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汽车it热点

特斯拉的傲慢,终于要付出代价了吗?_特斯拉傲慢回应

发布时间:2023-03-07 15:14:45  来源:互联网     背景:

新能源车全球霸主特斯拉再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2月17日报道,因为全自动驾驶系统存在安全隐患,特斯拉在美国申请召回超过36万辆全自动驾驶车辆。就在报道发布的同一天,浙江温州瑞安特斯拉当街“失控狂飙”,造成一死一伤的惨剧。

两起事件导致特斯拉的股价大跌,事发当日股价下跌5.69%,一天内市值蒸发了38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653亿元)。特斯拉股价较2021年11月414.50美元的高点,惨遭腰斩。

这两起隔着太平洋的事件,因为特斯拉引发关联,两起事件也引发了众多投资者关注,这对刚刚才从低谷中走出的特斯拉来说会带来怎样的打击?

召回不是偶发事件

特斯拉面对车辆安全问题的指责,一贯比较傲慢,马斯克甚至炒掉了美国本土的公关团队,对外界指责置若罔闻,讳疾忌医的特斯拉终于迎来了大危机。

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2月16日发布公告称,特斯拉申请召回362758辆电动汽车,这些都是配备辅助驾驶软件即(俗称自动驾驶功能)的电动汽车,本次召回是因为这些电动汽车存在潜在的碰撞风险。该软件是全自动驾驶测试版或FSD测试版(FSD Beta)。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网站上的通知显示,FSD Beta系统可能会导致交通事故。

公告显示,这次召回的车辆涵盖时间非常之广,从2016年至2023年的Model S和Model X,2017年至2023年的Model 3,到2020年至2023年的Model Y,这些车型都已经安装了辅助驾驶软件或正在安装辅助驾驶软件FSD Beta。 基于该系统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特斯拉不得不进行一次紧急召回。

这并不是特斯拉首次因为辅助驾驶存在安全隐患进行召回,在2021年6月,特斯拉就在中国市场一次性召回了28万辆因辅助驾驶存在安全问题的车辆。

但一贯傲慢的特斯拉并不承认这次召回和刹车失灵有关,坚称“目前从未发生任何一起刹车失灵事件,也未收到任何因此情况导致的碰撞或受伤案例。”,同时特斯拉在公告中还强调中国制造的Model 3、Model Y均不存在刹车失灵的相关问题。

特斯拉的傲慢与偏见

生鲜电商的竞争力

BT财经梳理发现,仅在2021年上半年,特斯拉就发起了4次召回,分别是当年2月,因嵌入式多媒体存储卡故障,导致中控屏幕无法正常使用,特斯拉申请召回1.35万辆Model S和Model X。 几乎是同时间,德国汽车管理局宣布,因成型不良,特斯拉须在全球召回约1.23万辆Model X; 2021年5月,特斯拉某些车型制动钳螺栓固定可能没有达到技术要求,召回了部分Model 3车型(2018年12月至2021年3月间生产车型,以及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间生产的部分Model Y车型); 2021年6月,因安全带、制动系统存安全隐患,特斯拉在中国召回734辆Model 3车型; 第4起就是特斯拉高达28万辆的Model 3和Model Y车型的召回事件。

有华尔街分析师指出,不管特斯拉如何强硬,数起召回事件已是事实,这给特斯拉的声誉已经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特斯拉忠实用户周春表示,接二连三的召回事件,让车主们心情比较复杂,生怕自己的车也在召回之列,“虽然车企召回的事件并不罕见,但像特斯拉这样如此高频率的召回并不多见,召回事件能够体现特斯拉的负责,却同样暴露了特斯拉的产品并不完善,如果让车主每日都在提心吊胆中煎熬,也会让很多拥趸对特斯拉失去信心。”

让周春真正担忧的是,特斯拉将功能并不完善的产品推向市场,让消费者在未知中成了实验的“小白鼠”,“这种风险是不可预知的,更是不可控的,与其后面斥巨资召回,不如等产品完善了再推向市场,这样召回看似负责,其实反而漠视了消费者的生命安全。”

