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IT热点资讯

世界首次激光核聚变点火成功,“人造太阳”指日可待?「核聚变装置人造太阳」

发布时间:2022-12-15 15:32:05  来源:互联网     背景:

  核聚变发电仅需20年

  而且永远如此

  当192束超高能量的激光束同时轰击一颗胡椒粒大小、装有氘和氚元素的圆柱体时,会产生什么结果?

  当地时间12月5日,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LNL)开展这项实验,“奇迹”发生了。激光束为圆柱体提供2.05 兆焦耳的能量后,输出了3.15兆焦耳的核聚变能量。12月13日上午,美国能源部与美国核安全管理局专门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这一重大突破。美国能源部长詹妮弗·格兰霍姆称,“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就”,未来将激发更多的发现,为美国国防和清洁能源的发展铺平道路。

  一直以来,可控核聚变被认为是“人类的终极能源”,但历经70多年的研究后,仍处在实验阶段。“点火”,即核聚变产生的能量超过激光束打入的能量,是可控核聚变走入现实必要的指标之一。“只有这种情况下,这一装置才有望提供能源,而不只是一个耗电器。”中山大学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副教授王志斌向《中国新闻周刊》解释说,LLNL这次的实验从科学层面证明了,惯性约束聚变可以实现净能量增益。

  “这一结果是科学的成功——但距离提供有用、丰富的清洁能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剑桥大学核能讲师托尼·鲁尔斯通在英国科学媒体中心上发表评论称。

  美国首次成功在核聚变反应中实现“净能量增益”。图/视觉中国

  实现“点火”意味着什么?

  早在2009年,美国国家核安全管理局在加州的LLNL建成国家点火装置(NIF),在高10层、约有3个足球场大的建筑物中开展前述实验。NIF原定目标是在2012年实现“点火”,但未能如期达成。NIF在此后多年备受争议,业内一度悲观认为,它可能永远无法“点火”。

特斯拉失控撞十几车

  核聚变是核能的一种形式,指两个轻原子核结合成一个重原子核并产生能量的过程。太阳之所以能发光发热,便是依靠内部不断产生的核聚变提供动力。一个原子核分裂成两个轻原子核,也可以产生能量,被称为核裂变,人们熟知的原子弹、核电站都是采用的这一原理。

  核聚变燃料丰富且容易获得,氘可以从海水中提取,氚可以利用丰富的天然锂生产。核聚变也不会产生高放射性的核废物,清洁安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张杰形容,“1立方公里海水所含的氘,经过聚变反应产生的能量,相当于地球上所有石油储备产生的总能量”,如果能开发,将“一劳永逸”地解决人类的能源需要。

  1952年,太平洋的一个无人岛上,美国引爆世界上第一颗氢弹,世界第一次见识到核聚变的威力。“但这些能量是被瞬间释放出来的,如果想要成为民用的能源,能量需要缓慢有序地、受控制地释放出来。”王志斌介绍,这才有了可控核聚变的研究。

  想要两个原子核克服电排斥力结合,需要极为苛刻的条件。以太阳为例,其中心有高达1500万摄氏度的超高温,以及约有3000亿个大气压的超高气压。可控核聚变往往被称为“人造太阳”,需要模拟太阳中心的环境。实现可控核聚变有两条主流的技术路径:磁约束核聚变和惯性约束核聚变。

  地球上无法实现太阳的超高压,但如果把核燃料加热到1 亿摄氏度以上,原子核便会有足够的动力相互碰撞,发生聚变反应。但一旦到了这一温度,所有固态材料会直接汽化。上世纪50年代,前苏联科学家研制出一个形似甜甜圈的“炼丹炉”,被称为托卡马克装置。它在环形圈内构建磁场约束核燃料,使其不与高温的容器壁接触,可以持续燃烧一段时间,产生能量。此后,世界范围内曾掀起托卡马克建设热潮,美国、欧洲、日本、中国都斥巨资打造了这类大型装置。

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指南(试行)

  而惯性约束核聚变,是通过激光产生巨大压强,使核燃料体积在瞬间变小,密度变大,原子核发生聚变反应。世界上最知名的装置,便是今天的主角:NIF。

  目前,各国可控核聚变装置仍在实验阶段。未来想要应用于现实,无论哪种技术路径,都要考虑“投入产出比”,业内称之为Q值。即能量增益因子,指核聚变反应输出能量与输入能量之比。当Q值大于1时,就意味着可控核聚变“不亏本”,产生的能量大于消耗的能量。

