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投资部门负责人最近十分烦恼——这帮在市场里水里来火里去的老法师们,刚被一位才满30岁的“小姑娘”骗走了足足1.75亿美元!
小姑娘的背景十分闪亮——沃顿商学院高材生。就连她的爸爸,也是名校毕业生,以及资深投资人。
老法师们如今的心情恐怕是大白天见到了活鬼。说好的名校“精英”呢?说好的博雅教育兼济天下呢?现在的坏人,门槛都已经那么高了吗?这究竟是坏人都变厉害了,还是厉害人都变坏了呢?
有意思的是,“摩根大通被骗案”,已经不是名校生第一次搞诈骗了。最近几年里,美国各大名校不光在兢兢业业地培养精英,同时也在夜以继日地培养着“厉害的骗子”——
前有毕业于MIT,让整个币圈大暴雷,挪用客户数十亿美金的FTX创始人山姆·班克曼-弗里德;
iphonewatch怎么使用
后有从斯坦福辍学,创建Theranos 公司,利用“一滴血就能检测全套健康指标”的谎言,骗取90亿美元公司估值的伊丽莎白·霍姆斯;
现在又出了个宾大毕业,狠杀摩根大通的贾维斯……
△山姆·班克曼-弗里德、伊丽莎白·霍姆斯和贾维斯
这些名校生的作案手段之高明,科技含量之惊人,诈骗金额之巨大……足以让技术含量巨低的那些“传统型没文化骗子”们哭倒在厕所里。
“高等教育领域的亚马逊”?
在沃顿商学院的网站上,至今还挂着一则“优秀校友介绍”(校方如今估计也正处于懵逼状态,还没来得及删除)。
介绍的主角是1993年出生于纽约的查理·贾维斯(Charlie Javice)。
介绍中说——
△贾维斯还曾被福布斯评为“30 under 30”人物
“尽管美国有 90% 的大学生有资格通过联邦学生援助免费申请计划 (FAFSA) 获得经济帮助,但其中有近一半的学生从未填写过申请表。
我校优秀毕业生贾维斯同学发现了这一巨大的不公。于是,她在2016年创办了金融科技初创公司Frank。
在Frank公司提供的网页上,学生只要花短短4分钟来填写资料,系统就能帮你自动完成援助申请,获得包括联邦援助、州援助、各类机构拨款,以及其他可能的助学款项……
如今,贾维斯已经通过在线平台,为学生们提供了高达70亿美元的经济援助!”
创办短短6年,就为学生提供了70亿美元援助;
网站用户更是超过了400万!
△Frank曾经的官网截图
这简直就是用火箭的速度在发展啊!要知道,在流量为王的今天,拥有如此海量的优质用户(大学生),那就意味着拥有无限的发展可能——就算随便发个广告也赚翻了。
并且,贾维斯其实也没有在单纯地“做公益”——如果客户支付500美元的咨询费,贾维斯就会帮他们去和援助机构谈判,争取更多经济支援。
如果一个人告诉你:“你给我500块,我就去帮你向别人要1000块。”请问谁能抵挡这种诱惑?500块乘以400万用户,那就是妥妥的20亿美元啊!
于是,贾维斯就放出了狠话,说,要把Frank做成“高等教育领域的亚马逊”。
厉害了我的姐!看到Frank发展如此迅猛,前景如此光明,银行业巨头摩根大通坐不住了,他们狂掷1.75亿美元,诚恳说服贾维斯,终于凭借“真心”(有钱),收购了Frank这棵“未来的摇钱树”。
△当时CNBC报道
为一个谎言支付了1.75亿
收购完成后,摩根大通十分开心。毕竟只花了不到2亿,就买到了随随便便就能赚20亿美金的公司,这笔买卖怎么看都是赚翻了!
企业微信是张小龙做的吗
可是,在随后检查《网站用户列表》的时候,摩根大通的一名员工,却发现了一件十分诡异的事情——该列表恰好包含1048576行……不懂点电脑知识的人可能根本看不懂这是啥意思,懂电脑但是不细心的人大概也看不出啥蹊跷。
But,这个诡异的数字,其实正好是Microsoft Excel允许的最大值,一行也不多,一行也不少。究竟是什么样的客户群体,会恰好长得和Excel表格容量一样大呢?
银行于是向400万个用户的email地址发送了“市场营销垃圾邮件”(这样的调查方法我也是服气)。结果,几乎所有的邮件都因为“查无此人”而被退回了!
摩根大通气死了,老法师阴沟里翻船了!
在后续调查中,人们发现,400万的用户数据确实全部都是贾维斯伪造的——
她先是请Frank公司里的一位高级工程师来制作虚假客户名单,但是这位超有节操的下属本着“虽然你是我老板,但我有我底线”的原则,无情地拒绝了……
之后贾维斯仍不死心,她又跑去找到一位数据科学教授,仅仅支付给他1万8千美金,就编造了400万个虚假的客户账号。
得知真相后的摩根大通气得都要吐血了!狂砸1.75亿美元,买到的居然是个只值1万8千美元的谎言!于是他们关闭了网站,果断起诉了贾维斯。
而媒体们也是幸灾乐祸,称这次的案件为“继 FTX 之后金融科技界最疯狂的骗局”!这回,“创业精英”贾维斯,估计是难逃牢狱之灾了。
△Frank官网现在已经关闭了
名校为何频出骗子?
不少人看到这里,可能就会问了,名校不都是培养精英的吗?怎么现在居然会涌现出那么多骗子来了呢?这究竟是名校“识人不明”,还是精英教育出了大问题呢?
我先“有一说一”地讲句大实话——其实无论任何阶层,都会出现一定比例的坏蛋,只不过精英阶层因为接触到的社会财富比较多,所以无论是案值,还是社会影响,都会比其他阶层更加“扎眼”。
比如,一个初中没毕业的小孩,在火车站骗了乘客100块,性质和“名校生在投资圈骗了一个亿”,本质上都是诈骗。可是就算有1000小孩在火车站骗钱,他都上不了新闻的头条。
所以,其实从概率上讲,名校培养出精英的概率,还是要高于其他学校的。
“名校出骗子”事件真正值得思考的,其实是——
这些精英家庭出身的孩子,吃穿不愁,接受的是最好的教育,前途又有父母铺路……简单来说就是“啥都不缺”。为什么这群人,还会为了所谓的“成功”去频频铤而走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