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媒体评论

2020美国硅谷大裁员_硅谷梦碎:20年未有之裁员,为什么会发生?

发布时间:2023-02-02 02:03:31  来源:互联网     背景:

记者 张勇毅

编辑 高宇雷

在洛杉矶生活的 Nicole 是一名 Google 员工,除了 Google 员工的身份之外,她同时也是一名 Tiktok 博主:她会在 Tiktok 上记录自己在 Google 内部工作的日常,包括 Google 内部以各种美食著称的食堂,以及各种甜点下午茶等。也收获了众多粉丝。

但这种内容在上个月的一条视频中戛然而止:在这条短视频中,Nicole 收到来自主管深夜发来的数条 iMessage 短信,要求她去检查自己的邮箱以及工作账号。当她打开电脑后发现,自己的访问权限已经被收回,邮箱里也收到了「那封邮件」。

她被 Google 裁掉了。她是本次 Google 1.2 万名被裁员工之中的一员。

在视频中,Nicole 多次落泪,表示「难以置信」,这和之前视频中快乐的她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因此收获了不少来自粉丝的同情。但她并不是 Tiktok 上唯一一个发视频抱怨自己毫无征兆被裁员的硅谷大公司员工。

iphone13 pro 厚度

新美大互联网平台是哪些

在过去20年,对硅谷大公司员工而言,上升通道是相当清晰的:加入公司,拿到优渥的薪资以及股票,在加州买房,甚至在实现财富自由之后再出来创业,实现更高的自我价值。硅谷本身就是这一梦想的象征。硅谷大公司员工也被梦幻般的工作环境围绕,也让其成为几乎全世界程序员群体的向往。

但直到本次面临大规模裁员的残酷现实,才让很多硅谷科技公司的员工意识到,这些很可能只是一种幻觉:其他公司员工需要担心的裁员,他们也即将面对。

从去年 11 月开始,许多硅谷公司员工就开始增加了关注邮箱的频率,害怕着某封解除自己公司内网访问权限的邮件来临,在仅仅在 2022 年 11 月,裁员数字就达到了近 6 万人,而如果从 2022 开始计算,各家已经陆续裁员了近十五万人。

图源:Visual Capitalist

2020美国硅谷大裁员

但本次裁员并非是因为营收的直接下降:事实上,硅谷各家 2022 年营收虽然略有下跌,但总体上仍然保持了平稳,甚至部分业务略有上涨,看起来并没有到「危急存亡之秋」,需要动刀进行大规模裁员,才能在寒冬中存活的程度。

但现实是,在裁员的残酷表象之下,如今几乎所有科技巨头都是在为过去三年的粗放发展「还债」:伴随着新冠疫情导致线下经济纷纷转向线上,各家科技巨头也都开始大肆扩张,来保证自家的服务能够跟得上这一浪潮。

微软在过去两年员工数新增 6 万,Google 则是新增了 7 万,Meta 则是直接从疫情之前的 4 万翻倍至 2022 年的 8.7 万。而依赖物流服务的亚马逊则最为激进,两年时间全球全职员工数增长了令人咂舌的 8.1 万,全职员工数近乎翻倍。

亚马逊员工数增长曲线 | 图源:Statista

然而,预想中的行业转型并没有到来 —— 至少在全球疫情管控都已经逐渐放松、线下实体经济都开始复苏的 2023 年没有,线上服务所占据的市场份额极速缩减,但以「元宇宙」为代表的未来,却在烧掉百亿美元之后,仍未能看到明显进展。公司营收增速却逐渐放缓。

此消彼涨之下,裁员似乎就成了一个各家科技巨头心照不宣的方式:在马斯克对 Twitter 打响「第一枪」之后,这场裁员风暴最终爆发。

2020美国硅谷大裁员

「是我搞错了,我需要为此负责」

扎克伯格在发给 Meta 所有员工的全员信中,这样解释本次裁员的原因。

但「搞错」的,显然不只是扎克伯格与 Meta 一家:截至 2023 年 1 月,几乎所有硅谷耳熟能详的科技巨头都宣布了自己的裁员计划,且公开信内容结构都高度雷同,一致到甚至会让人以为这些巨头的内部公开信都是出自 ChatGPT 之手。

