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中关村工业互联网产业园总经理贺永学:培育规模效应促进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 通信产业网|2023-11-10 09:30:36作者:党博文来源:通信产业网
一加手机和韩寒
【通信产业网讯】(记者 党博文)当前,数字化浪潮已成为变革性力量,需要充分发挥工业互联网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支撑、创新驱动、融合引领作用,以数字化转型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园区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关联性强、共性需求大、应用场景丰富等突出特点,已成为工业互联网应用推广的重要突破口。
在这之中,中关村工业互联网产业园(ZII PARK) 是由中中关村发展集团与石景山区政府战合作开发,2020年先导园正式开运营,核心区预计投入约90亿元,总建筑面积约45万㎡,其中一期已于2021年9月17日正式动工,2022年11月实现主体结构封顶,同时二期(605地块) 也于2023年1月末成功摘地。核心区规划“一轴双区多平台”格局,打造龙头企业独栋、大中型及成长型企业总部、数据中心、展览展示中心、人才实训基地、人才公寓,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平台,是北京工业互联网产业的标杆园区。
美图秀秀吴欣鸿 专访
近日,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北京中关村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贺永学在接受《通信产业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关村工业互联网产业园一直以高品质园区为目标,打造高品质的硬件设施,园区建设启动以来,通过各种措施,科学合理地提升建设效率,加快建设速度,在产业方面,通过集团兄弟公司携手合作,如软件园、先导园相互协同,快速启动了产业体系的搭建。
英伟达元宇宙平台
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的产物,是实现工业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发展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各地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作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基础和新型工业化的战略基础设施。北京也不例外。
值得关注的是,在北京”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空间结构中,石景山占据两大关键节点,以全新城市定位,迎来价值利好兑现期聚焦高精尖产业体系,集中承载北京”四个中心”发展战略建设。
《北京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也提出,到2023年,北京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规模达到1500亿元,发挥中关村工业互联网产业园空间、区位优势,围绕工业互联网龙头企业布局产业链,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工程实训基地等,打造产业发展支撑和拓展区。
据贺永学介绍,目前,园区建设工作已经进入开园方案筹划阶段,其思路是以专业园区为标准,着力提升园区产业的集中度。如中关村工业互联网产业园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等专业机构达成合作,来自专业机构的战略指导,在园区产业发展、服务体系搭建等环节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事实上,当前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难以满足企业高度差异化、个性化的转型需要。这就需要加强政府引导,成立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创新中心等促进机构,按照“行业出题、产业答题、供需协同”的指导方针,由促进机构组织行业和企业提出需求,梳理地区数字化转型需求场景,引导数字化转型服务商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建立数字化转型供给企业的技术、产品、服务供给名录,搭建平台促进供需协同。
对此,在整体功能业态方面,中关村工业互联网产业园本着“先打造完善的园区整体服务,再进行企业引进和产业孵化”的原则,在原有一期服务设施的基础之上,另外开辟出一栋建筑,用于搭建相应的开园服务,大力引进相关服务单位。
值得一提的是,在整体园区的打造上,除了生态服务体系、产业链、孵化器等传统功能之外,中关村工业互联网产业园更加注重绿色、生态、低碳、环保,另外,通过数字孪生,运用数字化的管理手段,来不断增强入园单位的体验感。目前在数字园区基本打通了“数据烟囱”,形成统一的数据底座,并在这个底座之上建立通用平台。
贺永学表示,作为北京市单体体量最大的工业互联网产业园区,中关村工业互联网产业园能够容纳相当大一部分企业的容量以此产生规模效应,未来几年,中关村工业互联网产业园将会在45万平米的核心区上把产业做起来,形成集中度,上下游搭配起来,在此基础上,将中关村工业互联网产业园打造成石景山的名片,推动北京工业互联网产业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党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