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控制技术实现的核心原理,在于图像的传输以及远程指令的控制。其中图像传输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类似视频,这一部分的数据传输以及对应的编解码是整个远程控制的核心技术,也是影响远程控制体验的关键之一。
而在远控编解码这一核心环节,此前业内一直缺乏受到认可的专利技术。现在,向日葵远程控制作为国民级远程控制软件,其技术团队正式填补了这一空白!
向日葵自研的“SADDC”算法于近期正式通过发明专利申请,专利名称为《远程桌面中的差异检测与分区域动态编码方法、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发明专利为国内远控行业首创,已在国民级远程控制贝锐向日葵中成功应用多年,显著优化了远程控制场景下的画质体验,在降低传输数据、节省网络带宽、降低延迟的同时,保证了贝锐向日葵远控画面的最 佳视觉效果。
这里我们就来详细解读一下,承载这一专利的向日葵“SADDC”算法究竟是如何有效提升远程效果,推动行业进步的。
什么是SADDC?
SADDC算法全称是“Sunlogin Advanced Desktop Dynamic Codec”,即“向日葵高 级桌面动态编解码器”,该算法针对不同远程控制场景采取不同的编码策略,显著提升画面压缩率,降低传输数据量,并实现画面极低延迟编码、高帧率传输。
该算法是包含了多种解码策略的合集,是向日葵在图像层的“总算法”,核心策略有下面三条:
● 基于焦点应用和视觉显著性理论(visual saliency)对远控画面进行实时的识别区分。
● 对于画面进行智能切片分区、实现分区块解码运算。
● 更高效的利用主机的配置,主机配置足够时配合硬件加速进一步提升远控质量。
核心策略一:焦点应用区与基于视觉显著性理论区分远控画面的视觉显著区
根据远程控制的键鼠动作以及光标位置,确定画面的焦点区域是相对基础的,向焦点区域倾斜比特资源是SADDC算法策略中的一环。更进一步的是,向日葵还引入了视觉显著性理论(visual saliency),与焦点应用区的策略互为补充,实现整体画质提升的同时降低比特资源占用。
淘宝刮刮乐活动
腾讯最初股权分配
1998 年,南加州大学的Itti 提出基于颜色,亮度,方向三种视觉特征的显著值计算,模拟生物对图像的注视点的选择性注意模型,即视觉显著性理论(visual saliency)。
2012 年,这一理论进一步完善,形成了四项计算准则:
● 以局部低特征为起点,考虑对比度,颜色等因素
● 在全局抑制重复特征,保持特异性特征
● 根据Gestalt laws,视觉组织形式通常有一个或多个显著中心
● 人脸、规则物、认知物优化性
向日葵的SADDC算法根据这一理论对高显著性的区域倾斜比特资源,使得重点区域呈现出更加流畅且清晰的画面,避免将过多的资源投入到非显著区与非焦点区域中,提升整体的编码效率空间。
核心策略二:智能切片分区
向日葵的SADDC算法的智能切片分区策略实际上与上文的视觉显著性策略是相辅相成的。
SADDC算法会对远控画面进行智能的切片分区,画面足够复杂的情况下分区会细化至1000- 2000 个区块,然后将画面有变化的区块进行重新计算、压缩、传输,没有变化的区块则保留画面。
显然,越是精细划分的区块,越能发挥前文视觉显著性算法的优势,两者结合之后,得到效果就是向日葵SADDC算法可以智能判断画面的变化幅度。
这样一来,即保证了不同场景下远控对于流畅度的不同需求,也进一步降低了传输的数据量,避免对上一层的带宽造成过大压力。
核心策略三:硬件加速充分利用主机性能
如果说SADDC的前两个核心策略保证了广泛的远控可用性和稳定性,那么第三个策略则是大大提升了远程控制的性能上线。
东风悦达起亚mpv嘉华价格
如果主机的配置足够强大,那么向日葵可以通过硬件加速的方式进一步获得性能飞跃:通过利用GPU的算力,在GPU“内部”完成远控画面的运算和压缩,这一策略将会极大的降低延迟,让画面的帧率上限大大提升,向日葵SADDC算法通过这一策略可将远控画面的帧率提升至最 高 144 帧,可以满足很多高端的远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