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互联网

避雷小贴士「全网都是的“避雷帖”,藏着多少坑?」

发布时间:2024-07-04 12:55:30  来源:互联网     背景:

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定焦(dingjiaoone),作者 | 苏琦,编辑 | 魏佳,授权转载发布。

“现在一看到避雷帖就恼火”。

“这里避雷!那里避雷!请平台不要再给我推避雷帖了!”

你在刷小红书、抖音、B站等内容平台的时候,会不会经常刷到避雷帖?被避雷帖逼疯的年轻人,可不在少数。

有受不了避雷帖的用户这样总结:现在的人出去玩,玩到哪里就避雷到哪里;现在的人吃喝逛买,东西辣了要避雷、清淡了也要避雷,服务贵了避雷、便宜了也要避雷。“一点小事都要放大避雷,超出自己接受和认知范围的都是雷。”

但曾几何时,当用户对满屏的种草信息审美疲劳后,避雷帖成为了用户消费前的必经一环,被用户视为“反消费主义”利器。

有用户在内容平台被种草之后,不会立即下单,而是会在平台内进行搜索,看测评、比价格、学避雷,如果符合预期,才会下单;等收到货后,如果体验后的效果不好,也会去平台分享给其他人防踩坑。

不过,这两年的“避雷”已经变味。和“种草”曾养活了一众KOL博主一样,如今,“避雷”也逐渐发展成一门生意。

网络机顶盒怎么恢复出厂设置没有无线网络

有的人假避雷真种草,在帮用户排雷后推荐合作产品或自家机构的服务;有的人假避雷真拉踩,在避雷帖中拉踩同行或发布不实信息;有的人则是前期靠避雷吸粉,后续匆忙进行变现,消耗粉丝信任度,上演“一带货就翻车”的常见戏码。

从“种草”到“避雷”,不少博主甚至是“一鱼两吃”,用户花的时间越来越多,得到的真实有效的信息却越来越少。“避雷”成风背后,也有行业人士担忧,这门内容流量生意会不会重蹈“滤镜欺骗”“恶意差评”等事件的覆辙?

现在的避雷帖,越来越雷了

现在年轻人不管是暑假出趟远门,买个东西还是找个工作,都会被避雷帖包围,定焦总结,这些帖子主要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铅球扔多远算及格

最火的是“网络判官型”,比如某个景点和餐馆不值得去,购买的某个服务或产品踩坑,某个公司的管理不善等。这一类帖子因为带有“真避坑”“公开处刑”等功能,助推了避雷帖的爆火。

避雷软件是真的吗

“网络判官型”避雷帖

发布这些帖子的博主用真实经历帮助网友避雷,大部分内容都有较高的点赞和收藏数据,同时在评论区,大家也会分享自己的踩坑经历,同时互相给出维权建议。

这类的帖子的初衷是好的,也起到了一些效果。但之后,拿捏住流量密码的“标题党型、反种草型的避雷帖”开始兴起,这类避雷帖看似在避雷实则是广告。

其中最常见的是站在第三方视角进行避雷,发布“全国医美/整形医院医生避雷,劝退名单/口碑汇总”“留学/考研机构,又避雷一家”“遇到这样的XX店就快跑吧”等句型的帖子,在文案中给出雷同的参考建议,实则做的是转介绍生意。

在这类帖子的评论区,用户反而“被种草”,纷纷“求靠谱机构/医院”“另外这个店怎么样,测过吗”,博主则统一进行私聊沟通,推荐自家机构的服务或与自己有合作的机构。

另外一些则是自称内部人士或从业者,科普“内行信息”,如“装修避雷指南,采购大件一定要问清楚这些”“不想被婚纱照坑,8年从业经验教你怎么签合同”“考研的进来避雷,过来人告诉如何报班不被坑”等。

学会这些,真的就能避雷吗?某卫浴品牌店长告诉定焦,这两年很多年轻人前来选购卫浴家具时,往往会问几个类似的问题,问得多了,她才意识到这是顾客临时在社交平台上学的。但事实上这些问题并不能帮他们选出真正适合自己的产品,因为行业产品整体更新,有些问题也早已不再适用,问出这些问题反而暴露出自己是个新手小白,还不如现场试用和感受产品进行挑选。

