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吉林日报此前报道,我的家乡渤海中油田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年油气当量达到3450万吨以上。凭借这份优异的成绩单,渤海已成为我国第二大油气田。
2022年创纪录渤海油田成我国第二大油气田
不得不说,渤海确实是一块宝地,蕴藏着丰富的各种资源,所以它的情况也备受关注。之前人们就发现,这片属于内海的内海,随着岁月的流逝,似乎越来越小了。
那么这些年来渤海地区和海岸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它会消失吗?山东和辽宁的距离只有100多公里。可以建造水下隧道吗?
渤海海域及海岸线变化
渤海是我国的内海。渤海主要由辽东湾、莱州湾、渤海湾、渤中盆地和渤海海峡五部分组成,总面积约7.8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约18米。
渤海主要由五部分组成
从外形上看,渤海仅通过渤海海峡与外海相通,其余三面均被C型大陆包围。三面环海,还有多条河流流入渤海。主要河流有黄河、海河、辽河等,年流量可达888亿立方米。
apple ipod 协议
从以上关于渤海的基本信息,不难看出它与这些外国海域有很大的不同,而且由于距离大陆很近,渤海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也很大。所以大家都很担心渤海的未来,生怕有一天这“号角”真的消失了。
人们担心渤海的聚宝盆正在慢慢消失
首先,让我们看看这些年来渤海地区的变化。
统计的时间大致是从1940年代到2014年,跨越了70多年。据资料显示,1940年代初期,渤海总面积为81312.93平方公里,其中海洋面积约80851.83平方公里。
到本世纪初,总面积仅为77541.19平方公里,海面面积为77433.44平方公里。
总的来说,渤海面积确实在缩小,其缩小率达到7.06%,每年缩小约82.06平方公里,2000年后的缩小率更高,每年约141平方公里..
数据显示渤海面积确实在缩小
当然,上面所说的面积包括岛屿的面积。
如果减去,渤海的面积还在不断缩小。对比结果显示,渤海面积(总面积减去岛屿面积)持续减少,近70年累计减少0.54×10^4千平方公里,减少比例为6.72%,年均减少77.66平方公里。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渤海海岸线的变化。1990年以来,渤海海岸线总长度不断增加。1990年海岸线长约2545公里,到2014年增加到3467公里。但需要注意的是,其中大部分为人工海岸线,天然海岸线的长度不断缩短。
渤海海岸线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人工海岸线大大增加
从渤海的面积和海岸线的变化来看,人们的担忧不无道理,因为现实中,渤海的缩小速度与其他海域相比确实过快。
那么,渤海逐渐缩小的原因是什么?
渤海为何变化如此之大?
上面我们在介绍渤海的时候提到过,人类活动对渤海的影响很大,但是自然因素的“复垦效应”也不容忽视。
在众多入海河流中,黄河的恢复记录最为明显。
毕竟,伴随它的泥沙量往往比其他河流大很多倍。
黄河由于其丰富的沉积物,为修复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这种情况下,黄河造就了我国最年轻的土地——“黄河三角洲”,面积已达5450平方公里。对比一下NASA在1979年、2000年和2006年制作的黄河三角洲卫星图,可以看到变化非常明显,还在不断“扩大”。
黄河三角洲不断扩大
据统计,黄河三角洲海岸线每年向渤海延伸约390米,三角洲的蓬勃发展意味着渤海正在缩小。
小米5发布会
可见,影响渤海海面变化的自然因素是河流携带泥沙的海面形成作用。
但是,黄河不能自己填满渤海,因为它的上游已经控制了很多植被,用水效率大大提高。在这种情况下,下游泥沙继续减少,受自然因素影响呈减弱趋势。
人类统治下黄河上游节水能力显着提高
总体而言,人工填海工程对渤海的影响更为明显。
大规模填海造地其实是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更何况环渤海地区的填海造地项目是国家允许的。
例如,国务院批准的渤海沿岸三省一市2011年至2020年建设恢复指标共计839.5平方公里。至于渤海是否会因为上述因素而彻底消失,可以说是“未知数”。
渤海是否会消失还不得而知
毕竟,如果未来填海造地的步伐继续加快,渤海肯定会受到严重影响。如果时间足够长,渤海说不定真的会消失。不过,预计国家会根据渤海的变化及时调整政策,让这片宝贵的内海不至于变成这样。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渤海的存在带来了诸多好处,但也给人类出行造成了一定的障碍。特别是在我的祖国,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因存在而“隔海相望”。山东和辽宁之间的直线距离明明只有100多公里,却因为绕了800多公里。
山东与辽宁隔海相望
那么,建造海底隧道是否可以缩短两地之间的距离呢?
渤海隧道
从理论上讲,这当然是可能的,而在渤海修建海底隧道的想法早在1992年就被提出,近年来频频出现在热议榜单上。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加快渤海走廊建设不仅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也成为两会期间的热词。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陆海统筹推进海洋大国发展战略。重要性。
渤海海峡运河建设意义深远
资料显示,渤海海底隧道建设主要分为启动研究、理论基础研究、战略规划研究和工程样板研究四个阶段。2015年起,海底隧道进入项目引进和研究阶段。
人们已经讨论和辩论了很多方案,正在为最后的选择做准备。
现在有很多方案。除了大家最关心的全隧道方案外,还有南桥北隧道方案和全桥方案。以全隧道解决方案为例,全球海底隧道数量众多。例如,日本在1940年代修建的关门海峡隧道就是最早的海峡隧道。
人们最担心的是完整的隧道解决方案
作为基建大国,我国近年来也修建了多条海底隧道,如厦门翔安海底隧道、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等。
他们的成功建设和运营为我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整个隧道规划穿过北皇城岛、小琴岛、托基岛等岛屿。新线全长约110.5公里。它的优点是可以24/7全天候工作,不影响海上航运,但难点在于海底特殊的地质条件,给项目的建设和后续维护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
完整的隧道方案跨越多个岛屿,地质条件十分特殊总的来说,山东和辽宁如何衔接,如何做到“山海可平”,还在讨论中,还没有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