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汽车it热点

自动驾驶,外火内虚?

发布时间:2022-09-22 15:03:08  来源:互联网     背景:

9月14日,特斯拉公司在一项集体诉讼中被起诉,理由是其对自动驾驶进行虚假宣传。据悉,起诉书里表示,特斯拉自2016年以来明知其自动驾驶技术并不成熟,却仍宣称其可以正常使用,这同时还使得其车辆存在安全隐患。

自动驾驶似乎一直处在风口浪尖上。数据显示,自去年7月1日至今年5月15日,12家汽车制造商共报告了392起事件中,特斯拉共发生了273起涉及辅助驾驶系统的事故,数量最多,占据近70%,这更让其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备遭质疑;不仅是特斯拉,2021年东京残奥会期间,一辆丰田自动驾驶巴士不慎驶出规定路线,还误伤了一名运动员。

诸如此类的事情数不胜数,去年,蔚来汽车半个月连续出现了两起事故,其中一起是蔚来ES8汽车启用领航状态后,追尾前车,造成严重损毁。今年8月份,宁波一辆小鹏P7的事故视频在网络上疯传……

种种事迹让自动驾驶在安全方面缓缓打出了一个问号,不止安全问题,自动驾驶所裹挟的矛盾就算在商业方面也只多不少。

中国电信升级千兆宽带

自动驾驶成为最大卖点?

8月份,雷军首度公开了小米自动驾驶的最新研发进展。据悉,第一期小米将投入超过140辆自动驾驶测试车,目标是在2024年,进入行业第一阵营。国内造车三兄弟蔚小理分别在2020年10月、2021年1月、2021年9月推出了高速领航辅助驾驶功能。

当然,对自动驾驶执念最深,期待最重的是隔壁马斯克。很久之前,马斯克就曾公开畅想过,到2020年,人类将全面在汽车上解放双手。很明显,这个愿望直到2022年都没能很完美地实现,不可否认,在自动化驾驶商业落地这一方面,特斯拉的确无人能敌。

第一代视网膜ipad

数据显示,早在2021年7月,特斯拉就正式推出了城市与区域高级智能辅助驾驶系统FSD 9.0,也正是在这一年,特斯拉迎来了高光时刻,全球交付量达到了93.6万辆,同比增长87.4%。前后两者有没有直接关系,不太好下定论,但可以确定的是,自动驾驶俨然成了汽车圈,继断油、环保、时尚……之后的又一大卖点。

环顾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智能驾驶无处不在。2022年5月份,共有85家车企销售新能源汽车,其中有54家车企在售的120款车型中都配有L2智能驾驶功能。而这些车型在5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中占比约为40%。

此外,自动驾驶在国内的渗透率也在渐渐升高。以L2级为例,《中国自动驾驶汽车市场数据追踪报告》中显示,2021年第一季度,L2级自动驾驶乘用车在我国的渗透率仅为7.5%,而到了2022年第一季度,这个数字就达到了23.2%,增长的不是一星半点。

但自动驾驶真是能成为整个新能源车企的一大卖点吗?

首先,目前的自动驾驶系统该不该收钱,还存在巨大争议,至少在国内是如此,全球整个新能源车圈,大概坚持收费的只有特斯拉,国内的车企一派是以蔚来、智己、极氪为代表的软件收费派;另一派是以小鹏、理想、威马、沙龙机甲为代表的标配派。

据悉,高阶的智能驾驶平均收费普遍在3万左右,比如智己 IM AD 智驾驶包 3.68 万元、极氪 ZAD 全配包 3.5 万元,蔚来 NIO Pilot 全配包则更是高达 4.5 万。这个价格说高不高,但也绝对算不上便宜,毕竟三万的价格几乎占到全车的10%甚至更高。

据德勤公布《自动驾驶的未来:先进汽车技术消费者需求调查》报告显示,在不愿意为 500 美元以上的自动驾驶功能付费这选项中,中国消费者不愿付费比例超过 52%,即便是特斯拉的老家也高达63%。

除了价格因素,自动驾驶在多数车主的意识里还未完全落地。特斯拉被质疑虚假宣传,这或许不是空穴来风,2021年中国用户对自动驾驶安全性担心的比例高达92.77%,明确认为车企夸大自动驾驶宣传的比例高达48.32%。

坦白来讲,造车圈想要凭借自动驾驶当噱头来进一步打开市场,恐怕有些困难,特斯拉作为自动驾驶商业化的佼佼者,完全自动驾驶功能包全球安装率仅为11%。这个数字不仅生生刺痛了马斯克,也扎伤了一大帮车企。

造车成本在转移?