各家针对裁员发布声明中的理由 | 图源:The Verge

从这里也能看出,为什么在各家都在大批裁员的背景之下,苹果至今毫无动作:因为过去三年苹果并未跟随其他巨头大规模招募员工的脚步,在 2022 年苹果的员工数量仅增加了 7%,苹果稳健的风格,让其在当下的「裁员浪潮」中脱颖而出,成为打工人的最优选择。

因此,巨头们真正的裁员理由与其说是「经济下行」,不如说是「经济没有按照我们的预期继续猛增」更为准确。预期让巨头们放下警惕,在过去三年中猛打猛冲,大肆招揽人才,同样是预期,让此时的巨头纷纷反思之前的问题所在,进而有了现在大规模裁员。

即使从商业角度分析,巨头们不约而同开始进行的大规模裁员浪潮,更像是一种提前「挤泡沫」,来避免更大的危机发生的应对措施,褪去「硅谷大厂员工」这一金牌标签,在时代浪潮下,绝大多数被波及的都只是普通人。

但单从薪资以及补偿来讲,或许这些被裁员的大厂员工,本身也并不需要来自互联网的同情:毕竟即使当前大裁员看起来腥风血雨,但巨头还是给到了这些被裁员工优渥的补偿:Meta、Google 除了在裁员通知期间为被裁员工提供全额薪资(至少 60 天)之外,还会额外发放一笔补偿金 —— 这笔补偿金起步为 16 周的薪水,也会随着工作年限的提升而上浮。同时员工接下来六个月的医疗支出,公司也会全额报销。

按照亚马逊 CEO 安迪-亚希的说法,(裁员)能让公司变得更具活力,员工也能变得更有斗志。但这些很可能是只存在于公开信中的漂亮词藻。

转转上11promax为什么那么便宜

正如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教授 Jeffrey Pfeffer 指出的一样,如此大规模裁员在短期内并不能直接提升公司的营收效益,相反甚至会让这些科技公司承担数十亿美元的遣散以及善后成本,并且过去几乎没有经验能证明,裁员能够提升公司盈利能力这个结论 —— 通常情况下结果往往相反,裁员只会进一步损害盈利能力。甚至研究还表明裁员会对留任人员造成新的心理压力,降低工作效率。

除了直接进行裁员,「降本增效」也在这些科技巨头也在从其他角度削减成本,包括疫情几年为了应对员工数量急速扩张,各家纷纷购地造房的计划:其中不仅有办公室建设,也不乏类似微软亚马逊这样直接拿地、为了安置众多员工而造住宅区的科技巨头。

如今,伴随着招聘冻结以及大规模裁员,这样原本为了容纳更多员工的计划自然也就随之暂停,原本预计修建住宅的计划暂停,甚至刚刚高价买入的地块随着公司策略的转向,也只能草草出售了事:亚马逊已经于 1 月 30 宣布将出售 2021 年底购买的湾区一块 29 英亩(约合 11.7 万平方米)的地产 —— 亚马逊原本计划在此建立新的办公室与配送站点,来应对计划之中的更多员工。

2020美国硅谷大裁员

这些节约下来的成本,会被用在更加具有前景的业务上:比如ChatGPT 。其强悍的泛用能力,就让 Google 感到了空前的危机感——甚至已经有一部分用户把 ChatGPT 当作自己的搜索引擎来用。即使是在裁员的大背景下,微软与 Google 也都不得不继续在 AI 领域继续加码,投入大笔资金继续招募技术人才。

但在「利润第一」的驱使之下,原本以「多元性、包容性」著称的硅谷科技公司文化,或许是本次裁员风暴中最先被牺牲掉的那一部分:在高速增长时期,各家科技巨头都会确保在非盈利项目以及开源研究项目上保持稳定的支出,一方面是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孵化更多新项目,另一方面也能提升公司在硅谷程序员群体之间的口碑,进而提升吸引力。

