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 星空天文
微软应用商店下载wps
宇宙的真实年龄可能要比理论预测小。
计算机模拟的早期宇宙大尺度结构。
当前人类对宇宙的主流认识大多建立在所谓的宇宙学标准模型基础上。但近年来这一理论受到了许多质疑,尤其是在发生了所谓的“哈勃危机”——亦即人们发现通过不同方式测得的宇宙膨胀速度不一致之后。
现在宇宙学可能又将面临一个新的危机——1月22日,来自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家在《自然:天文学》杂志上刊文称,在测量了大质量星系群附近的卫星系运动参数之后,他们发现宇宙的真实年龄可能要比理论预测的小。
宇宙学标准模型认为宇宙起始于大爆炸,随后各种小尺度结构形成。小尺度结构逐渐融合成较大结构,最终形成由大质量星系团彼此相连而成的蛛网结构。
随着宇宙的老去,这些大尺度结构会逐渐失去活力。而通过观测围绕着这些大型星系团运行的卫星系,天文学家可以了解与宇宙大尺度结构的形成和老化有关的重要信息。
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家基于斯隆数字化巡天数据,追踪了大质量星系群周围卫星系“对”的运动。这些卫星系“对”,相对于观测者而言,分处星系群相对的两侧。
研究人员发现,卫星系“对”相对于中央星系群的运动速度偏差,更倾向于具有相同的方向。
这一观测结果与基于当前宇宙学模型所进行的数值模拟结果之间存在很大差异。而这种差异表明大质量星系群在真实宇宙中的年龄要比理论预测的小。
由于大质量星系群的年龄与宇宙的年龄紧密相关,因此这一发现实际上也表明我们宇宙的真实年龄也要比理论预测的小。
正在“坠入”大质量星系群的一对卫星系(黄圈内)。通过测量这些卫星系的运动速度,科学家发现大质量星系群以及宇宙的真实年龄可能要比理论预测小。
中国科学院
参考
A younger Universe implied by satellite pair correlations from SDSS observations of massive galaxy groups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0-023-021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