  1997年,日本声称,其超导托卡马克装置JT-60实现了Q值为1.25。但实验无法重复,而且其中一个指标与国际主流的指标不同。在NIF之前,不少人仍认为,欧洲托卡马克JET在1997年实现的Q值为0.67,是全世界最好的记录。

  NIF的突破是循序渐进的。2022年1月,NIF团队在《自然》杂志发表文章提到,已经用1.7兆焦耳的激光发射产出了1.3兆焦耳能量,研究者证明了相关的机制,并称有信心在未来产出更多能量。9月,研究者又重复了这个实验过程。2个月后,NIF实现了“点火”。

  “这一实验的成功使行业对可控核聚变的未来也会更加乐观。”王志斌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相关研究者认为,这个结果能证明,可控核聚变在未来有可能为电网提供稳定的电力负荷,也有可能用于制氢或者供暖等。

  曼彻斯特大学核聚变研究人员阿尼卡·汗告诉媒体,这是“有前途和令人兴奋的结果”,但其并没有考虑聚变反应的激光所需的能量,或者过程中的低效与损耗,这些都必须在未来商用时考虑到。因此,“我们离商业核聚变还有一段路要走”,更无法帮助人类应对眼下的能源危机。

  王志斌向《中国新闻周刊》解释说,NIF判断的Q值,是原子核吸收和放出的能量之比。但这个过程中,激光器有大量能量损耗,“你可以想象为,从电网取了100瓦的电输入到装置,但真正用到原子核反应堆的电只有25瓦,输出了30瓦的电。现在的Q是用30比25,而不是30比100。”在他看来,未来想要真正实现经济、可靠,核聚变的能量必须高于输入激光器的能量。

人造太阳的核聚变燃料

  “人造太阳”离现实还有多远?

  王志斌提到,从获得大规模、经济的能源角度来看,相比惯性约束核聚变,磁约束核聚变离应用到人类的生活中更近,“这是从现有技术看,假如惯性约束核聚变有其他的重要突破,那就另当别论。”

  “两种技术路径的目的是不同的。”王志斌介绍,以托卡马克装置为主的磁约束核聚变,更像是“烧煤球”,建设目标是聚变反应堆,输出能源,可用于发电等。惯性约束核聚变更像是“划火柴”,过程接近核爆炸,可以通过这些装置的研究来获取关键参数。

  《科学》杂志12月13日直言,NIF 从未计划用于商业发电,主要功能是制造微型核爆炸,并提供数据,以确保美国核武器库的安全可靠。12月13日,美国能源部部长也提到,NIF的工作帮助解决人类最复杂和紧迫的问题,其中包括“在不进行核试验的情况下维持核威慑力”。

  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副教授徐明毅在今年8月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提到,出于国防和战略安全考虑,美国、中国、欧盟、英、日等国家和地区都在开展相关研究,这其中包括美国的NIF、中国在运行的最大激光聚变驱动器神光III等。

  也有研究者认为,惯性约束核聚变并非不适合提供清洁能源,甚至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两条路线都应继续研究,因为它们彼此间能交互很多信息。”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学者詹卢卡·萨里在接受《新科学人》采访时提到。

  除了Q值,可控核聚变未来想要商用,还要尽可能延长反应时间。“只有稳定地燃烧,未来才有可能建成发电站。”王志斌说。

  但目前运行的托卡马克装置,聚变反应时间仅能以秒为单位计算。2022年2月,世界上运行中的最大托卡马克装置JET,在实验中做到连续5秒总共产生49兆焦耳的核聚变,刷新自己在1997年创下的记录。去年年底,中国自主设计的东方超环EAST,实现等离子运行达1056秒,这是目前世界上托卡马克装置高温等离子体运行的最长时间。

  王志斌强调,目前可控核聚变可以实现Q大于1,只是验证了科学的可行性。未来需要先建聚变示范电站,验证工程上可行。但这类电站投入建造成本高,发电价格远高于煤电或光伏发电,难以商用。最终,可控核聚变的发电成本至少要降到与现有能源价格相近,市场竞争力才会显现出来。“可控核聚变的确有可能是人类的未来能源,但从行业层面想要实现,挑战很大,但也可能100年后用的都是这样的能源。”