据领英上的消息来源表示:Google 内部的创意项目孵化部门 —— Area120 也是本次裁员中受到冲击最严重的部分之一,过去 Area120 曾为 Google 孵化过近百个内部创意项目,但如今这一部门已经被迫缩减到只剩三个项目,甚至基本所有员工都确定被裁掉,连这三个项目也有很大概率在 2023 年内被关闭。

这一动作在领英上招致了不少人的批评,甚至在 Google 内部工作近二十年的数位技术大牛也对此感到惋惜,认为 Google 在这一过程中没有坚守住原本开放包容的价值理念,「不再给予员工充足的创意空间」。

除了这些价值观上的变化,更危险的信号,或许是在一些长期研究投入上的削减:Google 内部已经研发六年的下一代跨平台操作系统 —— 代号为 Fuchsia 的项目计划,也被裁掉了 64 人,这种长期投入或许短时间内看不到太大的影响,但毫无疑问会拖慢 Google 在下一代操作系统的研发进度,在未来与苹果以及微软的竞争中,丧失更多优势。

但无论如何,疯狂增长的三年已经过去,经济衰退的前景,加上原本属于线下实体经济的资金逐渐重回实体,决定了裁员的脚步注定不会停止,即使这伴随着一直以来的硅谷幻梦破灭,即使很多人会因此改变人生。