还有一些帖子则是正话反说,比如标题写“后悔来吃这家店”,内文则表示“后悔没有早点来”;标题写“避雷!XX品牌的瓜你们吃了吗”,内文则表示“新鲜出炉的瓜,XX品牌刚刚上新”;标题写“摄影师避雷,拍的照片都是闭眼的”,内文则表示“全程抓拍真实表情,客人超喜欢,欢迎约拍”等。

现在种草经济发展到成熟期,付费投流和推广的商家越来越多。资深短视频运营李可指出,反种草型的避雷帖目的是先吸引用户注意力,然后进行转化,而这类避雷变推销的帖子往往背后先有推广,才有了这套避坑攻略和指南。

当然,如今“避雷”不光与生意挂钩,还成了部分人玩梗、发泄情绪、收割关注度的通道,“发疯型”避雷帖开始攻占社交平台,这类帖子的内容往往缺乏常识,且与“避雷”毫不相干。

有的人用“避雷”关键词玩梗,比如发自拍图或穿搭图,以“避雷XX城市这个人”为标题,但正文实则是展示朋友或吐槽朋友,“这个人本人比精修图还好看”“这个女人吃火锅加芝麻酱”。再比如有人“给还没出生的朋友避雷”。

有的人会因为一些微小的甚至是不相关的因素进行避雷,比如因为在某城市机场提前来“大姨妈”而避雷,认为这个城市给人的压力太大,生活幸福感太低;比如因为没有恐龙的臭味避雷某乐园,认为恐龙太假;比如因为装饰不好看、没有开门等原因避雷某民政局;再比如“二月来看三角梅,花谢了说踩坑”。

小米civi2代什么时候发布

“发疯型”避雷帖

避雷帖越来越多,用户看得眼花缭乱,也看得一肚子气。

生活在当地的用户认为,很多问题不是本地店家或游乐园的问题,而是发帖人缺乏常识或带着情绪看问题;外地游客则认为,本来想搜索某地的旅游攻略,搜出来的第一个帖子却是某人的自拍或不合逻辑的避雷,“看了半天也不知道这个地方的旅游到底怎么样”。

避雷帖,是怎么一步步跑偏的?

实际上,避雷帖最初火爆,是平台避免“过度种草”“滤镜欺骗”的一种平衡。

种草泛指把一样事物推荐给其他人,让对方产生购买或消费欲望的过程。过往被验证过无数次的种草效应,带火了越来越多消费地点、消费品牌和服务方式,还因为能提升用户停留时长、促成交易转化,成为各大APP最喜欢的内容形式之一。

但是,这些冲着安利和变现而来的内容,为了同时满足吸引用户、迎合品牌的需求,往往会强调精致和出片,久而久之用户开始有审美疲劳,随之爆发了种草平台“滤镜欺骗”事件。

其中传播最广的两个案例,一个是把砖红色碎石裸地拍成粉红色沙滩,另一个是把垃圾满地的枯黄草地拍成草原精致露营地。

“看腻了一味的精修滤镜,平台流量开始倾斜给更加真实的内容。”在李可看来,平台之所以作出这样的选择也是在平衡社区氛围和用户喜好,因为平台注意到不想再被“套路”的年轻人开始反精致,逐渐养成了“先避雷,再消费”的习惯,学会用“关键词+避雷、踩坑”等方式搜索内容。

“避雷”内容的爆火,资深社区产品经理松朗分析,流量方面,现在人均博主的时代,加上不少平台都是去中心化的流量分发机制,“避雷”类的内容相比“种草”类的内容更有真实感和信任度,更能吸引用户;变现方面,过去几年,各大直播电商平台都在治理绕过平台发布的软广,而避雷内容足够隐秘,还能把在各大平台积攒的粉丝导入到自己的私域进行后续的交易。

但是为什么避雷帖逐渐变雷了?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避雷帖的热度越来越高,有流量的地方就有瓜分流量的人,博主要赚流量、品牌要打广告,他们以“避雷”为切入点,利用用户的信任心理做起“反向种草”的生意,但又困于人设难以持久发展。

