端之处,是连车都不让买,通过摇号或车牌拍卖,控制汽车拥有量的过快增长。其结果是外地牌照车大量入城,用游击战术用车,城市拥堵没有缓解,只是延缓了交通崩溃的到来。

  方法之三:提高用车成本。这是目前已经大面积实施的做法,先是购车税费调整,后是停车费涨价,未来考虑的是收拥堵费。立足于通过经济手段,遏制汽车保有量的过快增长。其中典型是香港,超贵停车位和超高汽油费,将香港普通市民拥有汽车的兴趣降至冰点,尽管车价全球最低,但私家车拥有率一直很低。

  以上三种做法,基本上属于非人性管理方式。无论是买车不用车还是买车不让用车,都是对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而无可奈何的香港模式,作为我们汽车消费的未来,恐怕会有被阉割的嫌疑,这正常吗?

  第二个路径:道路

  解决城市交通死局的第二个路径,是对城市道路系统的改造和升级,体现为上天入地的多重努力:封闭化、立体化、地下化、轨道化;通过建设快速路缓解交通拥堵,但并没有彻底解困,其原因就在于,路永远是不够的!

  方法之一:旧路改造。伴随旧城改造,城市旧路也在改造,留下的改造不了的老城区纷纷变成了步行街和单行道。随着城市建设高潮期结束,对城市旧路的改造也就开始停滞。

  方法之二:新修道路。城市新修道路,往往跟随着城市新区的建设步伐。城市道路上天(高架路)和入地(地铁)目前已成趋势。但未来城市新建道路的问题,不关乎技术,而关乎财政。新修道路上天入地的高昂成本,是经济增长速度降下来后的城市经济无法负担的,也是一个无解的未来。

  方法之三:提升效率。未来解决城市交通难题,从道路这个层面,轨道化、快速路、潮汐路和交通管理智能化会是一个根本方向。其基本出发点,就是在道路有限的前提下,通过提高通行效率,解决交通拥堵。但这样必须有一个前提,就是通行车辆不能无限增长,否则,同样是一个死局!

荣耀x20新品发布会

  第三个路径:停车

  根据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车与停车位的比例应该在1:1.2左右,即停车位数量略微大于汽车数量。但在中国,这一比例基本处于1:0.5左右。城市中的私家车一旦形成气候,则停车位就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唯一的解决方式就是乱停车!

无人驾驶汽车真的能实现吗

  停车的难题,成为我们面临的交通死局的重要部分。在城市地价越来越昂贵的今天,停车的艰难和停车管理的无序,加重了交通秩序的混乱!在北京,业主在小区之外乱停车,可以说是家常便饭;学校门口和医院门口等场所,屡屡发生无法无天乱停车的事情。

中国移动视频彩铃制作

华硕无畏15 OLED屏

  目前,城市停车位的管理,多数城市是一笔糊涂帐。解决停车难题,在存量管理上难题很多;在增量管理方面,也困难很多,主要是建停车场需要巨量的投资。这种巨量投资国家是负担不起的,而社会投资的跟进也不是简单的事情,不是国家或地方出台若干鼓励社会投资建设停车场的政策就可以见效的。总结这些年摸索的经验,各种解决办法都有瓶颈。

百家号百万阅读多少钱

2020手机市场调查分析

  方法之一:建停车场。新建停车场,以补早先停车场建设不足的矛盾,基本上是不可能的。除了新建小区可强制建配套停车场外,旧城区的停车场和停车位的增加,基本上靠存量停车位的梳理,略有增长就很好了,基本上不能解决问题。

  方法之二:立体车库。在停车位稀缺的情况下,对旧停车场的改造,建立体车库是一种方法,但同样面临天花板低的问题。

  方法之三:修停车楼。由此看来,用新方法、新设计建停车楼就成为一个好的路径。但问题关键是郊区建停车楼是一个好办法;而城区建停车楼投资就十分巨大。当一个城市地价,每平米楼板价都在十万、甚至几十万以上的时候,这个停车楼该如何建?又如何能收回投资呢?

