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世界网消息(CWW)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就推进新型工业化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提出“要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把建设制造强国同发展数字经济、产业信息化等有机结合,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
面对新时代、新使命、新定位,行业如何把握发展大势、推进技术创新、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作为通信领域的权威媒体,通信世界全媒体特推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系列报道,通过汇聚ICT和工业领域的专家、学者声音,深入探讨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模式,推动新型工业化实现高质量发展,进而赋能中国式现代化征程。
君不见昆吾铁冶飞炎烟,红光紫气俱赫然。一直以来,工业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面临能耗大、效率低等问题,亟需新型工业化生产方式。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工业,工业也就成为了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工业也是创新最活跃的地方,是技术创新的主战场,是创新成果最丰富、创新应用最集中、创新溢出效应最强的领域。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成为了当下的关键任务。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提升新质生产力,近日,中国联通大数据首席科学家范济安接受了通信世界全媒体记者的专访,就新型工业化建设的必要性、紧迫性和数字技术的作用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建议。
新时代新征程上,新型工业化具有新的内涵和特征,从党的十六大以来,新型工业化就一直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但是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新型工业化更加凸显了其必要性和紧迫性。
华为mate20升级版
范济安认为,新型工业化有三个方面的变化,对传统制造业以及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首先,新型工业化强调的是绿色化发展,而不仅仅是网络、平台、安全和智能制造;其次,新型工业化突出国产化创新,尤其是在中外科技发展、科技创新竞争激烈的背景下,需要自主掌握核心技术和产品;最后,新型工业化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政府负责具体的落实,企业负责主动的转型,以新型工业化提升新质生产力。
方向确定了,接下来就是路线问题。在产业数字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通信技术,以及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等为代表的数字化的技术,正在加速与工业实体经济的制造体系、生产体系、知识体系相结合。范济安认为,数字技术在加速新型工业化发展中能够在三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第一,数字技术可以推进生产自动化和管理信息化的融合。目前很多企业还存在生产自动化和管理信息化两个割裂的世界,采用不同的技术标准和生态体系。而在新的阶段,利用数字网络技术,可以打通生产自动化和管理信息化之间的数据链路,让两个领域的数据能实现融合,从而打造智能化的应用。
第二,数字技术可以实现柔性制造和软件驱动生产。今天的制造行业面临着大的变化,既要满足个性化、小批量的需求,又要规模化生产的成本。如果还按照原来的生产模式做,就会提高成本和浪费资源。这就要需把生产控制程序和硬件做解耦,把软件部分、应用控制部分、程序部分搬到近端或边缘端的通用硬件平台上,从而根据需求去推送或下载不同的应用到前端设备上,做到一条产线上可以生产不同款式的产品。
第三,数字技术可以实现网络横向融合和数据标准的统一。网络要往以太网化、IP化、无线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同时设备的状态数据、控制模型、告警事件等要建立起统一的语义标准,实现设备与系统间的互联互通。
概括地说,新型工业化是利用数字技术作为新的生产力,推动国家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一直以来,产业一直在深耕的工业互联网与此一脉相承,工业互联网赋能新型工业化,新型工业化打造新质生产力。工业互联网是新型工业化的基础设施。
“近年来,中国联通在推动5G+工业互联网发展的进程中,打造了丰富多样的数字化案例,把5G、边缘计算、数据建模、OT和IT的融合类应用开发引入到工业领域,推动企业往新一代的智能化生产、智能制造的方向发展。”范济安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