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1.广汽埃安正式冲刺科创板,8月26日开启A轮融资,投后估值过千亿,预计下半年埃安将开启B轮融资,为目前创新能源车企IPO前最高估值。
2.埃安并未给广汽集团带来盈利,三年亏损27亿,并且仍在扩大。造车新势力以亏损换销量的困局也体现在埃安身上,高端市场难以突破,走性价比路线,连续多年一款车型打天下”的难题至今未解。
3.广汽埃安销量B端占比近半,以各城市出租车、网约车为主,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广汽埃安汽车总销量均落后比亚迪、上汽五菱、特斯拉和长城。
凤凰网科技 出品
作者|张浩然
编辑|任清
经历400多天的混改后,9月6日广汽集团旗下新能源子公司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标志着埃安完成股改,冲刺科创板。
埃安于8月26日开启A轮融资,广汽埃安总经理古惠南预计A轮融资将在2022年10月完成交割,争取2023年IPO上市。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则透露,广汽埃安的B轮战投会在2022年下半年开启。
A 轮融资埃安将稀释15%的股份,引入不超过70家战略投资者,股比分配上,广汽仍为最大股东及控股股东,持股93.45% ;广汽埃安员工股权激励平台和广汽研究院科技人员持股平台合计占股约4.55%;诚通集团、南网动能、广州爱安3家战略投资者则合计持股约2%。其中,诚通集团为国务院100%控股央企。
估值方面,埃安A轮投前估值约为850亿元,融资 150亿元后,投后估值预计将会超过 1,000亿元,是创新能源车企IPO前最高估值。
除了资本市场动态,埃安的高端化战略也已落下一子。9月15日,广汽埃安发布品牌全新LOGO——“AI神箭”;推出全新高端品牌Hyper昊铂;推出Hyper旗下首款车型超跑Hyper SSR,售价超100万元。
销量B端占比近半
凤凰网科技调查发现,在小红书、微博等社交平台上,这家月销量近3万的车企,其业务人员在社交平台引流拉新时,居然是先给自己打上一个“虚标王”的负面标签,再自评一句,广汽埃安,值得入手的车。
这类文案密集出现在了不同埃安员工的个人主页上。让人甚至怀疑,这谜之操作是不是黑粉所为。
图|凤凰网科技截图
被称为“虚标王”的对象,主要是埃安AION S,这款也是埃安销量最高的主力车型。
在黑猫投诉等平台,不少广汽埃安AION S车主反馈,这款电动车被多位车主指续航能力打5-7折,投诉厂家在未经车主同意的情况下,通过OTA升级的方式锁电,导致续航里程普遍减少,且动力系统减弱。
图|连线出行
即使没撕掉“虚标王”的标签,广汽埃安的销量,还是成为了一座非一线传统主机厂几乎难以逾越的高峰。8月,埃安销量为27021辆,同比增长132.68%;2022年1-8月,销量达到了15万辆,超过2021年埃安的全年销量12万辆。
据乘联会数据显示,2021年,广汽埃安汽车总销量位列第五,前四名分别为比亚迪汽车、上汽通用五菱、特斯拉中国和长城汽车。2022年上半年广汽埃安销量仍位列第五。但如果从车型销量排名来看,广汽埃安旗下还是只有AION S 一款车型进入今年上半年新能源车型销量前十。连续多年“一款车型打天下”的困局至今未解。
但埃安自己选择的比较对象,既不是起点相似的比亚迪王朝和长城汽车,也不是上汽五菱宏光,更不是新锐特斯拉,而是后起之秀,造车三小强蔚来、理想和小鹏。
今年3月底,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提出了广汽埃安的目标,就是“要把现在的‘蔚小理’变成‘埃小蔚’”,同时表示要站到整个行业的前列。
手机电池容量能比原来大么
销量没有超过埃安的,才能做可比较对象。
不过,埃安的销量有一定水分,B端市场占据了很大的比重,数据显示,2021年广汽埃安总销量中43%来自B端销售市场,其中销量支柱AION S在B端贡献销量的比例达到了63.01%,AION Y和AION V的B端销量则达到了20.33%和2.58%。
广汽埃安的销量B端占比近半,以各城市出租车、网约车为主。其中,同隶属于广汽集团的如祺出行成为广汽埃安等车型主要投放企业。
网约车司机交租承担成本,如祺出行替埃安销库存,埃安帮如祺出行增加运力,广汽集团内循环达成,自产自销,左右手到卖,除网约车司机交租之外,均是赢家。
招银国际研究部经理白毅阳告诉凤凰网科技,埃安S由于推出比较早,B端占比比较高。但是从Y和V来看,整体营销定位已经偏向于C端市场。
“对广汽埃安来说,现阶段B端市场是其发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C端市场未来发展的重心。从目前的销量结构来看,广汽埃安在C端市场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销量增长比较迅速,C端的市场占有率也在快速提升。”汽车行业知名分析师任万付告诉凤凰网科技。
