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世界网消息(CWW)8月15日,《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简称《办法》)正式落地实施。
此前,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就《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答记者问时指出:“《办法》提出国家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促进创新和依法治理相结合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鼓励生成式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实行包容审慎和分类分级监管。”
“《办法》明确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提供者应当依法开展预训练、优化训练等训练数据处理活动,使用具有合法来源的数据和基础模型;涉及知识产权的,不得侵害他人依法享有的知识产权;涉及个人信息的,应当取得个人同意或者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训练数据质量,增强训练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客观性、多样性。此外,明确了数据标注的相关要求。”
小米8刚上市
中国网信网发表的署名文章《生成式人工智能治理的中国方案》写道:2023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特别指出,要重视通用人工智能发展,营造创新生态,重视防范风险。《办法》秉持这一精神,一方面针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特点,要求管理部门完善与创新发展相适应的科学监管方式,实现技术创新与监管创新的同步演化、协同共振(第十六条)。例如,第七条即充分考虑到训练数据的海量性和异质性,将“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客观性、多样性”作为优化目标,从而契合了大模型的技术特征;另一方面,鼓励产业界在各行业、各领域中探索优化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支持行业组织、企业、科研机构、公共文化机构、专业机构等多元主体开发与协同创新(第五条),推动芯片、软件、框架、算力、算法、数据资源等全链路、全生态的共享与发展(第六条)。
7月10日,国家网信办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广电总局公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自2023年8月15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