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媒体评论

10个细节解惑东方甄选玉米之争:地头收购价多少?谷贵会富农吗?

发布时间:2022-09-27 01:02:14  来源:互联网     背景:

出品|三言财经 作者|DorAemon

近日,辛巴在直播时炮轰东方甄选直播间售卖的玉米“丧良心”,农民批发卖也就七毛钱一穗,但东方甄选销售价格达到6元钱一穗,新东方方面利润占到40%,“农民赚到钱了”?

对此,东方甄选董宇辉回应称,东方甄选玉米和普通玉米不一样,大部份玉米收购价格在四、五毛左右,但这些玉米是用来养牲口的。而东方甄选玉米从地里回收价格就2元,成本高。

这并非东方甄选第一次因玉米价格问题遭受质疑,早在东方甄选刚爆火时,其鲜食玉米6元每穗的价格就已经被吐槽价格高。而当时董宇辉曾以“谷贱伤农”这个词回应网友关切。

不过,9月20日辛巴突然就此事发声致歉,他表示可能因为最近压力太大,以后尽量谁都不提。“自己说的可能是对的,但是说的方式可能不太适合。自己的格局太小了,对不起这家公司了,占用公共资源了,以后做好自己的事”。

然而,事件并没有因辛巴的道歉而结束。此后,东方甄选的鲜食玉米供应商也引发大量网友关注。

整件事的发展越来越错综复杂,东方甄选玉米卖的贵是商业行为还是真的有“谷贱伤农”考量?那“谷贵真的富农”吗?今天,我们就一步步深入探讨这些问题的答案。

5系e级a6销量

一、东方甄选鲜食玉米供应商是谁?

辛巴发表针对东方甄选玉米价格的质疑后,使得东方甄选鲜食玉米供应商浮出水面。

根据网友上传的评测视频显示,东方甄选鲜食玉米的供应商为吉林省农嫂食品有限公司。

二、农嫂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什么公司?

据天眼查,农嫂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7月26日,注册资本1500万元,公司大股东为创始人隋书侠,持股比例51%;次股东齐新江,持股比例49%。

据公开信息显示,隋书侠本是公主岭市一位农村妇女,全家6口人只拥有5亩玉米地。隋书侠在创办农嫂前,曾经营过餐馆、美容院、二手车公司等,攒下了几百万元积蓄。

2012年,因为朋友托她帮忙购买公主岭的鲜食玉米,使得她意识到家乡的玉米存在大量商机。

2012年7月,隋书侠注册商标并成立农嫂食品,联系种植户大量生产加工鲜食玉米。起初,为了打开销路,隋书侠也栽了不少跟头。最终,她将企业发展方向定位为玉米供应商,终于大获成功。

经过多年发展,如今隋书侠的企业年加工鲜食玉米达到一亿穗,产品更是远销16个国家和地区。而且公司拥有100个鲜食玉米种植基地,种植规模也达到2000公顷,带动了1000多户农民参与增收。

而东方甄选,其实就是农嫂食品的众多客户之一。

三、东方甄选的玉米收购价真的是2元吗?

董宇辉在回应质疑时称,东方甄选玉米从地里的回收价格就达到2元每穗,因此卖的贵属于合理范畴。

据第一财经报道,一位与东方甄选直播间有代工合作业务的人士透露,其东北代工厂玉米进货价格是2元,这点确实符合董宇辉的回应。不过,东方甄选方面并未给予官方回复。

此外,也有博主咨询农嫂食品官方客服有关其售卖的鲜食玉米批发价格,对方回应称批发价最低为3.5元每穗。考虑到中间的利润,东方甄选以2元进价符合常理。

打破美国垄断

可是,董宇辉在回应时却表示,“从地里收回来的价格就到2元了”。

从董宇辉回应的字面意义理解,东方甄选销售的玉米收购价2元是农民直接收入,没有“代工厂”环节。看上去,农民能从东方甄选直接以2元价格售卖,好像确实符合“谷贱伤农”概念。

可是如果按照这样的理解,压根不应该存在“农嫂食品”为东方甄选供货的情况,东方甄选玉米也得是自营才对。

这只能说明董宇辉的回应有问题。

四、玉米地头收购价到底多少?

