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8桃李堂主人桃李堂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这是1956年毛主席《水调歌头-游泳》一词中的名句,词中所指的桥是即将于第二年建成的武汉长江大桥。
我自小生活在华东地区,印象更加深刻的却是南京长江大桥,历史上,在武汉长江大桥正在建设的过程中,国家就筹划了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方案。
在南京长江大桥建成之前,连贯我国东部南北一线的铁路交通干线是津浦线,即北起天津,南至长江以北的浦口镇。在浦口,将火车分段,由专用轮渡渡过长江,运抵南京下关码头,再发往上海方向。中间,如果是客运列车,则车上的乘客均要下火车,另外乘轮渡过江。由于这段铁路直达的火车路线是北起天津、南至浦口,故一直被称为津浦线。
南京长江大桥是公路-铁路双层桥,上层是公路,下层是铁路。从1956年开始筹划建设,在周总理亲自关注下,中间克服了中苏剧变、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特大洪水冲击在建桥墩等一系列困难,直到1968年国庆前夕,铁路桥正式通车,用了12年的时间。
建成之后,铁路列车约1个半小时的过江时间,大幅缩短为约2分钟,慢慢地,原津浦线北延至北京,南直接通往上海,开始改称为京沪线。
南京长江大桥是继武汉长江大桥、重庆白沙陀长江大桥之后第三座跨越长江的大桥,也是三座大桥中最大的一座。铁路桥全长6772米,公路桥全长4589米,桥下可通行万吨轮船。长期以来,是一个重要地标,也一直是那个年代全新中国环境下,集中人民力量建设国家的时代象征。
南京长江大桥的雄姿,永远留在记忆里
到2016年10月28日开始封闭公路桥进行大修为止,大桥共勤勤恳恳地运行了48年的时间,成为我国东部地区跨越长江铁路运输的最重要动脉。而且,一直到2009年9月28日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通车之前,曾长期是华东地区唯一的跨江铁路动脉。
除了下层的铁路桥之外,上层的公路桥一直是公路运输的核心枢钮,我在练习驾驶时,曾由陪驾教练带着开过2次,感觉是车多拥挤、行驶缓慢,路面上到处铺设着临时的铁板——因为被大型载重车辆压得全是坑洼。
为何会如此呢?原因很简单,由于南京长江大桥是上个世纪公有制经济条件下,由国家投入经费建设的,因此过江不收费。而后来建设的南京长江二桥、三桥、四桥等等,都是地方采用所谓社会融资的方法进行,全部是要收过桥费的。所以对于长途货运车辆来说,自然都不会愿意多交那额外的几十元过桥费,从而一律选择了通过大桥。
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收费站成为交通瓶颈,以南京长江二桥为例,我在不同的时间段都曾坐车经过,基本上全是堵在收费站那里,要排很长的队伍。所谓“新桥新路、快速过江”,这点优势全被过桥收费站的拥堵抵消掉了。
今天,南京长江大桥终于可以暂时休息一下,开始了长达27个月的上层公路桥封闭疗伤过程。由于不能影响到下层铁路的通行,所以封闭施工的时间段有限制,必须要2年多的时间,才能完成对大桥的这次彻底治疗。相比之下,以前那种无法彻底治疗的临时养护,基本上2-3个月以后,桥面就不堪重负的恢复了旧貌。
南京长江大桥破损的路面
由于南京长江大桥刚建成时具有重要的军事战略价值,所以,在我小的时候,火车经过长江大桥之前,列车员就会通知大家把绿皮火车的双层玻璃全部放下来,我曾经好奇的问大人为什么要这样做,大人的回答是防止有特务搞破坏,从火车向铁路上扔炸药包。
这个说法应该很有可能是历史的真实,因为当时大桥上两边的桥头堡附近,是真的有战士站岗的,而且我模糊之中,记得似乎曾经透过双层玻璃,看到过铁路桥上也有站岗的战士。
辛勤工作近50年的南京长江大桥,实在是担负了太多。据统计,自2011年起,大桥公路桥面日均车行量超过8万辆,远远超过了设计指标,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
下层的铁路桥由于是我国东部地区铁路的第一通道咽喉,所以,自大桥全面建成通车几十年以来,铁路桥的通过量非常大,以1992年的数据来看,铁路桥全年通过火车4.58万列,243.18万辆,为大桥通车前南京铁路轮渡全年渡运车辆的2.7倍,平均每日通过约60对。到2011年,每日平均通过列车则达到了约200对。
此外,南京长江大桥所在的长江下游干流,是全世界最繁忙的水域之一。2010年,通过大桥水域的船舶日均达2300艘次,高峰时日通行量接近3000艘次。在大桥的10个桥孔中,只有3、4、6、8号可以通行船只,每个桥孔允许通航的船只种类也有所不同。
恒生科技指数跌半年了
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十分困难,因为南京地处长江下游,江宽水急,工程地质条件复杂。1927年,美国桥梁专家华特尔来南京实地勘察后,留下一句话:在南京造桥,不可能。然而就是在这个“不可能”的地方,新中国的第一代桥梁工人,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建起了一座争气的大桥。
大桥是新中国第一座依靠自己的力量设计施工建造而成的铁路、公路两用桥,是中国自行设计、自行建造的、当时国内最大的铁路、公路两用桥,它的成功建设,以及中国在建桥过程中发展出的低合金桥梁钢和深水基础工程等技术,是中国桥梁建设的里程碑。
正因如此,在早些年,南京长江大桥曾经是重要的对外窗口,接待过数百个国家和地区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参观访问。
桥头堡
iphone 15 系列售价
在那个年代,桥梁的建设质量绝对让今天汗颜,因此,南京长江大桥才能够持续超负荷地安全运行到今天,而且还在继续为广大人民服务。
大桥建成以来,桥墩平均每年要受到2次船舶的事故撞击。2013年5月12日凌晨,一艘满载12500吨石灰的超大货运船撞击上8号桥墩,猛烈的撞击使钢铁巨轮瞬间断为两截,顷刻沉没,可想是有多么巨大的撞击力。
可8号桥墩却安然无恙,稳如泰山,这就是那个年代中国人建筑桥梁的质量 ! ! !公有制下的建设,没有偷工减料。
8号桥墩
最后,放上两张喜欢的南京长江大桥照片,一张是旧照片,一张是过江纵览。旧照片中的天、水和路面多干净啊。
有时候经常会幻想,如果既有今天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又能保持那个年代的敬业奋斗精神、干净的风气和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那该有多好啊。可现实中,似乎这两者之间也如天堑一般。
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我个人是非常支持一个坚强领导核心的出现的。时隔多年,终于在大会公报里重新看到对四项基本原则的强调,还欣喜地看到很多很多变化的内容。也许,这标志着我们正在开始建设一座无形中新的桥梁,祝愿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希望这座桥也如同南京长江大桥,也能够成为一个新时代开始的象征。。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桃李堂”。
聊聊天,看看另一种花草,闲散一下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