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媒体评论

一个辍学少年 让Adobe豪掷200亿美元

发布时间:2022-09-27 01:02:22  来源:互联网     背景:

作者 | 丸都山

“旧金山随处可见的由VC组织的社交活动中,Dylan Field总是独自一人坐在那里,尴尬地自斟自饮。”

乐视手机系统还在更新吗

根据彭博社记者Brody Ford的描述,仅仅在4年前,这位Figma的创始人还未引起行业内的过多关注,尽管彼时他开发的付费产品已经开始服务微软等互联网巨头,但作为一款设计工具,有Sketch珠玉在前,Figma的未来并不被大多投资人所看好。

更重要的是,在旧金山的一众创业者中,长着一张娃娃脸,顶着一头自然卷的Dylan Field看起来太稚嫩了,似乎也是最没有野心的那一个。

不过,这些都没有耽误Dylan Field和他创立的Figma缔造了今年软件行业中最大的神话。

前不久,Adobe宣布将以约20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在线设计协作工具平台Figma,该交易预计于2023年完成,这是Adobe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收购。

Adobe的CFO Daniel Durn对此表示,“收购Figma将为公司开启一个新的增量时代,这个新的类别将推动公司未来十年的增长。”

但投资者们并不这样认为,在收购Figma的消息正式官宣当天,Adobe股价随即下跌16.79%,截至9月20日,这家公司的股价在四个交易日内从369.57美元一路俯冲到291.06美元。

二级市场大肆抛售的理由很简单:这桩交易实在缺乏性价比,这可能会让Adobe负债累累。要知道,在收购Figma之前,Adobe“最壕”的手笔是斥资34亿美元收购Macromedia,一家旗下产品矩阵包括Flash多媒体播放器、Fireworks网络图形工具、Dreamweaver HTML编辑器的公司。

相比之下,耗资200亿收购Figma就显得有些名不副实了。

同样不看好这桩收购案的还有Figma的用户们。据彭博社报道,一位于伦敦的设计师Ollie Barker对此总结道:

“我的同事们认为接下来的两周我们应该身着黑衣,因为我们刚失去了女王,现在我们又失去了Figma。”

在她看来,Figma成功的秘诀在于“与客户之间的深度绑定”,双方通过即时的沟通与反馈让产品不断地保持更新,这家公司去年发布的在线白板类产品FigJam就是这一模式下的直接产物。

这种社区氛围对于古板、老旧的Adobe而言是难以想象的。因此,行业内的许多设计师认为,被Adobe收购的Figma未来可能会泯然众人矣。

但创始人Dylan Field有自己的小算盘,“我们将保留我们的特点、我们的品牌、我们的社区、我们的平台。”在接受Protocol采访时,Dylan Field对Adobe的收购做出了表态。

言外之意,Figma将独立于Adobe成为后者的“自治之地”。毕竟,作为一名甘愿“辍学创业”的天才少年,Figma凝结了他十年心血。

风靡全球的Figma,曾经的Plan B

百度集团总裁

与大多数年少成名的创业者一样,Dylan Field在大学期间就展现出异于常人的天赋。在LinkedIn的论坛上,至今流传着他的传奇故事:

大学一年级的暑假,Dylan Field作为实习生加入LinkedIn,并完成了一个名为“LinkedIn向善”的项目,旨在帮助海地地震中的NPO组织迅速找到技能匹配的志愿者,该项目一度受到LinkedIn CEO Jeff Weiner的称赞。

LinkedIn的实习经历在Dylan Field心里埋下一颗种子。

两年后,在尚未完成学业的情况下,Dylan Field提交了“泰尔奖学金”的申请。这项由PayPal联合创始人Peter Thiel发起的奖学金被誉为美国教育史上最离经叛道的公益项目,它除了要求申请人必须有一个杰出的idea外,还必须要“同意辍学以追求创业目标。”

Dylan Field位于旧金山的办公室内

有趣的是,起初Dylan Field申请的项目与今天的Figma毫不相干,是一个“无人机监控道路方案”,泰尔奖学金的工作人员告诉他,这个项目光是应对信息隐私委员会的审查,就足以把他们熬到白头,最终Dylan Field无奈放弃了它。

