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互联网

“包地创业”的年轻人:有人租地800亩年赚百万,有人5个月就逃离

发布时间:2023-02-13 20:50:49  来源:互联网     背景:

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 深燃(ID:shenrancaijing),作者 | 王敏 编辑 | 金玙璠,授权转载发布。

“每100平米,年租金1500元”,最近,上海提供租地种菜服务的“共享菜园”生意流行了起来。这样的价格,让那些常常思考“打工太难,回家种地行不行?”、在大城市卷不动的年轻人再度蠢蠢欲动。

事实上,早已有不少人付诸行动,放弃大城市的工作,到农村包地创业。

2022年春节后,大学毕业两年多的小蔡,没有和往年一样返回广州复工,而是留在了广东湛江老家,和几个朋友包了一块地,打算种菜,开启农业创业。

同样,在南京生活的张彪也是在工作两年半后,于2021年底辞去了国企的工作,和两个大学同学在南京周边,花5万块包了15亩地,开了个农场采摘园。

近几年,因为看好国家大力发展乡村振兴的宏观政策环境,像小蔡和张彪一样包地创业的人,不是少数。农业农村部2022年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各类返乡入乡创业人员超过1100万人。这其中便包含了包地创业的人。

那么,包地创业这门生意究竟有没有前景?

我们和其中几位入局者聊了聊发现,有人靠包地种粮食,800亩地最高能年赚上百万;也有人种植经济林和农作物,投入数百万,四五年依然没有回本;还有人种植经济作物,上半年盈利了,但下半年全部亏了进去。

包地创业不但模式不同,收益情况差异较大,不确定性因素还有很多,极端天气、市场价格波动,都将直接影响收益。

包地更是重资产创业,首先地租便是一笔大投入,每亩地由于水利条件、土壤质量等情况不相同,价格也从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其他投入也很重,包括从种子、化肥、农药等,到农机具、智能化系统的配备。

农业,归根结底是个苦差事,包地创业需要对土地的情怀,对创业的执着,还要有长期坚持的决心和耐心。

包地创业的三种模式

2019年6月大学刚毕业时,返乡创业的想法,就在小蔡心中萌生。疫情爆发时,小蔡就在家默默地写创业计划,当他提出先在自家的十几亩地里试试水时,却被父母百般阻挠,理由是希望他跳出祖祖辈辈的老本行。几次争执后,小蔡只好妥协。

两年后,当在老家工作的同学找到小蔡,邀请他一起搞租地种植,“一亩地年租金四五百块,租三四百亩地就可以开干”,小蔡一直埋藏的想法又浮上心头。

在广州工作的日子,不仅要挤地铁公交通勤,还有熬不完的夜,小蔡觉得“广漂”既赚不到钱,每天还非常累。要是回到农村老家,不仅可以自由安排时间,人也会更有精神。最后,小蔡决定就算瞒着父母,也要回去和朋友“大干一场”。

从国企裸辞时,张彪已经是带团队的领导。尽管在老家种植药材的父亲,不希望张彪放弃稳定的工作,但张彪自己从大学到毕业工作都与农业相关,他希望帮父亲放弃“老土”的种植模式,也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在农业上做成一些事情。

很多人走上包地创业的路,和他们有着同样的心路历程。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乡村振兴的宏观环境,以及农村年轻人外出前往大城市就业导致土地闲置等因素,都为回流的年轻人包地创业提供了条件。据统计,2022年,我国的耕地总面积达到了19亿亩,全国家庭承包耕地流转面积超过5亿亩。

从2015年开始关注农业的山东汉农精耕创始人李秀汉发现,种地的人越来越少,导致抛荒撂荒大面积出现。年轻人是因上学或工作不在农村,而很多老农人则是因为身体原因和年龄种不动地了,作为80后的他也在思考,以后的地由谁来种?