任万付认为,B端市场的市场空间依旧很大,也是一部分企业在发展中重要的市场组成部分。并不能因为之前有些企业在B端市场发力过猛,在C端受到影响沉沦,据此来否定B端市场给企业带来的销量以及发展过程中的帮助。
三年亏损27亿 这很新势力
2017 年开始,广汽集团销量支柱广汽传祺 GS4销量连年下滑,这一年广汽集团计划投资450亿元,建设世界级广汽智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并成立广汽埃安。
同时期进入新能源汽车赛道的传统车企不仅有广汽埃安一家,自 2019 年以来,长安阿维塔、东风岚图、上汽飞凡、上汽智己等国家队员均已加入战局,但从市场表现上来看,诸如岚图、飞凡、智己等品牌仍处在爬坡阶段,销量远在广汽埃安之下。
埃安没有选择“油改电”路线,而是走的纯电路线,2019年,旗下首款新能源车型――AION S上市,售价 13 万元-19万元,以性价比打开了市场。
在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看来,埃安的销量依托广汽技术和资金实力,推出的车型、价格选择区间比较大,再加之性价比高。任万付也认同其产品定价合理,没有一味定高价来彰显高端品牌及产品矩阵较为完善。
3年过去,AION S 仍是销量支柱,目前,埃安旗下还有AION V、AION LX 和 AION Y 等款车型,但声量均较小。
埃安并未给广汽集团带来盈利。
2019年-2021 年,埃安营收分别实现为 52.34 亿元、76.1 亿元、172.65 亿元。营收逐年增长的同时,其净亏损也在逐年扩大,三年亏损分别为 6.21 亿元、6.88 亿元、13.89亿元。
造车新势力以亏损换销量的困局也体现在埃安身上,三年亏损27亿,且亏损仍在扩大。高端市场难以突破,连续多年“一款车型打天下”的难题至今未解。
广汽集团2022年半年度财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广汽集团销量为114.9万辆,旗下合资板块汽车销量超过87.71万辆,在集团总销量中占比达到76.3%。而上半年自主品牌销量约为27.2万辆,占比不足3成。
从利润构成上来看,2022年上半年广汽集团投资收益约为84.98亿元,其中,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84.17亿元,去年同期为63.25亿元。
由此可见,广汽集团的利润主是来自对合资公司的投资收益,而非埃安贡献的盈利。
上市解困局?
企业的首要目标就是盈利,只出不进,广汽和埃安怎能不急?
无法盈利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成本居高不下,影响毛利,二是营收受产品定位影响,以价换量,越卖越亏。
浙江大学动力机械及车辆工程研究所副所长熊树生对凤凰网科技分析道,国家新能源补贴政策逐步退坡,企业盈利压力较大,而为了降低成本,车企又需要扩大单车销售规模以降低成本,这形成一对矛盾,新能源整车企业的产出、销售、以及盈利都会因此受到较大影响。
几乎所有的车企都明白这个道理,为了降低成本,车企纷纷自研电池等核心零部件以增加在供应链上的话语权。
动力电池占据了新能源汽车40-60%的成本,供应链的不确定性压力下,比亚迪、长城等均开始自建电池厂,广汽埃安也试图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近日募集的资金,也将重点用于三电建设,补齐智能化短板。
埃安首先背刺了宁德时代,“提出不想给宁德时代”打工的理论,找了备胎中创新航做供应商的同时, 投资了109亿元设立电池公司,开展自主电池产业化建设。
如熊树生所言,动力电池行业有着较高的技术壁垒,产线投资大且周期长,国内外几大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均已在领域内深耕多年,在拥有众多先进电池技术及相关专利的同时,也有丰富的生产经验。这使得新加入电池产业的企业难以在短时间内弥补劣势。
他认为,当前广汽埃安电池生产还未形成较大规模,市场份额较小,面临着投资大、短期回报小等问题。
对于广汽埃安在电池公司方面的战略布局,白毅阳坦言,电池产线主要还是技术落地和自主可控的考量,对整车毛利率不一定有正面的拉动作用。此前广汽公布了很多电池技术,但是很难通过外部落地。广汽通过自建产线,可以让自己的电池技术落地,成为埃安的差异化卖点,带动销量提升。但是电池产业链比较长,供应链管理比较困难,需要资金和人员的储备。
钱从何来?上市是解决办法之一。
蔚来曾用“没有400亿不要造车”来形容造车所需要的资金储备,新能源车企的发展也暗含着资本的较量。
此前,造车新势力蔚来、理想、小鹏等纷纷在美股、港股上市,而上市带来的直接影响便是现金流以及企业估值的提升。2020年,特斯拉的股价在一年之内涨了六倍,蔚来的股价在一年之内涨了十几倍,广汽埃安一旦上市以后,资产也能实现成倍升值。
尽管埃安一再强调并不缺钱,但其上升的每一步棋都需要大量资金,这个钱,广汽出了大半,剩下的,资本市场愿意买单吗?
欢迎 下载 凤凰新闻客户端 订阅凤凰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