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互联网

一年少卖4万吨辣条,卫龙不香了「卫龙辣条一年的营业额是多少」

发布时间:2023-03-25 10:54:35  来源:互联网     背景:

声明: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开菠萝财经”(ID:kaiboluocaijing),作者:苏琦,编辑:金玙璠,授权转载发布。

你上一次吃辣条是什么时候?它还是印象中的味道吗?

在很多人的心里,辣条是“童年回忆”,依靠着这层童年滤镜,卫龙美味全球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卫龙”)前后三次冲击港股上市,终于在2022年12月15日成功登陆香港联交所。

然而上市首日便遭遇破发,报收10.02港元,距10.56港元/股的发行价跌去5.11%,最终市值为235.6亿港元(206.14亿元)。这一表现,与其Pre-IPO轮融资给出的600亿元的高估值相比,跌去了近三分之二。

3月23日,卫龙发布了上市后的第一份年报,业绩一反常态,出现了多个首次——销量首次下滑,全年少卖4万吨辣条;营收和净利润首次下跌,营收同比下降3.5%至46.32亿元、净利润同比下降81.7%至1.51亿元。

一包包辣条,曾为卫龙带来一年48亿元的收入,但是不难看出,卫龙现在赚钱的速度正在变慢。除此外,食品安全问题、品类单一问题、线下经销商占比过重的问题,依旧压在头顶。

“辣条”这门毛利率一度超越同行的暴利生意,为什么不“香”了?卫龙“童年必备零食”的老故事,还能讲多久?资本市场会看好吗?

截至发稿,卫龙股价为10.92港元,市值256.7亿港元。卫龙的股价和市值表现与上市首日相比没有太大起色,既有整体股市疲软的因素,也有自身表现不佳的原因,但真正的原因或许是,卫龙仅靠“辣条”,拉拢不了太多年轻用户了。

卫龙辣条一年卖多少亿

小米7跑分安兔兔

01一年少卖4万吨辣条,净利率下跌8成

卫龙曾经凭借“暴利辣条”收获优异的营收和利润成绩,然而2022年,卫龙经历了业绩“滑铁卢”。

最令人意外的是,卫龙的净利润在2022年首次出现下滑,同比下降81.7%至1.51亿元,在此之前,卫龙的净利润状况一直比较可观,2018年-2020年,其年度净利润从6.58亿元涨至8.27亿元,虽然增速下滑,但保持住了增长的态势。

卫龙对此的解释是,2022年的亏损主要是“一次性的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所致。今年4月,卫龙以每股普通股面值0.00001美元的价格,向Pre-IPO轮的投资者们发行及出售1.58亿股,其公允价值约为6.29亿元。该股份付款支出被并入财务报表,导致净利润大幅下滑。如此反常的超低出售价,被市场猜测为是卫龙对股东的补偿。

卫龙辣条一年的营业额是多少

开菠萝财经制图

净利润的下降,或许还可以说是受大额财务支出的并表影响,经调整后其净利润为9.13亿元,同比增加0.6%。

但更值得重视的信号是,其收入也在2022年首次出现下跌,同比下降3.5%至46.32亿元。这种颓势在更早之前就已经显现出来,2020年和2021年的营收增速分别为21.73%和16.50%,增速大幅放缓。

过去三年,卫龙产品的价格持续上涨,2022年,卫龙的调味面制品(辣条)、蔬菜制品、豆制品及其他产品的平均售价,分别为18.1元/千克、31.1元/千克和36.2元/千克,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上涨了3元/千克、3.7元/千克和6元/千克。但从结果来看,产品的提价似乎并未有效拉动业绩。

CIC灼识咨询执行董事姜骁潇指出,卫龙的品牌形象决定了其低价的定价策略,在现在受到经营压力影响下的涨价,反而会进一步影响其销量。另一方面,有“童年回忆”标签的卫龙,不断涨价,也会导致消费者认为品牌在过度消费消“情怀”,效果可能适得其反。