在短视频平台,不少美妆类博主、时尚穿搭类博主、测评博主,都吃到过“避雷”的流量红利。

其中常见的一类避雷博主,会对电商平台上的网红服饰店铺进行试穿测评。他们强调自己普通人的身材和身高,在无滤镜不拉腿的镜头前试穿对比鞋服,让用户“避雷”。还有一类常见的“避雷”博主是成分测评和亲身试用,将市面上同类产品的几乎全部品牌买回来进行体验和测评,最后测评出最“扛打”但又各自还有小缺点的品牌。

此类“避雷”博主,因为敢说的性格、真实的测评和“不让用户花冤枉钱”的人设,能够很快积累起一批忠实粉丝,但在后期变现时又容易出现难以“自圆其说”的矛盾。

另外一个原因是,李可提到,避雷是一个相对主观的出发点,一个网红餐厅或网红品牌,可能同时有人种草、有人避雷,消费者傻傻分不清楚,还贡献了时间、流量和钱包。

一位咖啡店老板向定焦透露了自己的无奈,作为商家,他对种草和避雷都存在“阴影”。

新店需要推广,店内欢迎探店博主前来种草,但是现在大多数探店博主太卷,不光推文都是一样的精致但没有实际说服力,且有时候商家无法和达人单独沟通,都是对接的第三方机构安排博主轮流前来探店,内容发布之后有时会起到“反作用”。

至于适当的、合理的“避雷”吐槽帖,他是欢迎的,因为其中不光有一些还不错的运营建议,如果店家下场道歉加提供售后,反而能社交平台上拉好感。但是,很多避雷帖都逻辑混乱,“为了差评而差评”,店家为了息事宁人,需要一一沟通,还有顾客主动找来要求退款删避雷帖。

同时还有一些同行自导自演“避雷帖”,有的是反向安利自己,有的是避雷自己的竞争对手,这也增加了商家在社交平台上的运营难度。

多位商家表示,遇到不少消费者一边跟风打卡又一边发帖避雷,还有的稍有不开心就称要去社交平台上发避雷帖,以此为筹码达到自己的目的,和当年的威胁“打差评”如出一辙。“希望大家能看到事情的两面性,理性分析,不要以偏概全。”一位商家表示。

当“避雷帖”成套路,年轻人不好骗了

360智能管家app

这股“避雷”风,还会刮多久?

对“种草”审美疲劳的消费者,已经开始反感“避雷”。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的航空公司、星级酒店、旅游目的地等,基本都已遭遇“避雷”。有用户表示,现在动不动就避雷,但是真的想避坑时,看半小时都搜不到真正能让自己满意、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建议现在上网直接头上顶个避雷针比较好”。

不少“避雷”型博主也因为在变现时遭遇瓶颈或翻车,选择转型其他方向,试图拉长自己的粉丝生命周期。

有粉丝告诉定焦,自己一开始关注某“微胖肉感”博主,是因为其在试穿衣服之前习惯展示自己的赘肉,“拒绝容貌焦虑”,测评效果也很真实。但后来,这位博主穿上某件衣服后就会突然“变高变瘦”,评论区纷纷“求链接”,有人质疑“身上的肉是假的吗”“是不是穿了束腰”,这类评论却会很快“消失不见”。

上述粉丝表示,还有的测评博主会逐渐走向不客观和套路化,比如夸大描述某个细节,或者将个体好恶上升到群体雷区,但这样的手段只会让粉丝失望。

某营销公司工作人员透露,一般来说,品牌在某款产品营销初期会同时投放很多种草博主和KOL,而在产品进入销量稳定期之后,则会找“避雷”博主进行测评,找到新的卖点进行翻红,而后者的“开价更高”。还有的“避雷”博主会直接通过“黑榜”的方式进行变现。

但上述变现方式无法长久发展,有些“避雷”博主还会选择售卖账号、直播带货、转型电商(开店)等方式进行变现,不过挑战更大。因为自营电商和直播带货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来选品、积累供应链、售后,内容重心也会放在推销自家品牌上。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避雷”原本是想远离消费陷阱,如今反而要比之前更加小心。