即便是目前的自动驾驶还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盈利,但各大车企却早就开始了长线投入,这大概是一场漫长的等待,谁家也不甘心落后。据悉,特斯拉去年的研发支出高达25.91 亿美元,同比增长 74%。

同样的,丰田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公开投资并购超过了16.8亿美元,约合107亿元人民币,小米的汽车还没看到影子,但在自动驾驶领域首期规划投入就高达33亿元研发费用。比起曾经动辄在新能源汽车成本中占比50%的三电系统,未来,造车的成本大概在慢慢向智能驾驶系统转移。

硬件、软件、数据……三者缺一不可。

先看智能驾驶的硬件,以近来车企内卷的激光雷达为例,继车载屏幕后,激光雷达又成了造车新势力相互角逐的“科技感”,雷达越多,底气越足。“你有几颗激光雷达?4颗以下,请别说话。”去年11月,随着长城旗下新能源汽车品牌沙龙机甲负责人的一句喊话,雷达土豪竞赛彻底拉开帷幕。

2022年,是激光雷达元年,就目前来看,小鹏G9两颗,威马M7三颗,沙龙机甲龙四颗……不完全统计,国内宣布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超过二十款,激光雷达一时间成为未来3年电子行业增速最高的细分板块之一。

一颗激光雷达多少钱?据悉,激光雷达价格往往达到每颗几百美元甚至更高,此前,有车主爆料,小鹏P5的维修报价单竟然高达19000块钱,其中仅仅一颗激光雷达的单价就是9000元。马斯克一直是激光雷达抵触者,理由无他,激光雷达的成本太高。

眼见国内车企都开始往四颗的方向卷起,不知道特斯拉未来会不会持续纠结雷达成本问题。与激光雷达同为车企心头大患的是自动驾驶芯片,数据显示,传统汽车的芯片数量大约在500-600个左右,随着自动驾驶功能的提升,这个数量上升到了1000多个。

换句话说,自动驾驶让车企对芯片的需求几乎翻了一倍。

诚然,国内芯片产业尚无法支撑车企的雄心壮志。去年一年,根据汽车行业数据预测公司 AutoForecast Solutions数据,因为汽车芯片短缺,全球汽车产业减产了810万辆车,共带来2100万美元的损失,中国市场损失额预计约260亿美元。

毫无疑问,自动驾驶时代的来临,让芯片的桎梏更加紧实。中金公司预计,到2025年,高级别自动驾驶渗透率达到65.5%,智能驾驶芯片市场需求近1400万片。想要在自动驾驶领域跑赢大盘,芯片显然是最锋利的一把剑,据悉,理想此前刚成立了一家新公司,正是在为亲自下场自研自动驾驶芯片下赌注。

而零跑、蔚来、小鹏等车企与黑芝麻、地平线、芯驰科技、寒武纪等国内初创芯片供应商也纷纷在这个领域圈地跑马。除了硬件,软件成本更是水涨船高,测试跟验证在自动驾驶的渗透下,也渐渐浮出水面。

根据普华永道发布的《2020 年数字化报告》预计,2030 年每辆车型的硬件开发成本将下降 11%,而软件成本将从 34% 上升为 42%,其中软件验证和测试成本将从 28% 提升至 31%。这大概会是未来造车圈的一大成本趋势,硬件或者随着技术进步,慢慢在成本结构里缩水,但软件反之。

自动驾驶是造车势力的新方向,与此同时,大概也将在未来短时间内成为压垮车企的关键稻草。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无人驾驶概念股共有82只,其中有35只公布了今年上半年的业绩预告,有15家尚未实现盈利。

造车的成本在转移,但能不能赚到钱,目前还没有答案。

自动驾驶,还要再等等?

2022年了,马斯克解放双手的梦想始终还只是一个梦。

但解放双手这事的确在一点点地推进,去年,德国在法律层面认可L3自动驾驶上路,奔驰成为了欧洲第一家满足法规的车企,只不过,有那么多前车之鉴,当L3级自动驾驶开启时,对车企的要求也就格外严格。

据悉,根据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对L3级自动驾驶的定义,L3级自动驾驶过程中,如果出现意外事故,驾驶员不需要负责,而是车企直接对此负责。以奔驰为例,奔驰为L3级自动驾驶的开启设置了很多条框。

比如该系统只能在时速低于60km/h的状态下开启,允许驾驶员的双手离开方向盘,但要时刻保持双眼观察路面。这也就侧面说明了自动驾驶即便已经达到了L3级别,其中的各种牵扯依旧剪不断,理还乱。

