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世界移动大会(MWC24,2024年2月26日至29日)主题为“未来先行”,重点围绕“超越5G、智联万物、AI人性化、数智制造、颠覆规则、数字基因”等内容展开,其中AI是本次大会当之无愧的焦点,可谓AI无处不在。除了备受关注的手机、PC和可穿戴设备等各类智能硬件外,大模型和生成式AI在电信行业的应用不容忽视,国内外运营商纷纷推出电信大模型。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和国际运营商在布局大模型上选择路径有所差异,透过本次MWC24大会,我们对此差异进行详细分析。
AI席卷通信领域,布局大模型发展是运营商行业共识
大模型通过其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学习能力重塑通信网络的管理和优化方式,为网络性能的提升和用户体验的改善提供了新的路径。与此同时,AI基础设施将人工智能技术直接融入通信基础设施的各个方面,实现网络的智能化管理和运营。本届大会上,众多国内外运营商及通信设备商发布了电信大模型领域的现有成果并分享未来规划。
在MWC24会议上,电信、华为、联通、中兴、新加坡电信等分享了自己在大模型方面的能力及未来规划。中国电信坚持智能化方向,基于天翼云发布的“星辰”系列大模型,用人工智能技术重构行业数字化平台,秉持“没有AI的云没有未来”这一理念全面推进“5G+云+AI+应用”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加速网络智能化。华为发布了首个通信行业大模型,提供基于角色的Copilots(副驾驶员)和基于场景的Agents(代理人)的两类应用能力,赋能运营商,提升网络生产力。在人机交互场景提供智能语音交互能力,提升员工知识水平和工作效率。在运维场景中引入智能体应用进行复杂流程分析拆解、编排操作方案,确保用户体验和满意度。同时,华为介绍了基于运维多模态大模型打造的鸿图运维专家(DAE),DAE面向运维智能场景提供工单处理的自动化、决策的可视化以及模型训练的周级更新能力,重构了云化运维模式。联通发布“联网通信新升级,算网数智新未来”创新成果,包括面向人工智能基础大模型及系列垂直应用大模型的“联通元景”。中兴通讯提出uSmartNet“自智网络解决方案”,将大模型技术和数字孪生技术应用于网络自智,提高网络智能化水平和自主性。新加坡电信SingTel提出希望和GSMA、产业伙伴一起,共享网络运维、营销客服等行业级AI大模型能力。备受关注的GTAA联盟在成立合资公司时声明将针对联盟运营商开发满足市场需求的行业模型,并计划优化语言模型,训练一种覆盖50 个国家的约13 亿全球客户群的通用数字助理,提供“个性化”的电信客户体验。
未来,电信运营商将主要面向丰富的业务场景需求,依托海量网络数据/知识/算力优势,聚焦AI赋能网络自治(网络预测/网络优化/网络规划)、网络安全等场景,将大模型能力嵌入核心系统,并在落地过程中抽象能力、形成产品,推动电信大模型向AI生成网络(AI generated network, AIGN)演进。
乐视超级电视软件下载
国内外运营商布局大模型路径差异
1. 国际运营商纷纷组建电信领域大模型联盟
面对通信领域AI大模型发展军备竞赛,国际运营商等选择通过组建电信领域大模型联盟(GTAA、AI-RAN联盟等),与国际领先基础大模型研发企业合作联合研发,发挥运营商基础设施和领域数据禀赋,快速形成自己的大模型技术栈,赋能全线能力及产品升级。大会中,SKT、新加坡电信、阿联酋电信、德国电信及软银组建的全球电信AI联盟(Global Telco AI Alliance,GTAA),宣布与美国的AI初创公司Anthropic公司合作成立一家合资公司,专门面向运营商需求开发语言大模型,帮助运营商通过数字助理和聊天机器人改善客户互动。德国电信将自身定位为AI产业中的塑造者,计划以产业已有大模型为础基进行模型调优,生成更好的模型。新加坡电信则表示希望和产业伙伴共享网络运维、客服等行业级大模型能力。另外,澳大利亚运营商Telstra表示正在加强与Accenture和微软等关键技术伙伴的合作,形成“One Sentence Summary”和“Ask Telstra”两个生成式AI解决方案。
2. 国内运营商加快自研步伐,推出领域大模型产品
代购电商怎么做
不同于国际运营商“联合促发展”的路径,目前国内运营商及通信设备商在大模型能力建设方面仍各自为战。本次MWC,电信和联通是唯二提出建设通用基础大模型的运营商。中国电信自研的“星辰”系列大模型包括千亿参数量的语义大模型、百亿参数量的视觉大模型、辅助网络运营的“启明”网络大模型等。联通发布的“联通元景”采用1套基础大模型、1个大模型底座、M种行业大模型的“1+1+M”大模型体系。
对电信运营商的启示
启示1:深化“智能算力+数据底座+基础大模型+行业大模型+场景应用”的人工智能重要发展路径,探索AI赋能通信新途径
本届MWC大会上,算力、数据、大模型及应用成为运营商人工智能布局的重要突破点,并形成行业共识。面向蓬勃增长的电信大模型建设需求,电信运营商应持续深化“智能算力+数据底座+基础大模型+行业大模型+场景应用”的人工智能重要发展路径,探索AI赋能通信行业新途径:一是加强数据积累、算网资源建设,推动AI基础设施快速发展,为大模型技术发展提供“数”、“算”支持;二是深挖基础模型能力,攻坚大模型及生成式人工智能关键技术难题;三是基于语言、视觉大模型等发力客服大模型服务,布局多模态大模型,与全球运营商同台竞技;四是加大力度探索AI赋能通信场景能力,聚焦AI赋能网络自治、网络安全,将大模型嵌入核心系统,推动网络大模型向AIGN演进。
启示2:组建国内电信大模型联盟,共建大模型技术栈,抢占市场先机
目前全球人工智能大模型市场正经历激烈争夺和技术飞速迭代,与全球AI领域优势资源协同,更容易积累“模型数据雪球”、建立“模型技术壁垒”,获得市场先机。国内电信运营商应借鉴国际运营商组建联盟这一路径,组织国内领先的基础大模型企业、高校,组建电信领域大模型联盟,依托运营商在基础设施、业务场景和数据方面的禀赋,及前期在大模型领域的技术积累,共建共享电信领域完整大模型技术栈,集中优势资源,探索大模型赋能通信行业新路径,扩展大模型应用领域,形成AI规模经济。另外,应积极参与开源技术贡献,与全球通信伙伴合作,建立电信领域大模型开源技术生态,推动其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