数据证实,商品涨价影响了消费频次。2022年卫龙主要的调味面制品、蔬菜制品、豆制品及其他产品的等产品,销量较上年度相比均都有所减少,分别少卖了43041.1吨、6175.8吨和1125.3吨,这也是2019年以来,卫龙辣条销量首次下滑。

买新能源汽车条件

卫龙辣条一年的营业额是多少

卫龙2022年售价上涨、销量下滑

魔镜市场情报的数据也反映了这一趋势。从天猫淘宝市场来看,近一个滚动年中(2021年12月-2022年11月),天猫淘宝卫龙零食销售额为5.39亿元,同比下滑0.53%;销售量为2159.85万件,同比下滑5.73%;均价对比去年同期有明显上升,同比增长5.52%。

不过,产品的平均售价提升及高毛利的蔬菜制品的销量比重提升,使得卫龙保持了高毛利。2020-2022年,卫龙的毛利分别为15.66亿元、17.93亿元和19.60亿元,毛利率分别为38%、37.4%和42.3%。对比零食行业巨头,辣条的毛利依然很高,2021年同期,卫龙的毛利率高于三只松鼠的29.4%和良品铺子的27%。

但急转直下的营收和净利率表现,已经暴露了卫龙“赚得慢了”的问题。卫龙2020年的净利率为19.87%,在2021年首次出现下滑至17.22%,到2022年净利率仅有3.27%,同比下滑81.04%。

卫龙在财报中解释,净利润率下滑主要是由于原材料的采购价格和运营成本增加。2020年-2022年,营销狂魔卫龙推广及广告费用分别约为0.47亿元、0.79亿元和1.39亿元,分别增长68.09%、75.95%。

财报解释,2022年增长的广告投放主要用于户外媒体的组合投放、电商平台及其他线上媒体平台开展的线上广告活动(如直播)等。食品行业从业者晨芳认为,卫龙重视线上营销,但卫龙的销售渠道主要依赖线下经销商,线上获客、线下转化,效果不及预期。

数据也显示,2022年全年1.39亿的广告费与全年净利润相当,高额的营销投入,却并未换来营收的增长。

整体来看,2022年,卫龙营收增速下滑、盈利空间收窄,释放出了十分危险的信号。

02品类“老化”,营销“过火”

卫龙一直在财报中强调用户是年轻群体——95%的消费者是35岁及以下人群,其中55%是25岁及以下的年轻人。但撑起辣条生意的年轻人,还爱吃卫龙吗?

去年年底,“年轻人不爱吃辣条了吗”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纵观评论区的发言,年轻人并不是不爱吃辣条了,而是不接受“越来越贵的价格和退步的味道”,市面上越来越多的选择,也让年轻人不再只钟情于卫龙。

卫龙辣条好卖吗

2021元宇宙大会

微博用户总结为什么不爱吃辣条

近期,“卫龙涨价”的关键词反复出现在社交平台,可以看到,卫龙经典包装的辣条从5毛钱一路涨到3.9元,号称0甜蜜素0反式脂肪酸的卫龙辣条,标价为5.8元。

卫龙辣条一年卖多少亿

社交平台上有关卫龙涨价的讨论

因此,社交平台上刮起一股自制“家庭手工自制辣条”风,还有很多年轻人开始挖掘平价的地方性辣条品牌,常被提到的有湖南玉峰旗下的麻辣王子,还有佳龙、源式、翻天娃等,除此外,盐津铺子、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百草味等零食品牌也都推出了辣条新品。

年轻人“不爱辣条”的另一问题出在产品上,品类和口感多年不变,已经无法吸引更年轻一代的用户群体。

根据财报显示,卫龙主要有三大类产品,一类为调味面制品,即网红大/小面筋、大/小辣棒及亲嘴烧;一类则是蔬菜制品,包括魔芋爽、风吃海带;一类是豆制品及其他产品,即软豆皮、卤蛋及肉制品。