虽然农民种出的玉米价格具体多少,众说纷纭,但经三言多方调查考证,2元每穗的说法不一定准确。

今日,三言就玉米收购价咨询农嫂官方客服,对方称自己并不负责这方面业务,并不清楚。

而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农嫂食品有限公司位于公主岭市环岭街道迎新村。而距其约43公里的孟学坊村就是一处主要种植鲜食玉米的地区。

今年8月,吉林公主岭市当地节目“公主岭新闻联播”曾专门就当地玉米种植、收购情况做过一期新闻节目。其中,孟学坊村党支部书记朱雨超介绍称,今年孟学坊村种植的是鲜食玉米,采取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以0.85元的价格回收,预计每亩地产值4万5000株,净收入8000至10000元。

此外,黑龙江一家经营鲜食玉米的代工厂发视频详细介绍了鲜食玉米成本。该工厂以接近0.9元每穗从农民处收购;之后经过生产加工、去损、人力成本、水电等成本,最终一穗玉米成本2元多,而工厂再以2.5元批发价格对外销售。

可见,董宇辉所谓“从地里收回来价格就2元”是不一定准确的,不过,这也并不完全意味着董宇辉撒谎欺骗消费者。

因为东方甄选这2元的进价,可能是代工厂方面的报价,并且鲜食玉米是必须要经过加工才能最终进入消费者餐盘中,不可能直接从地里摘下来就销售。

五、东方甄选卖的是冬储玉米不是“鲜食玉米”?

其实,大多数农产品都不可能做到现采现卖,因为农作物有生产周期;根据不同农产品种类,有的作物每年耕种、收获一次;有的则可收获两次。

但无论哪种,并不能随时采摘随时购买享用。

据三言财经了解,玉米生长周期为100至120天,并且适宜在每年4月份播种,并于8月份收获。此外,据澎湃报道,吉林公主岭市的一处鲜食玉米种植基地,为了实现错峰上市目标,采用分周期种植方式。其中,第一周期于今年4月播种;第二周期和第三周期则分别于5月初和5月下旬播种。

采取这种方式种植,鲜食玉米的收获期便可从7月下旬延伸至10月上旬。也就是说,每年下半年是当季玉米最多的时候。而在非收获期,消费者购买的玉米多数是冬储玉米。

由此,有网友发文质疑东方甄选宣传的“鲜食玉米”不可能是当季玉米,而是冬储玉米;因为之前还没有到鲜食玉米的收获期,不应该用“鲜”形容。

并且有网友就此问题咨询东方甄选客服,对方也确认所售玉米是采用的冬储玉米。但是,今日三言就同样问题咨询东方甄选客服,对方以玉米已下架为由拒绝回答。

不过这里三言认为有必要科普一下,农嫂官方旗舰店客服介绍称,“鲜食玉米”这里的“鲜”并不是指“新鲜刚采摘”的玉米;这里的“鲜”其实是“保鲜”的概念。

事实上,就算是当季刚采摘的玉米,也不可能立刻就能摘下来简单包装后销售的,必须要经过一系列加工,最终到消费者手里需要一段加工时间。

众所周知,农作物不经加工的话,受环境等外界因素影响,过一段时间可能会腐烂变质,无法食用。因此,要将农产品转化成稳定可靠的消费性质食品,必须要经过工业化加工。

据经济日报报道,鲜玉米只有在收获期前的一段时间蒸煮食用口感最佳,如果太嫩或者太老都会影响口感。即使用冷藏保鲜技术,面对我国极高的玉米产量,贮藏成本高,规模也不大。

报道中提到,公主岭当地的鲜食玉米要经过切割、清洗、塑装以及蒸煮等程序,最终才能以真空包装形式销往各地,并且使得玉米保质期达到十余个月。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消费者购买的鲜食玉米都是采用真空包装,并不是菜市场那种裸售。

农嫂食品官方客服也向三言确认了这点,公司会选择库房发的最新日期的产品发货,但消费者不用担心玉米是否为当季或者冬储,无论哪种,经过加工处理,口感都没问题。

现在,可以下结论东方甄选的玉米并非自营,其从农嫂食品采购,再以自己的品牌销售。此外,多数消费者应该认为其销售的是新鲜生产的玉米,主播有没有介绍清楚是冬储的呢?

六、东方甄选鲜食玉米其实是“贴牌”?

是的。

这次事件也让大众了解到,东方甄选销售的鲜食玉米其实是“贴牌”产品。倒推销售环节就是:消费者在东方甄选购买玉米—东方甄选下订单给供应商—供应商从农民手中买玉米。 而不是东方甄选直接从农民手中买玉米。

相当于农民是产业链最上游的货源,农嫂食品则是批发商,而东方甄选是零售商。

七、生产种植供应模式是什么?