“现在用户每刷一次避雷帖,都要经历三重信任考验,要不要信博主、要不要信网友、要不要信平台。建立信任的过程变得更加复杂,需要用户和平台共同努力才能重构平台内的氛围和风气。”松朗称。

用户不能被“避雷帖”牵着鼻子走,需要先审视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商品和服务,然后从自己的需求出发辨别哪些是有效信息,哪些仅仅是跟风或恶搞;消费过程中有不满意,需要先投诉给老板,要是老板不解决,再以实际情况进行客观避雷。

同时,越是“避雷帖”泛滥,平台越是要把治理重心放在“内容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上,让用户更高效地了解商户或品牌。

李可指出,正是由于不少内容平台对“广告与内容”之间界限的把握犹豫不定,对“流量偏好和变现效率”的规则时常变化,才让很多人有可乘之机。

在经历一轮又一轮的“避雷”洗礼后,用户已经不那么容易糊弄了。

避雷是什么意思网络用语贴吧


返回网站首页

本文评论
小米全球用户数量_小米:2022年6月,全球MIUI月活用户数5.47亿
讯 8月19日下午消息,小米集团(HK: 1810)今日发布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第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小米第二季度营收701.7亿元,同比下滑20.1%,预估698.6亿元;净利润13.9亿元,预估15亿元;调...
日期:08-20
machine learning 模型「CMU 研究人员推出 Zeno:机器学习(ML) 模型行为评估框架」
7月21日 消息:CMU 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名为 Zeno 的框架,用于评估机器学习(ML)模型的行为。这种框架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和从业者发现和纠正模型的局限性和失败。Zeno 包括 Pytho...
日期:07-21
每日优鲜APP疑似关停账号登录 退出后就不能再登录_每日优鲜app怎么退出登录
中新网7月29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吴涛)每日优鲜“就地解散”的事情持续引发关注,29日,有不少网友开始反馈,每日优鲜账号登录困难。 雄安新区新闻网小米2020年旗舰每日优鲜APP截图...
日期:07-31
Tiffany被曝一钻两卖 当事人交18.6万后被告知已卖掉:网友唏嘘钻石真不值钱
近日,北京一女子爆料称自己在一Tiffany专柜,选中了一颗1.46克拉价值186000元的钻戒,销售承诺为其从哈尔滨调货。没想到,在交完了186000定金之后被告知钻戒在10天前就被卖掉了。3...
日期:03-16
有望用上OLED面板!曝苹果考虑为iPhone SE 4配备5.7英寸至6.1英寸屏幕_iPhone se oled
据Macrumors报道,苹果尚未最终确定其计划中的2024年iPhone SE4的显示屏尺寸,显示器分析师Ross Young今天在与Super Followers分享的一条推文中表示。苹果正在考虑与屏幕尺寸和...
日期:11-02
产业规模已突破万亿元,巨头们如何为高速发展的工业互联网提供技术支撑?
近日,《工业互联网平台选型要求》、《工业互联网平台 微服务参考框架》和《工业互联网平台 开放应用编程接口功能要求》 3 项工业互联网平台领域国家标准正式发布,不难看出在...
日期:06-20
比特币今天的涨势_比特币下跌12% 近期涨势结束
  [摘要]本周早些时候比特币飙升至近1.4万美元,创18个月来新高。   腾讯科技讯 据外媒报道,比特币价格周四下跌12%,至1.1383万美元左右,本周早些时候曾触及近1.4万美元的1...
日期:10-19
雷军称赞长城坦克700:造型很帅、硬朗霸气
快科技4月18日消息,今日下午,雷军开启直播,跟网友一起聊聊小米汽车。直播中,雷军连线了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雷军称,小米汽车发布时,魏总送了他一辆坦克700。他本人对坦克700十分...
日期:04-19
图领域首个通用框架来了!入选ICLR'24 Spotlight,任意数据集、分类问题都可搞定|来自华盛顿大学&北大&京东