但此时的Dylan Field早已无心校园的学习,转头开始推进另一个方案:

“在实习期间,我每天都为使用Fireworks感到沮丧。为什么设计工具不能像Google Docs一样?所以我和Evan Wallace(Figma联合创始人)决定用WebGL在浏览器里创建一个云端的设计工具。”

Dylan Field提到的Fireworks是Adobe此前开发的设计工具,通常用于矢量图形和位图图像的编辑工作。

在后来的项目宣讲中,Dylan Field补充道,“训练自己使用Photoshop等软件是一个艰巨且漫长的工作。”

从这里不难看出,Dylan Field开发Figma的初衷有两点:解决设计软件的共享问题,以及轻量化的问题。

因此,Dylan Field为Figma构思的最初雏形是,“一个能够让用户在浏览器上进行方案设计的工具。”

在此之前,设计师想要在Photoshop或是Sketch这类本地化应用上得到方案反馈,其流程十分繁琐。比如在设计师完成初稿后,他需要做的是文件导出、打压缩包,然后发给客户或团队成员,如果后者需要的设计方案进行修改或批注,则需要重复这一过程。

与其他桌面端应用相比,Figma的功能十分简洁直观

而在Figma上,设计初稿在Web上完成后,设计师仅需分享当前网页的URL链接,就可以让整个流程内的人员参与进来,并即时进行上述操作。

Dylan Field的想法并不算多么超前,正如他自己所说,Figma的灵感来源于Google Dos这个协同办公软件鼻祖,但在Figma诞生之前,没人能想到这个模式也可以适用于设计软件。

当然,开发一款基于云端的协作工具并不容易。在经历无数次的修修改改后,直到2016年, Figma才上线了第一个正式版本。

初出茅庐的Figma最吸引新用户的点并不是它基于云端和轻量化等特性,而是它“完全免费”,应该说最初的Figma完全是以“Adobe平替版”的形象获取了第一批用户。

个人用户的口口相传很快辐射到整个行业,紧接着同年的一桩收购案彻底改变了Figma的命运。2016年底,微软收购了移动应用程序开发平台Xamarin,并引入了一个 350 人的团队,该团队的设计师全部是Figma的初代用户,Figma的URL链接也随着这个团队渗入到微软的工程师、营销人员和数据科学家团队。

几年后,当微软设计和研究副总裁Jon Friedman评价Figma时,他表示“这个工具对我们来说就像空气和水。”

而在当时,Dylan Field并没有急于商业变现,他始终认为扩大用户群体才是最核心的问题。直到有微软的工程师向他表示,“一款免费的软件看起来不太靠谱”后,他才决定在Figma上使用分级定价的策略。

这个策略一直保留到今天,对于个人用户和教育用户,Figma完全免费,对于企业用户,Figma则是根据人数收费。

Figma针对企业和个人用户的收费标准

这丝毫没有影响Figma的盈利能力,Adobe的收购公告显示,Figma的毛利率在90%左右,而且常年维持正的现金流。

当然,不能把Figma爆发式增长的原因简单地归结于商业模式,应该说Figma对于团队协作效率的提升、以及社区生态的维护才是它把老牌设计软件挤下神坛的胜负手。

还有就是,至今仍未消退的全球疫情。

设计软件OR协作软件?

“如果没有Figma,我们的设计方案不可能按时交到客户手中。”2021年,设计师闫铭洋与好友在深圳南山区创办了“亦马品牌设计公司”,前卫的设计理念让这家公司获得客户的频频青睐,但疫情的反复给他们的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有些项目可能是多位设计师集思广益的成果,但在居家办公的状态下,设计师之间的沟通成本也被大幅提高,而Figma能够最大程度上消除信息差。”闫铭洋对此的解释道,当他和搭档共同编辑一个项目时,两个人可以实现同步编辑,在同一张在线画布上,双方都可以看见对方的即时操作。

疫情期间,闫铭洋与搭档共同完成的设计

自2020年全球疫情爆发以来,居家办公逐渐成为设计师们的日常工作场景,Adobe的收购公告显示,仅仅在2021年上半年,Figma的活跃用户就实现了翻倍。截至目前,Figma在全球已经拥有400万用户。

