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科技
作者 | 张雅婷
在大举投入性能赛道后,一加与小米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火药味也愈来愈浓。
在前天举行的一加新机发布会上,小米14系列成为其主要的对标产品。一加不再采用以前温和、低调的营销风格,反而用了产品力全面超越、全面碾压等较为犀利的字眼。
华为mate50pro支持北斗卫星
一加中国区总裁李杰在发布会上表示,“一加的产品反复上友商的发布会,他们比不过一加的产品,总说一加的市场份额不大,但谁不是由小树苗成长为参天大树呢?”
而Redmi品牌发言人、Redmi市场部总经理王腾则隔空回应称,“有些品牌十年已经长成参天大树,有些品牌十年仍然是小树苗,是什么导致了这个差异?这小树苗不会是仙人掌吧。”
高管口水仗背后,是一加销量的迅速崛起。据李杰透露,今年1-10月,一加品牌销量同比增长275%,相较于红米K系列出货量的比例增长到了57%,而去年同期这一比例为11%。
一加背靠“财大气粗”的OPPO。从“单飞”到回归OPPO体系后,OPPO对一加的支持不可不谓“豪爽”,不仅给一加单独投入100亿资金,还在技术研发、渠道、供应链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帮扶。
这也让一加喊出了“未来三年硬件综合净利润率可以为0”的口号,李杰也再次强调“利润不是目前我们考虑的重点”。高举高打的策略下,一加的强势增长,显然给同样走性价比路线的小米“当头一棒”。
Microsoft IE 9.0
不过,一加“亏本做生意”的激进打法,显然让原本就内卷的中端市场更加卷了,这也遭到不少行业人士的质疑。比如在iQOO全球市场总裁程刚看来,“有的友商不要利润、甚至亏钱,明显是在做不对的事情。”
战火升级,卢伟冰暗讽一加“不本分”
奈飞 游戏
去年12月,一加在成立九周年之际正式宣布,一加将作为OPPO旗下主打性能的先锋品牌,深耕线上这一主战场。
与此同时,OPPO未来三年单独为一加投入100亿元资金,明确让一加主任务做增量,而不是追求盈利。为此,一加立下目标:要在2000元以上的线上市场做到份额第一,一加产品的硬件综合净利润率可以为0。
经过一年时间“排兵布阵”,一加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一加十周年活动中,一加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刘作虎表示一加的产品得到了行业的认可,并且品牌目前已经成为2500元以上、线上为主的品牌中的第二名。
“尽管整体规模仍较小,但一加的雄心勃勃,具备冲击市场领导地位的实力。”
目前,一加主要有两大产品系列,覆盖2000-5000元市场。数字系列主要覆盖的是4000-5000元价位段,Ace系列目前有Ace 2V、Ace 2、Ace 2 Pro三款机型,分别是2000-2500元、2500-3500元、3000-4000元的档位。
一加中国区总裁李杰告诉科技等媒体,“我们现在就四款产品,每款产品打一年,中间也不会搞什么迭代,目标就是每个档位的产品都做到最好。”
他表示,一般技术的迭代,包括芯片、屏幕,不太可能在半年的周期里有很大的创新变化,这是产业链规律的问题。“为了迭代而迭代的产品,我们不希望做。”
从定位来看,一加数字系列主要对标小米数字系列,Ace系列则用来狙击红米的K系列。此外,红米note系列、数字系列则主要覆盖两千元以下的市场,负责走量。
刘作虎调侃称,友商应该庆幸一加没有做2000元以下的产品。“不过未来一加不排除会做2000以下的产品,如果大家需要的话。”
顺丰无单号查询系统
就在上周举行的Redmi十周年暨K70系列新品发布会上,卢伟冰还暗讽一加“没底线”、“不本分”,而且一直“躲”在Redmi后面发布新机,因为在Redmi前发布的话就会“死”。
在这次一加12发布会结束后,李杰也对此做出回应称,“一加早就定了发布时间,他自己要在前面发布。因为我们有自己既定的产品规划和路线图,不会因为外界的一些竞争打乱自己的节奏。”
供应链涨价将成新挑战?
上游供应链成本的波动,正成为手机行业面临的挑战之一,尤其是主打性价比的手机品牌。一加红米们需要做好应对面板、存储芯片等关键零部件价格上涨的趋势。
据行业知名咨询机构CFM闪存市场的数据,自10月份以来,现货市场NANDFlash(闪存)价格指数涨幅已达40%。
此前据韩国经济日报报道,三星电子与包括小米、OPPO和谷歌在内的客户签署了存储芯片供应协议,价格比其现有DRAM和NAND Flash合同高出10-20%。
根据CINNO预测,在需求持续景气的带动下,刚性AMOLED面板涨价或将从2024年开始,柔性AMOLED面板需求维持高水位,整体价格将继续小幅上涨。
在业内人士看来,成本上涨所带来的影响将逐渐传导至消费端,手机等中端产品或迎来涨价,尤其是大内存、大存储手机。
李杰认为,供应链涨价的趋势,是所有的厂家都需要面对的。因为大家出货量都差不多,基本是一个量级,议价能力也差不多。
“一加去年8月在Ace Pro上率先淘汰8GB内存,那时候并没有内存降价。所以对于一加来说内存涨价还是降价,都是外界的因素,最重要的是想清楚自己的目标。”
明年的手机市场走向如何?李杰表示,不会有巨大的提升或者下降,因为这是一个非常成熟,竞争非常充分的行业。
“接下来的行业和市场更多的还是会去拼技术的投入,要把配置、功能、体验都做到非常好,才会有更好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