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 量子位 (ID:QbitAI),作者:丰色,授权转载发布。能不能有一种通用的图模型——它既能够根据分子结构预测毒性,又能够给出社交网络的朋友推荐?或者既能预...
日期:02-05
真机械曲屏 素皮机身!曝小米Redmi Note 13系列发布会将至_小米系列曲屏手机
近日,小米官方宣布将于9月21日19:00举行Redmi Note 13系列手机新品发布会,并发布了两款不同设计的手机外观。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两款新机都采用了后置三摄,但分别是直屏和微曲屏...
日期:09-14
雷佳音说贾玲胖「雷佳音再见贾玲时大受震撼:想哭」
2月10日消息,据国内多家媒体报道,由贾玲,雷佳音主演的电影《热辣滚烫》上映,贾玲为该片减肥100斤,雷佳音称,再见贾玲时大受震撼,第一反应想哭。雷佳音表示,知道她瘦下来了,本来想了很...
日期:02-10
苹果2015pro「发售3个月仅掉价18.2%,256GB版苹果iPhone 15 Pro Max保值率傲视群雄」
1月18日,海外回收平台SellCell发布了一份报告。报告显示,与三星、谷歌和一加等安卓旗舰相比,苹果iPhone 15系列尤其是256GB版本的Pro Max机型保值率更高。具体而言,在上市后的三...
日期:01-18
女子感慨回乡发现大家消费升级 自己是最穷最土:网友吵翻层级跟在哪无关
2月14日消息,近日,一博主发布了一段视频称,大城市中,人们的消费水平似乎在降低,而在小城市中,人们的消费水平却在提高。特斯拉和spacex的CEO按照这位女子的说法,北漂前她以为过年回...
日期:02-14
谷歌开始新一轮“瘦身”计划 招聘团队全球数百人被裁_谷歌招聘官网
9月14日消息,谷歌已经证实,该公司将在其全球招聘部门裁员数百人,这是未来几个季度裁员计划的一部分。谷歌招聘副总裁布莱恩·王(Brian Ong)在周三的视频会议上对员工说:“不幸的...
日期:09-14
叫板快手、怒斥抖音,辛巴称遭遇不公平对待「辛巴炮轰抖音双标,刘耕宏先“中枪”」
  文 / 梁又匀;责编 /;高梦阳;编辑;/;梁又匀  8月30日上午,辛巴的一篇举报长文使得一年前就已尘埃落定的“糖水假燕窝”事件再次发酵,引发各方关注。  在文中,辛巴不仅直...
日期:09-01
苹果ios14有深色模式吗_终于来了!苹果正式推送iOS 13:深色模式加入
  iOS 13支持iPhone 6s及之后的iPhone以及第七代iPod Touch。   经过漫长的多轮测试,苹果今天终于正式推送了最新一代移动操作系统 iOS 13。   iOS 13 支持 iPhone 6...
日期:09-17
windows11 cpu占用高「Win11新Bug致CPU占用率过高!微软承认并表示正在修复」
快科技6月16日消息,近日Windows 11用户遭遇了一个新的系统Bug,该问题导致CPU占用率异常高,不过根据用户反馈和微软论坛上的讨论,这一问题已被微软官方确认。据悉,该Bug与微软自家...
日期:06-17
TP-LINKWi-Fi 7路由器官宣:11月14日发布_tplinkWi-Fi
很多人还没用上Wi-Fi 6,Wi-Fi 7已经来了。TP-Link宣布将于2022年11月14日发布旗下首款Wi-Fi 7路由器。华为鸿蒙3.0发布TP-Link表示,TP-Link处于Wi-Fi 7开发的最前沿,将展示这项...
日期:11-09
夏冰 中国电信「中国电信夏冰:坚持三个开放,推动产业数字化」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产业数字化作为加快数字经济动能转换的全新引擎,已经在为世界经济的增长培育了新动能。中国电信作为建设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的主力军,有义务、有责任继续推...
日期:11-16
三星官网s20发布会「三星 Galaxy S24 发布会邀请函泄露,活动日期提及 Galaxy AI」
12 月 22 日消息:三星即将在 2024 年 1 月 17 日于美国举办 Galaxy S24 系列的发布活动,这一消息由泄露者 Evan Blass 在 X 平台(前 Twitter)上发布的一张图片中透露。骁龙八核...
日期: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