未来,新冠疫情一定会结束,但留给设计行业的思维惯性并不会随之消弭,Figma在设计师群体的工作中依旧会扮演主力角色。

值得一提的是,相较于设计公司,真正放大Figma“协同操作”这一特性的其实是互联网公司。

对于产品经理和软件开发人员而言,即使想要掌握相对轻量化的“sketch”,也需要付出一定的时间成本,但利用Figma,他们甚至可以直接看到设计师的每一步操作并给出意见,让不同岗位、不同部门实时参与到同一个项目中成为可能。

因此,Figma本质上并不是设计工具,而是一款协作工具。

在Figma的帮助下,互联网公司在UI设计与组件设计的效率被大幅提高,而这些行业设计师也会在Figma上分享自己的心得与素材,后者再通过用户的反馈对产品进行修改,如此循环反复就形成了Figma早期的社区生态。

2021年2月,Uber的产品设计师Dylan Dabbs发表了一篇《我如何在Figma中以编程方式构建256个新的设计系统组件》的文章,详细介绍了自己如何在一天之内通过Figma的API入口,以编程的方式“一键生成”数百个与Uber地图适配的徽章及标志。

使用 Figma Plugin API 创建框架并修改其属性

这篇文章在业内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人们在惊讶Figma具备独立的产品开发能力之余,也开始审视起它的生态。

设计师闫铭洋向虎嗅表示,Figma的能力非常齐全,集成了Adobe Illustrator 、Sketch等设计软件的绝大部分功能。“当然,如果在专业领域,比如矢量绘图上,还是Sketch更具优势。”

Figma的强势表现也引起了行业内众多老牌厂商的警醒,首当其冲的就是Adobe。

实际上,在Figma正式版发布的2016年,Adobe也推出了基于云端的设计软件Adobe XD,但在用户中的口碑,大概是这种吧:

理想汽车全国零售中心

Figma被卖给了Adobe?好消息是,Adobe XD终于可以消失了。

过去5年,Adobe XD的市场几乎没有任何增长,就连公司CEO Shantanu Narayen也不得不承认,“我们正在逐步缩减对Adobe XD的投入。”但这并不意味Adobe会任由Figma肆意发展,因为这家创业公司已经实实在在地威胁到了Adobe在SaaS行业中的地位。

2021年底,UXTools曾在设计师圈子中发起一项调查:“2022年,你最想尝试那些设计工具?”结果显示,Figma以压倒性的优势位列榜首。

如此强烈的市场响应,让“黔驴技穷”的Adobe最终决定为其支付一笔“难以拒绝”的报价。

Figma和Adobe,谁成就谁?

“我们的目标是成为Figma而非Adobe。”

很难想象,一年前还坚定表示“独立自主”的Dylan Field,在官宣Figma被收购后,连发了9条推特庆祝……

对于Figma而言,它似乎并不需要一座靠山,因为它的财务状况太健康了。Adobe的收购报告显示:2022年,Figma的ARR(年度经常性收入)为4亿美元,同比增长100%,NDR(净收入留存率)超过150%,毛利率超过90%。

这桩收购案能够达成的唯一解释就是,“他们给的太多了。”

也有媒体认为,如今的Dylan Field早已无心于Figma,彭博社的一篇文章指出,Dylan Field的妻子Elena Nadolinski 是 Web 3初创公司 Iron Fish 的创始人兼CEO,Dylan Field早有投身Web 3的打算。

这并不是无稽之谈,Dylan Field此前曾以 1.5 万美元的价格购买了一个抽着烟斗的外星人 CryptoPunk。今年,他把这个头像,曾经被他认为“有可能成为数字世界的蒙娜丽莎”,卖成了 750 万美元的 ETH。

无论出于何种原因,Figma委身于Adobe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而结合过去Adobe收购公司的后续来看,Dylan Field想要保持Figma“独立王国”的地位,可能也只是他自己的一厢情愿罢了。

这会对Figma产生什么的影响呢?现在还很难下定论,一方面,Figma的用户们对于本次收购十分抗拒,因为对于个人用户,以及小型设计团队而言,Figma被Adobe收购后,他们将无缘这款“免费工具”。