  在中国,科学家们自1950年代开启聚变研究,1980年代,中国第一个托卡马克装置建成。进入21世纪,由安徽合肥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设计的EAST,成为世界首个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此外,还有中国环流器二号A(HL-2A)、中国环流器二号M装置等托卡马克装置,由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建设,在成都投入实验。

  王志斌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中国的可控核聚变发展,过去是跟跑,如今已和欧美并跑。一个关键节点是,2007年,中国加入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中国与欧盟、印度、日本、美国等,计划在法国共同建设一个世界上最大的超导托卡马克实验反应堆。其中,中国承担项目工程建设阶段18个采购包,即设备零件的制造。项目在2010年开建,计划2025年建成。

  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主任罗德隆曾提到,“加入ITER前,国际主流聚变会议上,几乎没有我们的声音。如今,越来越多中国学者获邀在大会做主题报告、口头报告,甚至担任会议主席”。

  业内普遍认为,在ITER成功运作后,国际核聚变研究将往前一大步。但如今,“人造太阳”离应用还有多远?或许可借用国际上流行十多年的一个玩笑来回答,“核聚变发电仅需20年,而且永远如此”。

  记者:杨智杰

  编辑:杜玮

  运营编辑:王琳

核聚变实验装置人造太阳


返回网站首页

本文评论
明年1英寸大底主摄爆发 索尼IMX978、IMX890旗舰CIS曝光
小米和索尼联合研发了一款1英寸大底主摄,在小米12S Ultra上的表现可圈可点。三星手机s23据爆料,未来华为、OPPO、vivo、荣耀等品牌都会有产品用上1英寸的超级大底。小米更是在...
日期:09-24
游戏性能问题终于解决:微软解除Win11升级限制_Windows11游戏性能
此前,微软曾表示,由于部分设备会受到Win11游戏性能Bug的影响,将限制这部分设备的系统升级功能。iPhone13pro金色会大卖吗今天,微软宣布,在KB5020044累积更新中,已经修复了Win11中...
日期:12-17
紫米口红充电宝_小米口红充电宝上架,真看不出是充电宝
小米上架了一款充电宝产品,名称为口红充电宝,有5000mAh容量,将在9月27日15点首发。芯片排行榜2021手机小米表示,这款充电宝如口红般精致小巧。确实,单看外观很难看出来是一款充电...
日期:09-27
苹果iOS15.7正式版发布 解决多个内核漏洞「苹果14.7漏洞」
光大集团李晓鹏经历  IT之家9月13日消息,苹果今日向iPhone用户推送了iOS15.7/iPadOS15.7更新(内部版本号:19H12),本次更新距离上次发布隔了26天。tcl VRiphone在中国的市场份额...
日期:09-13
印度宣布成功研发5G_印度总理莫迪宣布在印正式启动5G服务
  据《印度快报》,10月1日,印度总理莫迪在第六届印度移动大会上宣布启动印度的5G移动服务。在第一阶段,5G将首先在13个城市推出。印度巴帝电信(Airtel)表示从10月1日开始先在8...
日期:10-03
2020年电视盒子哪个好_目前电视盒子哪些好?数码老友分享2022电视盒子推荐名单
随着智能电视更新速度的加快,许多人发现自己家里电视机更不上时代了,想更换又舍不得,就寻思给电视安装一台电视盒子。不过目前电视盒子哪个好呢?很多人拿不定主意,所以今天数码...
日期:09-23
Redmi K60将于27日发布:外观首爆 价格2000多_上海能上高速吗
Redmi K60系列将于12月27日晚正式发布,并且会在发布会结束后直接对外销售,也就是说用户最早可以在元旦前就能拿到机器了。此次发布的Redmi K60系列将包含K60E、K60和K60 Pro三...
日期:12-26
iphone13最新官方消息要多少钱_科技6点半:93万天价iPhone 13 Pro/iPhone 15配置曝光
科技6点半,带您快速浏览今天手机行业发生的大事,每天18点30分准时送出,欢迎关注长安凯程f70皮卡乘用版近日,俄罗斯奢饰品牌Caviar再次为iPhone 14 Pro设计出了一件“极致奢华”...