到2018年时,李秀汉得知土地流转有了新政策,政府也在推动土地适度规模化流转,于是,抓住这个契机,在老家包下了800亩地。

据深燃观察,包地创业的人,选择的模式一般有三种:一种是大田种植粮食作物,如玉米、小麦,往往是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第二种是种植经济作物,如水果、药材、茶叶等;第三种是“农场+”模式,如“农场+研学”、“农场+露营”、共享农场等。

李秀汉选择的就是大田种植,以规模化种植小麦、玉米为主。最初,他想得很简单,找村里老一辈来种就好了,但种完一季小麦之后就发现,收成并不理想。

他便开始反思,老一辈人以前也不过是有十几亩顶多几十亩地的种植经验,播种质量、秸秆粉碎做得都非常粗放。于是从2019年开始,李秀汉购置了三台进口机械,并减少过度使用化肥农药,改善土壤环境,来提高生产效率。

在不断标准化、流程化的同时,李秀汉和团队也慢慢从自己经营转向为手里有地的单位、企业或者农户等提供粮食种植生产的全流程服务,到2022年时已经服务了超6万亩地。

小蔡选择的是第二种种植经济作物。面对三四百亩地,小蔡和小伙伴们找当地村委相关负责人谈的结果是,先拿10亩地做实验,再签租地合同,逐步规模化。一开始,为了快速有资金流动,小蔡和朋友决定先种一个多月就能上市的蔬菜。他们花一千多元买了种子,实验性地种上了10亩白菜和生菜。

和朋友花5万、包了15亩地的张彪,在选址时,就选择了距离城市较近的一处农场,因此地租较贵,达到了每亩3300多元。他计划以后做成采摘园,并慢慢向共享菜地、郊区农场的方向拓展。

还有人是前两种模式兼备。2019年下半年,从二线城市体制内离职后回到陕西老家的“90后”小丁,成立了农业公司,以每亩200块的价格,一口气包了1200亩地。地租价格虽然便宜,但大多都是撂荒地,前期开荒必须大量投资,包括修路、通水、通电等。

2020年,小丁在拓荒上花了很大功夫,常常是开着自家的挖掘机,从早上6点,一直挖到深夜十一二点,现如今已经有750亩左右土地投入了生产。其中,有400亩种植的是经济林拐枣树,还有350亩种粮食蔬菜。

从前期的修路、通电这些基础设施建设,到后期种植养护的投入,三年多时间,小丁已经投入了500多万。

“天灾”和“人祸”都是风险

做农业,如果缺乏经验、贸然入行,很难不亏钱。一位农业从业者总结影响农业创业的因素为,“人(管理和种植)占四成,天气占三成,市场占三成”。

小蔡做了5个月就兵败而归,时间虽短,踩坑却不少。

首先是缺乏渠道,导致后期销售困难。小蔡和小伙伴们前期实验种了10亩生菜和白菜,原本以为等成熟后,就会有收购商来收,然而,结果却是无人问津。小蔡只能和朋友自行收割,晚上送去批发处,白天自己去散卖。最后更是给钱就卖,“为了不让蔬菜烂在地里”。

那一个多月,不算五六个小伙伴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在村里免租金的情况下,小蔡他们还是赔了几千块。不过,他们都坚信,刚开始亏一点没关系,接下来慢慢成熟之后就能赚回来。

第二个月,小蔡和朋友们开始重新考察品种,考虑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要在当地市场相对稀缺,但又能适应当地气候,三五个月可以成熟、好管理,一年可以种2-3次,近几年价格比较稳定,波动较小。最终,他们确定种植青瓜、韭菜和贝贝小南瓜。

品种选定之后,地租却又出了纰漏。牵头的伙伴前期洽谈的时候是四五百块租一亩,结果最终签合同时,价格直接涨到了一千左右。

租金翻了倍,盈利空间就变小了。小蔡和伙伴们只能放弃这块三四百亩的地,重新找地,要10亩连在一起才能起租,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到去年7月,这次农业创业便偃旗息鼓,小蔡又回广州找起了工作。