1月31日,电子支付巨头 PayPal 也宣布:将在未来几周在全球范围内裁员 2000 名全职员工,本次裁员约占员工总数的 7%。

硅谷的裁员寒冬,还远未结束。


返回网站首页

本文评论
曾排队7万桌,如今却裁员撤场:这个“餐饮界迪士尼”,为何卖不动情怀了?
作者:朱末眼看它起高楼,眼看它楼塌了。谁能想到,要做“中国餐饮界迪士尼”的文和友,除了长沙大本营外,在广、深两地竟已陷入门可罗雀的尴尬境地。有网友表示,现在走进文和友如同进...
日期:12-20
虚拟人专利布局:大厂吃肉 小厂喝汤
文 | 周鑫雨编辑 | 苏建勋今年互联网企业的关键词,一定少不了“虚拟人”。国家知识产权局的记录显示,截至8月30日,今年包含“虚拟人”关键词的专利有173条,而在第三季度公开的就...
日期:09-07
记忆是如何欺骗我们的?_记忆是虚假的
这两天,“天将降大任于是人还是斯人”引发了全网大讨论,事情是这样的:一个知乎网友发现,中学学过的课文“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课本原文居然是“是人”不是“斯人”。不止是他...
日期:11-04
88家服务商抢滩TikTok:可以做 但别All in「tiktok合作商」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TikTok服务商可以做,但不能只押在这一项业务上。”隔着电话,仍能感受到周易激动的语气。作为首批入驻TikTok的服务商之一,他告诉我们,TikTok电商还处于拓荒...
日期:09-21
诺亚财富,资本方舟触上冰山?_诺亚方舟金融信息公司
文丨BT财经 Han8月23日,诺亚控股( 06686.HK )公布了2022年第二季度未经审核财务业绩。2022年第二季度的净收入为人民币7.381亿元,较2021年同期同比下跌17.9%,主要由于募集费收入...
日期:08-27
喝汤能补钙?汤和肉哪个更有营养?看完这些,你就懂了!「喝汤是汤有营养还是肉有营养」
天气越来越冷了,进入秋冬,很多人都有煲汤喝的习惯。他们觉得汤不仅好喝,也是营养滋补利器,不少人还认为“喝汤比吃肉还有营养,有利于抵御严寒”,这种说法靠谱吗?01很火的短视频app...
日期:10-09
量子测量问题是一个问题吗?「量子力学测量问题」
量子测量问题是量子力学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涉及到量子力学的本质,并且相关争论存在至今。物理学家各有不同观点,文本作者N. D. Mermin认为量子力学不存在测量问题:物...
日期:10-15
“卡脖子”不是中国硬科技唯一主题「卡脖子 创新」
面对“卡脖子”,我们的突破口与机会在哪里?朱恒源(左二)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朱恒源:我这几天一直在琢磨,将来面临的形势是什么,可能会在哪个领域里出现一些新的机会。我想...
日期:01-18
暴风雨老板_暴风雨之前 CEO、CFO们都开溜了
文|Juny编辑|VickyXiao如果你关注着美国各大科技公司的动向,你可能会发现最近一股暗流正在很多公司中涌动——一大批美国公司的高管、特别是首席财务官相继宣布了离职。对于整...
日期:10-30
马斯克把公开给他纠错的工程师开除了「马斯克是博士」
“He’s”fired.”马斯克的裁员大戏还在继续,而最新的这“一集”,矛头直指一名在推特待了6年的工程师。甚至The Verge都这样描述:虽然马斯克已经开除了数千人,但最新的人事变动...
日期:11-25
互联网没有新故事 美团的旧大陆闯进了几位哥伦布
作者 | 瀚 星谁是阿里、抖音、京东和拼多多的共同敌人?最新答案:美团。一个十年以上的旧赛道,一向被看成脏活累活的餐饮生意,在苦于找不到新故事的巨头们眼中,正变得越来越诱人,并...
日期:08-30
激光雷达 雨天_激光雷达的冬天静悄悄
自动驾驶的寒风从Robotaxi吹到了激光雷达。一周前,全球首家激光雷达上市公司Velodyne宣布与另一激光雷达初创Ouster合并,行业为之震撼。Ouster的创始人出自另一知名激光雷达公...
日期:11-25
美国大厂纷纷裁员,互联网的故事要结束了吗?「大裁员的背后」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冷哲】几个月前马斯克宣称要收购推特开始,就好像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后续的发展变得愈发剧烈了。最近一两周,推特的大裁员才刚刚落幕,Facebook的大裁...
日期:11-18
年内已有28个新能源品牌融资 谁是下一个“蔚小理”「新能源已入围」
《科创板日报》9月19日讯(记者 敖瑾) 近期,多家新能源汽车品牌公布对外股权融资计划。财联社创投通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有28个新能源汽车品牌进行融资。新能源汽车成了一级市场...
日期:09-22
微信ios8.0.10更新了什么_微信iOS 8.0.26正式版更新
  【ITBEAR科技资讯】7月20日消息,今天,微信iOS版8.0.26正式版升级,更新日志为“解决了一些已知问题”。8.0.26正式版中新增了消息通知横幅:打开后,在微信上收到消息时,可以在屏...
日期:07-31
苹果越来越务实:AR头显和自动驾驶功能都打折扣_苹果有ar模式吗
·与其拖到2025年,届时可能出现真正的增强现实眼镜,苹果转而采取了实用路线,发布一个权宜之计的产品,提供当今最好的混合现实技术。·在做了8年造车梦后,苹果不得不承认,没有方向...
日期:12-13
回港上市能“治好”腾讯音乐的竞争“焦虑”吗?_腾讯音乐股票回购
文|第七笔画来源|博望财经在诞生的第六年,纽交所上市的第四年,腾讯音乐决定回归港股。2022年9月15日,腾讯音乐发布公告称,将以介绍方式于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A类普通...
日期:09-23
中山大学研究发现:倒班工作导致全因痴呆风险增加30%
倒班工作与非倒班工作相比,全因痴呆的风险增加30%。近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科教授唐亚梅团队研究发现,倒班工作与非倒班工作相比,全因痴呆的风险增加30%,并且这种关系...
日期:01-02
沾“光”必涨,农企龙头为何都爱跨界做光伏?_光伏创业板龙头股
又一家农企龙头宣布进军光伏行业。8月25日晚,主营水牛奶的上市公司皇氏集团(002329)披露光伏合作项目,公司与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签署协议,双方将合作共同争取广西等地新能...
日期:08-28
手机快充行业_岂单止于快!盘点近年手机快充闪充发展史
近些年来,随着手机性能的不断提升,以及人们生活对手机依赖性的增强,对快充的需求也与日俱增。2022年7月19日,iQOO发布了iQOO10Pro,这是第一款突破200W功率快充的手机,从最初的5V1A...
日期: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