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相位差90度有什么意义?
- 2、脉冲调制器是谁发明的?
- 3、脉冲调制器是谁发明的?
- 4、太赫兹波调制器的调制幅度是指什么?
相位差90度有什么意义?
一个信号有三个特性随时间变化:幅度、相位或频率。然而,相位和频率仅仅是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或测量同一信号的变化。人们可以同时进行幅度和相位的调制,也可以分开进行调制,但是这既难于产生更难于检测。但是在特制的系统中信号可以分解为一组相对独立的分量:同相(I)和正交(Q)分量。这两个分量是正交的,且互不相干的。正交幅度调制(QAM,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是一种在两个正交载波上进行幅度调制的调制方式。这两个载波通常是相位差为90度(π/2)的正弦波,因此被称作正交载波。这种调制方式因此而得名。QAM调制器中I和Q信号来自一个信号源,幅度和频率都相同,唯一不同的是Q信号的相位与I信号相差90o。
脉冲调制器是谁发明的?
脉冲相位调制(PPM)最早由Pierce提出并应用于空间通信,是利用脉冲的相对位置来传递信息的一种调制方式。在光通信中,这种调制方式可以以最小的光平均功率达到最高的数据传输速率。 PPM的优点在于:它仅需根据数据符号控制脉冲位置,不需要进行极性和脉冲幅度的控制,便于以较低的复杂度实现调制与解调,PPM特别适用于室内计算机红外线通信和对潜通信等要求低平均功率传输信息的场合。PPM信号调制广泛应用于超宽带移动通信、光通信等现代通信前沿技术领域。PPM信号的调制和接收对通信系统的性能起很大作用。
脉冲调制器是谁发明的?
脉冲编码调制是20世纪7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记录媒体之一的CD,80年代初由飞利浦和索尼公司共同推出。 脉码调制的音频格式也被DVD-A所采用,它支持立体声和5.1环绕声,1999年由DVD讨论会发布和推出的。 脉冲编码调制的比特数,从14-bit发展到16-bit、18-bit、20-bit直到24-bit;采样频率从44.1kHz发展到192kHz。PCM脉码调制这项技术可以改善和提高的方面则越来越来小。只是简单的增加PCM脉码调制比特率和采样率
太赫兹波调制器的调制幅度是指什么?
外调制器的半波电压是指调制指数为以下哪个值时的调制电压 半波电压是电光相位调制器的一个重要指标,针对现有半波电压测量方法存在的测量误差大、测量装置复杂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激光相控阵光束扫描原理的半波电压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