据农嫂食品介绍,在生产模式上,公司接到国际订单和一些国内订单后,把生产种植订单派发给农民。谁种植呢?采用公司、公司+农民的模式。因此,公司玉米销售应该大部分是订单化的,价格在销售之前就定好了。

同时,农民的身份也更像是企业员工,生产季时,公司雇佣农民采摘种植。据官方信息,200多个工人一天最多扒160多万个玉米,进一步提高了农民收入。

八、为什么供应商卖的比东方甄选便宜?

这个问题其实是“东方甄选玉米事件”中节外生枝的一个小插曲。

这两天,农嫂食品官方社交账号里,全部是网友批评农嫂的。网友们愤愤不平的表示,东方甄选把东北玉米卖到6元/根,结果让农嫂硬打脸低价销售。

最近几天,农嫂食品官方短视频账号,连续发布数个短视频。内容多为抨击辛巴的“7毛收购价”论调。

农嫂强调虽然收购价低于零售价,但公司加工成本高,最终销售价格高也是为了保证玉米品质。不仅如此,视频还不断强调“谷贱伤农”概念。

airpods pro 2进入准备发货状态

但让大量网友不满的是,农嫂除了宣传上蹭事件热度,更是把和东方甄选玉米一样的产品价格以3元多每穗售卖。

这个行为相当于彻底打了东方甄选的脸,令网友不齿。很多网友批评农嫂是“过河拆桥”,如果不是东方甄选通过自身影响力帮助销售玉米,农嫂肯定赚不了这么多钱。结果现在“批发商”充当“零售商”,以低价销售,让东方甄选下不来台。

对此,农嫂食品的主播也很委屈,在直播时表示,作为玉米生产加工厂家,销售自己的产品不把价格定的像东方甄选那样高也有错?

但这种诉苦并没有阻止网友对农嫂的不满,目前,农嫂抖音账号几乎每条视频下都充满了网友的批评声。

九、讨论谷贱伤农,也应该讨论“谷贵能不能富农”

五一苏宁易购有活动吗

谷贱确实伤农,但是如果仅从“东方甄选玉米”事件这一个角度来说,遗憾的是,无论这根玉米卖到多少钱,与辛苦种植玉米的农民可以说毫无关系。

东方甄选的玉米可以卖到6元/根,其供应商直售能把同样产品价格压到4元/根甚至低于3元/根;前文所述的另外一家代工厂批发价也就2.5元。

这一根玉米经历多个生产销售环节,无论其最终以多少钱进入消费者餐盘中,最初农民的收购价格并不会因为最终卖的贵就能多赚。

那如果“谷贵”就一定会让农民富起来吗?

首先,在今年的销售环节中,如果按订单制,地头收购价早就定好了,农民也基本不用考虑“烂在地里”,终端销售价格是6块还是60块,农民是不能进一步获益增加收入的。

其次根据今年的情况,推演一下明年的价格及销售情况:

假设我是一位种鲜食玉米的农民,本来以每穗0.8元钱将玉米出售,过着普通生活。

然后突然有一天我听说某企业销售的鲜食玉米竟然价格达到6元/穗,而且这家企业员工还宣传“谷贱伤农”。

于是第二年起,我在接到代工厂派发的玉米订单后,提出了涨价的要求。我指出,你们从我这购买的玉米最终能卖到6元,所以我要涨价,我不接受0.8元的收购价了,现在我卖1.5元/穗。

在上面这个场景中,最终结果是什么呢?是工厂与“我”达成新合同,以1.5元收购?还是工厂放弃“我”,继续与别的农民以0.8元收购价合作?

实际情况是,如果农民自己提高收购价格,后果就是工厂会直接忽略,因为“有的是地方以市场价格收购”。最终结果就是,“我”想高价卖出的玉米无人问津,全部烂在地里。

单纯的“谷贵”并不能增加农民收入。

十、玉米事件和农民一点关系没有吗?