不过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召回,特斯拉最近的这次召回是通过软件在线升级(OTA)的形式进行,即不需要将车辆送到特斯拉的售后服务处,远程联网进行软件升级就可以修复车辆缺陷。但此次的召回事件还是让消费者对特斯拉产生了不信任。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报道称,美国一名工程师在拆解特斯拉即将推出的全自动驾驶(FSD)硬件发现,特斯拉将重新使用传统的毫米波雷达,这引起业界诸多猜测,有业内人士甚至认为特斯拉将放弃“纯视觉”自动驾驶技术路线,回归到摄像头与毫米波雷达的融合方案。

要知道,特斯拉掌门人马斯克一直是“纯视觉”技术路线坚定的支持者,但在自动驾驶事故频发、大规模召回的情况下,重新使用安全系数相对较高的毫米波雷达或在情理之中,这从侧面或许证明马斯克向现实低头了。

马斯克要求推特上班

刹车是否存在失灵的可能?

2月17日,浙江温州瑞安的这起一死一伤的特斯拉事故发生后,特斯拉官方第一时间公开回应:“对于此次事故,我们也非常难过。非常理解大家对于此事故的关心。目前,事故原因当地交警正在调查中,我们将尽全力配合。”但回应中只字未提可能存在的刹车失灵问题。

本次惨剧的现场视频显示,从特斯拉当街“狂飙”的一系列举动来看,特斯拉车辆驾驶员并非没有避让意识,在第一个准备“起飞”的路口,驾驶员有意识躲避车辆,而此时驾驶员既然有意识躲避车辆就不可能不踩刹车。视频显示,特斯拉车辆不仅没有任何减速,甚至有加速向前冲的迹象,最终造成副驾驶一名陈姓女乘客当场死亡、驾驶员钱某受伤的惨剧。从下面视频的截图中可以看出特斯拉车辆撞击的惨烈,整个车头几乎报废。如果说这种情况驾驶员都没有踩刹车,真的很难让人信服。

无独有偶,在2022年11月5日,广东潮州一辆特斯拉也出现类似的失控事件,该车辆失控距离长达2.6公里,接连撞上一辆摩托车、多辆自行车和一辆三轮车,最终造成2死3伤的惨剧。 对家属质疑刹车失灵,特斯拉的回复和2月17日温州事件的回复基本一致,都是深表痛心,最终事故原因以警方调查结果为准,同样未提及刹车是否失灵。

但有专业人士从视频中看出了问题,在2022年失控2.6公里的事故中,特斯拉车辆最终认定的时速是198公里/时,换算为分钟的话,每分钟可以行驶3.3公里,失控总距离为2.6公里,也就是说失控的时间最少为48秒。48秒可以让一个正常人步行走出70米,在长达48秒的时间内,一个20多年驾龄的老司机全程没有踩刹车,理论上的可能性几乎没有。而从当时的视频来看,车主成功避开第一个行人,说明车主处于清醒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几乎不可能会忘记踩刹车。

据媒体报道,该事故的鉴定结果会在2023年1月出炉,现在已经到了2月中下旬,特斯拉却没有披露任何信息,大有不了了之的架势。

海明汽修总经理刘海明表示,从两起车辆失控的视频来看,车辆的刹车失灵的可能性较大,“车主在遇到危险情况的本能反应是踩刹车,这是驾驶的常识,老车主遇到危机都会形成踩刹车的条件反射,特斯拉一再否认和刹车失灵无关,就需要拿出让人信服的说法。”

对特斯拉一再否认和刹车无关的做法,汽车媒体人张智勇表示这是一次失败的“危机公关”,“事情已经发生,特斯拉一味甩锅给消费者,甚至曝出消费者欠教育的言论,让众多消费者难以接受,与其一味否认,不如坦然面对,反而能够逆转特斯拉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这样甩锅似的危机公关,让很多原本喜欢特斯拉的消费者粉转黑,这或许成为特斯拉销量下滑的原因之一。”

中国市场萎缩才是大危机?

