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最有名的英文论文查重系统,足够把90%科研人员都搞糊涂
1-iThenticate
2-Crossref或Similarity Check(2016年之前叫CrossCheck)
3-turnitin(全名turnitin Similarity)
他们都是一个公司(turnitin)出品的,只是销售对象不同,数据库完全相同。第一个是完全商业化销售,价格最高,查重一篇需60至1百多元不等。第二个是提供给国外期刊等非盈利机构的,但有泄露途径有人用它卖钱,价格一般35-60元不等。第三个是销售给国外大学的,也有泄露途径,有人用它来卖钱,价格最便宜,普遍是5元/千词或更低,单篇查重绝大部分都在25元以下。理论上说只有第一个是可针对个人用户的,因为Crossref只是分配给很多期刊内部使用的,不销售给企业和个人,而turnitin完全是只卖给一些大学的,用于检查学生的上交的论文查重的,也是不卖给个人和企业的。
大部分人对这些完全是头脑一片糊涂,搞不清区别,也搞不清到底应该使用哪个来查重。小编使用同一篇文章,自费在不同途径通过不同价钱以及分别带和不带参考文献等方式做了多次检测,最终结论是,查重条件一样时结果完全一样。
三星a52评测视频
以下三张截图是同一篇论文删除参考文献后分别用三个系统查重的结果,数字都是8%,重复来源也完全一样。如果他们的查重数据库不一样,一篇数千词的论文在相同条件下不可能结果完全相同。
以下两张图是分别使用turnitin和crossref,相同文章,都带着参考文献,并都在查重系统中设置排除参考文献后的结果。都是17%,而且重复来源也完全相同。
以下这张图片是相同论文带着参考文献,并在查重系统中设置不排除参考文献(也就是参考文献也会进行查重),最终的重复率是32%。
网上有一种说法:使用turnitin检测出重复率是21%,使用iThenticate查出重复率是34%,所以不敢使用turnitin查重了。其实是误解。经过分析发现其实是不同参数下检测导致的不同结果。很多人以为带着参考文献去查重系统并设置排除参考文献和自己删除参考文献后查重结果一样,其实不然,差别很大。
同一篇文章一般有三种状态用于检测:
方法1、把文章的参考文献删除了进行检测。重复率是最低的。案例文章8%重复率
方法2、把文章的参考文献带着,做检测,但查重系统里面不排除参考文献。重复率是最高的。案例文章重复率32%
方法3、把文章的参考文献带着,做检测,但查重系统里面设置排除参考文献。重复率居中。案例文章重复率17%
很多人平时自己检测采用的是方法1,因为节省字符数从而节省费用,另一方面很多人认为参考文献不需要查重所以删除后再查重,但是当你使用iThenticate或CrossCheck,人家要求你带着参考文献查重,结果当然是偏高的。
结论:
同一篇文章,相同的条件,查重结果完全相同。平时统一建议采用方法3,即带着参考文献查重并要求在查重系统重排除参考文献(杂志社采用的方法)。最终版SCI论文查重使用turnitin足够了,可节省不少费用,因为便宜。
反思:
其实这个结果是在小编的意料之中的,小编之前一直有一个疑惑,既然这三个查重系统都是源于同一个公司的,为何他不把查重数据库使用同一个,而是要故意区分好坏。假设他故意要区分好坏,把iThenticate使用最好最全的数据库,Crossref次之,turnitin Similarity使用最不全的数据库。那么就存在一个问题,由于网上有些宣传还说明了其中的具体数据库包含的区别,那么问题就来了,如果是一个作者,他就可以故意从某个数据库没有收录的范围去抄袭而躲避查重,这显然是存在很大漏洞的。
另外很多人自己查重的时候把论文的参考文献部分删除然后提交到turnitin去查重,比如重复率8%。最后网上有宣传说你要使用iThenticate,因为他收录的数据库最全最新,并且他说期刊都是要求带着参考文献去查重的,系统里面可以设置排除参考文献的,然后你就带着参考文献去查重,并最终给出的结果是排除参考文献后重复率是17%。你就得出了结论,确实iThenticate查重的重复率更高,其实小编认为是他们查重系统的问题,理论上说如果排除参考文献和删除参考文献去查重结果应该是一样的,不知道为何他系统里面,哪怕是你使用iThenticate,你把参考文献删除了去查重和带着参考文献查重并设置排除参考文献,结果就是不同后者明显偏高。只能说这是个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