车企钟爱用数据来烘托气氛,小鹏官方给出的是小鹏智能驾驶的累计行驶里程达到了1.4亿公里,并且辅助泊车做到了734万起,高速NGP的里程渗透率达到了62%;丰田集团旗下33个车系中,L2级自动驾驶的装配率达到了74.5%;百度的Apollo Go自动驾驶里程数也达到了600万公里。

2021年全球的自动驾驶汽车总测试里程达到400万英里,然而,这些数字并不能说明什么,自动驾驶无论是实际上路,还是测试阶段,里程多少始终不能最直白的说明问题。根据特斯拉最新的2021年Q4车辆安全报告,每431万英里的行驶里程测试中,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参与下的驾驶过程中会出现1起交通事故。

这或许才是自动驾驶是否能够真正走远的核心矛盾。

这几年,在全球的自动驾驶测试中,车企似乎习惯了报喜不报忧。2015年,加州机动车辆管理局要求每年在加州开展自动驾驶路测的公司都需要向其提供一份报告,2019 年,DMV 共收到60家自动驾驶公司提交的报告,其中,36家进行了路测,24家未进行。

这36家公司的676台自动驾驶车辆累计在加州进行了2880612英里的自动驾驶道路测试,共发生高达9338次脱离事件。海外头部自动驾驶公司Waymo 路测共110台车,发生110 次脱离;国内自动驾驶专利最多的公司之一百度4台车,6次脱离,平均下来每台车1.5次。

比起自动驾驶跑了多远,外界显然更加关心这一点。就算做不到万无一失,目前的自动驾驶也始终如海市蜃楼,想要真正渗透谈何容易,更何况,基础建设和法规、5G物联网、智慧城市的建设进度……这些都是车企在自动驾驶领域“画饼”时所要考虑的。

2022年第二季度,自动驾驶领域投融资节奏有所放缓,投融资事件数量与金额较一季度呈下滑趋势。根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外共有39家自动驾驶企业在二季度完成融资,融资总金额约为10.5亿美元,仅有4家企业获得超过1亿美元融资。而回望一季度,国内外共有58家自动驾驶企业完成融资,融资总金额接近40亿美元,共有10家企业获得超过1亿美元融资。

