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11升级ios14.8相机模糊
“我们在天津高速服务区已规划14个超充点位,预计在明年上半年全部投入使用。”近日,在科技探访天津高速温泉城服务区光储充全液冷超充站期间,天津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闫卫喜表示。
目前,该服务区打造的光储充一体超充站已运营1个多月,其由华为数字能源提供智能光伏全液冷超充整体解决方案,最快充电速度可达“一秒一公里”,让车主获得“一杯咖啡、满电出发”的高效充电体验。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由于充不上、充电慢、排队等待时间长,新能源汽车因续航里程问题常常被吐槽为“电动爹”。随着今年冬季和雨暴天气的提前到来,不少新能源车主再次萌生担忧。
但现在,搭载华为全液冷超充技术的充电站,就有可能让车主们获得充电5分钟、续航200公里的“加油式”补能体验。除了天津,华为全液冷超充技术还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全国多地的高速充电站落地,极大缓解新能源汽车充电焦虑。
面对新能源汽车市场迅猛发展带来的充电需求,以及充电补能的行业挑战,华为数字能源作为充电网络解决方案提供商,坚持技术创新优势,做到了行业“遥遥领先”,并携手合作伙伴从先行先试向全国持续拓展。
最快“一秒一公里”,华为诸多“黑科技”加持
最近几年,新能源车汽车蓬勃发展。据公安部统计,截至今年9月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821万辆,占汽车保有量的5.5%。同时,新能源车渗透率不断提升。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前9月,我国新能源车渗透率达29.8%,同比提升6个百分点。
从全国各地区来看,天津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和保有量都位居前列。截至今年9月底,天津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比近10%,销量渗透率也超过40%,均超全国水平。
但与此同时,充电网络规模和技术水平相对滞后,导致充电难、充电慢带来的里程焦虑让许多新能源车主出行体验不佳,尤其是节假日高峰期,充电排队就需要一两个小时,充电桩数量少、充电慢等问题也把部分潜在电动车消费者挡在了市场之外。作为电动出行的基础保障,充电网络的建设亟需匹配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增长。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越来越高,而高速公路出行的新能源汽车数量这几年也在倍数增长,车主出行充电的需求越来越强,需要适时匹配建设充电桩,给车主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闫卫喜表示。
天津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闫卫喜介绍超充站情况
今年3月,天津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和华为围绕智慧高速等达成合作,位于津蓟高速的温泉城服务区光储充全液冷超充站就是双方合作的最新成果。该服务区上下行两侧每侧各建设一座,每座各配置2个超充终端,10个快充终端,更好满足新能源车主充电需求。
闫卫喜向科技介绍到,在电价和服务费相同的情况下,该场站自9月底开通运营以来,整体充电量和使用率明显高于传统充电场站,服务达到2000多车次,每天达到70-80辆车,达到最初预期。
这得益于华为数字能源提供的智能光伏全液冷超充整体解决方案,通过光储充一体设计,打造了高效低碳的充电服务,让车主充得上、充得快、充得好,一次充电成功率达99%+,充电速度最快达“一秒一公里”,让车主获得“加油式”补能体验,哪怕是节假日“潮汐式出行”也能应对,极大减少排队等待时间,缓解车主充电焦虑。
这背后则是华为多项“黑科技”加持,电站集成华为全液冷超充桩智能充放电、智能光伏发电等多项技术。相较传统充电设备采用直通风的形式自然散热,华为全液冷超充技术可以显著提升充电主机和超级充电终端的散热能力,并能让充电主机以55dB的低音状态运行,远低于传统设备超90dB的噪音,为用户带来“即插即充、即充即走、宁静致远”的充电体验。
一般来说,想要充电更快,就需要越高的功率,而这则必须提高电流电压。传统充电桩因散热能力有限,电流电压越大,导致枪线越粗越重,使用时就难以操作。华为全液冷超充技术能快速散热,在提高电压电流实现更大功率后,枪线还能保持纤细,使得操作时毫不费力,让充电更快更安全。
科技实地探访了解到,华为全液冷超充主机最大功率达到720kW,最大输出电流为600A,支持最高1000V电压,而超充终端最大功率达600kW,这基本超过目前国内所有超充设备的最大功率。
按主流新能源汽车电池容量为50kWh-100kWh计算(对应续航在300公里-600公里左右),在600kW功率的理论状态下,仅用5-10分钟即可充满,充电速度最高可达“一秒一公里”。同时,华为全液冷超充技术兼容性高,不挑车型,能够适配所有新能源品牌的全功率段车型。
