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经常有关注苹果、iPhone的相关报道可能会知道,最近这段时间有多个消息源都声称,苹果方面已然搁置了自行研发WiFi芯片的计划,转而会在未来的产品中继续使用来自第三方(可能主要是博通)的WiFi+蓝牙方案。
乍看之下这并不是什么大事,毕竟自研芯片从来都不容易。即便是已有A系列、M系列芯片的苹果,“造不出”看似更简单的WiFi或蓝牙芯片,其实也并不那么令人感到惊讶。
更何况从目前已知的信息来看,苹果之所以会选择搁置自研WiFi芯片,主要的原因一是人手不足(其芯片设计团队要优先保证新款处理器);二是WiFi+蓝牙芯片的设计远比想象中更复杂;三则是苹果方面认为,在如今这个WiFi技术正处于(从WiFi6E到WiFi7)换代关键期时,自研方案很可能面临“发布即落后”的局面,不如徐徐图之。
但是在这些理由之外,其实还有一个苹果可能不愿言说,却实际存在的阻碍。那就是要想让自研的WiFi、蓝牙芯片真正能够很好的发挥性能,个中难度很可能反而比大家熟悉的CPU、GPU这些“大芯片”还要更高一些。
因为WiFi芯片从来都不是“单独工作”的
让我们先回到CPU、GPU的角度来设想一下,假如苹果研发出了一款全新的CPU或GPU,他们要如何确保其能够在用户的实际使用中性能可以被充分发挥呢?
很简单,苹果只需要向开发者公布新的编程规范,并通过应用商店审核的方式,强制所有应用在更新时必须兼容新硬件就行。换句话说,在这个过程中“打交道”的双方是苹果(硬件设计者)和软件厂商(开发者),其中苹果处于绝对强势的地位。而最终的受益方(消费者)其实是不会被“打扰到”的,他们只需要正常下载、更新设备上的软件,就能确保最佳的兼容性和性能了。
但WiFi、蓝牙这类芯片的情况却完全不同,在大家用手机去连接一个WiFi热点,或是将手机连接到蓝牙耳机上时,此时手机里的WiFi/蓝牙芯片并不是单纯在执行某个软件功能。更为重要的是,它们还需要与路由器里的WiFi芯片,或是耳机里的蓝牙芯片协同工作。
于是这就带来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如果苹果方面想要确保自研WiFi/蓝牙芯片的最大性能和兼容性,甚至还希望开发出一些独有功能的话,他们无法像研发CPU/GPU那样,仅依靠搞定软件环境就能做好。苹果必须还得同时开发配备自研芯片的路由器、搭载自研芯片的蓝牙耳机、以及用上了自研芯片的更多WiFi和蓝牙设备,并确保消费者在购买新手机时,同时也购入这些设备才行。
更糟糕的是,传统厂商早已建起了技术壁垒
从目前的公开资料来看,苹果此前之所以打算自研WiFi/蓝牙芯片,主要是为了降低对第三方供应商的依赖,解决潜在的产能瓶颈,同时显然也有强化独占功能的打算。
但这样一来,自研WiFi/蓝牙芯片的结果,却反而可能会使得新品的整体成本上涨。让消费者不得不花费更多才能体验到新功能带来的好处,从而降低产品的潜在市场竞争力的话,那么即便是苹果,自然也需要“三思而后行”了。
况且不同于开发者在面对苹果时的“弱势”地位。对于第三方的WiFi路由器/蓝牙设备上游厂商来说,他们不仅不怵苹果,而且早就已经在长期的市场竞争当中,发展出了一整套属于他们自己的产品组合和功能壁垒。
比如说,博通早在WiFi5时代就推出了“NitroQAM”技术,它本质上就是将WiFi5默认的256QAM调制扩展到1024QAM,从而额外增大了连接带宽。在普通的WiFi5双天线连接只能达到866Mbps的连接速率时,如果你的手机与路由器都采用了博通芯片,那么它们之间的WiFi连接带宽就可以达到1083Mbps,相当于额外快了25%。
类似地,高通在WiFi6时代的后期也“有样学样”,将行业标准本身还未囊括的4096QAM、双频双WiFi同时连接等功能,纳入到了自身的产品组合中,搞出了私有的“WiFi6增强版”。由于高通的SoC本身在智能手机行业就占据着不低的市场份额,因此“WiFi6增强版”的营销也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有效帮助高通在WiFi路由器市场夺下了不少高端市场。
同样,联发科也学会了类似的方式。他们不仅开始高调宣传自家WiFi路由器芯片在能效、发热方面的优势,也开发出了配合自家智能手机移动平台,能够在手机“同时开启WiFi和蓝牙”的工况下,显著降低网络和音频延迟的独家功能。
于是这也就意味着,对于苹果的自研WiFi/蓝牙方案来说,如果不同期推出与之搭配的路由器或其他相关产品,那么它的实际性能很可能还比不过这些早已坐拥独家增强技术的传统厂商。
“硬硬协同”更不好做,这点整个行业都如是
其实早在此次被爆料“搁置”自研WiFi/蓝牙芯片之前,关于苹果自研基带方案久久难有成果的消息,也早已被大众所知了。如今看来,除了相关技术专利难以绕过外,基带(和WiFi/蓝牙芯片一样)在实际工作中需要考虑到与第三方基站硬件之间的兼容性,同样也可能是导致其“难产”的重要原因之一。
手机的通讯能力有多重要?这一点苹果是有过切肤之痛的
显然,同样的问题并不只会出在苹果身上。对于如今的整个智能手机行业来说,当越来越多手机厂商开始加大对于“自研芯片”的投入时,他们实际上都必然会遭遇相同的问题。也就是说看似“复杂”的处理器,因为只需要解决软硬件之间的适配问题,所以相对好办;而体量更小,对制程似乎也没那么高需求的WiFi、蓝牙、基带等芯片,由于会涉及到与第三方硬件之间的兼容性,所以反而会更难。
网易云音乐官方首页
当然,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说,倒是不需要为此担心什么的。因为厂商都不傻,比起“自研芯片”所可能带来的那一点成本节约,稳定、成熟通用方案背后的巨大兼容性优势,是谁都不会轻易放弃的。
微信视频号视频入选推荐
正因如此,哪怕是早已自研处理器多年的苹果,如今依然还在用着高通的基带、博通的WiFi/蓝牙芯片。这也就意味着,厂商自然只有在做足了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会去试图自研网络连接方案。而在此之前,消费者也无需担心那些不采用公版(处理器)芯片的机型,在基础的联网体验上会有什么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