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IPO发行常态化,新股上市后涨停开板的速度也越来越快。7月28日上市的岱美股份在两个涨停之后即开板,打新收益大幅下降,打新套利模式正面临很大的挑战。分析人士指出,打新收益的实质是新股PE较低,一般被限制在不能超过23倍。事实上,在新股申购新规实施以来,网下打新的收益一直较低。一方面是由于底仓限制,需要承受市值波动风险;另一方面是参与机构过多,中签率太低。而新股上市后迅速开板,更令这一情况雪上加霜。
现在的打新已经不是原来的打新了
“过去新股之所以能够连续涨停,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从需求端来说,在于打新资本的堆积;从供给端来说则在于新股的稀缺性。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再加上创业板公司普遍市值较低,使得新股出现了连续涨停的局面。”分析人士认为,目前对新股的供不应求局面正在发生变化,从需求端来看,今年以来市场逐渐趋于理性,更加偏好于有业绩支撑的价值股;从供给端来看,发行的新股数量越来越多,新股的稀缺性正在逐渐降低。
深圳一位私募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目前新股开板速度越来越快,资金参与新股炒作的热情也在不断降低。“之前大家热衷于炒作新股,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来自于无风险下的高收益,不少人都把中签新股视为‘中奖’,但现在有的个股两三个涨停就开板,而且一开板就下跌,现在的打新已经不是原来的打新了。”
新股上市能有几个涨停板?
经过研究表明新股上市后涨停板天数主要由两大因素决定:一是发行价格的高低,二是流通市值的大小。
比如上图中,电连技术、岱美股份、绿茵生态、和大参林,它们的发行价格分别为67.72、24.92、42.01和24.72,而江丰电子、迪生力、建科院和柯蓝软件,它们的发行价格分别为3.64、3.62、3.66和7.27.很明显,发行价格很低的股票其涨停板天数远高于高发行价格股票的涨停板天数。
又比如在上图中,涨停板天数只有两三天的股票,平均流通市值大约为27.84亿元,而涨停板天数超过十天的股票,平均流通市值大约为8.13亿元。显然,上市不久就打开涨停板的新股有一个共同点,这些新股的流通市值太大就是一个原因。流通市值大也就意味着一个涨停后市值提升数额较大,市场对其上涨预期就会有所下降。
新股发行提速也会带来的一定的影响
今年新股发行明显提速,每周都会有7、8只新股发行上市,新股数量的迅速增加也就使得稀缺性下降。
IPO发行的速度究竟有多快呢?截至7月31日,今年共发行了277只新股,超过去年全年发行新股227家的数据。去年前7个月只发行了74只新股,从8月份开始IPO发行提速。2017年新股发行仍在继续提速,截至7月31日,今年平均每月发行家数是39.57家。
实际上,近期证监会核发IPO批文也保持着每周一批的节奏,最新统计显示,证监会今年已核发了261家公司的IPO批文。在A股供应量不断加大的背景下,有私募人士认为,在这样的发行节奏下,新股的“稀缺性”开始动摇,投资者的情绪就反映在股价上,新股加速打开“一字涨停板”或将成为一种常态,投资者应适当降低对新股收益的预期。
元宇宙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