特斯拉在2022年新能源汽车行业销冠的宝座被比亚迪抢走,这是特斯拉连续5年销冠后首次失去榜首,而其2022年年初制定的150万销量的目标并未能完成,130万辆销量仅完成总目标的87%,落后比亚迪55万辆。比亚迪不仅抢走了特斯拉销冠的宝座,还拉大了对特斯拉的优势。

销量上远远落后比亚迪的特斯拉,在业绩表现上却取得看着还算不错的成绩,在1月底公布的特斯拉财报中显示,特斯拉2022年实现营收814.62亿美元,同比增长了51%,归母净利润为125.83亿美元,同比增幅达127.8%,为历史最高。其中汽车销售占比达83%,汽车销售总营收高达672.1亿美元,同比增长了52%。在汽车销量增幅放缓的情况下,总营收和净利润有如此的增幅,主要还是来自于特斯拉整车毛利率的高企。

2022年特斯拉的整车毛利率一度高达32%,而国内新能源车企毛利率原来最高的是理想汽车的21.3%,但在2022年下滑至12.7%,比亚迪的15.8%反而成为国内新能源车企中整车毛利率最高的,但和特斯拉的相比,依然有很大的差距。

特斯拉的傲慢,终于要付出代价了吗英语

2022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特斯拉总营收243亿美元,同比增长37%,也高于华尔街分析师预期的242亿美元,但经营净利润为19亿美元,去年同期为22亿美元,同比下滑了16%,经营利润率为16%,上个季度的经营利润率是17.2%,同比出现一定的下滑。这和比亚迪的经营利润率的不断增长形成了反差。

2022年四季度财报和2022年年报,整体上看无论是营收还是净利润都有一定的增长,但中国市场却出现萎缩,财报显示特斯拉在美国总营收为405.53亿美元,占总营收的49.76%,成为营收最高的区域。而在占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五成左右的中国市场,特斯拉却由2021年超过100%的增速骤降至31%,最关键的中国市场的营收占比由2021年的25.72%降至22.27%,这对特斯拉来说未必是好消息。

“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也是所有新能源车企的必争之地,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不佳,或对特斯拉今后的业绩表现带来较大压力,这可能和比亚迪的强势表现,以及消费者消费理念的改变有关,在支持国货的意识形态下,特斯拉接二连三出事,也给了竞争对手较多的机会。”张智勇认为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不佳”表现,是他们自己造成的。

马斯克开始慌了?

特斯拉的创始人埃隆·马斯克,一度长期霸占世界首富的宝座,但随着2022年年底特斯拉股价的暴跌,已经把世界首富的宝座拱手让出。

特斯拉市值首次跌破4000亿美元后,马斯克的身价遭遇严重缩水,此时马斯克开始慌了,开始向投资者承诺,在将来的18-24个月内,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出售特斯拉股票,马斯克的信誓旦旦也没有让投资者安心,因为马斯克最近一年内有过多次抛售特斯拉股票的先例。

在2022年一年内,马斯克总计有过5次抛售,共减持套现近400亿美元,其中在特斯拉股价七连跌期间,马斯克冒着被投资者质疑的风险直接减持了2200万股,BT财经查询到马斯克本次减持时特斯拉的股价为165美元,这意味着这一次抛售,马斯克套现了36亿美元,有业内人士分析,马斯克的频频套现主要和收购推特有关,收购推特需要大量的现金,但不管什么原因,马斯克作为特斯拉的创始人,不断抛售特斯拉的股票,必然影响投资者的信心。

而投资者真正担忧的不完全是马斯克的抛售,也不是马斯克套现了多少钱,而是马斯克将大量的精力倾注在推特上,分身乏术的马斯克必然无法将心思都放在特斯拉身上,公司高层“不务正业”或直接影响特斯拉的业绩表现。

如果说收购推特能给特斯拉带来积极的推动,投资者还能容忍,但推特的表现非常糟糕,许多广告商暂停或取消在推特上广告投放,此外,推特还引发了数次关于内容审核的争议事件,这些都为马斯克和特斯拉或多或少带来了负面影响,特斯拉股价持续下降就是一大印证。

据彭博社亿万富豪榜显示,2022年年底,马斯克身家为1300亿美元,和现任世界首富1630亿美元的身价相比少了330亿美元左右,而就在一年前马斯克的身价还比现任首富LVMH董事长兼CEO伯纳德·阿诺特多出了近1000亿美元,马斯克在一年内身价缩水大半,总计缩水了1400亿美元。

马斯克自收购推特之后,特斯拉的价格像坐上了过山车,价格时而涨价时而降价,让消费者完全摸不着头脑,北美市场特斯拉先降价再涨价,而中国市场同样缺乏总体规划,因为中国市场竞争过于激烈,特斯拉总体降价情况更多。