日期:10-12
央视聚焦激光电视 “链主”海信做对了什么?_海信激光电视什么意思
央视聚焦激光电视“链主”海信做对了什么?5月6日,央视《晚间新闻》以“创新链驱动,激光显示产业跨越式发展”为主题,报道了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在“链主”海信的带动下,我国在...
日期:07-22
比亚迪季度报_花旗:比亚迪三季度业绩预告超预期 预计市场反应积极
查看最新行情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保有量高性价比游戏电脑主机配置唯品会2020年净利润  花旗称,比亚迪公布的三季度业绩预告好于预期,市场料反应积极。...
日期:10-26
OPPO Find X6系列外观曝光 镜头模组设计似曾相识!_oppo find x2 摄像头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还有众多优质达人分享独到生活经验,快来新浪众测,体验各领域最前沿、最有趣、最好玩的产品吧~!下载客户端还能获得专享福利哦!小明Q1投影仪  按...
日期:10-14
pico小怪兽2游戏_今年上线100+款游戏 Pico小怪兽再秀内容肌肉
今年上线100+款游戏Pico小怪兽再秀内容肌肉刷宝吧百度贴吧今年5月,PicoGoblin“小怪兽”亮相,并靠2560*1440分辨率屏,骁龙820处理器,3GB运行内存、16GB闪存的顶级硬件配置惊艳了...
日期:07-16
小米一年内保值换新_使用13个月还可5折回收!小米13推出“保值换新”服务
昨晚,小米13系列新旗舰正式发布,并面向用户推出保值换新”服务。手机回收商转转今日宣布,从小米13系列发布开始独家承接小米手机的保值换新”服务,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旧机回收+换...
日期:12-12
快手有个清华学姐叫什么_清华大学正式入驻快手 上快手看不一样的百年高校
清华大学正式入驻快手上快手看不一样的百年高校自行车“成精”,无人驾驶穿行在清华校园;机器人身着蓝纱演奏乐器,科技与艺术完美结合;赛车、轮滑、戏曲、跳水,清华学子多才多艺…...
日期:07-22
推特重推蓝V认证服务 苹果用户得多交3美元!马斯克也无能为力「twitter怎么认证蓝v」
12月11日消息,推特周六宣布,该公司将在下周一重新推出Twitter Blue订阅服务,但是苹果用户的订阅费更高。推特发布推文称,用户通过浏览器订阅Twitter Blue的价格为每月8美元,但是...
日期:12-12
全球芯片行业暴跌_量价齐跌 全球芯片业寒气逼人
  来源:北京商报  芯片巨头正在密集释放危险信号。当地时间7日,三星电子发布三季度初步业绩报告,三季度营收76万亿韩元,同比增加2.7%;利润10.8万亿韩元,同比大跌31.7%,完整财报...
日期:10-11
市值蒸发千亿 郭明錤质疑苹果放弃增产iPhone:本来就没计划「苹果市值蒸发掉1.5亿部iPhone」
此前有消息称,苹果放弃了今年增产iPhone 14的计划,原因是预期的需求激增没有到来。据投行杰富瑞报告显示,iPhone 14系列手机上市前三天在中国的销量为98.7万部,比2021年同期iPho...
日期:10-01
赢麻了 iPhone 14 Pro热卖 苹果占全球高端手机60%市场份额_iphone在中国销售量
或许苹果也没有想到iPhone 14 Pro系列的受青睐程度会这么高,刚开始发售就直接排到了11月份。而相对廉价的iPhone 14 和iPhone 14 Plus则无人问津。耳机插在手机上为什么还是...
日期:09-26
王思聪也入局数字藏品,产品发售首日被哄抢,还有平台接连拿到融资
  记者/李沛沛  编辑/叶峰  数字藏品凉了?王思聪参股公司近期投资的一个数藏平台就告诉大家:未必。  近日,一家名为“名堂Mint Town”的数字藏品平台正式上线,发售首日...
日期:10-13
农机公司:2030年美国玉米和大豆种植将实现"完全自动化"_美国农业机器化
11月24日消息,当地时间周三顶级农业机械制造商迪尔公司表示,2030年美国玉米和大豆种植将实现“完全自动化”。很多美国农场主已经向迪尔支付费用,在今年秋季的耕作中使用自动化...
日期: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