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达闼杯”机器人大模型与具身智能挑战赛在2023年中国软件大会现场隆重举行颁奖典礼,为历时3个月的挑战赛落下帷幕。本次挑战赛由达闼机器人发起,中国计算机学会、AITISA联盟等单位提供支持,最终吸引了包括国防科技大学、复旦大学、西安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等60多支国内外高校及科研院所组成的队伍报名参赛。
redmi9a128G多少钱
根据赛制要求,参赛队伍需要在达闼自主研发的高度模拟真实的数字孪生咖啡厅场景中,利用机器人开发套件HARIX RDK,同时结合达闼面向机器人定制优化的大语言模型海睿AGI平台、多模态机器人模型RobotGPT,独立训练机器人实现店员角色,主动进行场景对话、领位导航、制作咖啡、递送服务、调节空调、清洁卫生等具有一定复杂度的开放性任务。
达闼副总裁王斌在采访中透露,本次挑战赛的主要难点在于任务的开放性、环境自动适应性和人机交互自然性。要求参赛系统在没有任何预设信息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对新环境的主动探索感知并形成机器人自身记忆,同时需要解读用户语音指令、生成回应对话,协调双手操作准确抓取物品;此外,还需要应对机器人运动与交互过程中的突发情况,确保行为的稳定可靠。这对参赛队伍提出了极高的挑战,需要解决的核心科学问题包括大模型的不稳定性、多感知模式的效率融合、自主寻优控制策略的鲁棒性等。
在挑战赛决赛答辩环节中,进入决赛的队伍依次进行作品系统演示,由专家评委从主动环境探索与记忆、多轮语义交互、语音视觉导航、语音视觉操作等多个维度全面问询并打分。现场展示环节中,国防科技大学、复旦大学等多队选手通过自主研发的多模态感知算法与开源预训练模型的有效深度融合,构建了信息流动高效、行为决策自动化的机器人系统,充分展现了强大的工程实践价值。
王斌表示,本次挑战赛最大亮点在于有效推动了学术界、企业和开发者的跨界合作,不仅鼓励前沿技术如大语言模型、多模态AI等在机器人具身智能方面的持续创新,更关注机器人解决方案产品的商业转化,将大模型等新技术应用落地,造福千家万户。他还透露,达闼未来将继续举办类似挑战赛和合作项目,鼓励开发者在工业、服务等更加复杂的实际应用场景中充分发挥创新精神。
达闼还在2023中国软件大会上展示了“机器人+新一代人工智能”教育方案,围绕“一个校园云脑、三个实践中心、X类创新应用”等内容开展“机器人+新代人工智能”创新示范校园建设。现已落地30+省数百院校,在本科及以上、高职、中职、技师技工等各领域均有合作案例。
在产业论坛的报告中,王斌还发表了主题为《机器人泛在操作系统与Robot GPT应用》的演讲。他表示泛在操作系统是实现机器人“感知-认知-决策-执行”的关键核心,RobotGPT大模型和算法的应用也将机器人的自主智能提升到新的高度。这为机器人未来在各类实际复杂环境中的广泛应用和商业落地带来信心。
本次挑战赛不仅让开发者充分利用大模型等前沿技术锻炼创新能力,也使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产学研用交流对接更加紧密深入。作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建设单位,达闼将持续推动大模型、云端机器人操作系统海睿OS等前沿科研成果快速向各类实际应用场景转化,助力构建新一代人工智能生态体系,让AI深度赋能千行百业,造福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