有业内人士指出,面对比亚迪等国产品牌的“围剿”,特斯拉仅依靠降价,已经无法逆转在中国市场“萎缩”的局面,从2023年一月的销量来看,特斯拉6.6万辆的销量,再一次被比亚迪超过15万辆的销量远远甩在身后。

即使特斯拉不断降价,也无法赢回消费者失去的信任。而因为降价,特斯拉二手车成为市场不受待见的产品,一些二手车市场门口竖起了“不收特斯拉”的大幅标语。二手车收购商解释称,受近期特斯拉两次调价影响,“收特斯拉的二手车平均一辆要亏3万到4万。”

据长期关注特斯拉的华尔街分析师Troy Teslike统计,特斯拉全球工厂的订单积压量,从2022年7月开始就在迅速减少。积压订单量越多、订单等待时长越长,代表市场需求旺盛、产能不足。订单积压的减少,侧面说明,特斯拉已经没有以前那么被追捧,消费者选择的余地毕竟更大了。

2023年,如何刺激中国市场的营收增长,将是特斯拉的一大要务。毕竟今年年底,特斯拉和上海政府的对赌协议开始生效,达到一定规模并要上交相应的税额,而中国市场将是成败的关键所在。在2022年广州高速事故以及最新的温州事故中,特斯拉当前需要做的是安抚中国消费者,一旦无法赢回中国消费者的信任,中国市场的萎靡态势或无法改变。