辣条依旧是公司最大的营收来源,在2018年一度占营收的近8成,近两年逐渐下降,到2022年占比为58.7%。相应的,蔬菜制品占营收的比重从2018年的10.8%上升到2022年的36.6%。

卫龙辣条一年销量

卫龙三大品类产品收入占比

但这样的品类分布和拓展,显然“还不够”。

从新品拓展来看,“用户对卫龙的心智仍然是辣条系列,蔬菜制品也属于辣味赛道,不算真正意义上的多品类拓展。”晨芳称。

在口味变化上,姜骁潇认为,根据零食行业的健康化趋势,卫龙推出了“减盐减糖”的产品,但是否还能保证口味符合辣条消费者的喜好,还有待商榷。在他看来,“健康辣条”本身是一个伪命题产品。消费者如果追求更健康的零食,完全有更好的选择。

食品安全问题,也是压在卫龙头顶的一座难以忽略的大山。和坚果、咖啡、植物奶等新消费赛道相比,辣条等商品因含有大量食品添加剂被斥为“垃圾食品”,转型升级更难。

卫龙曾经凭借一系列营销手段和工厂改造,扭转品牌形象,但如今,在黑猫投诉上依旧有896条围绕食品质量问题的相关投诉,投诉内容主要包括食品过期,吃出毛发、钢丝球、塑料片等异物,商品包装破损变质等。

2022年,卫龙为了实现生产效率最大化,开始与OEM供应商合作。“OEM模式下,食品安全和质量更不可控,也为卫龙接下来的发展埋下隐患。”晨芳称。

2016年开始,卫龙通过营销,包括改变包装、模仿苹果和小米的广告语、联名等一系列动作而再度翻红。但2022年3月,卫龙因包装印有“约吗”“贼大”等字眼,被认为涉嫌“低俗营销”。

一位资深营销人士对开菠萝财经提到,靠营销或许可以吸引年轻人的注意力,但用力太猛也会惨遭反噬。一旦爱上“走捷径”,卫龙的“童年滤镜”还能管用多久?

03线上发展慢,线下被围攻

卫龙是刘卫平、刘福平兄弟于1999年在河南漯河创办的休闲食品企业。这家企业顶着压力三次交表,直到去年才顺利上市,上市之后的表现也不及市场预期。

其中最大的发展压力来自于渠道。卫龙的收入基本依赖线下经销商渠道,对线上渠道的拓展力度明显不足。

2018年-2022年,卫龙线下经销商的销售占总收入的占比均在90%上下。与线下庞大的销售体系相比,卫龙线上电商渠道发展并不顺利,发展至今,线上经销商销售额占总收入仅有10.5%。

卫龙辣条年收入

卫龙2022年线下渠道收入占比89.5%

本应在上市后积极开展线上渠道的卫龙,却在2022年收缩了线上渠道,尤其是线上经销商的比例。

晨芳称,卫龙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局面,一方面,年轻用户的消费偏好渠道在线上,但卫龙过度依赖线下渠道;另一方面,线下经销商的话语权过大,就容易牵制线上的发展,而卫龙的直销自营店也与线上经销商存在竞争,线上经销商的占比也在减少。

卫龙的另一大挑战来自行业本身,辣条作为零食的细分赛道,市场容量本就不大,近几年都没有新消费公司能够“颠覆”行业,也侧面证明了行业本身比较老化。

而且这个行业又具有极高的区域性和分散性。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21年,卫龙作为中国最大的辣味休闲食品企业,市场份额仅为6.2%,却超过第2名至第5名企业的市场份额之和。

未来,卫龙还是具有一定的拓展空间,易观分析品牌零售行业资深分析师李应涛总结,卫龙依靠辣条这种同质化比较强的产品,打下了较高的市场份额,积累了规模优势,但它也需要一些差异化的产品,可以通过收购品牌来满足消费者的新需求,相当于大众同质化市场和个性年轻人群的市场两手抓。