相较于小蔡和朋友在管理上的失误,张彪则是因为选品没能因地制宜,吃了亏。

由于一直从事农业,张彪和两个大学同学,去年上半年还是开了个好头的,种了15亩西瓜和甜瓜,租金加上种植成本,一共投入了9万块,到5月收获完毕时,共收入了21万。

可是,种植甜瓜和西瓜,和张彪最初设想的农场采摘模式有所不同,这两种水果体积较大,不符合人们一边吃一边采的习惯。

于是下半年,张彪便改种在当地较为稀缺的小番茄品种“釜山88”,但依然不太顺利。当时天气比较热,再加上这个品种不太适合当地气候,小番茄苗染上了病毒病,并很快在整个大棚里传播开来,最终也没有收成。张彪和朋友们上半年赚的钱,全部都打了水漂,在地里辛辛苦苦工作一年,最后只落得个竹篮打水一场空。

到年底时,张彪不得不和朋友通过在周边农场设计一些研学活动,来赚钱维持收入。

同样,李秀汉也饱受天灾的困扰。他告诉深燃,拉长到五年来看,这800亩地整体是盈利的,不过,不是每年稳定盈利,而是有赚有亏,最高的时候能够年净赚上百万,但2022年降雨过多,玉米季遭遇自然灾害,赚钱很难,还要靠补贴和保险才能少亏些。

汉农精耕公司服务的土地同样也有很大一部分遭遇了自然灾害,李秀汉提到,由于前期承诺如果无法实现约定产量就由公司承担损失,结果其中1.4万亩托管服务的玉米,由于水灾,亏了500多万。

小丁主要种植的拐枣树4年才结果,前期一直在投入,这400亩枣树,树苗2元一根,种上之后会有部分死苗需要补种,一面种、一面补,单是枣树就投入了好几万,养护费一年15万左右,三年多下来累计投入了近80万。从今年开始,枣树慢慢挂果,才开始有收入。

小丁表示,保守计算,现在有大概3万根树苗,理想情况下,小树按照每棵树结果30斤,市场价1.2元一斤,一年收入能达到100万左右。2023年虽然果树还是部分结果,但好在终于开始有收入。

至于其余350亩地的尝试,小丁则一直不顺利。自2020年以来,先是种植辣椒,因为市场行情不好,亏了十多万,接着种植小麦,由于忽略了山地无法机械收割,只能人工收割的因素,最后亏了5万。只有套种的200亩药材是盈利的,但也才赚了20多万。

包地创业,怎么才能成?

无论“天灾”还是“人祸”,都无法完全规避,这些包地创业的人,都是在踩坑之中总结经验。

iqoo11pro发布日期已确定

小蔡前期投资较小,也因此失败之后快速抽身,但他并没有完全放弃农业创业,“可能三五年后,自己积累些资本和经验,再回来继续做。”

他关注到,很多年轻人返乡包地创业,会增加一些新模式,来提升效能,最直接的就是直播带货,直接在田间地头直播种植、收成,最后销售农产品,但这类互联网的手段在他看来更多还是辅助。

通过这五个月的尝试,他明白,要想创业成功,需要考虑技术、因地制宜选择种植品种、解决好渠道问题,只有做好这些准备,成功的可能性才会更大一些。

去年失败的经历,没有让张彪选择放弃,而他也因此尝试结识了一位愿意加入的投资人,并找到了一块106亩的地,打算做一个综合型农场,以水果玉米种植为主,还计划增加露营基地、共享基地、采摘区等,第一年至少要投入40万。

张彪把2023年这次做综合型农场当作了最后尝试的机会,他说道,“今年有地、有资金,还有去年积累的一些关注度和私域流量,可谓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要是再做不成,可能明年就没这么大冲劲,就得去找班上了。”

小丁比较看好拐枣林的发展,至于其余300多亩地选择种植什么,在踩坑几年后,他更加深刻体会了因地制宜的关键。“不能看别人种什么赚钱就跟着种,可能越跟风越亏钱。”