返回网站首页

本文评论
壳牌向比亚迪车主开放欧洲境内约 30 万个充电桩使用权
  10 月 17 日消息,今日,比亚迪携唐、汉、元 PLUS(当地车型名为 BYD ATTO 3)三款电动车型亮相巴黎车展。比亚迪在印度哪里建厂  比亚迪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壳牌参与发布会,双...
日期:10-20
自动驾驶泊车_中国车企公布新专利 自动泊车可实现云端远程控制
凤凰网科技讯 10月14日消息,天眼查App显示,近日,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一种远程智能泊车系统”专利公布。amd显卡涨价了图源:天眼查摘要显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移动终端、云端...
日期:10-15
揭秘100%可回收电池:新能源汽车和环保隔着几条街_新能源废旧电池回收
  任何工业产品只要大批量集中生产都会产生环保价值,量产提升能源利用率也会相应提升,单纯的评价燃油与电能的环保没有意义,新能源汽车能否推广主要取决于国家和地区对石油能...
日期:07-14
2020年全国充电桩数量_2019上半年我国充电桩突破100万台,纯电动汽车达281万辆
  根据中国充电联盟发布的数据,截至2019年6月,我国充电桩保有量已超过100万台,同比增长69.3%。其中国内各企业建设的公共充电桩超过41万台,私人充电桩保有量超过59万台,车桩比...
日期:01-20
陈博君:区块链的去中心化不意味着没有监管(区块链去中心化原理)
  区块链是下一代互联网的基础技术,也是推动大数据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  ——陈博君  下文源于陈博君的访谈,在大意不变的情况下,略有改动。  区块链火爆之下的冷思考...
日期:02-22
奔驰最便宜轿车!新款A级官图发布:小姐姐最爱_奔驰A级轿车报价及图片
  10月5日,新款奔驰A级家族官图正式发布,此次发布车型涵盖两厢版、三厢版、A 35与A 45 S共四款。  作为中期改款车型,新款A级家族主要针对前脸造型进行了升级,融入了新家族...
日期:10-28
丰田威兰达正式上市:TNGA+四驱 17.18万元起售_全新丰田威兰达
  今日,广受消费者关注的广汽丰田全新中型SUV威兰达正式上市,同此前的预售价格一样,新车售价区间在17.18-24.18万元,共推出四款版本配置车型。  作为全新一代RAV4荣放的兄弟...
日期:07-26
智能汽车关键技术方案:产业体系初步形成(智能汽车关键技术与设计方法)
  12月26日从国家发改委获悉,智能汽车关键技术产业化实施方案印发,旨在推动智能汽车创新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通过实施本方案,国家智能汽车创新发展平台基本建成并投入...
日期:07-10
比亚迪汽车签约泰国WHA工业园加速布局海外市场(比亚迪进入泰国市场)
  9月8日,比亚迪汽车泰国有限公司与WHA伟华集团大众有限公司签约,正式签署土地认购、建厂相关协议,加速布局海外市场。小米11 Ultra素皮保护壳极米new z8x和new z6x哪个好比...
日期:09-12
Nikola创始人被判犯有证券欺诈罪:最高可判20年监禁
雷递网 乐天 10月15日据外媒披露,氢燃料重型卡车制造商Nikola创始人Trevor Milton被判有三项刑事欺诈罪,指控他为了个人利益散布有关这家电动卡车初创公司的谎言。纽约曼哈顿...
日期:10-17
美国电动车补贴被指歧视外国车!欧盟:我们都没歧视特斯拉_美国新能源车补贴
10月14日消息,据报道,欧盟和美国正在进行商谈,预计将让欧盟电动汽车制造商等欧盟企业在美国市场上获得与美国公司同等的市场地位,避免美国《通货膨胀削减法案》对欧盟生产商造成...
日期:10-15
“缺芯”问题何时休!12月全球或减产超20万辆汽车(全球汽车缺芯片会持续多久)
【CNMO新闻】汽车行业的的“缺芯”问题一直困扰着各大厂商,虽然时不时有乐观预测传来,表示“缺芯”问题将很快得到缓解,但汽车厂商等来的不是芯片,而是减产。时间来到12月,“缺芯...
日期:12-09
越野车25%碰撞A柱稳如山,坦克300中保研评测成绩出炉!
  ITBEAR科技资讯4月6日消息,前不久,中保研发布了长城魏坦克300的碰撞测试视频及。作为越野车型,坦克300在整车的主被动安全方面表现突出。中兴 Axon 30 Ultra 5G哈弗h6最新...
日期:04-14
比亚迪一年净利润_每卖一辆车赚近1万元 比亚迪三季度净利润暴增350%
视觉中国 图比亚迪第三季度营收、净利均超预期,有机构将其全年净利润预期上调超40亿元。10月28日,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002594,比亚迪)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比亚迪实...
日期:11-10
中国造车要把百年车企按在地上打?你别说,我看有戏_一千亿造车
1901 年,慈禧的66岁大寿,袁世凯送了她辆汽车。她在故宫院里绕了一圈后感慨道:“ 这车得吃很多草吧。”这是个真实的笑话,但背后是中国汽车工业落后的开始。当 1956 年中国第一辆...
日期:10-10
太遥远了,布加迪首辆全电动超跑要到 2030 年后才会上市(布加迪电动跑车)
  10 月 10 日消息,布加迪在 2030 年之后才会推出其第一辆全电动超跑汽车。该品牌将在整个 2020 年代专注于混合动力汽车。在接受 AutoCar 采访时,布加迪设计总监 Achim An...
日期:10-23
长城汽车发布 2021 年业绩快报:营收超 1363 亿元,同比增长 32%_长城汽车半年财报
  1 月 24 日消息,1 月 23 日,长城汽车发布 2021 年业绩快报。2021 年,长城汽车营业总收入 1363.17 亿元,同比增长 31.95%,净利润 67.81 亿元,同比增长 26.45%,单车平均售价超过...
日期:07-14
现代Ioniq 6首次亮相:一款奇怪的电动轿车_现代ioniq油电混合车
  在展示了Prophecy概念车两年半之后,现代汽车在今年晚些时候的销售日期之前发布了量产电动轿车Ioniq 6。虽然Ioniq 6的独特造型肯定会引起分歧,但它确实从众多的汽车中脱...
日期:07-30
国内电动汽车市场罕见一幕 旧电池回收比新电池还贵(电动汽车电池回收利用)
  近段时间随着汽车动力电池上游原材料的价格暴涨,废旧电池回收的价格也水涨船高,甚至出现“废料贵过新货”,折扣系数倒挂的现象。  据央视财经报道,浙江一家动力电池回收公...
日期:09-14
宝马电动新能源_全面转型电动车?宝马100亿动力电池项目将落地:硬刚新势力
11月14日消息,近日,宝马在沈阳举行全新动力电池项目的签约仪式。根据协议,宝马将会在沈阳的生产基地进行动力电池产能大规模扩建。据悉,此次投资的总额达到了100亿元人民币,是继...
日期: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