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世界网消息(CWW)“数字创新促进可持续发展”是2024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的主题。多年来,中国铁塔坚持创新驱动引领,立足资源共享,深化实施“一体两翼”战略,放大共享红利,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优质的服务和保障。
在落实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战略以及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大背景下,中国铁塔高效支撑5G网络覆盖加速推进,2023全年响应5G建站需求约58.6万个,其中95%以上通过共享已有资源实现;截至2023年底,约21.7万座“通信塔”升级成“数字塔”,涵盖林草、环保、水利、农业、交通、国土、应急等40多个国计民生重要领域。
为展现新时代下,浙江铁塔如何运用数字创新技术助力长江三角洲地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通信世界全媒体记者采访了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向茜,她表示:“浙江铁塔坚持‘能共享不新建、能共建不独建’的原则,推进5G新基建。一方面,充分共享存量站址资源,发挥全省超10万个站址资源优势,充分挖掘已有站址潜力,能共享不新建,向通信运营商提供原址快速升级5G的服务,助力通信运营商5G网络快速、规模部署。目前,95%的5G基站建设通过共享和改造存量站址完成。另一方面,转变传统宏站高塔建设模式,坚持‘一切挂高皆可用’,低成本共享社会资源,创新低成本塔型,降低通信运营商5G网络部署成本,实现环境和谐、绿色发展。”
发力5G“下半场”,加快通信设施创新转型
特斯拉model 3传感器数量
当前,5G发展进入“下半场”,需不断完善通信基础设施,以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
浙江铁塔加快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在重点场景的网络升级部署,为浙江数字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了高质量的通信服务。
向茜向记者介绍,浙江铁塔主要从三方面提升网络质量,赋能数智浙江。
一是加快网络覆盖向纵深推进。浙江铁塔积极贯彻落实“双千兆”“信号升格”“宽带海疆”等专项行动要求,以公共场所、学校、文旅景点、交通道路、住宅建筑、山区海岛、工业园区等七大领域重点场景为着力点,按照省委、省政府、浙江省通信管理局部署,协同三大电信企业加快推动移动网络深度覆盖,支撑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需求,为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二是深化信息通信设施创新突破。浙江铁塔坚持创新驱动,持续关注5G-A、数字室分、边缘计算、数字机房等技术演进,推进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向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演进升级。例如,浙江铁塔创新性地利用室内分布系统将北斗信号引入室内,为车辆导航、应急反应、物流配送等提供室内及地下的实时位置信息,有效解决了地下空间导航定位难题。目前,浙江铁塔正在杭州地区与SKP合作推进室内北斗定位项目。浙江铁塔立足公司站址机房的资源禀赋,开展边缘算力组网、大规模边缘资源统一纳管和调度、边缘业务测试验证等关键技术攻关,加速推进“通信机房”变“数据机房”,已完成全省“1+11”的省市边缘算力节点建设,实现全省“1朵云底座、1张核心视频网”,服务千行百业的视频监管。此外,在杭州亚运会奥体中心和亚运村的观澜路,浙江铁塔支撑运营商布设了10余处5G-A通信基站站点,支撑运营商5G-A网络建设。
三是推动通信基础设施转型升级。浙江铁塔以智能化集约、绿色低碳、社会共享为方向,研发推广美化塔、智慧节能机房、极简建站、“光油风储”一体化、“零碳”5G基站等创新产品和方案,不断推进通信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赋予通信塔更智能、更多元化的功能。2023年,浙江铁塔联合浙江省风貌办发布《浙江省5G数字特型塔风貌整治提升导则》,推动通信基站在兼顾5G网络覆盖的同时,集景观亮化、城市宣传、赛事直播、气象预报、招商引资等更多功能于一体。有些新型5G数字特型塔因为外型酷似“小蛮腰”“魔方”“花朵”,也成为了“网红打卡地”。浙江铁塔在持续推动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降低、加快建设速度、为行业提质增效的同时,也通过美化塔体、赋能多种场景需求,令传统的通信塔转变为既时尚又饱含科技感的数字特型塔,融入城乡风貌建设。
