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叁疯点伙 (微信:sanfengnews)
一望无际的田野上,有金黄的稻子,有绿油油的蔬菜。当你经过弯弯曲曲的小河时,你会听见小桥流水人家。到了晚上,你又会听见许多孩子快乐的笑声,那是乡村的孩子们在月光下玩“藏猫猫”,还有大人坐在屋前。
这样好的乡村你去过么?
我是陈如金。到今天为止,我在农业扎根整整10年,我老家在安徽安庆,古语“不越雷池一步”的望江县,地道的江南水乡,主要作物就是棉花和水稻。
走在田间地头,
随处可见的是蜻蜓,
和成片成片的小鸟飞过。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第一次深深理解这句话,是满腔热血的回到合肥后参与的农业基地项目,每天打了鸡血似的运营着巢湖边150亩生态基地,主要是时令的蔬菜。
但是,最终还是没能坚持下来。
一次在有机农场工作的经历让我对农业有了不一样的感受。农场们与会员们一起分享美食,带宝宝们一起做游戏,一起种植蔬菜,给宝宝们过一个难忘的田园生日趴等等。
这是我第一次意识到,
原来农业可以这样玩。
食育推广,扎根农业的乐趣。2014年,在食育教育发起人,好友刘璐的引荐下,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加入食育教育推动计划。在安徽成立志愿者服务站,将生态农业的理念和健康的饮食习惯完整的结合起来。
用简单易懂,
卡通展现的形式走进学校,
给孩子们上食育课程。
2015年,与很多的宝妈们接触后,深知宝宝的辅食是她们最担心的问题。脑中当时闪现的一件事情就是要种植一款让宝妈们放心,孩子又爱吃的米。1年多的时间,我去了苏北粳米基地,去了黑龙江五常大米基地,去了云南梯田红米基地,吃遍近20种各区域的特色米和市场流通米,还是云南的软香红米吸引了我。
一口下去,
回味无穷,
至今还记得。
2016.8.16凌晨发射世界首颗
红米属于糙米,因没有破坏其表皮的营养外衣和抛光打蜡,市面上常规的红米口感比较硬,煮饭很难煮熟,但是,我们寻找到的这款云南软香胚芽红米口感糯香,色如胭脂。
煮的红米饭酥韧醇香,
做出的米糊更是宝宝的最爱。
由于云南的气候,地理环境与江南有很大的差别。要想把当地仅有的古老稻种软香红米移植到江南来种植,难度可见一斑,我们先后请来了农业方面的技术专家进行论证研究。
最终在云南省农科院的协助下,
开始进行育种改良。
经过两年多的精心培育,小面积试种植,跟踪测试日夜土壤温差等技术指标,终于试种植成功。并将种植基地选在庐江汤池镇,饮用山泉水浇灌田地,稻田旁,我们散养了一些乌鸡,小麻鸭和皖西大白鹅。用庐江汤池独立山脉的饮用水系、延续传统的农耕种植方式、生态干净的肥沃土地。
它们共同孕育一粒好米。
很多宝妈们会问我:“你们家的红米打农药吗?”“你们家的红米真的是安全的吗?” “为什么你们家的红米没有做有机认证?”等等。宝妈们提出这样的问题,一点都不意外。近几年“毒”大米,转基因大米的报道比比皆是。
消费者怕了,
失去了对市场的信任了。
我们现在发往全国客户的软香红米,都采取“鲜碾”的模式。就是所有的稻谷收割完以后,会储存在10摄氏度恒温恒湿的仓库中。按照客户的订单量,提前出仓碾米。
保证客户收到的米都是“鲜米”。
我想与更多的人,一起搭建传统农耕和现代食育教育的通道。让古法农耕之美,在互联网的世界里超时空链接,和不同行业实现跨界的创意。
同时希望这些稀缺生态软香红米能变成更多人家里的主食,因此我需要更多和我具有一样价值理念且愿意让农民回归土地、让粮食回归糙物的朋友。
来和我一起记录、见证,
延续这份上天的恩赐。
同时,我也想通过众筹,让更多的朋友们关注到“食育”教育。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让孩子们从小就关注生态自然。从小就懂得营养的饮食均衡,让宝宝的辅食更加安全,营养,健康。
微信号:叁疯点伙(sanfengnews)
叁疯关注精优农产品,
更关注生活美学。
慢下来,
留点时间给生活,
给叁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