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所有设计师
都对砖非常熟悉
作为设计师必须知道的
十个中国的砖建筑项目
精心挑选
一起来看看!!!
1
南京高淳诗人住宅(张雷)
——正视普通材料与低技手工为表现的代表性作品!
▼
建筑的外表是设计的重点:为强化其材料的地方性,建筑表皮全部用砖严实地包裹起来,每一处墙面都是空洞、砍半砖和凸半砖中2-3种砌法的混合,即用3种砌砖法进行立体主义式的抽象编织,3种密度的砖肌理和无规律的窗洞一起进行蒙德里安式的几何划分,而这一精确的几何划分,又揭示了无规律窗洞对于建筑外表面内在逻辑的规律性控制。
2
陕西富平国际陶艺博物馆(刘克成)
——砖作为砌体结构的最大化潜力高难度作品!
▼
建筑在材料美学方面也做了一些试验。主馆将建筑在施工方面可能出现的错误有意识地纳入建筑的美学表现;建筑外墙选取窑变面砖废品,正砖反贴,不同组合,形成一种粗犷而又细腻的趣味,与现代陶艺的美学追求同出一辙。
3
北京红砖美术馆(董豫赣)
——国内砖砌技法集大成作品!
▼
作为对西方建筑与景观专业分离的批判,红砖美术馆的建筑与庭园设计分三部分展开:一方面,以白居易的《大巧若拙赋》对“巧”的匠心要求,将原有大棚的简陋空间,改造为意象密集的美术馆展示空间;另一方面,为改观当代景观图案式设计的乏味,本设计借鉴中国园林长达千年的城市山林的经验,并尝试经营出可行可望可居可游的密集意象;作为对封闭美术馆与北部山林间的过渡,庭院部分的设计,作为对之前设计的清水会馆的思考延伸,尝试着将生活场景更准确的表达出来,并以此庭院部分连接北部园林与南部的建筑部分。
三星S6图片
4
新天地系列
——用砖开历史文化价值与现代商业成功结合的先河作品!
▼
以世界级的标准、绝佳的设计,为人们传递别具一格的创新体验。
5
宁波博物馆(王澍)
——将传统青砖带上世界高度的大师作品!
▼
博物馆墙面通过两种方式装饰而成。第一种方式利用民间收集的上百万片明清砖瓦手工砌成瓦爿墙,体现了江南特色和节约理念。另一种方式利用竹条加入混凝土,在表面展现竹的纹理,体现环保理念。
6
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矶崎新)
——日本大师的先进干挂幕墙砖体系作品。
▼
粘土砖、灰砖、瓦片等元素构筑了上交音乐厅质朴无华的外立面。采用干挂陶土砖的烧制技术,赋予屋顶以简约、轻盈、新颖的造型。为了让17米高的建筑更加“灵动”,设计师一方面将陶土砖表面处理地更粗犷,孔洞微微,另一方面以黄红灰黑四种砖色不断作自由穿插,在立面和80米互动长廊等公共空间内,编织出了一种更为活跃、轻松的情绪。
7
南京大学大学生活动中心(普雷斯顿·科恩)
——面砖也能高大上的代表作品之一!
▼
建筑物体块组合高低错落、变化多端,但同时又与室内功能空间和交通流线紧密结合,围绕内院这个中心,以办公主楼、文娱活动、大小剧场为3个基本点,连贯布局,首尾呼应,顺势而上,形随意动,达到内在场所精神与外部表状的和谐统一。在平面布局上,不同功能的房间摒弃了横平竖直的正交式布局,进行了旋转错动,以构建丰富变化的内部空间、标新立异的外部形体、曲折有致的交通流线以及耐人寻味的场所体验。
8
上海世博会第四展馆(HMA)
——国内砖表皮化图像化的极致作品!
▼
设计意在尽可能地采用原有建筑结构和材料,移除一半废料。经对原有建筑的考察后拆除了原有墙体,之后将回收的砖以一定的图案堆叠起来。此外,展馆还增添了天窗,为建筑引入更多自然风和太阳光,古板的屋顶也变得随性自由。其中一座建筑只保留了构造柱和大梁,在原有结构中插入了一个葫芦形状的空间,提高重力通风。上海世博会之后,建筑将继续用做展览中心。
9
成都兰溪庭(袁烽)
——砖为媒介的数值化建造趋势代表作!
▼
水墙的设计源于对水这一灵动自然意境的一次数字化转译,设计之初我们运用算法试图捕捉其在时间维度上趋于静止时的瞬时动态,而设计转化为对这一动态过程进行实体的建筑语言的表述。最终我们选择了青砖这一传统建筑材料和极为普遍的错缝砌筑来对其转化,但特殊的空缝砌筑模式实现了动态水流的视觉效果和厚重墙体轻盈通透效果的表达。设计的重点除了建筑的形态更重要的是合理的施工建造方式,现有的技术和施工条件不允许我们使用机械臂这类数控加工设备来对不同错缝尺寸的砖进行精确的表达,所有的青砖砌筑都必须由工人手工操作完成,而且必须与苛刻的工期安排相符合。我们预先设计了5种青砖砖缝模板,通过对5种模板数值的排列归类实现砖隙的渐变效果,同时将砌筑模式加以概括。而实际建成的效果也印证了光影下砖的纹理所具有的水的流动感。这一数字化设计结合低技建造方式实现数字化建造效果的思路正是我们将数字技术与本土建造材料和建造模式的结合。
10
万里长城
——永不过时经典,简单重复到极致作品!
▼
长城在中国历史的长久岁月中,许多封建王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曾经对它进行过多次修筑,我国古代千千万万劳动人民为它贡献了智慧,流尽了血汗,使它成为世界一大奇迹。不论是巨龙似的城垣,还是扼生产流程和比较科学的烧制砖瓦作坊。因此砖的制品产量大增,砖瓦已不再是珍贵的建筑材料,所以明长城不少地方的城墙内外檐墙都以巨砖砌筑。在当时全靠手工施工,靠人工搬运建筑材料的情况下,采用重量不大,尺寸大小一样的砖砌筑城墙,不仅施工方便,而且提高了施工率,提高了建筑水平。其次,许多关隘的大门,多用青砖砌筑成大跨度的拱门,这些青砖有的已严重风化,但整个城门仍威严峙立,表现出当时砌筑拱门的高超技能。从关隘的城楼上的建筑装饰看,许多石雕砖刻的制作技术都极其复杂精细,反映了当时工匠匠心独运的艺术才华。
这些项目
都是砖建筑的代表作
每个项目都各有不同
但内在又有联系逻辑
那就是
砖不是一种材料
而是一种形式单元
#戳此看 有人说:园无石不秀,居无石不雅,人无石不贵...
图文来源于网络,由永东设计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永东设计
传播设计智慧 . 精湛施工工艺
创造有价值的空间之美
投稿邮箱:fyd949@163.com
微信公众号:FYDSJ8888
设计预约:18520787074
FM设计
传播优秀设计,分享免费资料
菜单栏回复关键词
业主 | 设计师 | 理论 | 方案 | 材料 | 色彩 | 灯光 | 主题 | 元素 | 软装
酒店 | 家居 | 商业 | 办公 | 餐饮 | 娱乐 | 文化 | 建筑 | 庭院
2023新疆mhk考试成绩查询
已开放评论
↓ 力荐吐槽 ↓ 点赞也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