东方甄选的玉米卖的贵无关谷贱伤农,不过并不意味着这就和助农、惠农毫无关系。

农民种植的农产品收购价格,自然是越高越会让农民的直接财富越多,这也是“谷贱伤农”这个概念的直接逻辑。

而农产品收购价格,通常是由市场决定的, 并且根据不同品种、农作物,收购价格也不一样。这也是很多评论和分析在关注农民收入问题时经常提到的“议价权”问题。

正是因为在整个产业链中,农民作为最上游的供应源头,缺少议价权会限制收入规模;同时,产业链中端的加工企业,为了尽可能缩减成本,本性上也期望能压低收购价。这就进一步限制农民收入。

所以,国家会针对性出台保护性政策,限制农产品收购价格不能低于某个价位,以确保农民利益得到保障。

但是另一方面,农民财富来源不仅只依靠农作物收购价格,同样重要的是要保证有销路,能卖得出去,才能谈赚到钱。尤其是那种身处欠发达地区的农民,即使能种出好的经济作物,也很难卖的出去。卖不出去,大量粮食、农作物烂在地里,

这时候,像农嫂食品和东方甄选这类企业的助农、惠农作用就体现的淋漓尽致。农嫂作为代工厂,直接大量收购玉米,再加工好寻找包括东方甄选在内的各种销路;东方甄选作为终端零售商,利用自身影响力和品牌价值,让产品能获得更多关注,更多消费者购买。

整套环节中,农产品库存、损坏等风险全部都由供应链承担,农民可以只负责种植、采摘,利益得到最大化保证。

这就是现代工业化生产模式助农、惠农的方式之一,使得现代农民收入比起过去实现大幅度增长,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和收入条件。

决定采购价的是市场

可能是东方甄选带货风格本就颇有学术气息,主播们也都是一群知识分子;所以在遭到质疑时董宇辉以“谷贱伤农”回应,不仅显得文化素养高,还一时间有些令人无言以对。

事实上无论这根玉米最终销售价格为多少,农民的收购价没有直接增长。而且粮食作为刚需商品,无论价格多少,人们是必须要买的。谷贵了,农民受益不假;可是百姓如果吃不起粮,又该如何是好呢?

前面说到,真正决定农民收购价的是市场。市场价格则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供需关系平衡才能稳定采购价格。