由于生产门槛低且毛利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跨界进入辣条市场,放眼辣味食品赛道,如鸭脖、卤味、鸡爪等品类,也在和卫龙辣条抢夺市场。“辣条第一股”是时候想想怎么稳住市场份额、抢夺用户了。

老化的赛道里,新品研发不足,给卫龙带来了另外的风险——产能过剩。2021年-2022年,卫龙的产能利用率下滑至59.2%,2022年卫龙辣条的过剩产能接近一半。业务结构横向、多元化发展,才能继续增长。

卫龙辣条一年销量

卫龙产能利用率整体下滑

卫龙目前的市值为224.60亿元(256.7亿港元),相当于4.85倍PS,“这属于正常区间,之前的估值虚高。”一位投资人称。卫龙上市前的估值一度达到600亿元。

没有新故事的卫龙,还能让资本市场满意多久,又能让消费者“怀念”多久?就像卫龙当年喊出的“为辣条正名”那样,现在,它需要为自己正名了。


返回网站首页

本文评论
小米电视618预售正式开启,助力全面屏电视普及_小米电视促销
  当全面屏手机成为“标配”的时候,全面屏电视也“不甘示弱”,迎头追赶,凭借更沉浸、更舒适的观看体验,受到众多用户的青睐,也迎来了井喷式的发展。而作为国内互联网电视第一...
日期:03-06
LOFTER再回应头像生成器争议:未使用用户作品训练数据
3月7日 消息:针对“头像生成器”引发的争议,网易LOFTER再次回应称,大约64.5% 的用户有着每三个周更换一次社交头像的需求,这一需求在年轻用户中更甚。为此,我们着手开发、测试了...
日期:03-07
360杀毒荣膺新浪2010年度最佳安全杀毒软件(360杀毒软件官方版)
  日前,新浪数码频道“2010年度数码风云榜”评奖活动结果正式揭晓,2010年颇受瞩目的 360杀毒表现抢眼,获得了网友和专业评委的一致肯定,在入围的国内外21款杀毒软件中脱颖而...
日期:07-26
比特币现金暴涨「比特币价格短暂冲上20000美元:上涨仍面临压力」
  讯 北京时间9月28日早间消息,据报道,当地时间周二,比特币价格短暂站上20000美元,冲至一周多新高,但上涨仍然面临压力。由于美国股市渐渐进入熊市,比特币价格最终还是下跌。从C...
日期:10-02
5G手机普及者 Redmi Note 11R上架:联发科天玑700加持「Redmi Note 10 Pro 5G 天玑1100旗舰芯」
今天上午,Redmi宣布Note 11R将于9月30日正式发售,价格未公布。三星手机galaxy s6 edge+Redmi表示,Note 11R为普及5G手机而来,把5G手机普及到每个人,我们坚定不移。ios12.2支持air...
日期:10-06
新款比亚迪唐DM-i、汉EV或本月中上市:配置大升级!「比亚迪全新一代唐dm」
3月7日消息,据@易车网 报道,2023款比亚迪唐DM-i和2023款汉EV创世版,有望于3月16日上市。两款产品是目前比亚迪旗下的热门新能源SUV和轿车产品,最大亮点是将会针对配置进行优化升...
日期:03-07
科学家开发新技术,将二维码直接打印在食品中_科学家开发新技术,将二维码直接打印在食品中可以吗
  IT之家10月18日消息,科学家们已经研发出一种新的方法,通过在食品本身中打印一个二维码,为3D打印的食品提供信息。这样做并不影响食品的味道或外观,也不需要使用任何标签。 ...
日期:10-18
快手推出“快看新车计划” 累计超1000位新车创作者参与_快手 汽车
10 月 8 日消息,近日,快手汽车启动“快看新车计划”,该计划是快手汽车针对新车内容建设推出的专项扶持计划,面向新车领域创作者提供一系列内容扶持、流量激励及创作者服务。同时...
日期:10-25
松鼠ai的教育理念是什么_把握时机,松鼠Ai为孩子的学业加码
  自人工智能这一新技术出现后,人工智能就开始普遍在各个行业中得到了应用,“人工智能+”经济被广泛认可。在工业行业领域表现得更为明显和广泛,人工智能既能够保证工作...
日期:07-14
小米多款新机曝光(曝小米2月新机或超过6款!)