李秀汉对深燃总结道,粮食作物是保民生的存在,一般市场价格比较稳,也适合大田种植,拿到好地,通过规模化降低成本,一般就能靠量取胜;经济作物受市场影响严重,价格波动比较大。这两种模式,都以种植为主,而智慧农场和传统创业模式类似,更考验品牌运营能力。

在这些重资产的农业创业中,究竟选择哪种模式还是因人而异。但李秀汉坚定的选择大田农业,更是认为通过现代化技术,能够实现规模化,风险也更小一些。

今年,李秀汉一直自主经营的800亩土地要到期归还给村里了,不过,他又在河南包下了一块5000亩的地,预期要投资1000万起步。

经过去年的亏损后,今年,李秀汉在对外提供服务时,调整了合作模式,从交付结果变成了交付过程,从以前的承诺粮食产量到现在变成在种植过程中为播种、打农药等各环节流程负责,以减少极端天气等不可控因素的影响,以更轻量化的模式,来降低风险。

做农业,有着“三年入行、五年入门”的说法。这些坚持下来的人都明白,农业是一门长久生意,短时间富不起来,不排除上半年还有盈余、下半年就亏了,只有坚持长期从事农业才有可能吃到行业红利。

*题图来源于《种地吧》。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小丁、小蔡为化名。


返回网站首页

本文评论
明年可能不会有苹果 iPhone 15 mini机型_iphone14会有mini款吗
IT之家 12 月 31 日消息,国外科技媒体 PhoneArena 日前报道认为,苹果 iPhone 15 系列会重新引入 mini 产品线,从而推出 5 款机型。不过这种说法近日遭到了 LeaksApplePro 的质...
日期:12-31
广东90后女孩用“醒狮”姿势拜年走红抖音:从来没有放弃过传统文化
  春节是醒狮姐妹花梁嘉丽和黄宝仪一年中最忙碌的日子。今年春节,她们的演出从年初一安排到了年十一,之后还要准备四月份的佛山市舞狮锦标赛。   对她们而言,这个春节和往...
日期:07-16
义乌商人在世界杯赚翻了:有企业订单激增200%!但接下来怎么办?
卡塔尔世界杯将在今晚落下帷幕。除了阿根廷、法国谁能最终问鼎,义乌商人在世界杯期间赚翻了的说法也引发关注。今年的世界杯到处倒是中国元素,可以说除了中国男足没去,能去的都...
日期:12-19
三星悄然推出6.5英寸Galaxy A04e入门新机
尽管名气没有旗舰级的 Galaxy S 系列那么大,但三星电子还是有在积极扩充更实惠的智能机产品线。比如今日,这家韩国电子巨头就悄然推出了 Galaxy A04e 入门新机。作为 Galaxy“...
日期:10-26
WiFi6有多6?中国移动2019智能硬件质量报告来告诉你_中国移动wifi6路由器评测
  随着5G在中国的正式商用,公众普遍都将目光转向了最新的5G技术,而曾经的“大众情人”WiFi似乎被冷落了不少。网上经常有一种说法,“有了5G就不用办宽带,不用开WiFi了,毕竟5G...
日期:07-09
小米13竟然还有超大杯:背部全是开孔
小米系列手机都会保留一个超大杯的传统,也就是传说中的Ultra,而最新的小米12S Ultra也是通过旗舰的影像技术获得了非常好的口碑,可以说是性能和影像两个都是非常重要的指标都做...
日期:12-07
北京丰台一考生:成绩在意料之中,奖励却是意外之喜!
  7月25日,北京市高考成绩正式公布,家住北京丰台的孙同学第一时间查到的自己的成绩,总分536分,高出预估分数30分之多,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惊喜。然而惊喜不止于此,下单仅仅16分钟,...
日期:07-14
adobe新出的3d软件_Adobe发布两款软件 可提供2D 3D游戏
  9月2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Adobe周三发布了Flash Player 11和Adobe Air 3软件以帮助开发者利用数十个新功能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台式电脑创建更高级的应用程序。  ...
日期:07-23
历经44年,海信反超三星成为全球“电视大王”_三星电视与海信电视