甚至已经有设计师为Figma想好了收费标准:Light版每月9.9美元、常规版每月19.9美元、Pro版每月999.9美元,虽有些夸张,但听起来倒是挺符合Adobe全家桶一贯的定价策略。

设计师们在论坛上单独开了一个R.I.P.专区来悼念Figma……

但另一方面,目前市场上基本没有Figma的同类型替代产品,这些设计师与软件开发人员如果想要继续享受“团队协作”的便利,可能还是要闭眼吞下这颗苦果。

而对于Adobe的CEO Shantanu Narayen来说,本次收购案的落地终于了去了一桩心病。CNBC在一篇文章中指出:

2007年,当Narayen接手Adobe时,该公司的主要商业模式就是通过光盘将软件出售到用户手中,但随着云计算领域的不断发展,软件行业内,SaaS开始成为公司产品的载体,Narayen说服了公司一众高管接受这个转变,通过密集的收购去拓展公司的云业务能力。

CNBC认为,Adobe如今能够豪掷200亿美元收购Figma,这正是当初Narayen力排众议实施转型的结果。

而在近些年,凭借“三朵云”(创意云平台、文档云平台、数字体验云平台)逐渐成为全球最大SaaS厂商的Adobe也在逐渐提升旗下各平台的协作能力。去年8月,Adobe就斥资12.75亿美元收购了新兴视频协作应用Frame.io,后者已经成为现有Creative Cloud软件包的一部分。

因此,收购Figma可能不仅源于后者的潜在威胁,这个项目本身或许就是Adobe战略的一部分。

在收购消息传出后,Adobe首席产品官Scott Belsky在接受Protocol采访时表示,“未来Adobe将会在Figma上搭载更多的功能,比如Photoshop上的图像编辑功能。”