  今天,知名数码博主@数码闲聊站透露,小米正在基于sm8475芯片开发三款工程机,其中一款测试50mp超大底镜头,两个测试1/1.5"大底镜头,均采用2K柔性屏。   同时,在评论中,该博主...
日期:07-18
韩国1月芯片库存率创26年来新高 比一年前库存增加了39.5%_韩国芯片短缺
韩国统计局上周四(3月2日)在一份声明中表示,韩国芯片库存比一个月前增长了28%,这是自1996年2月以来的最大增幅。与一年前相比,库存增加了39.5%。miniled的ipadpro芯片制造是韩国...
日期:03-06
最新安卓手机好评榜:小米12S Ultra连续5个月排名第一「小米ultra11评测」
11月5日,安兔兔公布了11月份安卓手机好评榜,数据来源安兔兔评测,收集时间2022年11月1日至11月31日,仅限国内市场。小米12S Ultra继续稳坐好评榜第一,好评率:95.65%,这已经是该机连...
日期:12-07
AOL CEO考虑采用内容收费模式收购5至10家公司
  北京时间5月24日早间消息,AOL CEO蒂姆·阿姆斯特朗(Tim Armstrong)今天在Disrupt大会上表示,该公司有可能考虑采用内容收费模式,并有兴趣收购5至10家公司。   由美国科...
日期:07-28
美股周五:道指实现六连涨,新能源汽车股普涨,法拉第未来涨超10%
美国时间周五,美股收盘主要股指全线上涨,道指连续第六个交易日上涨,科技股继续领涨。投资者评估有关美国通货膨胀和经济的最新数据,以及上市公司第四季度财报。道琼斯指数收于33...
日期:01-28
MediaTek展示天玑旗舰技术,先进科技引领移动平台创新趋势_天玑科技官网
10月12日消息,MediaTek举办天玑旗舰技术媒体沟通会,分享了天玑5G移动平台的最新技术进展和前沿趋势,包括移动光追、移动GPU增效方案、AI图像语义分割、5G新双通、Wi-Fi 7、高保...
日期:10-14
网购平台竞争分析_运营商纷纷玩网购 线上竞争全面展开
  自9月1日中国联通淘宝商城开设官方旗舰店后,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线上竞争全面展开。   记者昨日登录淘宝网看到,移动、联通、电信以集团公司或省级公司开设的淘宝店多达...
日期:07-22
吴亦凡也如此钟爱的蒸烤一体机!解锁华帝“速蒸嫩烤”的科技密码
  《潮流合伙人》正式开播以来,吴亦凡的人设里又增添了“吃货”这一形象。除了时尚观点的碰撞,大家还十分关心好不容易瘦下来的吴亦凡,遇到了同样爱吃的潘玮柏,又再度有了胖...
日期:01-16
b站 二次上市「B站将转为双重主要上市 10月3日正式生效」
凤凰网科技讯 9月29日消息,港交所官网显示,B站在香港联交所由第二上市转为主要上市,将于10月3日正式生效。届时,B站将成为中国TMT(科技、媒体、通信)企业中首家完成自愿由在港二次...
日期:09-29
京东转让骏迪物流股权 嘉实资本接盘
凤凰网科技讯 2月3日消息,据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廊坊骏迪物流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苹果计划将iphone产量提升比特币破27000美元图源 天眼查原股东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退...
日期:02-03
文旅部:出境团队旅游和机酒业务2月6日起试点恢复_文旅部出境游重启
凤凰网科技讯 1月20日消息,据文旅之声官微,2023年2月6日起,试点恢复全国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中国公民赴有关国家出境团队旅游和“机票+酒店”业务。即日起,旅行社及在线旅...
日期: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