  由此,解决停车难就会出现悖论式的解决路径:从根本上讲,目前的交通死局,解决之道就是不停车!若不停车,就需要车不停在跑;不跑的时候,还不能停在城市中心区,以减少城市中心区停车的需求。如此奇葩的解决路径,只能在未来智能交通的场景下,才可以实现。

  解铃:未来的智能交通

  面对如此死局,唯一的出路就在于:在不断扩大通勤总量和活动范围的前提下,减少汽车拥有量。这简直就是一种悖论!对于现代人来讲,无论未来科技如何发展,通勤总量不会降低,活动范围会越来越大。汽车可解决100公里范围的通勤,高铁可解决500公里范围的通勤,飞机(或飞行汽车)可解决1000公里范围的通勤。未来通讯技术再先进,都替代不了人们的面对面交流。所以,任何想降低通勤频率和人类活动范围的想法都是错误的幻想,只能另辟蹊径。对于未来交通来讲,减少汽车拥有量是解决交通死局的唯一路径。因此也就演化出两种路径:第一种提高道路使用效率;第二种是提高交通工具使用效率。

  人类城市的面积是有限的,针对第一种路径,人们发明了地铁、轨道交通、高架路、快行线,“上天入地”的结果是,在北上广深这类大城市,人们开始碰到道路的极限。针对第二种路径,是要不断提高交通工具的使用效率。但现实情况是,地铁公交在高峰期是高效的,在低锋期是闲置的,成本高昂且舒适度低;小汽车在高峰期是低效的,舒适度虽高但成本高昂,其实是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为什么要无人驾驶汽车

  出现以上这种情况,是人类不可避免的潮汐式生活方式所决定的。所谓潮汐式生活方式,一方面是体现在时间上的淡与旺:在过去是圣诞节、春节、长假、狂欢节、演出、会议等等;在现在则是“双11”,“6.28”等人造节日和突发事件;另一方面是体现在空间上的聚与散:在日常是人流依时节与事件的汇聚与流动,在长期则是超级大型城市的诞生,众多人口聚集在面积不大的地理空间之中。

  这种潮汐式生活方式体现在交通上,日常表现为早高峰和晚高峰;周期性的是春节、长假、节日等等;突发性的是气候变化、人造节日、会议演出等等,阵发性地考验交通系统的极限。因此,未来的交通系统的长期任务,就是不停地提高极限阈值,永远面对挑战。

  在全球互联网高度互联,一句话、一个眼神都可以成为突发事件源头的今天,这种潮汐式生活方式将表现为生活常态。在任何系统和生态范围内,想把这种潮涨潮落抹平,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将决定未来的交通,永远是一种次优状态,永远不会让人满意。

  在认清这个残酷的现实之后,按照减少汽车保有量的根本性思路,才能破除目前的交通困局——减少了汽车保有量,智能交通管理下的道路通行率才会成倍提高;停车场才够用,停车难才会解决。在解决了拥堵,解决了停车难之后,开车的体验才会好,环保、节能、低碳等更高大的目标才有可能实现。而减少了汽车保有量需要的三个靶向目标:第一是干掉私家车;第二是干掉红绿灯;第三是干掉司机!

  第一个靶向目标:干掉私家车?

  先说第一个目标。私家车对于未来的交通体系来讲,是一种最不经济的选项。自从老福特把汽车由贵族独享变成大众消费之后,整个世界都被架在了车轮之上。未来,不是不让拥有私家车,而是应该像共享单车消灭“私家自行车”一样,人们没有必要拥有私家车。私家车退缩到一个小而专的范围里,成为少数驾驶爱好者的大玩具,而不是大多数人的通勤工具。未来私家车典型的应用场景应该在赛车场,成为节假日休闲寻刺激的工具,富人炫耀的手段等。但干掉私家车的过程应该是去行政化的、自然演化的过程,是人们自愿选择而非强迫的结果。

  第二个靶向目标:干掉红绿灯?