有网友认为,东方甄选把玉米价格卖到6元/根,才会使得越来越多农民愿意种玉米,这样才会有越来越多农民赚到更多钱。

实际上,如果需求没有大量增加情况下,玉米供应量大幅度提升,采购价格反而会暴跌。

所以,“谷贱伤农”反而像是东方甄选解释高价的一种借口了。


返回网站首页

本文评论
“老虎”没肉吃 “狮子”没水喝_老虎能吃狮子
摄影:IT时报 沈毅斌一边是双11线上电商促销活动如火如荼,而另一边,老牌家电零售企业国美、苏宁却一片寂静。打破这场寂静的不是销量,而是国美欠薪和苏宁亏损。10月28日,国美电器...
日期:11-15
Facebook探索语音聊天功能 正测试音频频道_facebook可以语音吗
  Facebook 透露,他们正在为群组试验一项新的音频功能,让用户可以在群组中使用语音聊天。OPPO马里亚纳芯片  据悉,新的音频频道为用户提供专门的空间,让小组成员可以在任何...
日期:01-11
元宇宙已经热了一年,明年会有什么发展趋势?「元宇宙的发展趋势」
2021年10月28日,脸书CEO马克·扎克伯格宣布公司改名为Meta,将把发展重点聚焦在元宇宙领域。尽管名词“元宇宙”最早在1992年出版的科幻小说《雪崩》中被使用,但扎克伯格的这一...
日期:10-30
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炸弹” 或再造“蔚小理”「特斯拉机器人制造」
图源:特斯拉3至5年后,数百万台人形机器人从特斯拉工厂下线,以低至2万美元的价格送往千家万户。“比汽车更便宜!”这是马斯克为其人形机器人Optimus(擎天柱)画下的蓝图,震动了机器人...
日期:10-14
网红店排长队_大排长龙的网红社区店,背地里亏了多少?
社区店,可以被粗糙地定义为“商场店”的反义词。与后者相比,社区店更了解当地的居民生活习惯和社区文化,更贴近人们的生活,更能够满足人们对熟悉感和安全感的需求,也更能够与人们...
日期:08-26
苹果推送iOS 16.2正式版_苹果正式发布iOS 14.6
  今天凌晨,苹果正式向iPhone用户推送了iOS 16.2正式版,带来了一大批的新功能。  本次版本号与上周的RC版完全相同,也就是说各方面功能基本保持不变。  隔空投送10分钟限...
日期:12-15
自动驾驶卡车好落地?图森们的“并购式”跑路与谎言
原标题:图森们的“并购式”跑路与谎言“我们实现了真正的干线物流,开启了真正的商业化运营!” 2020年初,一位自动驾驶卡车负责人站在台上激动地险要破音。而台下来站台的传统企...
日期:08-26
日本汽车拆解_日本人,到底拆了多少中国车?
出品 | 虎嗅汽车组作者 | 李文博编辑 | 周到头图 | 纪录片《决定性瞬间》2022 年 10 月 10 日,世界第一汽车品牌、日本第一大汽车公司丰田发了台叫 bZ4X 的全新电动车,喜欢这...
日期:10-19
进门就炒了领导层 收购推特后的马斯克要快乐了_马斯克退出脸书推特
美国时间 10 月 26 号下午。嬉皮笑脸的马斯克,抱着一个大水槽,摇摇晃晃走进一座大楼。在他的右侧,是一个巨大的推特标志。毫无疑问,这是推特总部。紧接着,推特停盘,进入私有化。看...
日期:11-06
知乎推出“学习”专区 上线数百门免费正版职业教育课程(知乎课程免费下载)
  知乎近日正式上线“学习”专区,同步上线数百门免费正版授权课程,覆盖编程、法考、办公软件、乐器、四六级、视觉设计等多个行业领域。首批上线的明星课程包括:亚马逊首席科...
日期:07-10
日本人,到底拆了多少中国车辆_日本人,到底拆了多少中国车?
出品 | 虎嗅汽车组作者 | 李文博编辑 | 周到头图 | 纪录片《决定性瞬间》2022 年 10 月 10 日,世界第一汽车品牌、日本第一大汽车公司丰田发了台叫 bZ4X 的全新电动车,喜欢这...
日期:10-28
双11第14年了,电商购物节还“灵”吗?_双11干脆叫购物节得了
记者 | 李叙瑾编辑 | 倪 妮11月12日凌晨,今年的双11正式收官。从2009年诞生至今,双11战报中最受关注的就是各大电商平台的交易总额GMV,但这个数字在今年消失了。天猫、京东和抖...
日期:11-17
一枚5万 天价“空气月饼”真相「中秋空气月饼」
撰文/ 魏一宁 李丹编辑/ 陈芳天价“空气月饼”9月10日,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到了,每年中秋,月饼的口味、价格都是永恒的话题。往年,各种创新馅料月饼层出不穷,有模拟新茶饮和咖啡口味...
日期:09-11
网易云音乐首款音乐社交 App MUS 开放注册,通过音乐匹配同频朋友_网易云音乐新功能音乐交友
  9 月 27 日消息,今日,网易云音乐首款音乐社交 App MUS 开放注册,该名取自 Music with us 的缩写,MUS 的宣传标语为“音乐连接你我”。  IT之家了解到,MUS 的音乐社交是指...
日期:09-28
标准化凭什么引爆AI新风口?_标准化凭什么引爆ai新风口呢
今年二十大期间,不少媒体在相关报道中增添了一种创新的传播方式——AI数字人报道。如新华社推出了AI主播读新闻系列短视频,在各大短视频平台广为大众所认可;北京广播电视台所打...
日期:11-16
“遍体鳞伤”的芯片巨头
俗话说:“人算不如天算。”在过去2年间,疫情所带来的红利让众多芯片厂商“一飞冲天”,无论是业绩、资本支出,还是市值都到达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虽然很多分析机构早早为市场...
日期:10-19
“无限续航”能否撑起雅迪的技术梦?_雅迪续航能力
近日,有平台将电动汽车和两轮电动车的数据进行了一次全面对比,今年上半年,5家上市的新造车企均处于亏损状态,而雅迪、爱玛、新日和九号4家公司总盈利加起来则为18.9亿元。不过,也...
日期:11-04
在中国 Shopee讲不通跨境故事「shopee跨境店铺购买」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文|AI蓝媒汇,作者|顾盼商家难做跨境店、深圳被曝大规模裁员,加之大股东腾讯的撤资,让素有“东南亚小腾讯”之称的Shopee负面缠身。与国内关联愈发遥远,也让Shop...
日期:10-02
图森未来CEO遭罢免背后:是管理分歧还是行业两极化的集体焦虑?
最近,自动驾驶似乎陷入了“多事之秋”。先是L4自动驾驶明星独角兽ArgoAI官宣倒闭,接着小马智行被曝裁员,而近日自动驾驶第一股图森未来又将公司高层“内斗”搬上台面。或许谁也...
日期:11-16
瑞幸没有以前便宜了_我在县城卖不动瑞幸
作者|归去来编辑|金鄞随着当前国内一、二线城市咖啡市场竞争的白热化,“咖啡下乡”成为不少咖啡品牌谋求第二曲线的战略。比如,瑞幸咖啡在2021年初发布的招募“新零售合作伙伴”...
日期:10-19