加强数字技术创新,持续深化网络覆盖
近年来,数字中国建设深入推进,在一定程度上为铁塔智联业务发展提供了契机,浙江铁塔紧抓数字新机遇,为浙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数智新动能。
据介绍,浙江铁塔在浙江省自然资源厅的指导下,在3个月内完成了1.49万个遍布浙江农田的高位监控的交付,叠加业内领先的自然资源AI识别算法预警,实现全天候、全实时、高效率的耕地保护监管,推动70%的区县实现违法“零新增”。
对于数字技术创新赋能社会可持续发展,向茜认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支撑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浙江铁塔落实“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大任务要求,充分发挥数字塔、物联网优势,持续探索“铁塔+大数据+AI”技术,基于国内领先的130类AI算法,实现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千行百业的深度融合,形成新质生产力的融合赋能效应。例如在智慧海洋方面,浙江铁塔利用站址地理优势,结合无人机、VTS(船舶交通管理系统)雷达、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等技术手段,服务海洋渔政监管、智慧海洋渔业发展、智慧海洋港口发展,同时为海域海岛、防灾减灾等提供技术防护手段。
二是为通信行业提质增效。浙江铁塔密切跟踪网络技术发展趋势、用户网络需求和部署策略变化,在数字化设计、“室分+”新技术新业务、铁塔“延寿”、智能运维等方面加强研发,更高效、更经济地满足行业需求。
三是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浙江铁塔推进新材料电池、新型电源、节能储能技术研发,推动能源互联网技术创新,持续推出智慧能源新产品新应用,助力“双碳”战略目标实现。
在深化网络覆盖方面,浙江铁塔积极协同运营商进一步深化“双千兆”网络覆盖,在城市地下车库、电梯等弱信号覆盖区域开展网络优化“补盲”活动,推进医院、商超、住宅小区等重点场所的电梯、地下室无线网络信号覆盖。2023年,浙江铁塔不仅在杭州推进463个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小区完成通信基础设施补建和信号覆盖工程,还实现了1.1亿平方米室内网络的“信号升格”。
向茜表示:“在满足网络建设需求的同时,我们以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信息通信需求为导向,全力助力电信企业把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积极推进城镇老旧小区通信设施改造升级、偏远地区网络补盲建设等,今年预计覆盖805个电梯、219个地下停车场,主动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居民社区、地下车库等区域5G信号覆盖弱的问题。”
此外,浙江铁塔将全力落实“信号升格”专项行动,协同三大电信企业以重点场景为着力点,加快弥补网络覆盖和业务服务方面的薄弱环节,在建设信息基础设施上持续用力。
全面满足建网需求,打造“网络强省”“数字浙江”
据了解,浙江的网络建设需求依旧旺盛,预计未来三年省内通信塔新建规模超7000个;新增室分重点覆盖场景项目5340个,覆盖面积超3亿平方米;新增衢丽铁路、杭丽铁路等约550km高铁公网覆盖需求;新增地铁公网覆盖需求约200公里。
在谈到通信塔类建设时,向茜表示:“9年多以来,我们累计完成通信塔类建设项目超56万个,以39%的基站物理站址增长满足了信息通信行业94%的站址增长需求;经济高效支撑5G建设,响应5G建站需求11.8万个,支撑通信网络向农村、偏远地区延伸,累计新建电信普遍服务站址超过2.3万个,新建铁塔中农村及乡镇站址占比达62%,实现了浙江城乡以上区域5G信号全覆盖,助力浙江建成了全国领先的4G/5G基础网络,有力支撑‘网络强省’‘数字浙江’建设。”
“自浙江铁塔成立以来,浙江省内新建铁塔共享水平从20%大幅提升到92%,相当于少建铁塔6万座,节省行业投资116亿元,减少碳排放165万吨,不断为行业、为社会创造新的价值。”向茜如是说。
记者了解到,早在2003年,“数字浙江”便开始布局建设。浙江铁塔除了满足电信企业塔类高位挂载设备的要求,也积极围绕“数字浙江”部署,向社会共享超10万个遍布浙江城乡的铁塔、机房,广泛服务数字政府、数字治理,为浙江在数字经济“赛道”上不断提速尽到一己之力。
最后,向茜表示,浙江铁塔将持续立足“共享”优势,瞄准战略定位,在深化行业共享的同时,持续挖掘共享潜力,把通信铁塔站址变为资源共享、数据共享的有效载体,服务“数字浙江”建设。
*本文刊载于《通信世界》
总第943期 2024年5月10日 第9期
——2024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