  接下来我们再说第二个目标。对于通行道路来讲,红绿灯的出现是一种无奈的结果,它大大延缓车辆通行的速度。没有红绿灯,道路的通行效率将提升若干倍。我们现在已经开始了消灭红绿灯的进程,就是高架、环路和封闭路。但我们不能把城市里所有的道路都架起来,未来只能在传统的路面上消除红绿灯,这在目前的管理手段下是不能完成的,它只能在未来,交通管理智能化、数字化、物联网和车联网高度发达,自动驾驶成熟的前提下,才可以实现。

微软 亚马逊 云计算

  第三个靶向目标:干掉司机?

  最后,是我们的终极目标,干掉司机,无人自动驾驶,彻底解放驾驶车辆对人的束缚。其实,无人驾驶的前提条件,就是有人驾驶能力不逮。可以设想,在未来智能交通情景之下,超高速行驶的汽车,大量路况信息的处理,不断变化的最优路线的规划等等,已经超出驾驶人员操控的能力。而低事故率甚至无事故,无疲劳驾驶,无酒驾醉驾,以及照顾无驾驶能力的老人和儿童,都需要完善的无人驾驶技术。

全国电子病历系统

  答案:未来我们真的需要无人驾驶汽车

  现在,未来交通的场景,已经可以清晰地设计出来。其核心就是无人驾驶!围绕着无人驾驶的是物联网、车联网、5G-6G-7G、大数据、AI等等新技术的综合,智慧交通将使汽车保有量降到目前峰值的三分之一,共享汽车、电动汽车、无人驾驶将彻底改变目前的交通生态,交通将舒适、高效、环保、节能,人类的活动半径会越来越大……

以后是不是都是无人驾驶汽车了呢

  未来交通场景之一:出行不需要私家车?

  未来,地铁、公交车和出租车都将无人驾驶化。人们出行不再需要私家车。多种交通工具会有效连接。城市车辆在智能交通系统管理下统一运营、管理、维护,出行成本低于拥有私家车时代,通勤时间被节省到系统的极限,没有驾驶的束缚,通勤过程中的时间被彻底解放,重新利用,汽车本身就会成为一种智能化的交流工具。

  未来交通场景之二:路上不再要红绿灯?

  未来,在道路布满传感器,车联网使车与车的通信方便快捷之后,物联网将使红绿灯被完全替代。这种替代的极致场景,将会是一个极其震撼的场面:未来的无人驾驶汽车,若是像现在的测试车这样,慢悠悠地在路上行驶,小心谨慎不要出安全事故,也就太小儿科了!未来的无人驾驶可能不能绝对避免安全事故,但一定是高效行驶,越开越快,过路口都不需要红绿灯指挥。车与车之间通过车联网避免碰撞,通过算法规划最优路线避免拥堵,在路口通过计算高速鱼贯而过,互不打扰。试想一下,若目前的红绿灯路口,车辆以平均70公里的时速不间断高速通过,还会发生交通拥堵吗?

  未来交通场景之三:驾驶超出人类能力?

  由此,未来的交通,其极致景象是汽车以平均70公里甚至更高的时速,不间断在城市道路网中飞奔:不仅车和车几乎不发生碰撞和安全事故,整个交通系统也通畅高效。驾驶将超出人类能力,完全交给自动驾驶。为此,人与车的关系将彻底改变,不仅会将人类从繁琐的驾驶中解放出来,车的功能也会发生巨变。车厢本身就会成为一个流动的中心。人们可以在车内会客、开会、购物、看电影、听音乐、休息、学习,车成为多用空间,交通和通勤也就不会成为问题,上面所谈的交通死局,也将从根本上找到解决之路。

  未来交通场景之四:未来汽车请飞起来!

  在解决了以上问题之后,交通系统不断升级和迭代的结果,是在未来的某一天,道路本身也会成为一种束缚,也会面临通过能力的极限,未来的汽车就会选择飞起来!现在我们已经开始研究飞行汽车,在未来,城市的道路都有可能成为飞行汽车的附属跑道和链接线,现在的汽车都会被替代掉。这种现实已经可以从飞行汽车的不断曝光明确地判断出来,我们现在是否应该为李书福收购美国的飞行汽车公司鼓掌呢?