同时,温泉城服务区光储充全液冷超充站还实现了智能光伏发电和储能调节。站所屋面和边坡光伏系统最高发电量达500kw,储能电站容量达200kwh,两者动态调节向充电设施供电。白天用电高峰期,储能电站向充电设施供电;夜间低谷期,光伏系统向储能电站充电,其也能为服务区提供应急备电保障。
目前,市面多数充电桩基本都是接入社会电力网络,其仍以传统能源为主。而作为“新基建”组成部分,充电桩建设是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基础保障,也是深入贯彻落实“双碳”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如何实现充电全流程绿色低碳也是越发关注的课题。
华为通过先行先试,在天津高速温泉城服务区落地光储充一体的全液冷超充技术,极具示范意义。通过构建起光伏、储能、车桩等不同系统的智能互联,实现多方的动态平衡,降低大功率终端充电设备对电网资源的占用和对电网的影响,提高光伏自发自用率,降低服务区的综合能耗,有望实现年均减排超过598.2吨。
“把太阳能等绿电充到新能源车里,做到了真正的低碳环保,同时实现了绿电的供需平衡。”闫卫喜表示。可以说,华为这一模式既更好地满足了车主的充电需求,治愈了充电焦虑症,也打造了行业智慧低碳服务区的新范式,为构建高质量、可持续的充电基础设施网络提出了新思路。
iphone 14 pro被曝郭明錤
提高运营效益,携手共建让有路的地方就有充电
除了能够实现从充上电到充好电的极致用户体验,华为融合光储打造的全液冷超充架构也能帮助充电运营商降低投资和维护成本,提高运营效益,有效解决充电运营商目前面临的充电设备质量差、寿命短、演进难、盈利难等问题。
科技在探访中了解到,天津高速温泉城服务区光储充全液冷超充站设备具备IP55防护等级(防尘防水分别达到5级,最高等级分别为6和8),拥有15年以上超长寿命,远高于传统方案整机3-5年的寿命,并且无需定期除尘,实现日常“零维护”。
据华为测算,相较传统方案需要设备升级、设备支出、运维成本,华为全液冷超充架构设备能保障投资长期受益,并支持技术平滑演进,减少运营商重复投资,降低维护成本,使得全生命周期运营成本(TCO)下降40%。
此外,华为方面还表示,在相同工况条件下,华为全液冷超充站比传统充电站电力利用率提升30%,场站周转率提升一倍,极大地降低对电网侧的压力和成本,使运营商能够在电力容量紧张的商业区和服务区部署更多车位。
这同样离不开华为的智能化“黑科技”。华为全液冷超充架构能够实现“车桩协同、桩网协同”,实现车桩网融合发展,实现充电网络智能化,并借助双极功率池化、功率柔性智能分配等技术,使得主机能灵活分配直流输出功率,动态地将功率资源分配给不同的充电终端,实现功率共享,按需分配。
这样就不会产生功率浪费,充电需求高的车能分配更多功率,不会因功率不够而充电慢。这意味着,超充站在单位时间内可以充更多的电、服务更多的车,提高场站的周转率,从而帮助运营商获得更高收益。华为方面还表示,未来将通过开放全液冷超充架构与智能运维平台,助力客户实现极佳收益,发挥各自优势,共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新一代智能充电网络。
“能源补给是很大的市场空间,充电是我们开拓的新业务。对运营方和车企来说,我们都保持合作的开放态度。”闫卫喜表示,接下来还将和华为陆续共建其它13个规划点位,争取在明年上半年投入运营。
今年9月,天津明确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提出充电设备要快慢结合、科学布局、适度超前,到2025年实现京津冀主要城市交通圈,具备条件的高速公路服务区等重点区域充电桩全覆盖;到2030年力争全市新增各类充电桩不少于10万台,车桩比处于全国主要城市前列。国家多部委和多个地方政府也已发布多项政策或规划,对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等提出要求。
作为充电网络解决方案提供商,华为数字能源正在凭借解决方案的创新,携手更多行业与生态伙伴,为充电产业生态赋能,由点连线、逐步成网,建立起更加便捷的公路交通充电网络,共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充电基础设施,助力新交通低碳转型。
除了天津,目前华为全液冷超充技术的超充站还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全国各地城市的高速沿线进行部署,并匹配不同品牌车型,发挥车的最大充电能力。
“未来2-3年,超充站点将会大量布局,这也将最大限度解决消费者里程焦虑的问题,从而进一步加速电动车的普及。”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总裁侯金龙此前表示,建设以超充和快充为主的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是大幅提升充电体验,促进新能源汽车与新型电力系统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还能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正向循环。
“让有路的地方就有充电”。这是华为数字能源对充电网络基础设施的愿景,如今它正朝着这个目标一步步靠近。
注:“一秒一公里”数据于实验室环境下测得,实际使用中可能因车型差异、软件版本、使用条件和环境因素等略有不同,请以实际使用情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