不过,对于一款主打轻量化的设计软件,这大概率是设计师们不想看到的。


返回网站首页

本文评论
新冠特效药,又是莲花清瘟式的风潮?「连花清瘟 新冠」
辉瑞新冠特效药实现95%的营收增长,真实生物试图借力阿兹夫定上市,君实生物等多家药企盯上了新冠药的巨大市场。 文丨梦萧BT财经原创文章头图来源丨创客贴近期新冠感染人数激增...
日期:12-29
中国制造塞满iPhone14
历届iPhone系列的发布,都是数码界的狂欢。iPhone 14系列发布不到一个月,就已经有大量评测up主把它从头到尾拆解了一遍。与上一代iPhone 13系列不同,新一代的iPhone 14系列的闪...
日期:10-05
三体动漫上线了吗_《三体》动画定档12月 B站推出49部国创作品新内容
10月29日,哔哩哔哩(以下简称“B站”)举办了2022-2023国创动画作品发布会,宣布《三体》动画定档12月3日,并将开启《三体》动画全球共创计划。图片来源 B站《三体》动画将于12月3日...
日期:11-09
东方发布app_东方甄选独立App上线
  8月25日消息,近期,有网友发现,东方甄选推出了一个独立·的App,现已在各大应用平台推出。从介绍来看,该App是东方甄选的好物平台。苹果手表最新系统版本更新了什么m1芯片 iPad...
日期:08-26
逃亡17年成公司高管_互联网高管“出逃记”
从互联网大厂离职的高管并非都去了传统行业,那些有传统行业背景的更容易「逃回」传统企业。撰文|蓝洞商业 郭朝飞互联网不再吃香了吗?10月10日,百年酱料企业李锦记正式迎来新的...
日期:10-21
小众奶真比牛奶更好吗_营养完爆牛奶,比母乳还好?小众奶市场火爆难掩真相
作者:阮光锋最近几年骆驼奶、娟姗奶、燕麦奶等等小众奶火爆朋友圈。不少商家在宣传的时候,说它们的营养好,接近母乳,有更容易消化吸收等等之类的作用。这些小众奶的营养到底如何...
日期:10-16
另辟蹊径押注氢燃料电池车,海马汽车这次能“赌”赢吗?_海马氢能源车
条条道路通罗马。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中,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已是大势所趋。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编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中明确提及,“十四五”期间氢燃料电池汽...
日期:12-20
一杯水就能给你家发电 但可能还要等30年
出品 | 虎嗅科技组作者 | 丸都山 陈伊凡编辑 | 陈伊凡头图 | 视觉中国12月13日,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洲的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里,研究人员宣布了一次重大突破——首次在核...
日期:12-16
中美科技巨头死磕元宇宙_元宇宙第一股美国
即使上半年饱受裁员、股价和市值暴跌、财富缩水等诸多负面新闻打击,扎克伯格和他一手打造的Meta还是在执着追求元宇宙梦。美国当地时间10月11日,Meta召开年度Connect大会,发布...
日期:10-15
手机快充技术的发展_岂单止于快!盘点近年手机快充闪充发展史
近些年来,随着手机性能的不断提升,以及人们生活对手机依赖性的增强,对快充的需求也与日俱增。2022年7月19日,iQOO发布了iQOO10Pro,这是第一款突破200W功率快充的手机,从最初的5V1A...
日期:10-22
算法的“好意” 险些毁了一位父亲的人生
家住旧金山的马克怎么都没想到,本来急着给自己儿子看病,给医生发了一张照片,结果却让自己险些身败名裂。事情发生在去年年初,由于当时仍处在疫情高峰期,一些非紧急医疗机构都关闭...
日期:08-25
Win11 22H2 隐藏功能:可直接用鼠标滚轮调整系统音量
  12 月 21 日消息,Windows 11 的第一个大更新“22H2”于 9 月 20 日正式发布,对操作系统中的关键功能进行了多种增强,例如为开始菜单带来了文件夹支持,并允许用户调整钉住的...
日期:12-22
苹果转移微信聊天记录_微信macOS版上线聊天记录迁移功能
  【ITBEAR科技资讯】8月18日消息,近日,微信macOS版迎来了3.5.5 Bate更新,上线了聊天记录迁移功能,此前,在PC版的3.7.6内测版中也已经添加此功能。5月7日荣耀发布会黑客能攻击...
日期:08-19
meta万元天价头显背后:牵手敌人微软 意在苹果
文丨邱晓芬编辑丨苏建勋近日,Meta发布一款万元天价头显产品Quest Pro。这款热度极高的VR产品,在发布之后因为价格过高备受争议——扎克伯格这次的定价策略则相当激进,1500美元...
日期:10-19
双11第14年了,电商购物节还“灵”吗?「双11之前」
记者 | 李叙瑾编辑 | 倪 妮11月12日凌晨,今年的双11正式收官。从2009年诞生至今,双11战报中最受关注的就是各大电商平台的交易总额GMV,但这个数字在今年消失了。天猫、京东和抖...
日期:11-19
让我想一百年我也想不到,原来迷宫还能这么走?_一直在我脑海中 走不出来的迷宫
最近小辣椒在推特上找到了一个叫数学爱好者协会的神秘组织,这个账号会时不时的分享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让网友们进行探讨。这个账号的评论区学术氛围非常重,推特网友们探讨这些...
日期:09-04
拉踩刘畊宏、怒斥东方甄选 辛巴为流量制造闹剧
文/陈妍编辑/大风一根玉米,让快手辛巴和抖音东方甄选又站在风口浪尖。9月25日,辛巴否认向东方甄选道歉,还在直播间扬言:“公道自在人心,事实摆在面前,还在那意淫,这就是你们的问题...
日期:09-30
b站现状原视频_早该把B站打回原形了
作者|黄青春当 B 站游戏业务“换血”的内部信在社交平台不胫而走时,人们不会想到陈睿再次以这样戏剧性的方式回归一线;人们更想不通,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 B 站如何一步步沦为...
日期:11-17
安全隐患未除 为啥各方对这个新兴产业跃跃欲试「目前存在的安全隐患」
一名正在使用导航行驶的司机,如果车机中控屏突然弹出广告信息,会是什么感受?上海的阮女士是一位奔驰EQC350车主,她于2020年购入了这款刚上市不久的纯电动车。购车后半年左右,一次...
日期:10-18
30万造车大军:斥资3000亿的冒险实验
资本还在疯狂。当然,这发生在时下最为热门的造车行业,尤以新能源赛道为甚。几组数据用来佐证,2011~2020年十年间,根据汽车工业协会统计的数据,新能源汽车销量从0.84万辆/年增长至...
日期: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