为什么要无人驾驶汽车

  在并不遥远的未来,我们真的需要无人驾驶汽车。Uber公司无人驾驶汽车撞人致死事件,只能说明他们研发和管理水平的低下,并不能影响无人驾驶的未来。无人驾驶并不是一个关于解放驾驶人的技术,也不仅仅是未来汽车的一种技术,而是关乎未来整个交通系统变革,从而带动未来生活方式变革的大趋势。在未来城市里,不仅市内交通工具是无人驾驶的,未来的高铁、民航、太空旅行都可能是无人驾驶的,无人驾驶是一种大趋势,现在真的可以反问一句话了:人为什么非要驾驶呢?不能去干点更有创造性的事情吗?!


返回网站首页

本文评论
广汽内循环,埃安是虚胖?
在汽车圈,华为和宁德时代就像两个“股价加速器”。几乎每一家汽车企业都想站在他们的光环之下,更想捧着这两家企业,以获得更好的技术支持和供应链资源。但如今却有一家车企,却多...
日期:12-23
买辆电车每个月能躺赚两千,什么技术路子这么野?_一辆电动车如何赚钱
前段时间,欧洲缺电,闹出一大摊子破事。为了吓唬大家少用电,德国副总理跑出来呼吁:少洗澡,多工作。人们悲观地说着:要么饿死,要么冻死。然而,就在大家都为了能源焦头烂额的时候。却有...
日期:10-20
沃尔沃召回超4千辆插混车:全部更换整车电池包(沃尔沃轻混电池更换时间及价格)
日前,沃尔沃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决定自2022年9月30日起召回以下车辆,共计4720辆。涉及车辆全为插混车型,包括2019年6月4日至2021年3月8日生产的进口XC90;201...
日期:10-13
广汽本田新电动车工厂计划于2024年投产,年产能12万辆_广汽本田新能源工厂
  本田中国官微消息,日前,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宣布,其全新电动车工厂项目正在推进,新工厂计划于2024年投产。该工厂位于广汽Honda广州开发区工厂厂区内,占地面积为40万㎡,2024...
日期:07-14
比亚迪DM-i再外放 东风小康全新SUV申报:油耗低至1.35升_比亚迪宋max新能源油耗
  比亚迪目前热销,与其独家的DM-i超级混动和刀片电池等密不可分。  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已经将DM-i和刀片电池供应给了其他厂家和产品,比如创维ET-i就是首款搭载DM-i混动系...
日期:10-15
小鹏汽车未来车型_小鹏汽车:第四款 SUV 将于明年推出,正在开发一个全新平台
  6 月 24 日消息 港交所文件显示,小鹏汽车已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小鹏汽车在招股书中提到,计划在 2021 年第三季度末开始交付 G3 的中期改款版 G3i,并计划在 2022 年推出其...
日期:07-14
马斯克称不看好飞行汽车:没准哪天会掉下来(马斯克 飞行器)
最近几年,不只是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很火,连飞行汽车这种以前只在科幻片能见到的产品都被生产出来了,而且被一些人认为是未来趋势。国内的小鹏汽车也一直在持续专研,产品已经几...
日期:11-16
这六点一定要牢记  公安部发布中秋节道路交通安全预警(公安部交管局发布节日交通安全预警)
  中秋节假期即将来临,公安部对近三年中秋节假期道路交通事故进行了分析,并向社会公众发出道路交通安全预警提示。从近三年中秋节假期道路交通事故情况看,主要有以下特点。b...
日期:09-12
大众将推出新入门级电动汽车(大众首款纯电动汽车)
  5月6日消息,近期,大众官方宣布将推出更加入门级的电动汽车,并将于2025年在西班牙生产。  作为大众集团100亿欧元巨额投资计划的一部分,大众集团规划在MEBEV平台上推出三款...
日期:09-06
