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就是各学校的期末考了,每当这个时候,都有不少同学开始担心,尤其是数学这个科目,知识点没掌握好,计算马虎的习惯还没纠正,每次考试题目都很面生……怎么办?
这里,至慧兔给大家总结了一些提分小技巧,现在就学起来!
期末
加油站
一、
技
巧
篇
No.1数学“522原则”做送分题
不管大题小题先抢会做的题,再做有一定解题思路的题,然后感觉困难的题目,最后再做实在不会的题。这样可以保证在有限的时间里多拿分。
抓紧时间。不为小题纠结。选择题每个题平均控制在一分半钟以内。
坚持“522原则”。把眼睛多盯在选择题的前5个,填空题的前2个到3个,解答题的前2个。这些题都是送分的题,不会很难。
No.2数学公式要背熟,对于自己掌握不透的公式先默写在草稿纸上
至慧兔特意总结了小学数学所有的公式、单位换算、数量关系、难题知识
只要掌握了这四大知识重点,考试轻轻松松拿高分!
数量关系计算公式
1、单价×数量=总价
2、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3、速度×时间=路程
4、工效×时间=工作总量
5、加数+加数=和
6、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
8、减数=被减数-差
9、被减数=减数+差
10、因数×因数=积
11、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12、被除数÷除数=商
13、除数=被除数÷商
14、被除数=商×除数
15、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一个数连续用两个数除,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用它们的积去除这个数,结果不变。例:90÷5÷6=90÷(5×6)
1公里=1千米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几何公式
1.正方形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公式:C=4a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公式:S=a×a
正方体的体积=边长×边长×边长 公式:V=a×a×a
2.长方形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公式:C=(a+b)×2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公式:S=a×b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公式:V=a×b×h
3.三角形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S= a×h÷2
4.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公式:S= a×h
苹果手机usb数据共享
5.梯形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
6.圆
直径=半径×2 公式:d=2r
半径=直径÷2 公式:r= d÷2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 公式:c=πd =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πrr
7.圆柱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的周长×高 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底面的周长×高+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πr2
圆柱的总体积=底面积×高 公式:V=Sh
8.圆锥
圆锥的总体积=底面积×高×1/3 公式:V=1/3Sh
9.三角形内角和=180度
算术概念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华为P50曲面屏
7.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8.方程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9.一元一次方程式: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 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
10.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11.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12.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
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13.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14.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
15.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16.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17.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18.带分数:把假分数写成整数和真分数的形式,叫做带分数。
19.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20.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分数的倒数。
21.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
22.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23.分数相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24.什么叫比:两个数相除就叫做两个数的比。 如:2÷5或3:6或1/3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25.什么叫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如3:6=9:18
二、
小
学
篇
小学生在考试的时候如果注意了以下几点,相信一定能考出好的成绩。
No.1克服粗心的毛病
特斯拉刹车失灵事件赔偿多少钱
首先,要重视我们要做的事。对于一些自己认为不重要的事,也许同学们不会认真去对待它,粗心大意也就因此产生。
比如说在做作业的时候,有好多同学认为写错字是小事一桩,只要自己会写就行了,所以经常就会因为粗心而写错字。又如在做计算题目时,有些同学认为计算题难度不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所以就会产生把“加号”看成“减号”、点错小数点的现象等等。
如果长期这样,粗心大意的坏习惯一旦形成,在写作业或考试的时候,同学们也就容易因为这种不良的习惯而导致不该出错的地方出错,影响成绩。所以我们要重视“粗心”带来的危害,将其迅速改正。
No.2养成认真检查的习惯
当我们完成一件任务后,要认真检查一下我们所做的事,有没有因为粗心而导致的错误,这样,那些因为粗心而导致的错误就会被纠正。
比如说做完作业后或答完试卷以后,认真检查一下有没有错别字,核对有没有抄错或写错数字。考试之前检查一下考试要用的纸笔,都是非常好的习惯。
No.3以良好的心态参加考试
有的同学平时作业及一般性考试很少粗心,而一旦到关键性的考试,心情就紧张起来,注意力无法集中,思维甚至有点混乱。过度焦虑紧张造成了粗心,出现看错题目,书写失误等情况。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考试前要做好心理调节,以轻松平静的心情对待考试。不要自己给自己施以过高的压力,要正确对待考试的分数和名次,不要把任何一次考试都同自己的前途联系起来。
其次要认真系统复习。不打无准备之仗,复习充分,信心就足,考试时就不易过分紧张。
第三要训练自信心。自信心不足是考试紧张的重要原因,因此,我们不要视考场为畏途,要有必胜的信心。
第四要注意在考试前劳逸结合,不要临考磨枪。另外,大家也可以在开考的前十分钟,采取做做深呼吸,闭目养神,想一些轻松有趣的事情来放松情绪。
总之,不要自己给自己施以过高的压力,要正确对待考试的分数和名次,不要把任何一次考试都同自己的前途联系起来。
三、
家
长
篇
期末考试将至,家长们一定是既期待又紧张,期待孩子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后能有一个好的展示,紧张的是害怕孩子不能在这次考试中发挥正常的水平。那么家长能在复习期间为孩子做些什么呢?
No.1放平心态、正确对待
在复习阶段,家长和孩子都容易出现焦躁不安的情绪,作为家长要认识到期末考试固然重要,但良好的成绩是平日里点滴付出的一种累积,所以家长朋友们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尽量给孩子传递一种正能量。
有些家长因为心疼孩子而认为复习考试是在“折磨”孩子,在孩子面前说一些消极的话,影响到孩子的情绪。期末考试不过是对本学期学习效果的一次检验,只要平时用功学了,考试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No.2紧密配合,做好计划
对于期末考试的内容、题目类型、难易程度以及易出错的知识点,老师都会精心安排复习。家长要提醒孩子,用心听课,紧跟老师的节奏,做好复习。老师出的卷子是面向全体的,并不一定适合你家孩子。
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学习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复习计划。安排好复习的时间、科目、进度等,这样才会事半功倍。
No.3讲究方法、劳逸结合
希望孩子在期末考试前这半个多月里取得明显的提高,家长就应指导孩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复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立足于课本,对本学期所学知识做全面系统的整理,以便加深理解,力争融会贯通;对于课本中重要的定理、公式,要认真推导一遍,做到熟练掌握;多看典型试题,以拓宽思路,或做一些试题来巩固所学知识;拿出以前的作业和试卷,仔细看一下错误的原因,吃一堑长一智。
同时我们要科学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对于小学的孩子来说,其身心发育的特点应该采用分散复习的方法,这样孩子复习的效果才会更好。另外还可以采用交叉复习的方式,这样不会使孩子产生厌倦心理。
晚上,家长要督促孩子按时睡觉,即使没完成任务,也要强制孩子休息,否则大脑会因为过于疲劳而反应迟钝,影响第二天的学习。周末,孩子复习累了,可以安排孩子外出活动,不要连续作战。在复习期间,尽量少让孩子上网、看电视剧,以免干扰孩子的思维,致使孩子不能专心投入复习。
No.4表扬鼓励、做好后勤
适当的表扬和鼓励对人特别是对孩子是非常有益的,所以家长们也要认识到这一点,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要及时鼓励、表扬,不断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复习期间,家长要注意让孩子饮食得当,生活规律,并不需要给孩子提供什么特殊的营养,保持孩子的身体健康即可。加强体育锻炼,寓教于乐,复习效果会更好。
期末考试已在眼前
一个学期的努力即将得到证明
拥有实力的同时注重技巧
同学们一定能够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