或许,资本已经嗅到了风声,2022年,不属于自动驾驶,还要等多久,谁也说不清楚。

nubia z11max多少钱


返回网站首页

本文评论
新能源变革这一年 机会和阻碍都变得分外明显(随着新能源的快速发展)
原文标题:《这一年,机会和阻碍都变得分外明显|变量 2022》“路怎么走,你们自己挑。”车企研发部门的每一秒,都在面对着一样的问题。2022 年,汽车技术不缺新鲜事;2022 年,世界又没什...
日期:12-31
特斯拉model y 冷光银_特斯拉Model Y“水银”涂装实车亮相:质感出色 选装价超2万元
IT之家 12 月 25 日消息,特斯拉于今年 10 月在欧洲官网上架了“水银(Quicksilver)”和“午夜樱桃红(Midnight Cherry Red)”两个全新车漆,售价分别为 3000 欧元和 3200 欧元(约合人...
日期:12-26
小米汽车自动驾驶技术全栈自研 没考虑卖给别人(小米做的车)
  自从去年初宣布造车到现在已经500多天了,小米汽车已经取得了多项突破进展,自动驾驶技术将会是小米的重点,今晚的财报会上小米确认自动驾驶技术会全栈自研,而且不考虑卖给别...
日期:08-21
华为体验店 装不下太多“车”(华为体验店卖汽车)
2022年,是国内新能源市场走向转折的一年,潮水平静地暗涌,有的奋力游向对岸,有的则早就被洪流卷向不知何处。12月份,华为体验店里又迎来一位新成员“阿维塔”,这是继问界、极狐后的...
日期:12-12
太遥远了,布加迪首辆全电动超跑要到 2030 年后才会上市(布加迪新能源电动车)
  10 月 10 日消息,布加迪在 2030 年之后才会推出其第一辆全电动超跑汽车。该品牌将在整个 2020 年代专注于混合动力汽车。在接受 AutoCar 采访时,布加迪设计总监 Achim An...
日期:10-14
奔驰GLS看笑 中期改款宝马X7官宣:眯眯眼+大鼻孔装车_宝马X7 GLS
  4月13日,宝马放出了中期改款X7的官图。  虽然预热了那么久,但看到官图的时候,还是感觉到有点不适应,原因就在于其采用了全新的宝马家族设计。nova9  新车用上了分体式大...
日期:03-09
特斯拉最快量产车_售价高达百万!特斯拉Semi卡车来了:现已正式投产
10月8日消息,近日,马斯克在社交平台表示,特斯拉Semi卡车已经正式进入投产阶段,将在12月初交付给百事公司。这意味着特斯拉这款纯电卡车将在今年实现量产交付,并将于商业化。据小...
日期:10-10
比起“微博丧”,这个关于仪式感的话题讨论竟然有点励志(微博名字)
  前段时间听到一个有趣的现象:上一秒在朋友圈里分享美食、打卡旅游、尽享精致的人, 下一秒在微博感概“人间不值得”。关于假精致还是仪式感的话题讨论,从来都不缺少。尤...
日期:11-08
神似丰田埃尔法 广汽传祺M8大师旗舰版上市:28.98万(传祺m8大师版汽车报价及图片大全)
  12月26日,广汽传祺尊享品牌日正式开幕,厂家正式公布了传祺M8大师旗舰版车型的价格,新车价格为28.98万元。  另外,发布会现场还一同公布了传祺M8四座御享版的售价,新车价格...
日期:05-24
加钱才有!快银色特斯拉Model Y现身:选配价高达2.1万(特斯拉model y 银色)
11月14日消息,上个月特斯拉官方公布了柏林超级工厂制造的Model Y的两种新配色,分别为快银和午夜绯红,这两种配色也将用在Model 3上。近日,据TESLARATI报道,一辆快银色的Model Y在...
日期:11-24
吉利电动车自燃事件_吉利电动车电池自燃!车主:电池上方砸了个洞才能灭火
因为电池包的存在,新能源汽车自燃问题时有发生。8月24日,北京,一辆吉利帝豪新能源汽车在停车场内起火自燃,消防简易鉴定结果显示起火原因为电池热失控。救火现场可以看到,这辆吉...
日期:08-31
再创新记录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9月交付超过8.3万辆_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一期完工
DoNews汽车10月9日消息,近日,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接受媒体专访时透露, 9月特斯拉交付量超过8.3万辆,再次创下月度交付的新记录。一直以来,特斯拉始终保持鲜活的创造力和非比寻常的...
日期:10-10
理想L8内饰谍照曝光 液晶仪表盘被取消
  6月8日消息,据了解,在理想ONE换代之后,将改名为L8,内部代号X02,这也将基于理想的第二代增程式平台打造。今天,有汽车博主首次曝光了理想L8内饰谍照。贾跃亭ff91成功量产魅族pr...
日期:07-14
CES未来出行:奔驰抄袭阿凡达 小牛电动自己跑?
  “CES已化身车展”真的不只是一句调侃,近几年,车企一直是众星熠熠的CES展会上最耀眼的那几颗。堂堂消费电子展,为何被车企们“鸠占鹊巢”?其实,随着近几年出行行业朝着智能...
日期:12-27
百事公司确认特斯拉 Semi 卡车将于 12 月开始交付_曝特斯拉Semi卡车即将量产
  10 月 8 日消息,百事公司周五证实,将于 12 月 1 日开始接收特斯拉的半卡,成为第一家收到这款延迟已久的电动汽车订单的公司。中兴axon20和小米10  百事可乐在一份声明中...
日期:10-22
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大战升级 汽车巨头能战胜谷歌吗_谷歌汽车互联
  5月11日消息,据Engadget报道,Android Auto和CarPlay都是非常棒的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当你把智能手机与汽车相连后,你会看到熟悉的图标。在大多数交通工具中,这是一种巨大的进...
日期:03-12
小鹏汽车的最大问题 是何小鹏本人_小鹏汽车何小鹏是哪里人
作者丨周到编辑丨张博文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倚。一年前风光无两的小鹏汽车,如今几乎到了从新势力第一集团“掉队”的边缘。今年8月和9月,小鹏汽车汽车交付量分别为9578辆和8468...
日期:11-05
福特计划到 2023 年将 Mach-E 电动野马汽车产量提升三倍(野马福特2020)
  12 月 11 日消息,据外媒 techcrunch 报道,美国福特汽车此前发布的 Mach-E 纯电动野马汽车市场反馈良好,因此公司 CEO 决定到 2023 年,将该系列车的产量提高至目前的三倍。这...
日期:12-01
RSAC2018汽车信息安全受到关注
  RSAC2018接近尾声,位于万豪酒店会议中心的RSAC Sandbox依然热情高涨,在这里活跃着许多富有创造力和执行力的创业公司,大家积极宣传着自己的安全理念以及DEMO。作为近两年关...
日期:07-13
HCR慧辰资讯受东风汽车邀请,分享大数据创新与应用
  7月26日,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汽车”)组织了首期公司后备干部培训班,HCR慧辰资讯旗下品牌H&T慧思拓(以下简称“慧思拓”) 总经理张峰先生受邀莅临现场,为大家...
日期: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