通用汽车旗下Cruise将在美国两座城市提供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cruise无人驾驶公司)
  北京时间9月13日早间消息,据报道,当地时间周一,通用汽车旗下自动驾驶技术公司Cruise首席执行官凯尔·沃格特(Kyle Vogt)表示,该公司计划在90天内将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拓展...
日期:09-13
东风风光汽车自主品牌重磅亮相 一款高质价比的SUV(东风风光是什么牌子的车)
  购买新车,人们对车的需求无非是外观美、空间大、配置高、动力强。作为一款品质无忧的SUV,东风风光580★星版恰好就是这么一款高质价比的SUV。凭借优异的产品品质,东风风光5...
日期:07-14
特斯拉官宣降价后 福特电马“舍命”跟进:最多便宜近3万_特斯拉那款车降价了
特斯拉中国官宣降价后,第一个真正意义上跟进降价的车企出现了。智能手表为什么贵10月31日消息,长安福特官方宣布,旗下福特电马Mustang Mach-E将于今日起正式降价,全系降价幅度在...
日期:11-04
被硅谷冲击:传统汽车制造企业试图转型成服务提供商_汽车硅谷是什么
  导语:美国《华尔街日报》近日发表文章称,在Uber等共享出行企业和无人驾驶技术的压力下,传统汽车制造商危机四伏,通用、丰田等企业纷纷试图转型,将自己从工业企业转型为软件和...
日期:04-25
Jeep败走中国:广汽菲克正式广汽菲克申请破产_广汽菲克退出中国市场对Jeep有什么影响
11月4日消息,据天眼查APP显示,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新增一则破产审查案件,申请人为该公司,经办法院为湖南省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据此前消息,广汽菲克、广汽集团和Stel...
日期:11-14
福特中国确认:宁德时代成为其动力电池供应商
  12 月 7 日消息,福特汽车此前宣布电动化转型,计划到 2023 年将全球电动汽车的产能增加到 60 万辆,成为第二大制造商。小米手机一秒售罄百度公司总裁李彦宏  据财联社消息...
日期:07-14
蔚来打通粤东海滨线充换电网络:全线共设 12 座站点
  11 月 8 日消息,今日蔚来宣布正式打通粤东海滨线充换电网络。全线共设 12 座站点,包括 6 座蔚来第二代换电站、1 座超充站和 5 座目的地充电站。打开夸克搜索长城氢燃料汽...
日期:07-14
上海 车展 特斯拉_售价上百万!特斯拉Model S将亮相上海进博会:马上开卖?
10月31日消息,近日,特斯拉官方宣布,将在11月5日开幕的上海进博会上发布全新Model S/X Plaid车型。据悉,特斯拉Model S/X Plaid已在海外上市交付了一年多,此次在国内亮相,意味着其...
日期:11-04
宝马电动汽车计划_加速布局!宝马预计2023年全球交付电动汽车40万辆
在绿色低碳的潮流下,全球汽车电动化转型继续加速。随着全球电动汽车的渗透率稳步提升,各大车企纷纷加速布局电动汽车领域,抢占市常国际能源署(IEA)表示,电动汽车销量在2022年将...
日期:10-02
极为尊贵!通用官宣:凯迪拉克Celestiq纯电车将为手工打造_凯迪拉克纯电概念车
  一般来说,由手工打造的汽车要比出自流水线的产品更为“尊贵”,常见于各种奢华汽车品牌,如劳斯莱斯车型身上的“金腰线”就是经由大师手工绘制而成的。  近日消息,通用汽车...
日期:05-15
陶氏全球CEO菲特林会见华人运通董事长丁磊 全新高强度、轻量化材料将首次应用于新能源量产车
  【2019年1月11日】日前,世界500强企业陶氏化学全球CEO吉姆·菲特林(Jim Fitterling)拜访了华人运通上海运营中心,并会见董事长兼CEO丁磊。据悉,这也是菲特林此次来华访问的...
日期: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