随着奥维睿沃发布2022年《全球电视品牌出货月度数据报告》,海信正式成为2022年12月单月全球出货量最大的电视品牌。数据显示:2022年12月,海信系电视出货量232.6万台,超越三星(出...
日期:02-03
顺丰全面布局预制菜行业「顺丰战略布局」
  证券时报网讯,据顺丰集团消息,8月31日,2022顺丰预制菜行业解决方案推介会在安徽合肥举办。顺丰推出预制菜行业供应链解决方案,通过构建三位一体的解决方案打通预制菜产业的...
日期:09-06
为什么如今在手机中普及的OLED屏幕,在电脑中却非常少见?(电脑屏幕为什么没有oled)
  小编突然想到一个问题,现在我们在购买手机的时候,经常能够看到不少的产品都宣称自己是OLED屏幕,这让我们很自然的就联想到这个屏幕技术是好的。事实上OLED屏幕的确在某些...
日期:10-16
美团暴涨原因「美团大跌后腾讯辟谣清仓,今年已遭沈南鹏8次减持」
  作者:陆涵之;;责编:宁佳彦  8月16日,有消息称,腾讯控股(00700.HK)将出售美团(03690.HK)股票,对此腾讯集团市场与公关部总经理张军进行了辟谣。今日港股,包括美团在内的腾讯系股...
日期:10-13
疯狂退货,“逼疯”商家_电商恶意退货
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深燃(shenrancaijing),作者 | 唐亚华,编辑 | 黎明,授权转载发布。90后小雨这个双11从电商平台买了15件衣服,花了大约2000元。到货后试穿了一轮,她最终留...
日期:11-19
受周杰伦《说好不哭》影响,哈苏相机搜索量大涨三倍
  9月17日消息 根据淘宝的官方数据,受周杰伦新歌《说好不哭》影响,9月16日之后,哈苏相机在淘宝上的搜索量大涨三倍。   淘宝表示,虽然周杰伦新歌给“哈苏相机”带来了巨大...
日期:10-02
大数据 峰会_T11峰会再启,TalkingData邀您共探数据智能未来
  筹备已久的“T11 2019暨Talking Data数据智能峰会”即将于 2019年11月25日在北京举办。从2015年第一届算起,“T11”已经走过了5年时光。TalkingData每年都会邀请数千名...
日期:03-02
今年第一个诺奖揭晓!获奖者解答了“人类从哪里来”,其父40年前也拿过诺奖
  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10月3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卡罗琳医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总秘书长托马斯·佩尔曼宣布,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斯万特·帕博(Svante Pääbo),以...
日期:10-04
奇艺《新水浒》播放量破1亿 视链助跑互动营销(新水浒传首播)
  9月7日消息,奇艺今日对外公布,暑期热播大剧《新水浒》播放量高达1.18亿,成为众多视频网站中首家《新水浒》破亿的视频网站。《新水浒》8月3日在各视频网站上线,目前已更新...
日期:07-22
“寒气”传给谷歌云游戏:Stadia即将关停 技术“灵魂”仍将保存
  当地时间周四,谷歌承认其围绕云计算重塑游戏行业的尝试失败,公司将在明年初关闭云游戏服务Stadia,进一步削减成本、节省开支。  Stadia负责人Phil Harrison坦承,虽然Stadi...
日期:09-30
郑刚回应炮轰罗永浩:对其行为存在诸多不满 结果被质疑蹭流量
最近,罗永浩与投资人紫辉创投郑刚的矛盾引起不小的关注。youtube 推送据悉,郑刚是罗永浩创办锤子科技时的早期投资人,曾力挺罗永浩和锤子,甚至当初为了给锤子借钱把自己的房子都...
日期:01-09
Soul上市港股计划已启动 致力于打造温馨的元宇宙社交「Soul 股票」
近日,Soul正式递交港股上市申请,据悉公司在 2021 年营收12. 81 亿元,Soul是国内相当人气的一款社交App,强大的用户基础也给足了Soul上市的信心,同时,Soul也在同样致力于汇聚更多力...
日期: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