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智能手机是今年MWC期间备受关注的话题。手机行业的玩家们正热切地探索它的潜力。
在芯片组方面,高通推出了AI Hub,提供超过75个预先优化的AI模型组成的库,以简化开发人员对AI应用程序的开发。联发科展示了其关键的设备端AI技术,包括文本到图像stable-diffusion引擎、视频diffusion生成和low-rank adaptation fusion。在智能手机领域,三星强调了其Galaxy S24系列的AI功能,并推出了集成AI的可穿戴产品Galaxy Ring ——AI正在从手扩展到到手指。荣耀发布了将内置AI作为差异化优势的新Magic 6系列。小米在海外推出的全新小米14系列也强调了AI功能,而OPPO也推出了新的AI战略以及智能眼镜。
AI现在十分火爆,但这是否是一个过度炒作的泡沫,还有待观察。
苏宁易购今年双十一销售额
智能手机AI的定义仍然模糊不清
尽管AI及其在智能手机上的应用引起了热议,但智能手机AI的定义仍然模糊不清。有时,它指的是基于直觉性AI,它收集和分析数据以预测用户的意图。其他时候,它指的是创造性AI,通过大语言模型生成新内容。
直觉性AI支持用户和设备之间基于意图的交互,可能会彻底改变当前的用户体验。由于隐私问题和定制需求,理想情况下在设备端执行,最好将其合并到OS / UI级别,从而获得无缝体验和低延迟。另一方面,创造性AI侧重于通过数据驱动的学习体验产生全新的内容,如文本,图像和视频。虽然这开辟了新的可能性,但目前在移动成像方面的应用还很有限。例如,创造性AI可以在高通Gen 3驱动的设备上运行,但就可扩展性和功率而言,C-AI在云上运行时更有效。因此,AI智能手机的定义并不是在设备端或基于云的以及直觉性AI或创造性AI之间的二元选择。这是一种依赖于用例和用户偏好的混合方法,平衡了设备端AI的安全性和云AI的功能。
供应商关注AI机遇,但挑战依然存在
从长远来看,到2030年及以后,AI功能将成为5G和6G智能手机无处不在的筹码,这是制造商、开发者和运营商不能错过的世代机遇。目前,三星等厂商正在将更多资源分配给设备端和直觉性AI,因为它们在终端方面具有更大的影响力和利益相关者。成功应用直觉性AI能够提高用户留存率并创造新的应用盈利机会。
智能手机厂商已经在高端智能手机领域启动了AI,但他们最终需要在中低端市场扩大规模,从而促进大众市场的采用,并为开发者和消费者建立网络效应。当然,由于硬件、软件、电池以及更便宜的5G或4G机型的定价限制,在所有价格区间推广高质量的AI并不容易。同时,in-cloud和创造性AI也为供应商提供了机遇,对高端芯片组、内存和连接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刺激了换机需求并增销机会。
与直觉性AI相比,创造性AI对硬件的要求更高,我们预计今年旗舰手机领域的这种能力将受到限制。目前,由于缺乏引人注目的用例,创造性AI的能力难以为销售的设备创造溢价。因此,我们鼓励供应商与生态系统更紧密地合作,为AI智能手机找到一个未来具有吸引力的用例。这将有助于加速创造性AI在消费者端的采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